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49)
2023(13371)
2022(10601)
2021(9824)
2020(7712)
2019(17436)
2018(17422)
2017(31646)
2016(18442)
2015(20642)
2014(20852)
2013(19606)
2012(17982)
2011(16530)
2010(17112)
2009(15686)
2008(15697)
2007(14595)
2006(13391)
2005(12391)
作者
(50623)
(43080)
(42440)
(40599)
(27002)
(20358)
(19083)
(16575)
(16308)
(15343)
(14751)
(14298)
(13709)
(13679)
(13546)
(13111)
(12771)
(12467)
(12465)
(12334)
(11135)
(10709)
(10374)
(10046)
(9791)
(9652)
(9639)
(9616)
(8649)
(8587)
学科
(70052)
经济(69948)
(54370)
(49860)
管理(46321)
农业(33253)
(32907)
企业(32907)
中国(26217)
业经(23781)
方法(22168)
教育(21180)
(19107)
数学(18776)
数学方法(18534)
(18490)
(15803)
(15269)
地方(14620)
(14415)
发展(13713)
(13590)
理论(13272)
农业经济(12537)
(12139)
银行(12116)
(11643)
技术(11591)
(11495)
(11354)
机构
大学(260335)
学院(259569)
(103716)
经济(101405)
研究(93909)
管理(90354)
理学(77689)
理学院(76742)
管理学(75313)
管理学院(74809)
中国(66681)
(60166)
(55902)
科学(54947)
(49217)
(47155)
农业(45700)
(44039)
师范(43735)
(42735)
研究所(42523)
中心(42105)
业大(41883)
财经(38028)
教育(36449)
师范大学(35362)
北京(35118)
(34555)
(32672)
(32618)
基金
项目(168488)
科学(135064)
研究(132741)
基金(120272)
(103967)
国家(102855)
科学基金(87402)
社会(84948)
社会科(79891)
社会科学(79873)
(67894)
教育(66614)
基金项目(62966)
(57648)
编号(56569)
自然(52083)
自然科(50845)
自然科学(50830)
自然科学基金(49941)
成果(48773)
资助(46347)
课题(41868)
(39625)
重点(39388)
(38840)
(37737)
(35293)
(35280)
国家社会(34937)
教育部(34343)
期刊
(124675)
经济(124675)
研究(87942)
中国(66032)
(65432)
教育(58566)
农业(44258)
学报(40765)
科学(37915)
(37160)
大学(33492)
管理(30467)
学学(30328)
(26684)
金融(26684)
业经(25974)
技术(24496)
(20522)
财经(19267)
问题(17710)
经济研究(17180)
(16600)
(15328)
农村(15216)
(15216)
农业经济(15132)
职业(14948)
世界(14018)
经济问题(12088)
社会(11735)
共检索到4082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樊涛  曲铁华  
清末民国时期,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不但未能实现以农村学校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目的,反而在继承了以往农村学校教育"去农化"传统的同时,在农村社会环境和现代学制的共同影响下,加剧了农村人力资源的流失。"去农化"效应是农村教育传统、农村学校布局、现代学制下教学集中化与学校层级化要求等共同作用的结果。理解和弱化"去农化"效应及其形成机制,有助于农村学校真正价值的回归。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戴斌荣  柴江  乔晖  张军华  伏干  陆芳  周丹  吴文婷  
农村学校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短板,在教育现代化整体水平提升的形势下,农村学校现代化的支持与保障具有现实意义。通过编制学校现代化支持与保障的调查问卷,分析农村学校与城镇学校现代化支持与保障的差距,可为农村学校现代化保障性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研究表明,农村学校现代化的支持与保障可从教师素质、校长管理理念与能力、经费与技术支持三方面进行测量,问卷的信效度检测结果符合编制要求。通过比较发现,城乡教师的道德素养、专业素养,学校设备满足教学的情况基本相当,但农村教师的教研素养、校长管理理念与能力,农村学校的年度经费支持和设备使用率显著低于城镇学校。建议重点从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性现代化建设、农村学校校长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农村学校现代化发展的经费保障三个方面对农村学校现代化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夏海鹰  
破解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开课不足、"三轻三重"突出、师资短缺、参与面小、设备落后、教学效果差等突出问题。分析其保障机制缺失等根本原因,建立完善以组织保障机制为关键、投入保障机制为基础、整合保障机制为策略、激约保障机制为动力、协同推进保障机制为手段、创新保障机制为灵魂的机制系统,以保障农村艺术教育健康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储备优秀的人力资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郝文武  
农村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趋势,建设新农村是农村发展的终极目标。但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程度高的地区与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程度低的地区的农村学校布局,就地城镇化的农村与迁移城镇化的农村的学校布局应该有不同的方式和路径。新农村建设的学校布局必须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程度相协调,使高效益和高质量与教育公平相结合,通过提高乡村教师质量、收入和教学水平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韩建雨   吴燕   张友祥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文章基于中国31个省份2010~2020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和驱动路径。研究结果显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可以有效提升共同富裕水平。机制分析表明,农业农村现代化可以通过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化就业间接推进共同富裕。异质性分析发现,子维度、区域和时间段的差异会使得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积极效应在不同样本中表现不一致,即农村现代化与东北地区对共同富裕的促进效果相对更强,并且农业农村现代化对共同富裕的积极影响自党的十八大以来逐渐增强。基于此,我国各地区可以立足自身实际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挖掘乡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潜力,以此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斌   张霞  
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运行逻辑是扶智、扶技、扶业。面向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体现了增强农业产业链韧性、推进技能乡村建设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价值意蕴。据此提出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方略:完善人才链,即强化供给侧改革,筑就技能人才培养“压舱石”;提升价值链,即深化技术创新,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助推器”;服务产业链,即优化专业结构,把牢产业效益增值“定盘星”。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姜万兰   张若男  
本文立足乡村振兴视角,构建分位数模型与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农村电商产业集聚对流通业现代化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村电商产业集聚对流通业现代化具有显著驱动效应,且这一作用具有边际递增特征;乡村振兴水平能够正向调节农村电商产业集聚对流通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乡村振兴水平的正向调节作用存在协同效应与较强空间溢出效应。据此,提出探索“政府-电商企业-农村合作社-居民”多元主体发展模式、加强商贸流通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快补齐农村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短板的建议,以期为流通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启鹏  
农村学校教育的"离农"及"向农"导向是困扰其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实际上两者是可以结合的。在新农村建设、人的全面发展和促进文化建设方面,"离农"或者"向农"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当前的农村学校教育应摆脱非此即彼的争论,重新审视农村学校教育的定位和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晓珍  
农村教师是农村教育的主要力量,是新农村建设必须依靠的知识力量。由于受农村环境的制约以及学校、自身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农村学校布局的调整,农村教师的利益诉求逐渐引起了社会关注。从教师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价值角度着手,理清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教师利益诉求的变化,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科学的教师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颖  李晓琳  
农村是我国国内市场的主体,农村流通现代化的发展,对我国建立现代流通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我国农村流通还存在诸多问题,阻碍和制约着农村流通现代化的实现。本文对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若干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的方法和举措。 一、当前农村流通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问题 1、农村流通网络残缺不全,市场秩序较为混乱。 农村流通长期以来由农村供销合作社系统进行,然而,随着改革的进行和深化,供销合作社系统大多已陷入困境,不能继续发挥其主渠道作用。城市流通业改革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海华  王德成  
社会转型是利益结构调整、重构和稀缺资源的再配置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机制及组织形式发生着变革。当前,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是释放农村资源的潜力,进行科技和制度创新,寻求劳动力转移与土地资源效益、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平衡,以及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平衡,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实现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戴林送  杨国才  
本文构建评价我国农村现代化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我国31个地区的农村现代化状况进行实证分析,从中勾画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并相应地探讨这些基本特征形成的原因。文章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的结论对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雨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益新  
加速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张益新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既是过去历史演进中的主旋律,也是今后迈向新纪元、步入小康和现代化的根本问题。江苏省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也充分证明,如果农业不能进一步获得更长足的发展,农村经济就不可能再上新的台阶,农民也将难以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春艳  
系统推进农村生态现代化,要解决好生态环境保护乏力、经济发展道路趋同以及生态制度保障不足等重点问题。要坚持系统观念,运用系统方法处理好现代化进程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度,推动传统农村现代化实现全方位的绿色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