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50)
2023(7487)
2022(6155)
2021(6134)
2020(4976)
2019(11501)
2018(11656)
2017(19911)
2016(12310)
2015(14020)
2014(14464)
2013(12914)
2012(11916)
2011(11054)
2010(11240)
2009(9774)
2008(9334)
2007(8391)
2006(7385)
2005(6674)
作者
(31523)
(26334)
(25869)
(25073)
(16570)
(12733)
(12204)
(10459)
(10203)
(9470)
(9197)
(8765)
(8485)
(8234)
(8183)
(8175)
(8134)
(7714)
(7685)
(7530)
(6961)
(6581)
(6347)
(6225)
(6050)
(5871)
(5816)
(5733)
(5388)
(5380)
学科
(33088)
经济(33045)
管理(22982)
教育(21749)
(17437)
中国(16576)
(15472)
(13256)
企业(13256)
理论(12519)
(10682)
地方(10267)
教学(10002)
方法(9427)
(7627)
(7523)
数学(7264)
业经(7186)
数学方法(7039)
农业(6995)
(6695)
(6642)
(5806)
技术(5677)
(5518)
金融(5510)
学法(5405)
教学法(5405)
发展(5380)
研究(5365)
机构
大学(157834)
学院(152456)
研究(58895)
管理(46411)
(45973)
经济(44313)
理学(39421)
理学院(38587)
科学(37641)
管理学(37463)
(37318)
管理学院(37144)
中国(37003)
(35761)
师范(35504)
教育(33802)
(29558)
师范大学(29318)
研究所(27051)
(26224)
中心(25941)
(24654)
北京(24255)
技术(22788)
(22564)
(21724)
业大(21700)
(20525)
职业(19840)
农业(19354)
基金
项目(99892)
研究(81480)
科学(78883)
基金(66038)
(56842)
国家(56173)
科学基金(46760)
教育(46357)
社会(46293)
社会科(43177)
社会科学(43169)
(41964)
(37636)
编号(37620)
基金项目(35157)
成果(34452)
课题(30062)
自然(29060)
自然科(28293)
自然科学(28284)
自然科学基金(27735)
(25800)
资助(25261)
重点(24069)
(22725)
(22688)
规划(22414)
项目编号(22163)
(20934)
(20766)
期刊
教育(60168)
(56904)
经济(56904)
研究(55913)
中国(45528)
学报(24435)
(21726)
科学(21303)
大学(19075)
(17383)
技术(16834)
学学(15633)
职业(15579)
管理(15483)
农业(14908)
图书(11879)
(10144)
技术教育(9996)
职业技术(9996)
职业技术教育(9996)
(9261)
论坛(9261)
(8969)
金融(8969)
业经(8663)
书馆(8540)
图书馆(8540)
(7979)
经济研究(7822)
财经(7729)
共检索到2447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康洁  熊和平  
在现象学学术史上,关于现象学的描述一直存有争议。主要表现为,现象学是否具有描述性质、描述的可能性与如何运用现象学语言来描述生活体验等。教育现象学作为一种实践现象学,其具有描述的本质不言而喻,正是通过描述,触及学生生活的真切体验,使被科学概念与理性判断所污染的教育实事得以澄清。最后,本文以学生在教室空间中的身体现象为例,来呈现教育现象学的描述特点。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潘跃玲  熊和平  
现代化教室是一种复制工业生产车间的空间产品,它凸显了空间的高效生产与监管功能。为了使学生心无旁骛地学习,教室的布局通过大面积采光的方式,将空间中的"阴影"与学生心中的"秘密"一并驱逐。基于现象学之维的反思,可以通过改变教室内物件的摆设与改革教室空间评估机制的方式,来重构一种关照学生情绪体验、关怀学生内心需求的栖居之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叶浩生  
人的存在是身体和心智的统一。现象学的"回到事物本身"启示我们教育应返璞归真,回归其原初状态的"逻各斯"。胡塞尔的经典现象学强调的是意识体验,梅洛-庞蒂则将意识体验替换为身体的知觉体验,把意识现象学转变为身体现象学。受现象学影响,具身心智理论强调身体对认知的塑造作用,认为身体在知识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认识的客体,而是认识的主体,发挥着构建知识的作用。认知结构形成于反复出现的身体感觉—运动模式。认知是身体活动的结果,从根本上讲是一种身体体验。具身的教育与教学强调身心统一观,主张从表征主义知识观到具身知识观的转变,把具身学习的原则贯穿于教育与教学的始终,促进教育观的转变。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刘  程琦  周武忠  
从更为基础的哲学角度研究旅游体验的本体具有重要意义,现象学为这种内在反思研究提供了有效方法。通过先验还原和本质直观,文章对于一次典型的观光旅游体验进行了现象学描述,发现原有的知觉、意义和情感体验分别转化为旅游世界的本真发现、符号意义的自在给予和角色转换的情感超越,此时旅游体验流显现出自由的本质。通过进一步的意向结构分析,旅游体验实际上是被意识所构造,由意向作用对感觉材料进行统握的结果。这种旅游体验的"构造"观也引发对于旅游理论和概念新的反思。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孙进  
德国的学科文化研究是德国高校社会化研究框架内的一个新的研究分支。本文分析了学科文化的概念,并从现象学的层面描述了德国学科文化的表现特征。从概念上来看,德国现有的学科文化概念分别以布迪厄的习性理论和帕森斯的行动理论为基础。从现象学的层面来看,学科文化的特征集中体现在学科的认识论取向、课程符码、教学文化、学业组织、师生互动模式、学科成员的衣着打扮、学习风格、居住形式、政治态度及其典型的感知、思维和行为模式等方面。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熊和平  潘跃玲  
本文以一个初中女生因考试失意而吃零食排压的个案为切入点,通过对受访者的口感体验描述的分析,导出其身体现象的动力机制与意识结构的基本成分。中小学生在学校吃零食,对于现行的教学秩序是一个挑战。为此,许多学校出台了围绕零食的各种微观制度,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口感的管制。各种管制方案对于学生的身体及其功能的假设是:身心二元化与身体对象化。学生为了享用或限制口感,不断地在制度约束、味觉欲望与学业形象之间权衡,并依据各自的口感诉求做出是否吃零食、吃何种类型的零食、何时何地吃零食的不同抉择。学生个体在学校生活中的口感史片断,可视为探究深层教育体制和宏观教育环境的细微切口与重要视角。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周午鹏  
在二十一世纪新技术革命的背景下,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产生了一段不可见的距离。对于技术现象学的代表人物伊德来说,它具体表现为技术与身体之间的对抗。为了弥合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鸿沟,伊德结合现象学与虚拟现实等物质技术,提出"技术具身"这一处于第三维度的概念。但从现象学自身的视角去看,这一提法却值得商榷:一方面,伊德对技术与身体的物质阐释与现象学家对它们的分析存在着根本差异;另一方面,"技术具身"概念自身也面临着难以克服的理论与现实问题。鉴于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反思在当代语境下技术中的身体、作为技术的身体和技术本身之间的相互关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庆霞  
本文简要介绍了现象描述分析学,并从用户的角度探析信息素养教育,用实证来阐述学生对信息素养的理解,得出了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历层次、不同实践经历的学生的不同的信息素养观念,并与当今信息素养标准相比较以期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同时指出倡导信息素养教育需从社会、学校和学生三方面共同进行。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洋  周星  徐颖儿  吴问津  袁佳欣  
近年来,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身体转向”的背景下,微观身体逐渐成为窥探旅游体验的关键视角。研究基于身体现象学,构建了旅游者Flow体验生成与意义分析框架,利用感官民族志等方法对稻城亚丁徒步旅游者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徒步旅游者的旅游世界“知觉场”形成源于外部环境对其身体感觉、运动通道、多感官知觉等具身体验的不断刺激;(2)作为“具身-认知”的过程,徒步旅游者Flow体验生成源于技能与挑战的平衡,且主客互动推动旅游者获得新的认知体验;(3)徒步旅游者Flow体验的意义蕴含在具身实践的身体知觉与特定的社会情境之中,并通过主体知觉意识、情感体验、价值判别所呈现;(4)Flow体验状态意味幸福情绪的获得,最终给予真实自我和真实世界的价值判断。研究尝试从身体现象学视角出发,对体验领域的Flow体验进行研究,是对旅游体验研究话题扩展的有益尝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靳二峰   宋保林  
为加强对脑机接口产业发展的探索,构建多模态脑机接口基本原理示意图并分析其特点与发展现状,围绕多模态脑机接口感知他心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增加尽可能多的模态以感知他心和对多模态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2种多模态脑机接口感知他心能力的提升策略,就多模态脑机接口在康复医疗﹑教育数字化﹑智能家居﹑自动驾驶﹑军事以及娱乐等多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分析,由此提出应在政策﹑资金以及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加强该项技术的伦理规约和法律规范等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朱光明  陈向明  
本文以加拿大学者康纳利的叙述探究与范梅南的现象学研究两种教育研究方法为例,比较了教育叙述探究和现象学研究方法在理论来源、研究方式和文本呈现等方面的差异,以期凸显两种研究取向的区别特征,从而加深对二者的理解。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有昌  高凌飚  
现象描述分析学是一种质的研究方法,近30年来迅速发展并在欧洲与北美被广泛用于各种教育观念的研究。本文阐述了现象描述分析学的理论基础、基本假设、研究程序和方法,探讨了该方法在教育研究上的应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高伟  
教育现象学是立足于"现象学精神"的教育追问。通达现象学精神的教育现象学有理论教育现象学和实践教育现象学两种范式。理论教育现象学旨在教育现象学理论与知识的建构,它在汲取、吸纳现象学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形成了超验现象学、存在现象学、解释现象学和伦理现象学四种取向。实践教育现象学则直面现实生活世界提出的问题,它并非现象学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简单运用,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范式,有其独特的认识论、方法论、意义来源、研究方法与程序。理论教育现象学与实践教育现象学共同构成了教育现象学的整体取向。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徐辉富  
教育现象学是我国需要发展和丰富的研究方法之一。本文结合胡塞尔超验现象学精神,对教育现象学作了比较全面的概述和分析,内容包括教育现象学的内涵、主要思想、研究步骤、研究意义和评价等。文章能够对相关研究者提供启发和参考。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萍  
我国与国外教育现象学研究存在路径上的差异,国内多为理论研究,国外多为实践应用。不同的发展路径源自于对教育现象学基本问题的不同认识。教育现象学应归属于现象学还是教育学?教育现象学是一门学问还是一种方法?教育现象学是思辨的还是实践的?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将有助于澄明教育现象学的本真,进而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搭建一个对话与交流的平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