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32)
2023(11219)
2022(8782)
2021(8080)
2020(6329)
2019(13972)
2018(13850)
2017(24589)
2016(14576)
2015(16515)
2014(16742)
2013(14872)
2012(12994)
2011(11810)
2010(12022)
2009(10648)
2008(10026)
2007(8977)
2006(7928)
2005(7332)
作者
(37486)
(30820)
(30664)
(29412)
(19329)
(14834)
(14300)
(12011)
(12000)
(11009)
(10476)
(10280)
(9755)
(9679)
(9619)
(9560)
(9451)
(9278)
(9108)
(8699)
(8023)
(7698)
(7401)
(7171)
(7086)
(6928)
(6921)
(6821)
(6254)
(6203)
学科
(50952)
经济(50910)
管理(34928)
(30757)
(24915)
企业(24915)
中国(21345)
教育(20909)
方法(17056)
(15704)
地方(14992)
数学(14256)
数学方法(14008)
业经(13856)
理论(13204)
(12229)
(11156)
(10876)
农业(10804)
教学(10297)
发展(9071)
(8948)
技术(8884)
环境(8619)
地方经济(8295)
(8245)
(8146)
产业(7277)
(6991)
贸易(6987)
机构
学院(190944)
大学(185002)
研究(65281)
(64486)
管理(63728)
经济(62738)
理学(54528)
理学院(53789)
管理学(52562)
管理学院(52206)
中国(41979)
(40950)
科学(40701)
(37000)
师范(36785)
教育(33650)
(32130)
(30833)
技术(29991)
师范大学(29830)
研究所(29399)
(29011)
职业(28714)
中心(28458)
(26539)
北京(25956)
业大(24905)
(24841)
(24325)
财经(23078)
基金
项目(126782)
研究(103172)
科学(101797)
基金(85424)
(73263)
国家(72524)
社会(62260)
科学基金(62035)
社会科(58640)
社会科学(58624)
教育(55734)
(54829)
编号(47004)
(46694)
基金项目(44103)
成果(38733)
自然(36829)
课题(36333)
自然科(35929)
自然科学(35920)
自然科学基金(35180)
资助(32863)
(31308)
重点(31092)
(30432)
规划(28061)
(27838)
项目编号(27274)
(26865)
(25893)
期刊
(73946)
经济(73946)
研究(61581)
教育(60392)
中国(47424)
学报(25506)
(24583)
技术(24266)
科学(24242)
(22622)
管理(22323)
大学(20305)
职业(19717)
农业(17452)
学学(17411)
业经(14192)
技术教育(12961)
职业技术(12961)
职业技术教育(12961)
经济研究(11926)
(11833)
金融(11833)
(11770)
论坛(11770)
财经(10823)
图书(9680)
(9616)
(9446)
(9444)
问题(9133)
共检索到2863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彩霞  檀祝平  
从教育现代化的视域对高职教育现代化发展进行评价应考虑其"教育性"和"职业性"的价值取向:学习者维度的成长成才之需、院校维度的内涵式发展之需、企业维度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之需以及社会维度的"尊劳尚技"氛围之需。高职教育是不同于其他普通高等教育的另一种"类型教育",参考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现状,高职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框架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客观反映出现实情况、缺失"人"和"文化"要素。在教育现代化检测评估过程中,高职教育现代化监测可考虑单独设置,进行"类型赋能",并在评价理念、评价表述、评价监测、评价关系等方面向"类型教育"取向转变,进一步完善与健全高职教育现代化评价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钱志芳  
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高职教育“点线面体”特色学徒制体系构建有助于促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有利于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有益于深度开发技术技能人才。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要求,从梳理参与者作用点、明确资源流动线、延展实操行动面、打造系统循环体四方面出发,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高职教育“点线面体”特色学徒制体系。面向中国式现代化,该体系的具体实施路径为:厘清特色学徒制的发力点,建立多中心协同育人模式;明确特色学徒制的切入线,推动四链加速聚合;夯实特色学徒制的行动面,完善高职教育顶层设计;创建特色学徒制的生态体,培养大国工匠。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秦祖泽  黄俊伟  吴敏  罗小丽  
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我国应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推进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是缓解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脱节的价值诉求,亦是顺应党和国家战略布局的必然途径。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亟需助推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系统推进“三教”改革联动、聚力引导产教深度融合,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提供创新遵循。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应畅通多层次职业教育融通渠道,架构类型定位“立交桥”;加速推动职业院校“三教”改革,点燃类型化发展“动力擎”;引导校企共建现代产业学院,铺就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沈启容  
社区教育现代化是从传统到现代的连续不断的历史发展过程,并逐步成为世界各国重视的全民终身教育。鉴于此,有必要从国际的视野出发,对美国、北欧、日本、英国、法国、德国以及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取向、模式和体系等进行分析,并根据对以上海为代表的我国社区教育和国外进行对比,从国外社区教育发展重点、运作机制、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得出比较成熟的做法和经验,同时分析我国社区教育利用政府的行政统辖力,在机构设置、师资配备、课程开发等方面做到了覆盖面广、师资队伍稳定、课程体系完整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社区教育现代化方向的整体规划思路,就是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看,未来社区教育可以聚焦在个体学习、群体组织和社会治理等方面,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晓玲  
就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与教育模式而言上,尽管学界与业界已基本达成"素质本位"的共识,但在如何提升学生素质,尤其是职业素质问题上,高职院校尚存理论和方法上的争议与困惑。职业素质包含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后者作为职业素质的关键,其根源在价值观。高职职业素质教育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方能找准方向。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只有融入学生职业素质培育中,才能找到其在高职教育中的落脚点,实现其人本主义的关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兴洋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提高劳动者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与地方发展紧紧相连,与就业创业密切相关。深入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部署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要求,需要高职院校把助力民族复兴视为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使命,把协力产教融合作为高职教育特色发展的关键支撑,把聚力服务提升视为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本质要求,多元化、多路径培养人才,全方位、立体式服务社会,全面加强自身的服务能力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宋亦芳  
社区教育办学网络是指专门承担社区教育指导管理、教学服务任务的,由各级各类办学机构通过整合形成并在社区中全面布局的办学体系。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国社区教育办学网络已经基本形成。然而,在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社区教育办学网络面临重构的要求,因为在国家教育现代化2035战略引领下,社区教育现代化将成为社区教育发展必然的选择,现代化目标揭示目前的社区教育办学网络存在不足,而办学理念、体制机制等方面的不适应是其深层次的原因。因此,重构应该是深层次的,包括制度重构:从部门设计向整体设计转变,体制重构:从单一体制向多元体制转变,能力重构:从一般资质向专业资质转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丁海珍  
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通过促进人的现代化服务社会现代化发展。社区教育作为在社区中,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开展旨在提高全体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成员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无疑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对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做出了明确规划,本研究以此为指导,分析了面向2035社区教育现代化在理念、制度、物质基础三个层面的具体要求,尝试提出促进社区教育现代化在推进法制化进程、提升专业化水平、促进信息化发展、开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四方面的基本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磊  李锦鑫  
新时代发展职业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内容。在推进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职业教育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民生保障。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要坚持全面性、适配性的实践遵循。实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从而赋能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需要聚焦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教学改革等,从夯实基础、特色发展、协调推进三条进路着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云涛  
"大学精神"通常包括"人文关怀"、"理性光辉"和"自由独立"三层基本涵义。高职院校由于起源、主体、使命责任、培养模式等根本性差异,大学精神未完整地传承。"职业情怀"、"经世济用"和"开放协作"是高职教育视域下大学精神的新架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卢晓中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与素质教育的密切关系决定了教育现代化与素质教育存在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教育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关系,在不同的教育领域实际上还有些许差异,如果说在基础教育领域"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这一命题的指涉是明确且有共识性,那么在高等教育领域这一关系仍是一个或然性的命题,以致大学素质教育难以真正地落地生根。大学素质教育要致力于促进学生的现代性要素的生成与增长,培养其现代素质,应当是高等教育不容回避的教育责任。新时期大学素质教育的新路向包括要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人的素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唐智彬  
构建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价体系是推进高职教育现代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从现代治理视域看,高职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价体系建设主要包括评价机构、评价标准、评价实施、评价管理与评价结果利用等方面,具有专业权威性、独立性和非营利性特征。要通过明确高职教育现代治理体系下政府管理责任,以多元化思路、市场化道路建设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第三方机构,强化机构自身建设,以权威的专业评价工作促进第三方评价科学发展,建立健全第三方评价成果发布与利用机制及多方合作机制,推动高职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价体系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劳汉生  朱俊  
教育现代化是时代进步,特别是技术发展的结果,深度契合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广东省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为了使职业教育持续创新发展并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广东省从规模扩张、系统优化和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进行省级统筹,形成"广东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黎明  
明晰省域高职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和重要性,厘清省域高职教育治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省市两级政府合理分权,建立信任与合作的新型关系;省级政府发挥元治理功能,创新高职教育多元治理的机制体制;第三方社会力量提升治理能力,发挥好评价和监督的功能;培育省域高职教育治理文化,弥补治理制度可能存在的治理漏洞等策略,更好地推进省域高职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戚兴华   颜琳  
仲恺农工学校秉“注重实验,扶助农工”初心,创办之初即设蚕桑一科。仲恺蚕桑教育扎根地方,与居民、社区、产业、农村深度互动,营建了互动、开放与无边界式学习共同体;以技术赋能农民头脑、以理念赋值农民生计,改善了区域农民的生计模式,提升了行业科技水平,带动了区域农业生产合作,推动了跨区域、跨国界的学术文化交流。仲恺蚕桑教育模式立基于蚕桑专业,契合中国农业与教育现代化的早期实践需求,是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初阶形态。当前农业职业教育的转型发展需从生计模式转向生涯模式,并以农业为本、职业多元、融合城乡、朝向世界、面向未来为基本方向,充分发挥农业职业教育的产业赋能力、主体生涯力、城乡粘结力、国际影响力与开环创新力,以切实构建农业职业教育体系2.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