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93)
- 2023(10747)
- 2022(8918)
- 2021(8337)
- 2020(6531)
- 2019(15184)
- 2018(14719)
- 2017(25934)
- 2016(14671)
- 2015(16430)
- 2014(16349)
- 2013(15691)
- 2012(15115)
- 2011(14011)
- 2010(14490)
- 2009(13273)
- 2008(13061)
- 2007(11943)
- 2006(11104)
- 2005(10546)
- 学科
- 济(58896)
- 经济(58834)
- 管理(32510)
- 业(31063)
- 中国(25585)
- 企(23669)
- 企业(23669)
- 教育(22779)
- 地方(18958)
- 学(17438)
- 农(17331)
- 业经(14705)
- 方法(14338)
- 理论(14204)
- 发(12403)
- 制(12316)
- 财(12024)
- 农业(11816)
- 融(11346)
- 金融(11344)
- 银(10941)
- 银行(10917)
- 行(10669)
- 地方经济(10650)
- 数学(10591)
- 数学方法(10378)
- 贸(10036)
- 贸易(10020)
- 技术(9957)
- 发展(9878)
- 机构
- 大学(211022)
- 学院(205835)
- 研究(83219)
- 济(77826)
- 经济(75743)
- 管理(65776)
- 中国(56651)
- 理学(53960)
- 理学院(53118)
- 管理学(52009)
- 管理学院(51571)
- 科学(48647)
- 京(48392)
- 所(42669)
- 范(40411)
- 师范(40141)
- 财(38487)
- 研究所(38228)
- 教育(36389)
- 江(35561)
- 中心(35147)
- 农(33146)
- 师范大学(32733)
- 北京(32364)
- 院(30026)
- 财经(28888)
- 州(28627)
- 业大(26753)
- 经(26015)
- 技术(25768)
- 基金
- 项目(124373)
- 研究(101169)
- 科学(97738)
- 基金(83764)
- 家(72264)
- 国家(71404)
- 社会(61278)
- 科学基金(59082)
- 社会科(57680)
- 社会科学(57668)
- 教育(52827)
- 省(50980)
- 划(44227)
- 编号(43567)
- 基金项目(42324)
- 成果(39863)
- 课题(34915)
- 自然(33699)
- 发(33635)
- 资助(33179)
- 自然科(32878)
- 自然科学(32868)
- 自然科学基金(32243)
- 重点(30062)
- 年(29104)
- 部(28144)
- 发展(27590)
- 展(27046)
- 性(26485)
- 规划(26314)
共检索到3522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阮成武
教育民生论的逻辑起点是教育与人生活的关系。从历史发生学的认识视角考察,教育与民生关系的客观历史过程经由教化取向、功利取向、人本取向到发展取向的历史演变。教育民生论形成发展及其内在逻辑,为当代教育民生建设提供理论借鉴和发展导向。
关键词:
教育民生 教育民生论 历史发生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金奇
民本主义教育和平民主义教育思潮是教育民生论的思想源头,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是教育民生论的理论基础,当代中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及随之而出现的教育不均衡、不协调、不公平等矛盾和问题是教育民生论发生的现实背景。教育为人民服务是教育民生论的根本宗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民生论的价值追求,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民生论的实践课题。教育民生论的创立与实践为教育基本理论的创新、拓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论,也为推动和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奠定了新的思想理论基石。
关键词:
教育民生论 民生 人民满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润洲
阐述了研究生创新思维的意识,即从结果上看,研究生的创新思维表现为概念、命题与理论的创新;从过程上看,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则意味着发现问题的批判思维、求解问题的发散思维与论证答案的聚合思维的有机统一。指出了当下研究生创新思维的阻隔,即研究生的创新思维主要遭遇着"无问"的尴尬、"无解"的煎熬与"无路"的迷茫等阻隔。认为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育需通晓学科历史,学会学术提问;锁定研究问题,发挥人的想象力;绘制概念导图,澄清论证思路。
关键词:
研究生 创新思维 研究生教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润洲
认为研究生的论文写作蕴涵着依次递进的三重意涵:一是独立思考,二是对某(些)问题的创见,三是对某(些)问题创见的系统论证。分析了当下研究生的论文写作呈现出的思想贫困现象,阐述了研究生论文写作中的路径,即坚守为己之学,习得论文结构;学会学术提问,孕育新颖观点;增强自省意识,倾心论文修改。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论文写作 思想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蔡铁权 陈丽华
我国科学教育虽然仅仅经历了短短的百余年,但是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仔细剖析我国今天的科学教育,依然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具有深远的历史根源。在实用传统、崇尚经典、治学方式以及科举选拔等方面,都程度不同地对当前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产生了负面影响。从历史的视角审视我国科学教育的发展,可以给我国科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启示。
关键词:
科学教育 历史 目标 内容 方法 评价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润洲
研究生个案写作是指研究生为了解答某问题运用个案研究方法搜集、分析资料,撰写学位论文的过程及其结果。从价值追求上看,研究生个案写作内在地蕴含着三个依次递进的价值旨趣:事实描述、理论概括与结论外推。指出部分研究生的个案写作存在的问题,即事实描述零乱、理论概括任性与结论外推无章,影响了个案写作的质量与声誉。认为研究生个案写作应遵循基于理论观照的事实描述、基于概念澄清的理论概括与基于总体逻辑的结论外推有机统一的言说逻辑。
关键词:
研究生 个案写作 方法论 教育学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润洲
研究生实证论文写作是指对基于观察、调查与实验得来的经验事实进行归纳、演绎的过程及其结果。与思辨论文写作相比,实证论文写作存在着相对固定的样式。对于研究生而言,实证论文写作的进阶之路包括实证论文像实证论文、实证论文是实证论文与此实证论文优于彼实证论文三个阶段。
关键词:
研究生 实证论文 逻辑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强
本文从媒体要素被引入教学模式入手 ,分析了信息传递在聋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 ,从发生认识原理论述了聋人认知形成的特点 ,提出了在发生认识论原理模式下的结构强化的发生认识论聋人教育模式 ,分析了这种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
发生认识论 聋人 高等教育 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冰 卢晓中
受技术理性认识论的影响,当前职业教育过多地关注技能培养,忽视职业情境和学生主体。美国教育学者舍恩提出了"反思(反映)性实践"的概念,替代技术理性的实践认识论。这一概念也可作为以应用和实践为特征的职业教育的认识论,因为本体意义才是实践的根本属性,而反思作为学生主体建构经验的思维品格,最能使职业教育回归其人本关怀的旨趣。
关键词:
反思性实践 职业教育 认识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姜勇 ?sta Birkeland 刘静
从"文化存在论教育学"出发,建构了基于ALC核心素养的师范类研究生课程方案,主张师范类研究生课程应该是一种培育仁爱之心(Agape)的课程,因而它需要营造一种"相遇"的人生旅程;应该是一种启迪自由之性(Liberty)的课程,因而它需要打造一种"唤醒"的反思氛围;应该是一种熏陶文化之品(Culture)的课程,因而它需要铸造一种"陶冶"的文化之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广君
为从根本上系统地研究教学存在的真谛 ,有必要从对象性思维转向反思性思维 ,从研究既存的教学转换为研究教学的存在。教学中 ,教与学相依而存 ,教 (或学 )仅仅依赖于学 (或教 )而存在 ,教与学的关系相反相成。对于教学的生成与存在而言 ,关系重于、先于实体
关键词:
存在 教与学 相反相成 关系优先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宏
学校教育一直是教育史研究的核心问题。许多教育史学家注重历史的连续性,认为教育史就是学校从小到大,从"萌芽"到参天大树的过程。实际上,19世纪以来,学校教育已经发生了断裂性变化。现代学校决不是以往学校在规模上的扩大,它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在现代学校中,教育已经渗透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教师的课堂教学、学校日常生活管理,还是学校建筑本身,都承载着某种教育功能,对学生的心理、身体以及行为进行塑造。
关键词:
学校 教育 规训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守军
对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存在的自主性缺失问题,从知识论角度进行考察,认为产生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高等教育学科对母体学科和其他学科的依附性以及研究对象的泛社会化;高等教育学科知识生产的非学科化和反学科化;高等教育研究者的“异治性”。为了保持学科的自主性,高等教育研究者应坚守学科立场,具有热心投入社会而不丧失其非功利性精神的远见卓识之品格。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邓凡
传统"科学-理性"视野下的教育政策问题研究缺乏对教育政策问题的回溯性研究,没有考虑教育政策问题究竟是如何产生的,从而使决策者在决策中常常犯"第三类错误"。政策发生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视角,它聚焦于教育政策问题的形成过程,以及从个人教育需求走向教育政策问题过程中社会公共价值的提炼。从政策发生学的视野构建教育政策问题,需要对教育问题的"公共性"进一步提炼、明确教育问题的因果关系、使教育问题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充分博弈、使公众持续关注教育问题以及提升教育问题的解决能力。
关键词:
教育政策问题 政策发生学 教育政策议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