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02)
- 2023(6499)
- 2022(5259)
- 2021(5096)
- 2020(3989)
- 2019(9362)
- 2018(9169)
- 2017(16469)
- 2016(9987)
- 2015(11509)
- 2014(11638)
- 2013(10895)
- 2012(10383)
- 2011(9721)
- 2010(10081)
- 2009(8984)
- 2008(9053)
- 2007(8121)
- 2006(7226)
- 2005(6445)
- 学科
- 济(40580)
- 经济(40537)
- 管理(23865)
- 方法(23861)
- 业(23435)
- 数学(21455)
- 数学方法(21278)
- 企(19510)
- 企业(19510)
- 教育(19224)
- 中国(15763)
- 财(10260)
- 理论(10013)
- 学(9680)
- 农(9122)
- 业经(7605)
- 贸(7380)
- 贸易(7380)
- 易(7132)
- 技术(6541)
- 教学(6435)
- 地方(6387)
- 制(6205)
- 务(6201)
- 财务(6198)
- 财务管理(6185)
- 农业(6159)
- 发(6127)
- 企业财务(6009)
- 融(5816)
- 机构
- 大学(150389)
- 学院(142633)
- 济(54539)
- 经济(53389)
- 研究(50204)
- 管理(49816)
- 理学(43892)
- 理学院(43297)
- 管理学(42478)
- 管理学院(42183)
- 京(32055)
- 中国(30627)
- 教育(30033)
- 范(29312)
- 师范(29147)
- 科学(27947)
- 财(26243)
- 师范大学(24384)
- 所(24052)
- 江(22300)
- 研究所(22002)
- 财经(21811)
- 中心(21220)
- 北京(20696)
- 经(20081)
- 农(18662)
- 经济学(18462)
- 院(17919)
- 业大(17611)
- 经济学院(16976)
- 基金
- 项目(93589)
- 科学(76948)
- 研究(75084)
- 基金(67870)
- 家(57769)
- 国家(57170)
- 科学基金(49225)
- 社会(47883)
- 社会科(45316)
- 社会科学(45308)
- 教育(43819)
- 省(35803)
- 基金项目(34544)
- 划(32901)
- 编号(31380)
- 自然(29349)
- 成果(28963)
- 自然科(28713)
- 自然科学(28704)
- 自然科学基金(28242)
- 资助(27957)
- 课题(25151)
- 部(24049)
- 重点(22682)
- 教育部(21990)
- 年(20621)
- 发(20560)
- 规划(20276)
- 性(19732)
- 人文(19713)
共检索到211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曹永国 吴丽红
教育概念的演进历经博雅教育的理性传统、功利化与技能化教育的转变以及谋求受教育者自由的激进主义教育批判。教育概念演进中的纷争凸显了思考教育必然涉及的几对议题,即博雅与功利、自然与人为、教师指导与学生立场、制度化与非制度化。理性分析教育概念演进的逻辑,其辩证性主要表现为寻求确定性、科学性中的悖论,概念演进与社会需求的耦合和抗争,作为必需维度的知识与价值的多样性关联,思想转向与回归的双重变奏。入思教育概念需要坚持整体观,严肃的思考、规范的论证、深入的逻辑与概念辨析是必须的。
关键词:
教育概念 概念分析 发展逻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继存
学校课程建设是在不断解决学校现实课程问题的过程中得以展开和推进的,因而学校的现实课程问题应该是学校课程建设的逻辑起点。如果承认学校的现实课程问题是学校课程建设的逻辑起点,那么学校课程建设就需要冲破同一性逻辑的羁绊,遵循非同一性的逻辑。学校课程建设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只有回到学校课程建设的实践活动中,将学校课程建设的辩证逻辑转化为学校课程建设的实践理性,才能真正提升学校课程建设的成效,推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为此,学校课程建设必须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现实与理想以及自由与规范之间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
学校课程 非同一性 辩证逻辑 实践理性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知津 谢丽娜 韩正彪
从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视角出发,在分析它们对情报学中研究信息概念的指导意义的基础上,分别探讨了情报学中的分类理论、主题分析、信息检索和信息分析四个领域对信息的理解与运用。
关键词:
情报学 信息 形式逻辑 辩证逻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纪成旺
成功的改革促进社会进步。春秋时期,齐桓公采用管仲"相地而衰征"的土地改革措施,一跃成为春秋五霸之一;鲁国凭借"初税亩"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当前,中央更是高度重视土地制度改革工作,社会各界对改革也充满期待。然而,如何研判改革的动因、路径和成果,其背后应遵循什么逻辑?须要辩证思考。改革在于"质"而不是过于追求"量"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现实情况是实行改革的基础。因此,改革要有现实针对性,不能只要数量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宋洪云
学理性能巩固政治性的理论根基,学理性能实现理论性向政治性的转化,这就是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辩证逻辑。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提出是党对思政课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思政课必将以守正创新迎来新局面。
关键词:
政治性 学理性 理论性 根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照云 余长春
自1934年康芒斯(J.R.Commons)在其著作《制度经济学》中首次使用"战略因素"一词以来,企业战略理论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从钱德勒的《战略与结构》到穆尔的商业生态系统理论,从战略规划学派到战略网络理论,从竞争对抗到合作共生,从红海战略、蓝海战略到紫海战略,众多战略思想的持续交替更迭,驱动着企业战略理论不断被修正并日趋完善。企业战略理论演化存在着"概念论"、"学派论"和"分期论"等众多的学术分野,相应的理论思想迥然不同、分析路径泾渭分明、对应结论大有径庭。无疑,这些研究丰富了企业战略理论,为进一步理解其变迁的脉络奠定了基础。当前情形是,企业战略理论呈现丛林状态且短期内难以扭转,缺乏统一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小红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逻辑是追寻辩证的卓越者。顺从心理定式导致现有人力资源所面对的困境,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有助于克服上述困境,追寻绩效卓越的胜任力是这种管理理论的核心,但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也面临着挑战。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艳 尹徐念
文章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出发,对人类健康的构成和内涵进行了重新解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人类健康与"以资本为核心"的经济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即前者是有损于人类健康的经济发展方式,后者则是有益于人类健康的经济发展方式。为推进人类健康与"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提出要重构健康经济观,在对健康经济观的内涵、构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人类健康 经济发展 辩证逻辑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雨辰 高正礼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科学系统的思想体系。加强习近平文化思想系统性、整体性把握,关键是正确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遵循的内在辩证逻辑关系。具体而言,就是把握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团结性与斗争性相统一、创新性与继承性相统一、自主性与互鉴性相统一、阶段性与长远性相统一、思想性与制度性相统一的辩证逻辑关系。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广德鹏 徐世杰
邓小平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思想。邓小平深悟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思维方式,并将这一理论和思维方式艺术地渗透于他的经济理论之中。因此,其经济理论就具有鲜明的辩证逻辑思维特...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艳 尹徐念
文章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出发,对人类健康的构成和内涵进行了重新解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人类健康与"以资本为核心"的经济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即前者是有损于人类健康的经济发展方式,后者则是有益于人类健康的经济发展方式。为推进人类健康与"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提出要重构健康经济观,在对健康经济观的内涵、构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人类健康 经济发展 辩证逻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振礼
一、旅游环境的概念及特点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环境。所谓环境,是指在特定的区域或范围内各种因素的存在状况和综合作用的结果。为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而产生了环境科学。从实际需要出发,人们也常侧重研究整个环境的某些方面,因而又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经济环境、投资环境等。它们是在不同范畴内或不同层次上对环境的分类研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德鑫 邢喆
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道路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有机构成部分,对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阶段与演进逻辑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以洋务运动为标志的兴起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阶段、改革开放的重构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深化改革阶段。未来,我国推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关键要素与行动路径包括: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根本保障,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本质要求,以推进“双高计划”为基本路径,以各层/各类职业教育融通为有效支撑,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关键着力点,以国际深度交流与合作为革新动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秦安
数学概念学习是数学教学活动的一种基本形式。数学概念具有逻辑—语境—情境三重交互关联性。逻辑—语境—情境作为数学概念教学的完整结构是逐层递进的,具有生活直观、本体抽象和网络结构三种基本类型并与个体认知发展水平相对应。教学的思维—认知—社会场作为构建数学概念逻辑—语境—情境的平台,具有思维—社会、思维—认知和认知—社会三个剖面和思维—认知—社会微场等基本形态。导数概念语境的多元表征及其情境的场依存提供了思维—认知场形态的一个教学范例。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东锋
在基本判断形式"S是P"中,作为系词的"是"是判断的核心,但也是最难以理解的,不同的逻辑学家对"是"进行了不同的解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方面,本文从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相统一的视角探讨判断系词"是"的内涵,站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物辩证法的高度俯瞰系词"是",超出了逻辑学窠臼,拓宽了"是"的真理含义。另一方面,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反映论与实践论立场,批判了黑格尔逻辑主义、逻辑经验主义、逻辑先验主义对"是"的片面的狭隘理解,论证了判断的本质及其系词"是"的辩证法含义。从矛盾律的"或是或否"发展到"又是又否"的矛盾论具有客观必然性,矛盾论才是支配整个现实现世与社会生活的根本规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