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28)
- 2023(9237)
- 2022(7200)
- 2021(6894)
- 2020(5280)
- 2019(12036)
- 2018(12333)
- 2017(21577)
- 2016(13203)
- 2015(15151)
- 2014(15436)
- 2013(13987)
- 2012(13061)
- 2011(11545)
- 2010(11921)
- 2009(10597)
- 2008(10656)
- 2007(9795)
- 2006(8801)
- 2005(8119)
- 学科
- 济(45007)
- 经济(44950)
- 管理(28676)
- 业(24896)
- 中国(23131)
- 教育(20286)
- 企(18210)
- 企业(18210)
- 农(14969)
- 地方(14430)
- 方法(13550)
- 理论(11962)
- 学(11572)
- 业经(11351)
- 数学(11081)
- 数学方法(10821)
- 农业(10182)
- 发(9942)
- 教学(8867)
- 财(8841)
- 制(8710)
- 发展(8164)
- 展(8041)
- 城市(7831)
- 技术(6889)
- 体(6649)
- 融(6489)
- 金融(6487)
- 环境(6456)
- 贸(6375)
- 机构
- 大学(175894)
- 学院(171125)
- 研究(64430)
- 济(57723)
- 经济(55768)
- 管理(55099)
- 理学(46403)
- 理学院(45548)
- 管理学(44316)
- 管理学院(43946)
- 中国(42151)
- 京(41044)
- 科学(39913)
- 范(36932)
- 师范(36708)
- 教育(32930)
- 所(31920)
- 师范大学(30406)
- 研究所(28857)
- 中心(28799)
- 江(28586)
- 财(26957)
- 北京(26470)
- 农(26057)
- 院(23590)
- 州(23035)
- 业大(23028)
- 技术(22740)
- 财经(20986)
- 农业(20259)
- 基金
- 项目(110056)
- 研究(87916)
- 科学(87749)
- 基金(75246)
- 家(64437)
- 国家(63708)
- 科学基金(54206)
- 社会(53187)
- 社会科(49848)
- 社会科学(49835)
- 教育(47592)
- 省(44142)
- 基金项目(39395)
- 划(39370)
- 编号(39078)
- 成果(34647)
- 自然(32901)
- 自然科(32150)
- 自然科学(32145)
- 自然科学基金(31515)
- 课题(30652)
- 资助(29196)
- 重点(26231)
- 年(25985)
- 发(25795)
- 部(24700)
- 规划(23442)
- 项目编号(22656)
- 性(22262)
- 创(22149)
共检索到277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晓娜 何雪松 李伟涛
努力提供公平、优质和包容的教育,让每一个个体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理念之一。流动儿童边际突破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目前超大城市流动儿童的边际性主要体现为二元户籍制度下双重身份带来的学习及生活障碍,这些障碍包括入学及升学的门槛和选择性等。政策环境、个体能动性及家庭社会想象等构成流动儿童边际突破的关键。在政策环境变化、个体能动性发挥及家庭社会想象助推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超大城市流动儿童的边际突破途径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熊竞
行政区划作为空间协同治理的重要政策工具,如何在当前空间关系日益复杂的新城发展中发挥制度效能,既是一个理论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借助尺度、协同、治理等概念和理论构建了超大特大城市新城政区治理的三尺度分析框架,提出相应假设,进而通过田野调查、案例比较等研究方法对假设进行实证。研究表明:政区治理通过空间关系调整来助力超大特大城市新城建设,而这一助力机制则是由市域、城域、区域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嵌套的尺度构成并展开的,三尺度协同可以更好发挥政区治理的政策效能。同时,新城的政区治理也还存在工具创新和精准操作等挑战。
关键词:
超大特大城市 新城 尺度协同 政区治理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龙腾 万勇
以上海作为超大城市的典型案例,分析公共租赁住房供应分配方式和空间布局特征,阐述公共租赁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公共服务类、城市运行类及产业类重点人群的租赁需求。综合供需两端,提出公共租赁住房持续稳定增加总量、优化空间布局、优化配建政策、调整供应结构、保持租金水平和租期稳定等对策,为国内其他大城市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提供政策参考。
关键词:
公共租赁住房 供应优化 超大城市 上海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黄晨熹
外来流动人口管理研究是近年来城市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上海为例,以对上海外来流动人口特征分析和类型划分为基础,阐述其管理意义,并在社区理论、人口理论和管理理论的指导下,探讨大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的内容、模式、机制和保障条件,并试图建立起社区化管理的基本理论框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莉 侯利文
镇域社区作为中国城市特色的治理单元和研究单位,其重要性被学术研究所忽视。以上海市M镇为例,围绕超大城市镇域社区治理的内涵、特征和主要矛盾的分析,提出超大城市镇域社区治理的可能路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超大城市镇域社区结构突生,聚而不合,形成流动人口迁居化、社区关系高度脱域、利益结构碎片化特征,造成了城乡差异与冲突、科层规约与条块矛盾、行政过度与有限自治等新矛盾。熨平多重叠加的治理矛盾需从治理理念、治理目标和治理机制三个维度出发,系统推进我国超大城市镇域社区治理体系的科学建构,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与现实议题。
关键词:
超大城市 镇域社区 治理体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晔琴
随着我国境内外籍人口数量的日益增加和聚居规模的不断扩大,国际移民及其聚居区治理已成为我国移民研究和多元社会治理中不可忽视的部分。上海的国际化社区建设是政府规划和市场力量参与共同形塑的结果,是上海提升国际化程度和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国际化社区演进历程与城市发展战略、工业布局和城市更新进程密不可分,先后经历了发展主义、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化和士绅化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创新国际化社区治理需要从治理理念、族裔特点、创新治理方式等多个维度入手,从国际化社区的结构层面去思考治理制度的构架方式与实践模式。上海国际化社区的治理不仅可以丰富我国基层社区治理的经验,同时也可以为解决多元化社会治理难题提供地方样本和实践参照。
关键词:
超大城市 国际化社区 社区治理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谢霏雰 陈宏胜 刘于琪 李志刚
随着中国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提升"人口城镇化"质量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议题,居民幸福感将成为评价城镇化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基于上海大规模问卷调查数据,对中国大城市流动人口幸福感进行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城市社区因素、农村因素、制度因素等维度对其影响机制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58.4%的流动人口幸福感较低,80.0%的流动人口表示打算长期居住,形成"幸福感低但居住意愿高"的独特现象。第二,家庭因素、社区因素与制度因素对流动人口的幸福感影响最为明显,其中,流动人口主动融入所在社区的程度、社区对流动人口的接纳程度、居住形式、住房性质、是否持有暂住证、是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一凡 彭正军
当今世界许多儿童遭受着各种各样的身心痛苦,日本也不例外。沼田裕之教授关于日本儿童在这一进程中的境遇曾从历史的角度作过深入研究。这种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对我国当前的儿童社会问题也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
儿童教育 历史考察 反思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桂新
随着四化建设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形势,而大城市地区的城市化,又以其独特的发展过程和明显的先导作用,更加引起人们的重视和研究。本文以上海地区为例,从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任兵 陈志霞 张晏维 曾伶
伴随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作为首都的超大城市北京面临着来自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诸多挑战。分析首都治理的基本逻辑,推动首都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首先,首都超大城市治理以政治导向、问题导向、使命导向三个系统条件为逻辑起点。其次,在中国情境下,首都超大城市治理理念包括目标圈层的人本治理、党建引领两个城市治理理念,方法圈层的法治治理、德治治理、智慧治理、协同治理、全球治理五个城市治理理念,七个城市治理理念共同构成一个内外互动、有效协同、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最后,首都超大城市治理的路径机制主要通过创造性思维方式构建政治引领、科技赋能、文化涵养、法治保障和经济驱动五维治理的机制系统,既对应了首都超大城市治理的治理理念,又回应了首都超大城市治理实践的现实需求。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铮
产业集聚是人口集聚的依托,人口集聚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以制造业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促进大城市郊区小城镇迅速发展;以制造业为核心的主导产业拉动其他产业迅速发展;主导产业的功能定位决定小城镇的功能定位多样化。
关键词:
产业集聚 人口集聚 城镇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上广 王春兰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当前中国大城市社会空间正呈现重构与分异的演变趋势,同时也带来许多城市社会问题。以上海为例,在分析当前中国大城市呈现的社会空间结构演变的特征基础上,分析了可能产生的负社会效应,并提出了一些城市空间治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社会空间结构 演变 治理 大城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郭根 吴杨
在城市基层社区“行政吸纳治理”、居委会角色“自治化”与功能渐趋“行政化”的情境下,伴随资源下沉、重心下移,社区工作者队伍的能力、水平以及情感倾向等越来越成为影响社区治理效能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上海市P区Z街道相关人员的调研访谈,分析揭示了社区工作者“情绪劳动”背后的情感表达和职业困境。研究理论指出,为了实现在基层贯彻党的领导、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自治的双重目标,应正视资源的“行政化”配置问题,以支撑社区的服务功能,实现自治目标,应通过机制创新和政策调适来提升社区工作者的职业能力,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居民的多元化需求,进而提升社区的整体治理效能。
关键词:
社区工作者 职业困境 调适路径 上海市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细芳
在国内超大城市推进旅游业与演艺业的融合发展有着先天的优势和明显的劣势,通过对二者融合发展效益的量化比较研究,可为国内超大城市制定下一步融合发展政策、提高融合发展效益提供依据。本文以上海、北京、广州3个超大城市为样本,从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3个维度,构建了由3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计算3个样本城市旅游业与演艺业融合发展效益的得分。实证结果表明:上海旅游业与演艺业融合发展效益不但领先于另外两个城市,而且2014年较2009年有大幅改善,与之相反,北京、广州排名靠后,5年间融合发展效益下滑,与如火如荼的市场繁荣景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提升国内超大城市旅游业与演艺业融合发展效益可以从加强政策创新、打造服务平台、夯实资金后盾、擦亮城市品牌、坚持内容为王、引导游客需求六方面展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康雯琴 丁金宏
主要采用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对上海开发区———浦东新区流动人口的居住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流动人口在大城市具有明显的非居民化的居住特征,表现在居住场所集中于城市边缘,居住地更换频繁,居住质量差和居民身份认同感缺乏。为了保障流动人口在大城市的居住健康和大城市整体的健康发展,促进流动人口在城市的居住和谐,有必要采取措施,推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调控城市人口规模,制定流动人口的居住标准,提升住房质量;增进流动人口的居民身份认同,;逐步取消户籍制度,增进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的居住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