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80)
2023(4018)
2022(3367)
2021(3401)
2020(2625)
2019(6267)
2018(6563)
2017(9862)
2016(6843)
2015(8071)
2014(8696)
2013(7545)
2012(7004)
2011(6441)
2010(6859)
2009(5796)
2008(5819)
2007(5584)
2006(5049)
2005(4726)
作者
(17235)
(13914)
(13721)
(13420)
(8859)
(6892)
(6684)
(5573)
(5487)
(5392)
(4864)
(4636)
(4563)
(4552)
(4463)
(4446)
(4383)
(4255)
(4115)
(4086)
(3774)
(3643)
(3538)
(3350)
(3329)
(3275)
(3142)
(3049)
(2936)
(2870)
学科
教育(19796)
(13989)
经济(13967)
管理(12841)
中国(11219)
(9969)
理论(8915)
(8309)
企业(8309)
教学(8229)
(7062)
方法(5859)
(4869)
(4735)
学法(4419)
教学法(4419)
(4369)
数学(4353)
研究(4343)
数学方法(4077)
发展(3881)
思想(3804)
(3757)
学理(3738)
学理论(3738)
技术(3688)
政治(3673)
学校(3578)
(3550)
(3485)
机构
大学(87128)
学院(84228)
研究(30631)
教育(28138)
(23371)
师范(23272)
管理(22582)
(21131)
(20063)
经济(19023)
师范大学(18911)
科学(18767)
理学(18198)
中国(17900)
理学院(17808)
管理学(17016)
管理学院(16827)
(16264)
职业(16046)
技术(15896)
(15717)
北京(14707)
研究所(13874)
中心(13375)
(13190)
(12016)
(11245)
职业技术(11085)
教育学(10898)
技术学院(10399)
基金
项目(46258)
研究(43047)
科学(36215)
教育(29503)
基金(27065)
编号(22439)
(22377)
成果(22163)
国家(21982)
社会(21518)
(20280)
社会科(19854)
社会科学(19849)
课题(19224)
(19027)
科学基金(17635)
(17174)
项目编号(13418)
规划(13211)
基金项目(12654)
(12349)
研究成果(12120)
重点(12022)
(11867)
资助(11860)
(11347)
(11234)
(11211)
阶段(11175)
(10926)
期刊
教育(51213)
研究(37475)
中国(30378)
(27189)
经济(27189)
技术(13483)
职业(13200)
学报(11008)
(10700)
大学(9544)
科学(9104)
(8826)
技术教育(8714)
职业技术(8714)
职业技术教育(8714)
管理(8464)
图书(7226)
学学(6877)
(6510)
论坛(6510)
农业(5935)
高等(5841)
成人(5812)
成人教育(5812)
(5654)
书馆(5317)
图书馆(5317)
(5231)
金融(5231)
高等教育(5023)
共检索到1483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樊秀丽  
研究者将人类学的民族志方法运用到教育研究中,通过长期的田野调查,直接、便捷和真实地反映研究者的研究路径和在与被研究者互动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完成定向理论分析,这一过程称教育民族志。教育民族志是一种整体性的描述,这种方法的运用可以拓宽对教育现象的观察视角、丰富研究内容,特别是对于挖掘隐藏在教育现象背后的许多不可视的和不可量化的因素有独特的贡献。近年学者们在教育领域中运用这一方法时出现了一些概念的混淆、误解和误用,因此本文旨在探讨这种研究方法的来源、概念、原理及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使教育民族志研究的方法不断地得到完善和丰富。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桑国元  王照萱  
元民族志方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国外对教育问题的民族志研究。元民族志方法能够基于特定的原则和策略,在批判性解释的基础上,利用多种视角对同类主题的现有质性研究成果加以再统整、再解释、再探究,最终产生新知识、新理解和新发现,从而把握现象的本质。近年来,国外学者越来越重视对元民族志研究方法的采纳。元民族志研究主要包括交互翻译分析、论据线综合分析和互斥观点的综合分析三种研究策略,以及确定研究主题、甄别相关研究、阅读相关研究、建立关联假设、概念"翻译"、综合"翻译"、分享成果七个步骤。作为一种相对新颖的研究方法,元民族志研究能够用于综合教育领域的质性研究发现,对于理解、升华教育领域内的质性研究具有一定价值:一是有利于提升教育研究的统整性解释力;二是具有增强教育研究参与者的权力的作用;三是可以通过理论建构、理论解释和理论发展,提升教育研究的理论创新水平。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董轩  何梦蕊  
教育民族志是把人类学的民族志方法应用于教育研究领域所形成和发展的术语,是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比较分析两位作者的田野经历和反思,主张将研究者"感同身受"式的情感体验作为理解教育民族志的重要维度。具体而言,研究者的情感体验包括三个层面:日常性、讽刺性和生成性。即便都是研究"教育"问题,都以"学校"为田野地点,研究者也常常因遇到文化氛围迥异的学校而有极为不同的情感体验。研究者的这种情感体验和反思对于探究研究对象的日常生活及其价值意义系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巴战龙  
裕固族是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随着民族政策的制定、调整和族群文化自觉意识的觉醒,裕固族地区先后开展了两次语言教育试验,却都以失败告终。通过对这两次语言教育试验的民族志描述和之所以失败的归因分析,并对民族自治地方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发现有三种效应——应激效应、黑箱效应和计划效应值得注意。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袁同凯  田振江  
教育民族志是运用民族志的调查技术与方法研究文化传播,尤其是学校教育及其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或者一种文本叙述形式。在取得田野调查收获的同时,也会产生语言、参与程度与角色转换、性别和年龄、田野调查技术、田野伦理道德与责任等方面的困惑。这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当今民族志研究面临的挑战。有必要尝试一些新的收集和分析民族志资料的方法或途径,创新教育民族志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拓展教育民族志研究范围,从而达到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民族教育的目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桂罗敏  
[目的 /意义]运用民族志方法研究图书馆及其用户,有助于洞察与满足用户需求。该方法在国外已形成应用潮流,然国内对此尚未足够重视,有必要予以引介与探讨。[方法 /过程]阐述民族志方法在图书情报领域获得运用的背景知识和内在逻辑,分析国外实践案例的具体运用和实际成效。[结果 /结论]民族志方法所具备的特质符合图书情报学研究趋势,且具有显著的实用意义,值得国内同行学习和借鉴。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英姿  
西方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目前正处于繁荣发展阶段,伴随着理论的深入发展,很多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得以应用,民族志方法是其中一种有效范式和方法。本文探讨民族志方法在西方语言政策研究中成功运用的原则、方法和作用。笔者认为民族志方法对我国语言生活的观察和研究有重要启示。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石婷婷  尹舒悦  于超  
通过WOS数据库检索获取国外相关文献,从研究主题、调查时长、田野点分布、数据收集方法等方面分析其具体使用情况可以发现,国外使用民族志方法对图书馆开展研究的主题主要涉及图书馆空间建设与评估、图书馆服务项目创新、信息系统设计与评估、图书馆特定用户群体、图书馆价值与作用等方面,并存在以下应用特征:研究主题内容丰富,关注实际问题;坚持站在用户立场,深度理解用户;遵循整体论的视角,系统把握全局;调查时长常有不足,地点多在城市;适应性改变民族志,研究综合多种方法。因此,为了推动民族志方法在我国图书馆学研究中的应用,我们应引进国外先进经验,倡导民族志方法的应用;提升研究者理论素养,开展培训与跨学科合作;扩展民族志方法应用领域,增添调查研究对象。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知津  肖蔷  
本文阐述了个人信息管理行为的特征,分析了民族志方法及其特点,探讨了把民族志方法引入个人信息管理行为研究的可能性。构建了使用民族志方法研究个人信息管理行为的模型,指出了每个阶段的关键任务。最后,指出在研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展望了民族志方法的应用前景,旨在促进个人信息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徐文月  刘敏  
随着女性旅游者的增加、社会领域中女性话语权力争取与个性释放,女性独游成为业界与学界关注的现象。已有女性旅游研究多着眼于宏观现象,对女性独游的意义揭示及其背后的社会建构关注较少。鉴于此,文章在社会性别背景下,运用自传式民族志从微观层面对女性独游进行剖析,基于完整的个人故事自叙以及对旅游过程的启发式反思,得到女性独游意义的两个范畴解释:首先,主观意义范畴作为解释的主要方面,集中于对女性主体而言的感官凝视、个人成长以及价值累积,即:(1)向外的世界观扩展,建立广泛的联系;(2)向内的自我成长,自我确立;(3)一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潘建华  严淑琴  
重述历史,是为了阐释现实。以自我民族志的方式呈现一个又一个劳动教育的“真实图景”,折射出劳动教育所发生的“静悄悄的革命”。人生似乎“处处是劳动”,原来的劳动教育具有浓厚的“乡土”和“生活”气息,身体劳作的规训助益认知的发展,身体力行的劳动促进情感的交流,身体受累的劳作锤炼心志的成熟。面向未来顺应新时代发展,在传统与现代、校内与校外、正式与非正式之间实现互动融合,把劳动教育引向纵深发展,需坚守劳动教育“劳动性”和“教育性”,积淀形成新型的劳动教育样态,更好服务于立德树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江淑玲  陈向明  
近年来,作为质性研究路径之一的"批判民族志"逐步进入我国教育研究的视野,但其主要为理论介绍,鲜有深入的个案研究,不少研究者对于如何运用此研究路径加深对现实批判的力度与理解的深度存有疑惑。本文剖析了批判民族志应用于教育实践时在理论渊源、价值取向、结果呈现方式等方面的特征。基于此,文章辅以大学生身份认同的个案研究,以加深对批判民族志在教育领域的理解与运用,把握此分析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分析方式,期冀为深入开展本土教育民族志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学金  
本研究遵循自下而上的逻辑,通过民族志呈现了一个儿童"金宝"0—3岁的家庭生活图景,意在阐释在家庭文化环境中幼儿的动作、言语学习、意义获得、思维发展等方面的成长过程。研究发现:家庭抚育幼儿实践中存在一种引导图像,它有意或无意参与了儿童身体机能、言语行为的发展;幼儿具备与实际活动相联系的经验,才能理解和运用语言符号;言语与思维的互动促进儿童经验的发展,经验的拓展又成为影响语言与思维发展的关键因素;幼儿时期家庭中的成长经验会直接影响个体的意志品质、价值观念和世界观的构成。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桂罗敏  
将问题置于更为宽广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思考,是图书馆研究的一种发展趋势,而目前常用的量化方法缺乏对用户需求整体考量的能力。运用民族志方法调查上海大学本科一年级新生关于图书馆的认知和观点,有助于发现新生的信息行为特征和与图书馆的互动模式。由此,上海大学图书馆针对新生展开服务时,应着重发展以下3个方面:树立图书馆的良好形象,培养新生对空间资源和纸本图书的利用,培养新生对电子资源的充分利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奇  覃鹤  
详细阐述民族志决策树模型的理论基础、构建步骤和应用领域,并将民族志决策树方法引入到政府网站链接动机的研究中,通过深度访谈30位政府网站链接行为者,挖掘其建立链接的原因,建立链接行为者的决策树模型,共得到19项决策准则和两个决策方案。经定量检验,模型的预测率为91.67%,符合有效性要求,对同类群体的决策行为具有预测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