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59)
- 2023(16064)
- 2022(13026)
- 2021(12032)
- 2020(9602)
- 2019(22018)
- 2018(22046)
- 2017(40925)
- 2016(23210)
- 2015(26328)
- 2014(26713)
- 2013(25317)
- 2012(23428)
- 2011(21441)
- 2010(22288)
- 2009(20407)
- 2008(20315)
- 2007(18537)
- 2006(16832)
- 2005(15917)
- 学科
- 济(96719)
- 经济(96600)
- 管理(62965)
- 业(58254)
- 企(46386)
- 企业(46386)
- 方法(34454)
- 中国(34014)
- 数学(29617)
- 数学方法(28980)
- 农(27724)
- 地方(26299)
- 业经(23798)
- 教育(22007)
- 财(21763)
- 制(21686)
- 学(20969)
- 农业(18494)
- 理论(18321)
- 银(17253)
- 银行(17226)
- 发(17002)
- 融(16980)
- 金融(16975)
- 行(16662)
- 环境(15380)
- 技术(15228)
- 贸(15221)
- 贸易(15206)
- 体(15195)
- 机构
- 大学(329968)
- 学院(328786)
- 济(128302)
- 经济(125246)
- 研究(119668)
- 管理(116373)
- 理学(98427)
- 理学院(97125)
- 管理学(94930)
- 管理学院(94303)
- 中国(87514)
- 京(73305)
- 科学(72449)
- 财(62219)
- 所(61137)
- 研究所(55120)
- 江(53894)
- 范(53364)
- 师范(52930)
- 中心(52805)
- 农(52756)
- 财经(47553)
- 北京(47296)
- 业大(45166)
- 院(43288)
- 师范大学(42922)
- 经(42849)
- 州(42724)
- 农业(40744)
- 教育(40553)
- 基金
- 项目(210139)
- 科学(166854)
- 研究(159957)
- 基金(148286)
- 家(128696)
- 国家(127513)
- 科学基金(108612)
- 社会(100046)
- 社会科(94602)
- 社会科学(94579)
- 省(84743)
- 教育(79331)
- 基金项目(76441)
- 划(72335)
- 自然(67253)
- 编号(67037)
- 自然科(65691)
- 自然科学(65673)
- 自然科学基金(64432)
- 资助(60397)
- 成果(57583)
- 发(50539)
- 课题(50429)
- 重点(49533)
- 部(46747)
- 创(43850)
- 制(41536)
- 创新(40969)
- 年(40920)
- 发展(40639)
- 期刊
- 济(154433)
- 经济(154433)
- 研究(109421)
- 中国(81054)
- 教育(65756)
- 农(50360)
- 学报(49140)
- 财(47523)
- 科学(46609)
- 管理(46510)
- 大学(38799)
- 学学(35040)
- 农业(34093)
- 技术(33193)
- 融(33029)
- 金融(33029)
- 业经(26128)
- 经济研究(24138)
- 财经(23895)
- 经(20625)
- 问题(19831)
- 业(17784)
- 职业(17664)
- 坛(15984)
- 论坛(15984)
- 图书(15918)
- 版(15482)
- 统计(15394)
- 技术经济(15389)
- 科技(14906)
共检索到523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旭东 蒋贞蕾
本文在国家与社会这两个不同的分析范畴下提出了教育研究和教育现代化研究中理论的矛盾问题。文章梳理了教育发展的不同认识模式后,以现代化的视角探讨国家发展与教育发展模式,为此文章从国家形态学角度提出了教育现代化的诸多方式,并指出国家利益是国家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因素。
关键词:
国家发展 教育发展 教育现代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剑峰 朱媛媛
通过构建安徽省农业现代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抽取5个主成分对安徽省62个县级单元进行农业现代化水平综合测度,并将其分为4个等级,即欠发展区、发展区、较发达区与发达区。论证了安徽省农业现代化水平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区域空间差异较小的县级单位集中分布在皖北、皖南、皖西南地区,区域空间差异较大的县级单位集中分布在皖中地区。提出了安徽省因地制宜应有不同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临江地区应发展"高效、优质、高产、外向、生态"的现代农业园区模式,皖南山区发展"旅游观光、绿色生态"的模式,皖北发展"规模经营、生态循环"的农业现代化模式。
关键词:
安徽省 农业现代化 区域差异 发展模式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鲍威
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私立高等教育成为各国高等教育阶段中一个急速成长的部门,中国也不例外。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民办部门与公办部门一起,成为实现中国高等教育机会供给量增加的主要途径。本文从实证角度出发,探讨了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生成机制及其区域成长模式。研究结果发现:与公办部门相比,民办部门作为在市场机制中产生的高等教育机构,体现了其灵活性和对社会经济需求的针对性;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呈现区域多元化的态势。在经济发展地区(例如浙江省)出现了“市场资源依托型”模式,在公办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的地区(例如湖北省)出现了“教育资源依托型”模式,而在经济和公办高等教育都相对落后的地区(例如陕西省)出现了...
关键词:
生成机制 区域发展模式 民办高等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陆亭
在高等教育区域发展政策的框架中,研究到今天,需要思考高等教育如何主动促进区域发展,要探寻出促进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的制度性因素。这个制度性因素,在大学层面是模式的探索,在区域政策层面是机制的建设,最终要构建出一种文化。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区域发展 模式 机制 文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辜胜阻,朱农
区域指一定的地域范围。中国常用的区域划分有三种类型:一是两个地带的划分,即将全国分为沿海和内陆省区。沿海指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广西、海南12个省、区、市,其它属于内陆。二是三个地带的划分。它将上述内地进一步细分为中部和西部,东南沿海不变。在内地,西部是新疆、宁夏、甘肃、青海、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沈华嵩
本文以现代化—发展理论的演化为背景,考察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化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儒家动力说”,以分析东亚工业化模式对现代化—发展理论的启示:(一)高投资—高出口—高储蓄良性循环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二)利用国际分工体系的产业升级政策;(三)温和极权主义与市场原则相结合的政府主导性经济;(四)注重“内化”的技术引进政策;(五)高水平的国民教育体制和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高度重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强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及现代化程度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在全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时代背景下,迫切需要开展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雄安新区的开发开放,在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区域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为其提供智力与人才的支持。通过对深圳特区、浦东新区所在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实证分析、经验凝练和总结,力求为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并透过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服务、助力雄安新区的开发开放。
关键词:
区域 职业教育 现代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杜宇玮
推进区域现代化是中国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着眼于构建新发展格局,从多个维度阐释和探讨了中国区域现代化战略转型的逻辑机制及推进路径。研究表明,新发展阶段区域现代化战略转型的基本逻辑是从以区域率先为特征的非均衡发展转向以区域协调为内涵的均衡发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理应是区域协调视角下推进中国区域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这是由于,国内国际双循环至少可以通过需求拉动机制、产业联动机制、创新驱动机制以及战略互动机制这四条渠道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基于以上逻辑机制,分析提出需要通过提振消费需求扩大内需、培育产业链集群构建国内价值链、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群建设提高城市化质量、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促进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以及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制度型开放等路径,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区域现代化战略转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子湛 汪义兰
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区域创新能力则为此提供推动力。文章从乡村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文教娱乐、规范与整治、卫生医疗五个维度构建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01—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深入研究区域创新能力对乡村治理现代化发展的内在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区域创新能力能够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2)在具体作用机制方面,区域创新能力通过提升乡村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文教娱乐、规划与整治以及卫生医疗水平,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进程;(3)区域创新能力对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正向驱动作用存在区域差异,在中部地区的驱动作用最强,其次是东部地区,而在西部地区的驱动作用最弱。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杜传忠 王纯 王金杰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本文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从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升级和关键生产要素变迁三个方面,揭示了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逻辑;阐明了新型工业化的新内涵,即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为保障,以数据赋能为动力,以兼顾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智能工业化;通过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归纳总结了新型工业化的新特征。最后构建了新型工业化的推进机制:以产业差异化竞争机制和绿色产业长期激励机制为驱动机制,挖掘新型工业化的增长潜力;以多层次人才供给机制和有效衔接的数实融合机制为运行机制,促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高效运行;以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和政府部门履职评价机制为保障机制,为新型工业化正常有序推进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范笑仙
"区域现代化与高等教育发展"中英学术研讨会主要在区域现代化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区域发展和高等教育良性互动等方面形成了共识,并就区域高等教育体系和高等院校联盟的建设,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的构建、创新、协同的体系,以及国际协同创新的发展等方面介绍交流了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此次研讨会进一步加深了中英双方对彼此高等教育发展背景、近期高等教育政策重要发展变化的了解,推进和深化了中英两国高等教育合作交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鸿渊 孙丽丽
以新自由主义的经济行为为基本理论,从中观层面研究分析了低碳经济在异质性区域之间的生成条件和内在微观基础,提出了以中央、地方政府为主导,区域经济体之间以碳交易为基础的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跨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关键词:
跨区域 低碳经济 合作竞争 机制设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舒辉 李欣蔧
本文在对四种区域物流发展模式影响因素细分的基础上,构建出了区域物流发展模式的选择流程,借助于这个工作流程可以比较有效地选择出某个区域所适合的物流产业发展模式。最后,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三个层面对区域物流发展模式的工作机制的调控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
区域物流 发展模式 工作机制 调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郑清松 王波
在全面推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学徒制有助于加速职业教育提质增效,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输送一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从理论逻辑来看,推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是特色学徒制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指向,特色学徒制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视域下特色学徒制高质量发展在政策制定、校企合作、常态治理、要素共享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多层次政策体系尚未完善,政策执行效果有待提升;企业参与积极性相对不足“,校热企冷”现象亟待破除;多元协同治理框架不健全,参与主体缺位现象突出;校企资源要素流动不畅,优质资源整合力度较弱。基于此,应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推动部门联动;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构建多元治理框架,完善特色学徒制治理模式;畅通校企资源双向流动渠道,促进优质资源互联互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