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87)
- 2023(9878)
- 2022(8665)
- 2021(8544)
- 2020(6931)
- 2019(16454)
- 2018(16706)
- 2017(30873)
- 2016(17757)
- 2015(20186)
- 2014(20487)
- 2013(19433)
- 2012(17691)
- 2011(15949)
- 2010(15935)
- 2009(14007)
- 2008(13341)
- 2007(11447)
- 2006(10002)
- 2005(8579)
- 学科
- 济(59662)
- 经济(59598)
- 管理(45204)
- 业(41693)
- 企(35232)
- 企业(35232)
- 方法(29741)
- 数学(25640)
- 数学方法(25320)
- 教育(22084)
- 中国(20592)
- 学(15998)
- 农(15740)
- 理论(14639)
- 财(14481)
- 业经(13300)
- 地方(12338)
- 技术(11211)
- 和(10487)
- 农业(10471)
- 贸(10117)
- 贸易(10113)
- 易(9801)
- 环境(9603)
- 教学(9506)
- 制(9322)
- 务(9299)
- 财务(9241)
- 财务管理(9227)
- 发(8935)
- 机构
- 大学(241474)
- 学院(235755)
- 管理(93102)
- 济(82235)
- 理学(81637)
- 理学院(80655)
- 经济(80074)
- 管理学(79188)
- 管理学院(78737)
- 研究(78422)
- 京(52876)
- 中国(50748)
- 科学(49720)
- 范(41268)
- 师范(41024)
- 所(38525)
- 财(36582)
- 教育(35652)
- 研究所(35545)
- 业大(34501)
- 中心(34338)
- 北京(34112)
- 师范大学(33801)
- 江(33687)
- 农(33162)
- 财经(30177)
- 技术(28621)
- 院(28593)
- 州(27731)
- 经(27508)
- 基金
- 项目(165627)
- 科学(131088)
- 研究(128095)
- 基金(116754)
- 家(100225)
- 国家(99249)
- 科学基金(85105)
- 社会(76571)
- 社会科(72186)
- 社会科学(72167)
- 省(65881)
- 教育(65479)
- 基金项目(62574)
- 划(57325)
- 编号(55360)
- 自然(55054)
- 自然科(53724)
- 自然科学(53714)
- 自然科学基金(52711)
- 资助(47567)
- 成果(46838)
- 课题(40140)
- 部(37812)
- 重点(37692)
- 发(35577)
- 创(34618)
- 项目编号(34248)
- 教育部(33062)
- 年(32832)
- 规划(32167)
共检索到3365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润洲
教育本质是教育言说的逻辑起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本质研究大致经历了由"一"到"多",再到对"多"的省思与新说阐发的过程。未来的教育本质研究,应廓清教育本质研究的逻辑前提,搞清楚教育本质到底是"一"还是"多",是"有"还是"无",并在洞察教育本质探寻意含的基础上,用关系思维取代实体思维,确立新的教育本质观。
关键词:
教育本质 关系思维 教育本质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龚放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伟
认为我国法科研究生教育没有清晰定位法律教育与法学教育,所以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一直处于模糊状态,突出表现是以培养学术型人才的资源去培养实务工作者,不仅浪费人力和财力,且导致实务型人才不务实,学术型人才不够学术水准。因此,应反思法科研究生教育,清晰定位法律教育与法学教育,从实务型和学术型角度对学位予以分流,重构法科研究生教育,使法律人才培养更加科学、有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立志
本文在总结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局限性基础上,重点论述今后国内发展的策略构想,创新本科以上层次职业教育学制系统,构建紧密的产学合作关系,修订新的职业教育法律。在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策略上,作者主张通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全球化,打造世界一流的高等院校,融合国际职业技能大赛,加强国际的学术宣传,进行职业教育的输出。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国内策略 国际策略 重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郑英龙
从法人本质说的理论发展和各国立法实践来看,现有的几种学说对法人制度的构建都存在着某些缺陷。文章提出的新拟制说认为:团体是一种客观实在,符合一定条件的部分团体被赋予法人资格则是一种拟制,法人主体化的拟制目标应为一般自然人,即具有完全意思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自然人,而不是传统拟制说的"残疾人"。新拟制说应更符合法人产生的规律和实际,也更符合逻辑,是一种彻底的拟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传统法人拟制说和实在说的局限,有利完善法人制度的构建和更好地发挥法人制度的作用,新拟制说从哲学本源上揭示了法人的工具属性。
关键词:
法人本质 拟制说 实在说 新拟制说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博琨
用以规制双重股权结构~①的时间日落条款广受质疑,基于特定事件的日落条款、事后司法审查渐受关注,而其关键均在于判断创始人的特别表决权~②是否被滥用。双重股权结构偏离股东平等原则,亦不符合类别股的定义,更与类别股制度的功能、价值相矛盾,故不宜以类别股解释双重股权结构,进而以规制股权滥用的路径来规制双重股权制度。双重股权结构之核心在于创始人的董事身份,双重股权结构是管理层对股东会的入侵,其本质是组织法上的表决权信托,属于股、信托之结合。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创始人对普通股股东负有表决权信托中受托人之信义义务。完善双重股权制度的法律规制,应以表决权信托中受托人所负的更为严格的信义义务为中心,重构特别表决权滥用的规制路径,但严格的信义义务不利于创始人实现其特质愿景,这可以从司法之后端予以调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林 邵晓枫
三十年来,我国学术界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本质进行了多方面探讨,提出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一种考试制度、是一种教育制度或教育形式、具有考试和教育的双重属性、是一种学习制度、是国家对公民学习成就的认可制度等观点。在研究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陷。我们应从多维视角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本质进行综合的考察。
关键词:
自学考试 本质 考试 教育 学习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赵双阁 牛文静
随着机器人参与新闻采访与写作、算法型新闻遍布移动新闻资讯客户端、VR和AR变革新闻报道模式,人工智能逐渐渗入新闻行业重塑新闻传播生态图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智能化媒体要求新闻传播人才必须具备创造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意识,并熟练掌握人工智能等信息传播技术,克服技术弊端,利用技术优势生产新闻作品。因此,针对目前传统新闻教育与智能化媒体实践严重脱节、新闻传播教师欠缺人工智能技术素养、新闻传播院校对人工智能技术反映迟缓等问题,应从改革传统新闻教育方式以适应传媒智能化趋势、加强新闻教师队伍建设以提高媒介技术素养、完善新闻传播学科建设以支持人工智能教学等方面进行全能型新闻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新闻教育 新闻人才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张金福 薛天祥
我国大学人文教育自近代以后出现了诸多问题 :人文教育受到科学教育的遮蔽 ,位序式微 ;人文教育科学化、政治化、意识形态化、形式化 ,导致人文教育中的人文性缺场。要改变大学人文教育的这种境况 ,就得重构大学人文教育。
关键词:
人文教育 科学化 重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于博
从以下四方面分析营运资本管理对企业效率增长的价值与意义:(1)营运资本"规模"管理如何推动"中国式"内生增长;(2)营运资本"投资结构"管理如何提升实体经济投资效率;(3)营运资本"融资结构"管理如何影响企业成长性;(4)营运资本管理与货币政策调控在影响投资效率方面具有怎样的动态协同机制。对四项研究的逻辑构建与实证设计是本文创新之处,也是以"结构分析"为特征、"效率研究"为目标来构建营运资本危机治理及政策协同分析框架的核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雪梅 张建奇
在特有的社会文化和国情背景中,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形成了双轨并行而不互通、政府主导自上而下、学校本位企业缺位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推动了中国高职教育的大发展,同时也造成了高职教育与普通高教缺乏互通、与产业界互动不足、院校发展同质化、人文割裂等问题。为此,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应从传统的束缚中挣脱出来,从模式移植走向本土化探索和多元融合的高职教育发展模式,实现教育形态和教育内容的的整体性变革。
关键词:
中国 高等职业教育 发展模式 重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田联进 冒荣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答辩时间2011年8月研究高等教育制度的意蕴在于学术的创新、人才的创新、科研的创新,而学术、人才、科研创新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制度的创新。高等教育制度逻辑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演绎着不同的神话:以英国为典型的高等教育制度演绎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惠利
教师教育课程实践性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实践性课程中,实践性课程是培养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育实践智慧和高师院校培养目标落实的重要保证。审视与反思我国高师院校实践性课程的建设,发现问题依然突出:观念狭隘;课程比例偏少,安排缺乏系统性与整体性;内容与形式单一,课程资源严重短缺;实施简单化;评价的刻板与低效等。高师院校应从实践性课程的管理体制、资源开发、内容与形式、基地建设、评价机制几方面构建系统性与完整性的实践性课程体系。
关键词:
高师院校 实践性课程 反思与重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春芳
发展职业教育的关键在于师资,而建立完善的职业教师资格制度是提高职业教育师资专业化水平、保证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但是,我国职业教育教师资格制度并未充分体现职教教师的职业内涵与特色,还很不完善。因此,必须健全职业教师资格制度,才能满足职业教育特色教学的要求,保证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及教育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师资格 制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石艳 张新亮
20世纪末以来,教育社会学领域对"揭示知识的社会权力关系是否真的有助于教育公平"进行了自觉反思,"社会实在论"知识观的提出力图填补教育政策中知识理论的"真空",为教育社会学弥合愿景功能和解释功能提供一种替代性方案。社会实在论知识观反思并重构知识的社会性,主张知识的对象是实在而非经验;知识生产具有浮现属性,能够超越产生知识的特定社会历史情境;知识的客观性是一种程序客观性,具有社会基础。社会实在论知识观把"新教育社会学"以来的文化效应的研究转向了知识效应的研究,真正把知识本身作为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核心议题,这对于学校中课程知识的选择、课堂中教学重点的确立和教师专业知识的强调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同时也意味着知识领域中的教育公平问题的深层次推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