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12)
- 2023(7748)
- 2022(6326)
- 2021(5763)
- 2020(4351)
- 2019(10059)
- 2018(9947)
- 2017(17202)
- 2016(10297)
- 2015(11544)
- 2014(11663)
- 2013(10942)
- 2012(10579)
- 2011(9993)
- 2010(10320)
- 2009(9293)
- 2008(9180)
- 2007(8451)
- 2006(7777)
- 2005(7447)
- 学科
- 济(41155)
- 经济(41122)
- 管理(21436)
- 业(21262)
- 中国(20576)
- 教育(19843)
- 地方(16438)
- 企(15350)
- 企业(15350)
- 农(12455)
- 发(11270)
- 业经(10904)
- 学(9851)
- 理论(9601)
- 地方经济(9463)
- 方法(9092)
- 发展(8943)
- 展(8816)
- 农业(8811)
- 融(7807)
- 金融(7807)
- 技术(7646)
- 银(7636)
- 银行(7628)
- 行(7496)
- 财(7423)
- 数学(7094)
- 环境(7076)
- 数学方法(6985)
- 贸(6805)
- 机构
- 大学(139970)
- 学院(138658)
- 研究(56375)
- 济(50698)
- 经济(49319)
- 管理(43686)
- 中国(37051)
- 理学(35930)
- 理学院(35327)
- 管理学(34664)
- 管理学院(34357)
- 京(33247)
- 科学(32688)
- 范(30965)
- 教育(30863)
- 师范(30785)
- 所(28625)
- 研究所(25658)
- 师范大学(25144)
- 江(24221)
- 中心(23750)
- 财(23624)
- 北京(22664)
- 农(20781)
- 院(20336)
- 州(19639)
- 技术(19338)
- 财经(17602)
- 职业(17398)
- 业大(16915)
- 基金
- 项目(82245)
- 研究(70520)
- 科学(65780)
- 基金(53461)
- 家(45019)
- 国家(44394)
- 社会(41857)
- 社会科(39358)
- 社会科学(39353)
- 教育(39115)
- 科学基金(37045)
- 省(35216)
- 编号(32078)
- 划(30860)
- 成果(29114)
- 基金项目(26943)
- 课题(26312)
- 发(25398)
- 年(22429)
- 发展(21173)
- 资助(20933)
- 展(20752)
- 重点(20275)
- 自然(20128)
- 规划(19757)
- 自然科(19575)
- 自然科学(19572)
- 自然科学基金(19190)
- 部(18872)
- 项目编号(18788)
共检索到2405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霄兵
教育法学作为教育学、法学的交叉学科,在西方已经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而在我国,严格意义上的教育法学概念的提出是在改革开放、特别是教育立法出现之后才出现的。伴随着教育法制事业的发展,教育法学作为一门学科,也在不断地发展。但是,目前教育法学的学科地位仍然没有得到真正的确立,教育法学的学科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一、教育法学学科建设是实践发展的需要当前,推进教育法学学科的建设,是需求使然、发展使然、形势使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彭宇文
从三十多年前对教育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问题探讨至今,教育法地位研究呈现出阶段性发展并趋于静态平衡的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以"治理现代化"为目标的新时代教育法治建设新要求、以"供给侧改革"为导向的教育法治改革新突破、以"公法私法化"为趋势的教育法治变革新探索的大背景下,需要以"法治先行"为理念对教育法治建设进行新思考。教育法作为独立部门法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主要表现在教育法调整对象的特殊性日益彰显、教育法立法建设的体系化日趋健全、教育法调整方法的多样性日渐鲜明、教育法学科支撑的完整性日益成熟。同时,教育法地位的不断提高,为教育法独立部门法地位建设提供越来越有力的理论支撑。推进教育法独立部门法地位建设应树立实事求是的务实态度,秉持学术导向的科学精神,构建多元整合的学科格局,强化实践发展的理论引领,以教育法学学科建设为抓手。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黄明东 杜玉萍 汪萍
学科定位问题关系到学科的生存和发展,科学的学科定位可以为学科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育法学作为教育管理类的主要基础课程,是一门新兴学科,在我国发展的历史并不长。本文从教育法学的学科性质、研究范畴、任务和学科构建的体系等方面进行分析,试图说明教育法学的定位问题。
关键词:
教育法学 性质 范畴 定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孙绵涛
教育法学学科的理论定位、理论性质、理论内容及理论形式等问题,是建构教育法学学科体系的前提性问题。从定位看,教育法学学科既可建构学科群的理论体系,也可建构学科的理论体系;从性质看,教育法学既是法学也是教育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也是教育管理学二级学科下的三级学科研究领域;从内容看,教育法现象及教育法学学科现象与教育法学学科理论之间存在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关系;从形式看,既可以著作形式也可以教材形式展现教育法学的学科理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程雁雷
在我国走向法治的背景下,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更多地被提到法律层面,受教育者和社会对教育领域法律问题的关注度和公正期待度日渐增强,政府教育职能实现和学校内部治理更多地被强调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为此,回应教育领域的法治诉求,构建教育法学学科恰逢其时。一、构建教育法学学科是回应我国教育法治实践不断发展的客观需求教育法治是教育规律与法治规律有机结合的产物,是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内生性需求。在相当长的历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湛中乐 黄宇骁
日本教育法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它以战后日本教育改革与教育法制建设成果为出发点,始于学界对国家教育政策的反思和检讨,最终依靠法学界与教育学界的共同努力而成为一门脱离于教育行政法的独立学科。日本教育法学会和《季刊教育法》等是其主要的研究载体,具有一定权威性。日本教育法学的关注焦点经历了只关注国家与国民之间的关系到关注国民内部关系的两个阶段。如今的日本教育法学承担着维护教育自由,批判教育保守主义的新任务。总的来说,日本教育法学是一门基于受教育权的权利法学。其发展历史呈现出鲜明的独立性、广泛的学科交叉性和丰富的实践性三大特点,对我国教育法学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日本 教育法 教育法学 教育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蒋后强 余兴凤
面对教育法学在法学一级学科和教育学一级学科中的不同境遇,教育法学学科建设一方面要强化法律的基础理论和司法实践,另一方面必须借助教育学学科关注人才培养过程中法学知识的普及,以及培养教育法治管理人才的特点。在法治国家建设的理论框架下,大胆创新教育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分别在法学和教育学学科下招收"教育法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谋求教育法学在两大学科间的错位发展、优势互补、交叉互动,共同推动中国特色教育法学学科走向成熟。
关键词:
教育学 法学 学科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秦惠民 申素平
法学新学科和教育研究领域新学科的不断涌现,是法学发展和教育研究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伴随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中国的法治进程,教育领域中产生和出现了大量新的纠纷和法律问题,同时,这些纠纷和问题也是法学研究、教育研究的新问题与新对象,而研究这些新纠纷、新问题的现实需要,使得法学和教育研究领域增加了一个新的成员——教育法学。教育法学作为一个培养人才的学科专业蓬勃发展的十几年,正是我国法治进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菲 白露
学科互涉理论从一种思想发展成一系列复杂的活动,对学科领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它不仅冲击了原有学科模式的构建理念,而且以一种全新的思维,重新定义学科之间的关系,重新建构学科知识的体系。在学科互涉的今天,成人教育学科研究疆域逐渐受到蚕食,学科理论体系遭受外界质疑,学术共同体声音不一,从而影响外界对成人教育学科的认同。为此,基于学科互涉的本质,成人教育学科应该以问题研究导向来拓展疆域,通过科际整合来提升理论信度,实现话语整合来推进成人教育学学科的发展。
关键词:
学科互涉 成人教育学科 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任友群 顾小清
改革开放启动的1978年,我国教育技术专业开始建立,标志着我国教育技术学科的诞生。40年间,教育技术学发展经历了视听教育、信息化教育、教育信息化和智能化教育等阶段,在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学科实践上均取得不俗成就。从技术支持的辅助教学设计能力,到应用信息技术重塑教育生态的设计能力,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断提升;从早期的学科理论的借鉴与发展,到现在的跨学科理论创新,学科本体知识持续充实;从早期的参与信息技术教育和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到重塑教育生态引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学科实践不断丰富。当前,在教育信息化2.0和智能化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学科发展的"南国农之问"困境依然严峻,在学科理论的方法突破和学科实践的智能升级等方面还面临诸多挑战。展望未来,教育技术学有望发挥后发优势,依托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实践沃土,发展与提升学科实力,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国际水准的一门学科。
关键词:
改革开放40年 教育技术学 学科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滕珺 龚凡舒
作为教育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比较教育学天然具有跨国性,学者们往往能在与别国学者的互动中获得参照,形成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品格。回溯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几代比较教育学人所形成的这一学术共同体具有以下三种鲜明的文化品格:第一,研究主体不仅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而且表现出鲜明的“天下”志向;第二,研究内容反映“经世致用”的价值追求,相关研究成果不仅服务中国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发展,而且将教育前沿领域的中国关切与世界需要相连接;第三,研究过程突出彰显了“和合共生”的方法准则,不仅关注多样的国别与问题,而且努力促进各种教育思想与实践的融通创新。新时代,继承并发展这些文化品格对于我们建设中国比较教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至关重要。
关键词:
比较教育学 学科发展 文化品格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不断从教育学、传播学、心理学、系统科学等学科汲取养分,在技术进步的同时得以深化和发展。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技术学适逢重要的发展契机。非线性学习、分布式认知、群体协作知识建构等为信息时代的知识积累和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成人教育、终身学习、企业数字化学习也为教育技术学科开辟了新的实践场域,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大数据与教育决策、新媒体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朗 项建英
教会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学科在建立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教会大学的师资从最初由牧师兼职发展到教育专业教师;课程设置趋于实用化、本土化,逐渐从理论走向实践,从课堂走向社会;教学方法强调多样化、科学化,积极开展教学实习和教育测量;培养人才注重博专结合等,均开风气之先,促进了中国教育学科的发展,并对中国教育现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近代 教会大学 教育学科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通过“211工程”一期建设,各高校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日前,本编辑部约请部分“211工程”建设的高校,通过剖析本校一两个建设成绩显著的学科,总结其学科建设的经验。从本期起,本刊将陆续刊出他们的总结材料。相信,这些从不同角度总结出来的学科建设经验,能为新一轮学科建设开拓思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金奇 冯向东
大学学科的发展与学科规训制度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即学科规训制度对于学科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规限作用。学科规训促进了以学科为中心的学术机构的形成与扩展;促进了学科研究范式和教学模式的形成。同时,学科规训使早期统一的知识文化分为“两种文化”,而且使文化的“形而上”和“形而下”发生分离;学科规训还对跨学科研究构成限制。从大学知识生产、学科发展与学科规训的关系可以揭示学科规训与学科发展之间的这一独特关系。
关键词:
学科规训 大学学科 知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