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24)
- 2023(11727)
- 2022(10226)
- 2021(10051)
- 2020(8186)
- 2019(19428)
- 2018(19653)
- 2017(36577)
- 2016(20973)
- 2015(23970)
- 2014(24485)
- 2013(23502)
- 2012(21736)
- 2011(19762)
- 2010(20031)
- 2009(18239)
- 2008(18071)
- 2007(16208)
- 2006(14492)
- 2005(13151)
- 学科
- 济(77393)
- 经济(77289)
- 管理(57617)
- 业(52920)
- 企(45624)
- 企业(45624)
- 方法(36421)
- 数学(29963)
- 数学方法(29366)
- 中国(25401)
- 教育(23697)
- 学(21500)
- 农(20162)
- 理论(20054)
- 财(20006)
- 业经(17662)
- 地方(14790)
- 制(14568)
- 和(13999)
- 农业(13255)
- 技术(13033)
- 贸(12972)
- 贸易(12965)
- 务(12553)
- 易(12538)
- 财务(12477)
- 财务管理(12446)
- 企业财务(11781)
- 银(11701)
- 银行(11667)
- 机构
- 大学(305510)
- 学院(297329)
- 管理(113657)
- 济(107135)
- 经济(104301)
- 研究(99579)
- 理学(97572)
- 理学院(96376)
- 管理学(94435)
- 管理学院(93870)
- 中国(69585)
- 京(67716)
- 科学(62467)
- 财(51849)
- 所(50535)
- 范(50135)
- 师范(49857)
- 研究所(45751)
- 江(45192)
- 北京(44208)
- 中心(43635)
- 农(41671)
- 业大(41452)
- 财经(41389)
- 师范大学(40696)
- 教育(39823)
- 经(37284)
- 州(37213)
- 院(35620)
- 技术(34076)
- 基金
- 项目(193599)
- 科学(152486)
- 研究(149357)
- 基金(136476)
- 家(116982)
- 国家(115848)
- 科学基金(98918)
- 社会(89522)
- 社会科(84369)
- 社会科学(84344)
- 省(76232)
- 教育(75141)
- 基金项目(71718)
- 划(65919)
- 编号(64217)
- 自然(63341)
- 自然科(61807)
- 自然科学(61796)
- 自然科学基金(60641)
- 资助(56996)
- 成果(56231)
- 课题(46765)
- 重点(44098)
- 部(43912)
- 发(41097)
- 项目编号(39790)
- 创(39608)
- 教育部(38294)
- 年(38280)
- 大学(37256)
- 期刊
- 济(122267)
- 经济(122267)
- 研究(99994)
- 教育(65244)
- 中国(61548)
- 学报(46083)
- 管理(41441)
- 科学(41403)
- 财(39628)
- 农(37824)
- 大学(35782)
- 学学(31751)
- 技术(29252)
- 农业(26387)
- 融(22310)
- 金融(22310)
- 财经(21202)
- 图书(19903)
- 业经(19021)
- 经(18023)
- 经济研究(17632)
- 问题(16230)
- 理论(15407)
- 职业(15296)
- 实践(14218)
- 践(14218)
- 技术经济(14031)
- 坛(13529)
- 论坛(13529)
- 科技(13406)
共检索到448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孙绵涛
教育法学学科的理论定位、理论性质、理论内容及理论形式等问题,是建构教育法学学科体系的前提性问题。从定位看,教育法学学科既可建构学科群的理论体系,也可建构学科的理论体系;从性质看,教育法学既是法学也是教育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也是教育管理学二级学科下的三级学科研究领域;从内容看,教育法现象及教育法学学科现象与教育法学学科理论之间存在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关系;从形式看,既可以著作形式也可以教材形式展现教育法学的学科理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周忠惠
自60年代以来,会计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一直受到西方会计学界的广泛重视。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科学哲学在哲学领域的异军突起,越来越多的西方会计学者试图把科学哲学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引入到会计研究之中,并且尝试从哲学方法论、认识论的层次解答会计研究中的某些基础理论问题。西方会计理论研究的这一倾向,应引起我国会计学界的重视。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方法论是科学研究中新思想、新学派的生长点,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史反复证明,学科知识的更新往往是从方法论上开始的。为此,本文试图就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探讨:(1)会计研究方法的选择问题;(2)会计理论的评价问题;(3)会计理论的发展问题。笔者认为,这些是会计研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彭宇文
从三十多年前对教育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问题探讨至今,教育法地位研究呈现出阶段性发展并趋于静态平衡的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以"治理现代化"为目标的新时代教育法治建设新要求、以"供给侧改革"为导向的教育法治改革新突破、以"公法私法化"为趋势的教育法治变革新探索的大背景下,需要以"法治先行"为理念对教育法治建设进行新思考。教育法作为独立部门法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主要表现在教育法调整对象的特殊性日益彰显、教育法立法建设的体系化日趋健全、教育法调整方法的多样性日渐鲜明、教育法学科支撑的完整性日益成熟。同时,教育法地位的不断提高,为教育法独立部门法地位建设提供越来越有力的理论支撑。推进教育法独立部门法地位建设应树立实事求是的务实态度,秉持学术导向的科学精神,构建多元整合的学科格局,强化实践发展的理论引领,以教育法学学科建设为抓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程雁雷
在我国走向法治的背景下,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更多地被提到法律层面,受教育者和社会对教育领域法律问题的关注度和公正期待度日渐增强,政府教育职能实现和学校内部治理更多地被强调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为此,回应教育领域的法治诉求,构建教育法学学科恰逢其时。一、构建教育法学学科是回应我国教育法治实践不断发展的客观需求教育法治是教育规律与法治规律有机结合的产物,是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内生性需求。在相当长的历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谭晓玉
我国20多年来开展的教育法学研究,从过于偏向对教育立法成果的研究而轻视对教育法制现实问题的探讨,到深入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重视教育主体权力的研究,使教育法学研究从本体论和方法论诸方面提出了进行整体思考的价值取向问题。教育法学是“行为法学”。教育法律规范从产生到实现的全过程,实质上是教育价值法律化与教育法律价值化的转化过程。对教育法律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既是教育法理论研究的需要,也是教育法制实践的呼唤。当前,对教育法学研究应持的取向是:既要研究“文本中的教育法”,也要研究“行动中的教育法”,这一研究价值取向的转变,是教育法学理论研究之必需,也是中国教育法制实践的呼唤。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丁邦平
本文简要地论述了本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后国际比较教育学所采用的两种有影响的研究方法(即地区差异分析法和民族志法)和世界秩序模式规划理论。在此基础上,笔者探讨了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湛中乐
溯源至柏拉图《理想国》中的西方教育法律思想,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对教育中的法律问题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建立教育法学科则是19世纪的事情。早期的研究仅限于行政学和一般法学的探究,20世纪50年代后,西方对教育法学的研究进入了系统化的阶段,业已成熟。我国对教育法学的研究是随着1980年我国第一部教育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颁布而展开的,早期侧重于教育立法研究。对教育法学进行学理的探讨始于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谭晓玉
我国近年来开展的教育法学研究 ,过于偏向对教育立法成果 (文本之中的教育法 )的研究而轻视对教育法制现实问题 (行动之中的教育法 )的探讨。这种研究价值取向产生的误区既不利于教育法学理论的深化 ,也有害于教育法制实践。因此 ,需要从价值体系、内容体系、规则体系等方面重新审视对教育法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从静态教育法制与动态教育法制的结合上研究教育法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黄明东 杜玉萍 汪萍
学科定位问题关系到学科的生存和发展,科学的学科定位可以为学科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育法学作为教育管理类的主要基础课程,是一门新兴学科,在我国发展的历史并不长。本文从教育法学的学科性质、研究范畴、任务和学科构建的体系等方面进行分析,试图说明教育法学的定位问题。
关键词:
教育法学 性质 范畴 定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继高 王建军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方法论",对其概念内涵的理解差异可以直接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体系建构的分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可以划分为世界观方法论、具体方法论、方法自身论、全面方法论和研究方法论等五类。近几十年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成果丰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取得了飞跃式发展,大大促进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勃兴。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八十年代是经验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阶段,这个时期研究还处于经验型研究阶段,侧重于具体方法的搜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彭亦谐 张玲玲 高畅
探究可拓学演化发展阶段性、对比分析可拓学与物理-事理-人理(WSR)的共性规律,对支持中国原创科学自主发展、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构筑“四个自信”有一定意义。本文收集了多来源的可拓学数据,基于施耐德四阶段理论,通过学科显示度、研究内容及主题演化、研究者及其合作、技术应用情况四个维度,融合文献计量、社会网络分析、内容分析方法划分学科发展的概念化、工具化、应用化阶段,并对比两个学科发展的客观规律。研究发现,可拓学自1983年进入概念化、工具化阶段,自2005年进入应用化阶段;两个学科都存在工具化发展不足的情况,而可拓学概念化阶段更长,工具化、应用化发展更为成熟;本土学科概念化发展应立足本土性,兼容东西方之长;工具化发展应鼓励其他成熟方法在本学科的运用,重视学科专用工具、针对性技术方法的开发;应用化发展应强调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齐头并进,贴近社会实践;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凝集作用,重视后继人才培育,强化学科团队建设。本文尝试探究可拓学发展的阶段性,延续并发展了学科发展相关讨论;试图探讨本土学科发展的规律,提出的建议对其他本土学科发展具有一定借鉴价值,同时扩宽了现存分析框架的数据来源和分析维度。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蒋后强 余兴凤
面对教育法学在法学一级学科和教育学一级学科中的不同境遇,教育法学学科建设一方面要强化法律的基础理论和司法实践,另一方面必须借助教育学学科关注人才培养过程中法学知识的普及,以及培养教育法治管理人才的特点。在法治国家建设的理论框架下,大胆创新教育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分别在法学和教育学学科下招收"教育法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谋求教育法学在两大学科间的错位发展、优势互补、交叉互动,共同推动中国特色教育法学学科走向成熟。
关键词:
教育学 法学 学科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秦惠民 申素平
法学新学科和教育研究领域新学科的不断涌现,是法学发展和教育研究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伴随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中国的法治进程,教育领域中产生和出现了大量新的纠纷和法律问题,同时,这些纠纷和问题也是法学研究、教育研究的新问题与新对象,而研究这些新纠纷、新问题的现实需要,使得法学和教育研究领域增加了一个新的成员——教育法学。教育法学作为一个培养人才的学科专业蓬勃发展的十几年,正是我国法治进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安瑛晖 张维
投资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主要手段和实施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投资决策逐步由主观决策到科学决策转变;价值估价逐步由传统方法向现代方法转变;决策人由理性假设到有限理性假设拓展;决策行为由“理论上无人参与”到受到竞争者行为影响发展等。本文按照系统分析的观点,在对经济学、金融学等理论方法发展分析的基础上,对投资估价与决策理论研究的方法与方法论进行系统化分析,为决策者选择理论方法提供指导,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