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19)
2023(9950)
2022(7805)
2021(7214)
2020(5574)
2019(12283)
2018(12434)
2017(21995)
2016(12729)
2015(14173)
2014(14076)
2013(12408)
2012(10702)
2011(9815)
2010(9930)
2009(8943)
2008(8363)
2007(7590)
2006(6856)
2005(6460)
作者
(32026)
(26465)
(26251)
(25134)
(16598)
(12534)
(12176)
(10230)
(10141)
(9240)
(8928)
(8791)
(8465)
(8257)
(8139)
(8104)
(8087)
(7914)
(7848)
(7448)
(6811)
(6542)
(6236)
(6050)
(6029)
(5951)
(5834)
(5819)
(5296)
(5267)
学科
(43438)
经济(43396)
管理(28683)
(25086)
中国(19988)
教育(19923)
(19465)
企业(19465)
(14320)
地方(13915)
方法(12778)
业经(12312)
理论(11324)
(10593)
数学(10380)
数学方法(10203)
(9940)
农业(9702)
教学(8632)
发展(8478)
(8355)
(8054)
(7911)
地方经济(7790)
技术(7246)
(7243)
贸易(7240)
(6954)
产业(6787)
环境(6682)
机构
大学(163457)
学院(162898)
研究(57789)
(56097)
管理(55031)
经济(54507)
理学(47197)
理学院(46509)
管理学(45415)
管理学院(45073)
中国(36674)
(35898)
科学(35239)
(33971)
师范(33778)
教育(31591)
(27906)
师范大学(27584)
(26229)
研究所(25534)
中心(25431)
(24965)
北京(22914)
技术(22430)
(21871)
(21223)
(21193)
职业(20478)
业大(20428)
财经(19914)
基金
项目(109075)
科学(88794)
研究(88697)
基金(75428)
(64631)
国家(64001)
科学基金(55224)
社会(55202)
社会科(51959)
社会科学(51950)
教育(47751)
(45325)
编号(39853)
(39479)
基金项目(38981)
成果(34008)
自然(32616)
自然科(31898)
自然科学(31892)
自然科学基金(31271)
课题(30368)
资助(28261)
重点(26380)
(26378)
(26149)
(24306)
规划(24065)
项目编号(23841)
(23264)
(22038)
期刊
(65675)
经济(65675)
研究(56423)
教育(53626)
中国(41416)
学报(21752)
(21310)
科学(20923)
管理(19734)
技术(18356)
(17831)
大学(17541)
农业(15007)
学学(14735)
职业(14333)
业经(13058)
(11229)
金融(11229)
经济研究(10796)
图书(10079)
(9464)
论坛(9464)
技术教育(9223)
职业技术(9223)
职业技术教育(9223)
财经(9166)
(8921)
问题(8168)
(8036)
商业(7653)
共检索到2495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宋亦芳  
社区教育办学网络是指专门承担社区教育指导管理、教学服务任务的,由各级各类办学机构通过整合形成并在社区中全面布局的办学体系。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国社区教育办学网络已经基本形成。然而,在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社区教育办学网络面临重构的要求,因为在国家教育现代化2035战略引领下,社区教育现代化将成为社区教育发展必然的选择,现代化目标揭示目前的社区教育办学网络存在不足,而办学理念、体制机制等方面的不适应是其深层次的原因。因此,重构应该是深层次的,包括制度重构:从部门设计向整体设计转变,体制重构:从单一体制向多元体制转变,能力重构:从一般资质向专业资质转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沈启容  
社区教育现代化是从传统到现代的连续不断的历史发展过程,并逐步成为世界各国重视的全民终身教育。鉴于此,有必要从国际的视野出发,对美国、北欧、日本、英国、法国、德国以及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取向、模式和体系等进行分析,并根据对以上海为代表的我国社区教育和国外进行对比,从国外社区教育发展重点、运作机制、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得出比较成熟的做法和经验,同时分析我国社区教育利用政府的行政统辖力,在机构设置、师资配备、课程开发等方面做到了覆盖面广、师资队伍稳定、课程体系完整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社区教育现代化方向的整体规划思路,就是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看,未来社区教育可以聚焦在个体学习、群体组织和社会治理等方面,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丁海珍  
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通过促进人的现代化服务社会现代化发展。社区教育作为在社区中,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开展旨在提高全体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成员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无疑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对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做出了明确规划,本研究以此为指导,分析了面向2035社区教育现代化在理念、制度、物质基础三个层面的具体要求,尝试提出促进社区教育现代化在推进法制化进程、提升专业化水平、促进信息化发展、开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四方面的基本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丁海珍   黄家乐   孙慧宇  
以1985年以来中央、地方政府及相关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54部社区教育相关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利用Nvivo12质性分析软件进行文本分析,研究发现社区教育供给呈现出供给主体从民间力量供给到政府主导供给再到多元供给,供给服务对象从青少年拓展到各年龄、各类型的人群再到社区治理,社区教育供给能力从规模扩大的外延式供给到完善体制的内涵式供给发展等方面的变迁逻辑。在教育现代化理念引领下,要形成以坚持人民立场为根本的基本社区教育供给政策话语、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社区教育供给政策价值取向、以多元化治理为核心的社区教育供给政策执行环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卢晓中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与素质教育的密切关系决定了教育现代化与素质教育存在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教育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关系,在不同的教育领域实际上还有些许差异,如果说在基础教育领域"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这一命题的指涉是明确且有共识性,那么在高等教育领域这一关系仍是一个或然性的命题,以致大学素质教育难以真正地落地生根。大学素质教育要致力于促进学生的现代性要素的生成与增长,培养其现代素质,应当是高等教育不容回避的教育责任。新时期大学素质教育的新路向包括要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人的素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彩霞  檀祝平  
从教育现代化的视域对高职教育现代化发展进行评价应考虑其"教育性"和"职业性"的价值取向:学习者维度的成长成才之需、院校维度的内涵式发展之需、企业维度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之需以及社会维度的"尊劳尚技"氛围之需。高职教育是不同于其他普通高等教育的另一种"类型教育",参考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现状,高职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框架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客观反映出现实情况、缺失"人"和"文化"要素。在教育现代化检测评估过程中,高职教育现代化监测可考虑单独设置,进行"类型赋能",并在评价理念、评价表述、评价监测、评价关系等方面向"类型教育"取向转变,进一步完善与健全高职教育现代化评价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段姣雯  吴宗保  杜庆  
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的生成产物,也是教育的本质使然。教育现代化视域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是践行从新手到实践专家的能力生成过程,是集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精神于一体的多元贯通体系。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承担着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民众成才愿望的职能。从探索"横向融通、纵向贯通、文化浸润"的培养路径入手,尝试形成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开放性系统,为教育现代化的实现保驾护航。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向兵  曲霞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以劳动逻辑取代资本逻辑、让社会围绕劳动这个太阳旋转的现代化理想,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在劳动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追求。高校劳动教育要把握好思想性、社会性、实践性、贯通性,担当好全面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使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建立健全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梯度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推动职普协调发展、相互融通,让不同禀赋和需要的学生能够多次选择、多样化成才。中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阶段实施的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基于未来我国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在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上要实现相应转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玉程  李平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视角深刻认识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时代要求,明确"双一流"建设和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准确把握"双一流"建设的实践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兴洋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提高劳动者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与地方发展紧紧相连,与就业创业密切相关。深入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部署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要求,需要高职院校把助力民族复兴视为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使命,把协力产教融合作为高职教育特色发展的关键支撑,把聚力服务提升视为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本质要求,多元化、多路径培养人才,全方位、立体式服务社会,全面加强自身的服务能力建设。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谢霄男  
新时代奋斗幸福教育承载着国家治理的价值内核,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可资利用的重要教育资源,具有极为重要的国家治理功能。新时代奋斗幸福教育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无论是在精神要义还是在价值旨归上均具有高度的契合性。通过开展新时代奋斗幸福教育,有助于人们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以及人生航向奋勇奋进,其具有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指明方向的功能;通过开展新时代奋斗幸福教育,有助于人们涵养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砥砺拼搏精神,其具有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夯实教育高质量发展基石的功能;通过开展新时代奋斗幸福教育,有助于涵育我国公民的政治意识、革命意识、奉献意识,其具有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的功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蒋成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教师队伍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分析了网络时代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影响,提出了教育技术现代化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胡怀国  
作为苏格兰启蒙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构建了一种同现代社会秩序相适应的道德哲学体系,不仅为英国工业革命及其开启的英国现代化进程奠定了思想基础,而且其关于政治修明、法律严正、社会包容和经济自由的学术思想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现代化亦具有重要启发。作为古典经济学的奠基者,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围绕劳动分工和市场交易、普遍勤劳和资本积累、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等,构建了一种同现代社会秩序相适应的理论经济学体系,不仅为经济学所有之前和所有之后的发展提供了问题和尺度,而且对我们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具有一定启发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茂莉  卿中全  
高职院校应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大数据、学习分析等技术创建情境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课堂学习环境,推进“云教育”,拓展教育新空间,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智慧化转型是高职教育办学空间拓展的需要,是高职课程建设理论创新的需要,是构建开放共享的新型高职课程的需要“。在线云教育”视域下高职课程智慧化重构路径主要包括从“资源化”到“智慧化”“、分化+细化”、“类型化+一体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