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90)
2023(4872)
2022(4075)
2021(3943)
2020(3245)
2019(7830)
2018(8002)
2017(13716)
2016(8342)
2015(9435)
2014(9590)
2013(8793)
2012(8198)
2011(7493)
2010(7894)
2009(6743)
2008(6399)
2007(5834)
2006(5139)
2005(4823)
作者
(19117)
(15558)
(15505)
(14859)
(10167)
(7413)
(7194)
(6146)
(5971)
(5908)
(5321)
(5170)
(5080)
(4901)
(4877)
(4772)
(4725)
(4634)
(4578)
(4510)
(4052)
(3788)
(3751)
(3651)
(3630)
(3616)
(3564)
(3392)
(3201)
(3164)
学科
管理(20385)
教育(18539)
(18034)
(17177)
经济(17149)
中国(13558)
(12318)
企业(12318)
(9121)
(8144)
理论(7951)
工作(7634)
(6746)
(6575)
银行(6574)
(6500)
(6405)
国家(6383)
服务(6325)
方法(6304)
(5936)
金融(5936)
教学(5770)
财政(5290)
(4890)
数学(4835)
服务业(4821)
技术(4793)
人事(4740)
人事管理(4739)
机构
大学(105000)
学院(97085)
研究(36550)
管理(34010)
(31905)
经济(30717)
理学(28609)
理学院(28211)
管理学(27774)
管理学院(27540)
教育(27219)
(24313)
中国(23735)
(23627)
师范(23549)
师范大学(19784)
(19695)
科学(19340)
(17313)
(16433)
北京(16423)
中心(16418)
研究所(15353)
财经(14399)
(13464)
(13289)
技术(13188)
职业(12972)
(12827)
财经大学(10846)
基金
项目(60965)
研究(54585)
科学(49651)
基金(41206)
(34248)
国家(33811)
教育(32734)
社会(32476)
社会科(30429)
社会科学(30420)
科学基金(28591)
编号(25806)
成果(25216)
(23330)
(22216)
基金项目(21036)
课题(20036)
(17352)
项目编号(16858)
(15928)
自然(15651)
资助(15650)
(15308)
自然科(15294)
自然科学(15293)
规划(15237)
自然科学基金(15037)
重点(14956)
教育部(14729)
研究成果(13981)
期刊
教育(45890)
研究(41330)
(36175)
经济(36175)
中国(31876)
(15717)
管理(11747)
图书(11233)
技术(11211)
职业(11106)
学报(10905)
大学(9966)
(9848)
金融(9848)
科学(9502)
书馆(8178)
图书馆(8178)
技术教育(7338)
职业技术(7338)
职业技术教育(7338)
(7253)
论坛(7253)
学学(7130)
(6785)
财经(6671)
(5815)
经济研究(5768)
(5287)
高等(5215)
情报(5090)
共检索到1661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云鹏  
教育服务本身的特性决定了不能仅仅按照支付能力来决定教育资源的配置,需要进行政府干预。教育服务的监管不仅要针对私人办学主体,还要针对公办学校。与对私人部门监管是基于市场失灵相类比,对公共办学主体的监管动因主要来自于政府(公共部门)失灵。作者认为,未来公办学校的改革方向,是教育服务组织将成为一种自治主体,即独立(非直属)事业单位,但是对于这些公办学校仍然需要政府的控制,只是干预的方式将不再是原体制下的命令模式,而是基于规则和标准的,保持一定距离的监管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服务的监管将是把对私人部门的监管和政府内的监管统一起来,形成对办学活动主体的一个统一监管框架。
[期刊] 征信  [作者] 杨勤宇  陶丽博  
信用评级机构在次贷危机之后引发全球经济金融市场乃至政界高度关注,成为各国金融改革的重点对象。美国、欧盟以及日本等多个国家纷纷出台法规针对评级监管法律体系作进一步完善,全面加强对评级机构监管。我国评级行业起步较晚,由于发展阶段和市场环境等因素所限,相关监管立法仍存在诸多亟待完善之处。以评级监管立法改革领域的典型——美国、欧盟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梳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信用评级监管法律制度框架的演变历程及现状,并对我国相关立法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对我国信用评级法律框架的搭建完善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徐金   方琦   钱立华   鲁政委  
未雨绸缪地防范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的前提是能够准确识别与评估气候风险,气候风险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则恰如其分地成为有效工具之一。经过主要国际组织和部分前瞻性金融监管机构的积极实践,气候风险情景分析与压力测试正逐渐被纳入宏微观审慎监管评估工具箱之中。宏观上,监管机构定期召集金融机构开展系统性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并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建立气候风险管理框架;微观上,监管机构鼓励金融机构适时地自行测试,可率先从定性的描述性情景分析开始,逐步过渡至定量的压力测试。我国将气候相关风险纳入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趋势日渐明朗,监管机构也积极推动气候风险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的开展,未来定期组织测试的概率很大。另外,虽然已有形式为统一化测试框架,但未来要求金融机构自行开展测试也不无可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财政部预算司课题组  张志华  周娅  尹李峰  丁宏宇  闫峰  李铭章  范甲兵  郭俊清  李振群  陈晨  冯海虹  梁晨瑶  
近年来,世界银行专家Liu Lili、Mohan Nagarajan、Jonathan Rodden、GunnarS·Eskeland、Jennie Litvack、Robert P·Inman、Steven B·Webb、Michael Waibel、Abha Prasad、Signe Zeikate和Elena lanchovichina等对各国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发展及债务管理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撰写了一系列研究报告,现综述其主要观点,供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爱芬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强调了政府对教育经费的监管。文章阐述了政府对教育经费监管的现实意义,论证了政府对教育经费监管的理论依据,研究了《纲要》发布后政府对教育经费监管的新举措,如设立教育部经费监管事务中心;《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中增设了"财务监督"一章;即将出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等。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郑联盛  艾莺  胡滨  
近年来金融科技蓬勃发展,在金融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深化,给金融体系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为了解决金融科技创新与金融风险防范之间的平衡问题,香港金管局、证监会和保监局相继推出了面向各行业的"监管沙盒"机制,三个"监管沙盒"机制在监管要求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同时也具有内在的协调机制。香港监管当局在"监管沙盒"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政策引导作用,致力于实现消费者保护、金融科技创新、金融监管完善等目标。香港在金融科技领域的"监管沙盒"创新对于内地金融科技创新发展、消费者保护机制建设和完善金融科技监管等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孙光国  王文慧  
政府衍生性交易成本可分为政府管理半径内生交易成本、政府管理半径外生交易成本和非政府管理半径交易成本。鉴于政府会计改革、内部控制及政府审计监督在目标、内容等方面具有对应性和互补性,应构建"以预算控制为导向,政府会计改革、内部控制、政府审计‘三位一体’的会计政府监管体系"。具体来讲,要增强内控规范的执行力和控制力,遏制非政府管理半径交易成本;加快政府会计改革以保障信息公开;保障绩效审计事后监督的威慑力。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IMF课题组  李丽丽  
数字科技的飞速发展正在转变金融服务场景,为消费者、服务提供商以及监管者带来机遇与挑战。金融与科技的融合速度、向社会大众的渗透速度大大加快了。从银行卡到ATM,从电话银行到手机银行APP,技术驱动形成金融产品的推广周期越来越短,新型产品大规模覆盖用户的能力越来越强。在此背景下,金融科技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广度与深度需要以新的视角和方法进行评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回顾此轮科技创新(金融科技)的发展浪潮,评估了其对金融服务业的系列影响,重点考察了金融科技对跨境支付的影响,以及金融科技如何为消费者提供可信任的、安全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IMF课题组  李丽丽  
数字科技的飞速发展正在转变金融服务场景,为消费者、服务提供商以及监管者带来机遇与挑战。金融与科技的融合速度、向社会大众的渗透速度大大加快了。从银行卡到ATM,从电话银行到手机银行APP,技术驱动形成金融产品的推广周期越来越短,新型产品大规模覆盖用户的能力越来越强。在此背景下,金融科技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广度与深度需要以新的视角和方法进行评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回顾此轮科技创新(金融科技)的发展浪潮,评估了其对金融服务业的系列影响,重点考察了金融科技对跨境支付的影响,以及金融科技如何为消费者提供可信任的、安全与隐私的金融解决方案。本刊编译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此份报告,探讨金融科技的发展进步给传统金融业带来的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徐光友  
本文以会计监管的背景及含义为基点,系统论述了有关政府会计监管的主体、对象、范围等基本问题,对政府会计监管所具有的优点和缺陷,从经济学角度进行了理论分析与研究,并对政府会计监管的适度性难点问题做了初步的探讨,以期为政府会计监管提供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巴曙松  谭迎庆  赵晶  丁波  
监管在广义上是指政府对企业活动的控制,具体来说,它是指政府专业管理部门或政府授权的行政执法机构依法对市场交易行为、市场主体竞争行为实行监督管理,维护市场运行秩序的管理行为。社保基金监管是国家授权专门机构依法对社会保险基金收缴、安全运营、基金保值增值等过程进行监督管理,以确保社会保险基金正常稳定运行的制度和规则体系的总称。其目标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基金的安全、完整,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有效性主要是针对监管目标而言,它能使预定的目标得以实现,但有效性离不开监管效率的提高。社保基金监管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刚  
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监管框架、融资渠道、法律诉讼地位、税收待遇等方面的配套政策需要进一步明确,以使其更好地履行自身职责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是从事金融不良资产处置的专门机构,是地方政府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抓手。自2012年《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发布以来,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发展迅速,政策门槛不断降低,业务模式不断创新,但监管框架、融资渠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湘燕  姚艳  
为做好金融科技创新和风险控制的平衡,美国以现行金融监管框架为依托,按照金融业务属性开展归口管理、风险管控,为金融创新构建良好的监管环境金融科技近年来在全球迅速兴起,引发一波金融创新和投资热潮,美国在这一领域仍是全球领先者。从投资总量来看,根据毕马威统计数据,2017年前两季度美国金融科技行业投资总量为35亿美元,超过全球投资总量的30%,交易笔数为253笔,占到全球的46%。从金融科技企业来看,根据花旗银行统计,全球排名前20位的金融科技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湘燕  姚艳  
为做好金融科技创新和风险控制的平衡,美国以现行金融监管框架为依托,按照金融业务属性开展归口管理、风险管控,为金融创新构建良好的监管环境金融科技近年来在全球迅速兴起,引发一波金融创新和投资热潮,美国在这一领域仍是全球领先者。从投资总量来看,根据毕马威统计数据,2017年前两季度美国金融科技行业投资总量为35亿美元,超过全球投资总量的30%,交易笔数为253笔,占到全球的46%。从金融科技企业来看,根据花旗银行统计,全球排名前20位的金融科技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孟飞  
合作金融是普惠金融体系的三大支柱之一。而我国合作金融呈现出多元化和层次性的特点,分为正规、准正规和非正规等组织形态,这是合作金融特殊生成路径的制度反映。因此,我国应当建立分层多元的监管框架,发挥银监会对正规的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监管优势,同时明确地方政府金融办的监管职责,而农业主管部门和供销合作社主管部门则要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的监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