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56)
2023(8580)
2022(6880)
2021(6423)
2020(5367)
2019(12467)
2018(11830)
2017(22321)
2016(12718)
2015(14459)
2014(14415)
2013(13675)
2012(12743)
2011(11427)
2010(12009)
2009(11276)
2008(10102)
2007(9070)
2006(7999)
2005(7250)
作者
(31155)
(25668)
(25553)
(24602)
(16598)
(12439)
(12028)
(10283)
(9703)
(9392)
(8960)
(8592)
(8304)
(8186)
(8000)
(7899)
(7596)
(7483)
(7430)
(7393)
(6593)
(6289)
(6233)
(5914)
(5895)
(5862)
(5740)
(5730)
(5071)
(5047)
学科
(51113)
经济(51062)
(36550)
管理(34127)
(31131)
企业(31131)
方法(28253)
(26497)
金融(26497)
数学(26351)
数学方法(26191)
中国(25352)
(22862)
银行(22860)
(22144)
教育(19227)
(18366)
(13463)
财务(13441)
财务管理(13421)
企业财务(13090)
(11872)
(11259)
理论(11246)
中国金融(11086)
地方(10857)
业经(9964)
技术(9177)
(8420)
贸易(8410)
机构
大学(173795)
学院(168133)
(71985)
经济(70522)
管理(62675)
理学(54651)
理学院(54100)
研究(53852)
管理学(53302)
管理学院(52966)
中国(42711)
(36704)
(35329)
财经(29732)
(29089)
师范(28936)
教育(28770)
(27203)
中心(26446)
科学(25555)
(25245)
(24350)
经济学(24221)
师范大学(24021)
北京(23072)
财经大学(22560)
经济学院(22323)
(22318)
金融(21907)
研究所(21692)
基金
项目(107447)
科学(88480)
研究(88261)
基金(78233)
(64396)
国家(63707)
社会(57330)
科学基金(56499)
社会科(54585)
社会科学(54572)
教育(49761)
(42170)
基金项目(40285)
编号(37185)
(36788)
资助(32865)
自然(32848)
成果(32647)
自然科(32193)
自然科学(32190)
自然科学基金(31682)
课题(28636)
(27559)
教育部(25836)
重点(25190)
人文(24006)
(24000)
(23822)
(23819)
(23713)
期刊
(69669)
经济(69669)
研究(63044)
教育(49249)
中国(39170)
(33242)
金融(33242)
(29418)
管理(21644)
技术(18045)
学报(17820)
科学(16917)
大学(16345)
财经(16144)
(15157)
学学(13919)
(13708)
职业(12511)
经济研究(11987)
业经(9471)
农业(9265)
问题(9238)
(8886)
技术经济(8395)
国际(8334)
统计(8234)
技术教育(8232)
职业技术(8232)
职业技术教育(8232)
理论(7890)
共检索到2620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罗靳雯  彭湃  
利用微观调查数据,本文实证研究发现教育水平对家庭金融资产投资参与概率、金融资产配置、投资收入、投资收益率都有显著正向影响。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家庭投资风险资产的可能性越大、风险资产配置占比更高、投资收入和收益率也会提高;家庭财务决策者的教育水平对其认知能力具有补偿效应,教育水平的提升缩小了由认知能力差异造成的金融投资行为和结果的差异。不考虑认知能力的作用时,大专水平和本科水平对各项指标的影响差别很小,没有出现劳动力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信号效应"。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刘金典   程名望   吴春燕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采用统计性描述和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了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子女认知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子女认知能力具有显著影响。父母最高受教育年限增加1年,子女认知能力提高0.019。其中,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女孩认知能力的影响高于男孩;随着子女认知能力的提高,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子女认知能力的影响趋于下降,表明认知能力较低的孩子受父母受教育水平的影响更大。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父母受教育水平通过影响教育期望和教育投入而作用于子女的认知能力,学业成绩要求、学历层次要求、子女自身学历期望和亲子陪伴都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重分别为29.56%、44.52%、40.19%和2.59%。因此,政策上要对弱势家庭的孩子进行适度的倾斜;父母要构建家庭文化资本,适度提高子女的教育期望,并增加对子女的陪伴,担当起子女成长的“重要他人”角色。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晓云   刘贯春   杜丽群  
高校扩招后大学毕业生的能力下降了吗?对这一问题的解答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扩张政策的争论焦点。基于2014年和2016年的CFPS数据,本文利用数学计算能力和算术推理能力来识别教育的人才培育功能,利用识字能力和记忆能力来识别教育的信号筛选功能,系统比较了扩招前后大学毕业生在认知能力上的差异。基于队列—双重差分方法的估计结果表明:首先,相对于高校扩招之前,扩招后大学毕业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算术推理能力显著提升,但其识字能力和记忆能力没有显著改变。其次,扩招后大学毕业生认知能力的提升不因城乡、性别、扩招幅度与本专科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最后,机制分析表明,大学期间的学业竞争和培育质量对扩招后大学毕业生认知能力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的发现支持了高等教育对大学生能力的提升得益于教育的人才培育功能,而非筛选功能。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春超  孙曙涛  
我国大规模人口流动造成了留守儿童现象,而寄宿学校是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生活困难和积累人力资本的重要手段。本文探讨学校寄宿如何对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和非认知能力产生影响。研究发现,学校寄宿有助于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习能力,但没有显著改善其非认知能力。学校寄宿对不同留守类型、不同性别留守儿童具有异质性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学习时间增加和师生互动交流频次提升是学校寄宿提高留守儿童学习能力的主要渠道。成本—效益分析表明,当前我国寄宿学校投入的单位成本产生的效益相对较低,寄宿制度具有较大的优化空间。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易行健  周聪  来特  周利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2013年的截面数据,本文细致分析了商业医疗保险与居民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决策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的居民会显著增加对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的可能性和投资份额;且这一作用在农村居民中并不存在,仅显著作用于城镇居民;在促进风险金融资产投资方面,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的作用相互替代,持有社会医疗保险将显著降低商业医疗保险对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的促进作用。最后本文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腾文  王威  于翠婷  
本文基于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调查问卷数据,首次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了金融知识、风险认知对投资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知识越丰富投资收益提高的越快;风险认知与投资收益之间呈非线性关系,风险认知需要长期积累,只有当风险认知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投资收益才会随着风险认知能力的提高而显著提高,较低的风险认知能力对投资收益影响不显著,这与以往研究结论不同;投资收益与金融知识和风险认知不存在显著地交互效应。此外,本文还发现收入水平越高的投资者,越能够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知识和风险认知能力的缺乏是制约投资收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强投资者教育是保护中小投资者必要且有效的途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卫东  刘晓红  白云丽  张林秀  
非农自雇佣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选择,其在改善家庭福利、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农村劳动力非农自雇佣被给予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然而,鲜有研究就其对农村人力资本的影响开展分析。本文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CEPS)实证分析农村劳动力非农自雇佣对子女综合认知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非农自雇佣会显著提升子女的认知能力。通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该结论依旧成立。进一步讨论发现,劳动力非农自雇佣对不同性别、认知能力处于不同分位点子女的认知能力均存在显著影响。本文也从多个维度探究该影响背后的机制发现,农村劳动力非农自雇佣意味着更可能增加对子女的教育投资、促进子女学习投入度以及随迁概率的提升。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牛梦琦  张晓波  
已有的关于中国农业改革成效的研究忽略了农业改革对健康的影响。本文研究中国的农业改革对认知能力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文献的不足。利用1987年和2006年两期中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我们发现8—20岁人群的认知残疾发病率在此期间下降了1.34个百分点,而农业改革解释了其中的74.68%。这些发现支持"胎儿起源假说",即胎儿在母体内的不利环境会影响其一生的健康状况。农业改革不仅奠定了中国的经济改革,还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水平。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韩保庆  王胜今  张敬霞  
文章使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基线数据和2018年追访数据,研究了留守经历对农村儿童成年后受教育水平的影响以及非认知能力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第一,童年时期父亲外出务工会提高农村儿童成年后的受教育水平;第二,童年时期母亲外出务工整体上并未对农村儿童成年后的受教育水平产生显著影响,但是对农村女孩成年后的受教育水平有显著的消极影响;第三,父亲外出务工会通过非认知能力中的顺同性、外向性和开放性提高农村留守儿童成年后的受教育水平,母亲外出务工会通过非认知能力中的严谨性和外向性降低农村留守儿童成年后的受教育水平。要重点关注母亲外出务工的农村留守儿童,尤其是母亲外出的留守女童的教育问题,同时要关注农村儿童的非认知能力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叶小杰  
本文以2002~2009年我国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和退出事件作为研究样本,从是否成功退出、退出方式、退出速度及投资收益四个角度考察风险投资声誉对于投资机构退出环节的影响。研究发现,风险投资声誉越高,则投资机构越有可能在观察期内实现成功退出;越有可能选择IPO退出而非并购退出(因为IPO退出对投资机构更有利);并且从首次投资到成功退出所需的时间越短,即退出速度越快。此外,风险投资声誉越高,则投资机构成功退出所获得的投资收益越高。本文的结果表明,风险投资机构积累声誉有利于自身的成功退出,并取得较高的投资收益。这为我国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借鉴。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梓洲   龚万堃   俞铮  
购房行为促使家庭资产发生重大调整,对家庭金融资产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PSM-DID模型对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7年和2019年的微观数据进行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购房行为会促进家庭金融资产的增加。机制分析显示,购房行为通过带来财富效应,从而促进家庭金融资产的增加,其中风险金融资产增加,无风险金融资产减少。异质性分析显示,相较于内陆地区,购房行为对沿海地区的家庭金融资产的影响更大。购房行为对增加家庭金融资产的增加有正面作用,是因为房价粘性、主观幸福感等大大削弱了以房价风险为主的背景风险,从而抑制了挤出效应,最终由财富效应主导购房行为对家庭金融资产的影响。这意味着家庭购房行为在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同时,对活跃资本市场也有积极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尹志超  张号栋  
本文基于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首先采用因子分析中的极大似然方法提取金融知识指标,然后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估计发现,金融知识可显著缩小家庭财富差距。进一步,文章利用分位数回归法(QR)估计发现,金融知识对家庭财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金融知识对低财富组家庭财富的促进作用更大,即财富越多的家庭,金融知识的创富效应越小。同样,金融知识对社区财富的创富效应也呈递减趋势。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加强金融知识基础教育,开展金融知识技能培训,普及金融知识,可缩小家庭财富差距。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尹志超  张号栋  
本文基于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首先采用因子分析中的极大似然方法提取金融知识指标,然后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估计发现,金融知识可显著缩小家庭财富差距。进一步,文章利用分位数回归法(QR)估计发现,金融知识对家庭财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金融知识对低财富组家庭财富的促进作用更大,即财富越多的家庭,金融知识的创富效应越小。同样,金融知识对社区财富的创富效应也呈递减趋势。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加强金融知识基础教育,开展金融知识技能培训,普及金融知识,可缩小家庭财富差距。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孙志军  杜育红  
根据赤峰市农村样本的数据 ,本文使用个人教育水平函数和农业收入函数估计了农村居民教育水平的决定因素及其与收入的关系。结果表明 ,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年龄组效应、性别效应和地区效应 ,家庭经济条件仍旧是影响教育获得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育对于提高农村家庭收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甚至高于土地和劳动力人数的作用 ;这其中 ,初中教育的作用最大 ;女性的教育对家庭收入与男性有着相似的影响程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宗庆庆  刘冲  周亚虹  
本文基于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考察了社会养老保险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拥有社会养老保险会显著提高家庭持有风险金融资产的可能性和风险金融资产比重,边际效应分别达到25%和22%左右。这一结果在控制了家庭的经济水平、人口统计学特征和主观投资风险偏好态度等因素后依旧稳健,一个解释是社会养老保险能有效地降低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进一步分城镇家庭和农村家庭的子样本研究发现,养老保险对家庭风险资产投资的影响在农村很小且统计不显著,这说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养老保障水平和拉动金融消费的作用仍有待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