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72)
2023(3577)
2022(2971)
2021(3053)
2020(2273)
2019(5440)
2018(5734)
2017(8458)
2016(6092)
2015(7065)
2014(7689)
2013(6490)
2012(6004)
2011(5526)
2010(5919)
2009(4910)
2008(4945)
2007(4826)
2006(4336)
2005(4120)
作者
(13957)
(11340)
(11192)
(10932)
(7266)
(5514)
(5486)
(4584)
(4532)
(4317)
(3925)
(3831)
(3754)
(3678)
(3637)
(3596)
(3516)
(3446)
(3345)
(3307)
(3211)
(3038)
(2890)
(2729)
(2713)
(2692)
(2551)
(2443)
(2406)
(2403)
学科
教育(19527)
管理(11003)
中国(10749)
(10023)
经济(10008)
(8191)
理论(8057)
教学(7868)
(6841)
企业(6841)
(5285)
(4295)
学法(4187)
教学法(4187)
(4160)
(4108)
研究(3872)
发展(3810)
(3686)
思想(3652)
学理(3562)
学理论(3562)
政治(3525)
(3495)
学校(3490)
高等(3351)
思想政治(3348)
政治教育(3348)
治教(3348)
改革(3344)
机构
大学(73062)
学院(70723)
教育(27231)
研究(26139)
(21640)
师范(21556)
(17895)
师范大学(17616)
管理(17318)
(16154)
职业(15516)
经济(15256)
科学(14882)
(14444)
中国(14246)
技术(14102)
理学(13631)
理学院(13326)
(13160)
管理学(12828)
管理学院(12661)
北京(12532)
(11544)
研究所(11487)
中心(11245)
职业技术(10702)
教育学(10634)
(10243)
技术学院(9724)
(9536)
基金
研究(37381)
项目(36592)
科学(28862)
教育(26904)
编号(20079)
基金(20022)
成果(19906)
社会(18474)
课题(17826)
社会科(16956)
社会科学(16952)
(16917)
(16020)
(15793)
(15785)
国家(15415)
规划(12104)
科学基金(12064)
项目编号(11728)
(11140)
研究成果(11072)
(11063)
(10190)
(10161)
阶段(10133)
重点(9953)
年度(9946)
(9483)
(9443)
阶段性(9332)
期刊
教育(49928)
研究(33929)
中国(27822)
(23630)
经济(23630)
职业(13036)
技术(11799)
(9580)
技术教育(8617)
职业技术(8617)
职业技术教育(8617)
学报(7814)
大学(7257)
(6754)
科学(6391)
管理(6374)
(6251)
论坛(6251)
图书(5782)
高等(5741)
成人(5713)
成人教育(5713)
(5204)
高等教育(4946)
(4863)
金融(4863)
学学(4660)
农业(4452)
书馆(4436)
图书馆(4436)
共检索到128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晓燕  巫志刚  
教育法规地位是一个关涉教育立法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我们主张教育法的独立性,因为其独特的调整对象——教育关系具有质的特定性,以其为基础形成的"教育法律关系"概念统摄着教育活动中人们所形成的多重复杂的法律关系,其以公民的受教育权益保护作为核心内容,有着多样化、独特化的表现形式,能够在教育与国家的动态平衡中实现与行政法规的相对独立,并与其他部门法一起和谐一致地构成我国的法律体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教育法规地位新探●李晓燕探讨教育法规的地位就是要弄清楚教育法规体系在我国整个法律体系中所处的地位。问题的焦点在于教育法规能否构成独立的法律部门。对此,目前主要存在三种不同的主张。第一种主张认为,教育法规是以属于行政法下的一个小分支。这曾经是被人们普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彭宇文  
从三十多年前对教育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问题探讨至今,教育法地位研究呈现出阶段性发展并趋于静态平衡的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以"治理现代化"为目标的新时代教育法治建设新要求、以"供给侧改革"为导向的教育法治改革新突破、以"公法私法化"为趋势的教育法治变革新探索的大背景下,需要以"法治先行"为理念对教育法治建设进行新思考。教育法作为独立部门法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主要表现在教育法调整对象的特殊性日益彰显、教育法立法建设的体系化日趋健全、教育法调整方法的多样性日渐鲜明、教育法学科支撑的完整性日益成熟。同时,教育法地位的不断提高,为教育法独立部门法地位建设提供越来越有力的理论支撑。推进教育法独立部门法地位建设应树立实事求是的务实态度,秉持学术导向的科学精神,构建多元整合的学科格局,强化实践发展的理论引领,以教育法学学科建设为抓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晓燕  
教育法规地位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兼与周卫勇同志商榷●李晓燕读了周卫勇同志发表于《教育研究》1997年第7期的《也谈教育法地位》一文(以下简称“周文”),心情极为兴奋——终于看到在教育法学领域有了争鸣的局面。这无疑将对教育法学作为一门学科发展完善起...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艳霞  
研究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建设的问题,有必要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验教训.为此,本文力图通过对我国台湾地区高等教育法规建设的历程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大陆的高教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均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职法规政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大力发展高职的决策与某些现行政策之间仍然存在着矛盾。本文在分析高职法规政策建设成绩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若干改进意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许庆豫  朱永新  
在美国学校教育领域的各个环节,不仅可以看到相关的教育法规文本和案例,而且可以看到大量具体的司法介入。可以说,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活动的开展,甚至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之中,都可以清楚地感受教育法规的作用。而贯穿于美国教育法律的基本原理和根本精神就是持续不断地追求教育平等,这集中体现在教育机会平等、受教育权利平等、教育资源平等和教育过程中的程序平等。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立鹏  
当前,我国民族教育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国家制订《少数民族教育法》,以深入推进民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尽快实现民族教育与全国教育同步发展。本文提出了加快推进《少数民族教育法》制订工作的思路及《少数民族教育法》草案设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袁伟  
教育法的价值问题是教育法的基础理论问题,但长期以来并未引起学界应有的重视。对教育法的价值进行分析和研究,应以价值哲学与法哲学的原理为基础和依据。教育法的价值可分为终极价值、核心价值、一般价值三个层次,它们分别是公民受教育权、政府责任、教育秩序与自由。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唐卫民  韩小娇  
日本私立大学的发展可以说在全世界是独树一帜的,私立大学之所以迅速得到发展,究其原因有诸多方面,其中依靠教育法规的不断完善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从教育法规的角度出发,分析教育法规在日本私立大学的生产、发展、改革过程中的深远影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湛中乐  
教育法治的核心任务是建立并维护一个良好的教育法规范体系,并确保该体系得到良好的实施。完善教育法体系,确立教育发展的责权框架,是实现教育法治的前提和基础,要确保这套教育法规范体系的良法特质始终保持不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爱民  
梳理和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法规政策的发展现状,探讨高等职业教育政策法规制定和执行中存在问题,从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政策法规的具体层面提出改进建议不失为当前大家关注的热点。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许庆豫  杨一心  
教育法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于全部教育法规的立法、实施和法规文本之中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梳理教育法规基本原则,并理解基本原则的意义,是人们理解教育法规、发挥教育法规作用的重要前提。教育法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原则,教育法规的公共性原则,教育机会平等原则,教学统一性原则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邦祥  程方平  
德国"双元制"是世界上独树一帜的职业教育模式,教育企业是"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德国不断调整职业教育的法律规定,特别是2005年修订了《职业教育法》,明确了企业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叙述了德国企业开展职业教育的历史发展,解读了该法和其他相关的法规,分析了企业在促进地方职业教育发展中所承担的作用,对于我国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田佳  
调节人与人关系的手段可依强弱程度被划分为:政府颁布的法律法规、各类组织的规章制度以及社会伦理道德规范。教育法律法规不仅承载着规范教育行为、维护教育秩序的作用,也在其实行过程中逐步改造着受教育者的思维与行为方式。教育法律法规中存在的伦理问题主要有:教育法律法规在制定与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伦理问题;现有的教育法律法规的内涵与普遍伦理、教育伦理及教育规律相一致的问题。解决上述冲突的基本思路是:在法律、伦理、教育之间寻求平衡点,即在保证法律权威性基础上尽可能遵循一般伦理原则和教育规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