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72)
2023(7092)
2022(5360)
2021(5218)
2020(3900)
2019(8911)
2018(8813)
2017(14762)
2016(9303)
2015(10623)
2014(10638)
2013(9647)
2012(8783)
2011(8212)
2010(8534)
2009(7627)
2008(7862)
2007(7277)
2006(6434)
2005(5963)
作者
(24699)
(20469)
(20387)
(19663)
(13154)
(9697)
(9327)
(8061)
(7646)
(7545)
(7147)
(7101)
(6562)
(6532)
(6519)
(6445)
(6272)
(6135)
(6073)
(6025)
(5480)
(5303)
(4945)
(4827)
(4757)
(4755)
(4709)
(4487)
(4290)
(4050)
学科
(26949)
经济(26923)
管理(21295)
教育(19948)
(18372)
(14810)
企业(14810)
中国(14104)
(9923)
(9871)
理论(9864)
方法(9302)
业经(8239)
(7539)
数学(7207)
教学(6977)
数学方法(6967)
农业(6886)
(6774)
发展(5863)
(5741)
(5695)
(5509)
地方(5257)
技术(5018)
(4759)
(4618)
财务(4610)
财务管理(4597)
环境(4539)
机构
大学(128990)
学院(125635)
研究(47333)
(37663)
管理(36823)
经济(36495)
理学(31143)
教育(30703)
理学院(30594)
管理学(29675)
(29634)
科学(29481)
管理学院(29407)
(28818)
中国(28803)
师范(28655)
(24236)
师范大学(23530)
研究所(22025)
(21378)
北京(19615)
(19473)
中心(19311)
(19293)
技术(18149)
(17485)
业大(16955)
(16603)
职业(16479)
财经(15259)
基金
项目(78896)
研究(65681)
科学(62690)
基金(52275)
(45327)
国家(44775)
社会(38186)
教育(38120)
科学基金(36487)
社会科(35670)
社会科学(35659)
(32589)
(29914)
编号(29627)
成果(27656)
基金项目(26116)
课题(24607)
自然(21289)
(21204)
自然科(20697)
自然科学(20688)
自然科学基金(20290)
资助(20220)
重点(19840)
(18776)
(18471)
规划(18251)
(17619)
项目编号(17595)
(16641)
期刊
教育(51135)
研究(46974)
(46102)
经济(46102)
中国(35287)
学报(20801)
(18813)
科学(17969)
大学(16880)
(15588)
技术(14477)
学学(14146)
管理(13442)
农业(13284)
职业(12862)
业经(8376)
技术教育(8365)
职业技术(8365)
职业技术教育(8365)
(8187)
金融(8187)
财经(7826)
(7589)
论坛(7589)
(7129)
图书(6778)
(6724)
经济研究(6629)
(6595)
(6569)
共检索到200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褚宏启  
教育法的价值目标是教育法律效果预先的观念模型和超前反映,是指导教育法创制和实施的基本原则。教育法的价值目标包括教育效能、教育自由、教育公平、教育效率、教育秩序。其中,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教育法的核心目标。提出教育法的价值目标有利于强化法律手段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改善教育法制现状、改进教育现实。教育法价值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是加强和完善教育立法,把抽象的价值目标具体化为可操作性的法律条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晔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国家现正在规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围绕职业教育现代化内涵,职业教育现代化具有十大特征,即现代性、开放性、跨界性、融合性、发展性、民生性、创新性、多样性、国际化和反思性;针对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企业主体、治理主体、吸引力、支撑力、国际化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可采取五大发展对策,即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现代化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制度,推进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国家资格框架制度,加快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新生  傅家旺  
文章从哲学角度阐释了我国职业教育由"量的积累"到"质的提升"的发展历程,提出了我国职业教育进入新型现代化阶段的基本思想。通过解读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哲学内涵,明晰了职业教育新型现代化的基本表征,并从厘清全面现代化发展的基本理念、形成多元化的发展主体、探索科学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全面实现信息化发展等方面探讨了职业教育新型现代化的发展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健  
职业教育的价值是一个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追问的理论命题。其理论内涵是:职业教育价值是一种哲学存在,是一种目的旨归,是一种观念凝练,是一种关系彰显,是一种需求满足,是一种效用实现。要实现职业教育价值创造,其前提是确立"以人为本"的整合价值观;实现途径是践行校企合作的整合实践模式;实现载体是实施优化教学的课程整合创新。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伍远岳  
近年来,国际大规模和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受到各国(经济体)的高度重视,对各国和地方的教育正产生着越来越深远的影响。教育质量监测是一项价值负载的活动,体现着特定的教育意义和教育精神,而当前的教育质量监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工具性监测的诸多流弊。发展性是教育质量监测的重要价值体现,教育质量监测应回归教育本真,实现发展性价值,具体表现为对现代教育价值观的回应与体现、对学生发展过程的关注与重视、对监测对象差异的理解与尊重、对特殊需要个体的关怀与干预。为彰显教育质量监测的发展性,需要确立发展为本的监测价值观,彰显质量监测的教育性意义;需要形成“过程量”的质量观,兼顾过程性监测和对过程的监测;需要确保质量监测的系统性,建构促进发展的教育行为规范;需要关照质量监测对象的异质性,破解质量监测的同质性困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敬鸿彬  
地域文化融入社区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它能提升人对于社区的归属感,促进社区文化繁荣,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并且满足社区教育发展的"本土化"需求。社区教育就需要通过确定符合地域社会文化发展的社区教育目标,积极开发地域文化社区教育课程,形成地域特色的社区教育模式来实现与地域文化的真正融合。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多元化、专业化的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完善社区教育评价制度及学校、政府部门的合作联动,保障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正新  
"双创教育"项目在现代大学教育中有其独特的价值。"双创教育"项目是深化高校教学改革的突破点、完善高校育人的支撑点、深化高校综合改革的着力点。"双创教育"项目价值的实现在于:一是高校名企联动;二是"双创教育"的"创新"是基础,重在思维能力的培养;三是"双创教育"的"创业"立基于"创新",重在知识含量;四是"双创项目"的应用性;五是立项的公平性。"双创教育"项目的有效开展能够实现高校和企业之间"深入推进、合作共赢"的预期效果,需要从三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一是设定项目的立项标准,二是设定项目的验收标准,三是使更多有潜质的学生能够参加"双创教育"项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亚芹  
分析比较直接诉讼法律适用的欧美方法,指出其共同的价值目标是追求实体法正义,但实现实体法正义的路径各不相同。结合我国的现实背景,指出我国应采用反映支持直接诉讼的实体法政策目标的法律选择方法处理涉外直接诉讼案件,建议修改《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参照欧洲做法规定有关直接诉讼的结果导向冲突规则,或参照美国做法就最密切联系原则的适用确定反映实体法正义目标的必要指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守福  
在我们思考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比较教育时,我以为首先应该弄清楚比较教育的价值或作用。因为这不仅是预测下一个世纪比较教育学科发展趋势的前提,而且还因为有不少人对比较教育学科认识不足或者抱有这样那样的偏见。从这个意义上讲,不在这个问题上取得共识,其他一切问题都难以得到很好地解决。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春业  
目前我国大学章程的制定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之中,但大学章程的法律效力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制约了大学章程的良性发展。大学章程要获取法律效力可采取公法手段和私法手段。公法手段是各大学章程经过立法程序,提交给有立法权的机关审议、通过和公布,转化成地方性法规或行政规章;或赋予部分重点大学行政规章制定权,使其制定的大学章程取得行政规章地位。私法手段要求各高校把大学章程中涉及到相关人员权利和义务的内容写进合同之中,并与不同主体签订以形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关系。只有实现法律效力,才能使大学章程真正成为解决法律纠纷和保障高校独立办学自主权的依据,并促进大学章程的良性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春业  
目前,我国大陆高校有大学章程的为数不多,即使某些高校有章程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重要的根源之一是大学章程没有被法律化,其效力没有得到各级政府、社会机构甚至高校师生的认可,大学章程无法作为高校治理学校的法律依据。为此,必须把大学章程予以法律化,以法律渊源的形式来体现其内容。在各种法律渊源中,地方性法规由于其独特作用,作为大学章程的体现形式更适当。在大学章程法律化的过程中,采取起草与审议通过相分离原则,即起草工作完全交给各高校,让高校在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积极参与讨论的基础上,形成成熟的文本;然后交由高校所在地的省级或副省级地方权力机关审议通过,转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地方性法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苏君阳  
积极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有利于克服科层式行政管理制度本身固有的弊端,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以及专业权威在决策中的价值与作用,提升社会参与能力,从而更好地保障与促进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成。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本质表现为:保障与促进在教育治理过程中共同意志合理性的形成;保障与提升教育系统中的个体与集体的权利、自由的顺利实现;赋予非行政权力和行政权力在同位决策中以相应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除具有法治、效率、协调、民主等特点以外,还具有公平性、开放性、多元性、生态性等特征。在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过程中,需要确立政府的主导地位,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以及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有三种基本路径:建成学习型社会,积极促进教育治理理念的合理转变;积极推进简政放权与善政分权,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治理体制;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与社会力量参与作用,建立灵活有效的教育治理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培  南旭光  
文章提出"职业教育与远程教育相融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融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育相融合"的"三融合"发展机制模型,并指出加强资源整合和理论研究探索、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加强信息化能力及基础建设等实现路径,以期对建成融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于一体的新型大学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苏频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本鑫  
任何制度的设立都有其基本的价值取向。随着社会主体对生态利益的需求与日俱增,我国集体林权流转制度需要积极回应社会主体对生态的利益诉求,具有明显的生态化趋向。在生态视角下,从目标性价值、手段性价值和基础性价值三个层次来考虑,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的价值应是包括生态和谐、生态效率和生态安全在内的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为了实现这些法律价值,立法上需要通过赋予市场主体充分的森林资源经营权,完善集体林权流转配套制度等措施来进一步促进和规范集体林权流转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