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93)
2023(16946)
2022(13711)
2021(12436)
2020(10213)
2019(22871)
2018(22783)
2017(42319)
2016(23738)
2015(26405)
2014(26352)
2013(25571)
2012(23547)
2011(21313)
2010(21771)
2009(20157)
2008(19825)
2007(17980)
2006(16335)
2005(15167)
作者
(68559)
(57046)
(56966)
(53753)
(36573)
(27154)
(25900)
(22185)
(21898)
(20420)
(19553)
(18982)
(18446)
(18366)
(17791)
(17508)
(16978)
(16957)
(16571)
(16420)
(14441)
(14322)
(13893)
(13282)
(12886)
(12785)
(12687)
(12685)
(11536)
(11361)
学科
(111378)
经济(111243)
(84660)
管理(74692)
(74448)
企业(74448)
方法(40029)
中国(32295)
业经(32154)
数学(31018)
数学方法(30773)
(30469)
(29137)
地方(23643)
农业(22162)
(20988)
教育(20464)
(20432)
理论(19741)
技术(19621)
(19593)
财务(19569)
财务管理(19546)
(18813)
贸易(18802)
企业财务(18489)
(18265)
(17386)
(16719)
(15977)
机构
大学(340376)
学院(338804)
(146649)
经济(143768)
管理(125351)
研究(121984)
理学(106919)
理学院(105679)
管理学(104090)
管理学院(103434)
中国(89698)
(73101)
科学(72063)
(65586)
(62471)
(61082)
研究所(56482)
(53628)
中心(53172)
财经(51582)
业大(49521)
(49518)
师范(49016)
农业(48101)
(46919)
北京(46789)
经济学(45550)
(43374)
(41609)
经济学院(40806)
基金
项目(216328)
科学(171816)
研究(160688)
基金(155839)
(136725)
国家(135383)
科学基金(115161)
社会(104122)
社会科(98454)
社会科学(98425)
(85149)
基金项目(81319)
教育(77459)
(72661)
自然(72417)
自然科(70777)
自然科学(70754)
自然科学基金(69575)
编号(64800)
资助(62301)
成果(54214)
重点(49945)
(49296)
(48612)
(47228)
课题(47130)
(44243)
创新(43436)
国家社会(42921)
教育部(42058)
期刊
(172282)
经济(172282)
研究(111242)
中国(74614)
(56350)
教育(55182)
学报(52723)
(52357)
管理(51417)
科学(48470)
大学(40886)
农业(38451)
学学(37462)
技术(32066)
(31761)
金融(31761)
经济研究(28347)
业经(27327)
财经(26814)
(23403)
(23173)
问题(22179)
(18941)
技术经济(18819)
国际(18446)
世界(18231)
商业(15933)
现代(15871)
图书(15452)
(14971)
共检索到534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许南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势不可挡,其经济学动因既有经济全球化这种外部因素要求,更有教育本身的规模经济效应和国家经济利益的驱使。本文结合笔者在德国留学期间的研究和见闻,以德国为案例分析了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的课程国际化、学生国际化以及师资国际化措施,尤其是重点分析了其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英语课程设计、国际课程开发和英语人才的培养措施,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为现代很多国家提供了一个样板,德国经验之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改革具有重大启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运祥  
自 1842年的《南京条约》到 1997年 6月 30日,香港历经了 150多年风风雨雨的殖民地统治,期间各方面的情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它始终不变的是:香港作为殖民自由港的性质及其国际化服务业的发展① 。由于中国对香港在这一经济体制下取得了举世共认的繁荣,仍将长期实行“一国两制”,即保持其在今后长期维持其自由港经济体制实质不发生变化。因此,本文将着重对香港的以其服务性经济为主体而参与国际分工的规律,及其对加入 WTO后的中国,尤其是对与之为邻的广东省培育其服务性经济参与当前国际分工格局比较优势的启示进行初步探索。   
[期刊] 改革  [作者] 朱胜勇  
对"七国集团"和"金砖四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结构及影响的研究表明,"七国集团"生产性服务业占国民总产出和服务业总产出的比重高于"金砖四国";中国"研究与开发"和"其他商务服务"的比重远低于"七国集团";"七国集团"生产性服务投入第三产业的比重最大,中国和印度投入第二产业的比重最大;中国国民经济及三次产业的服务投入率较低;从产业关联系数看,批发零售贸易与修理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是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基础性行业。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孙海霞  斯琴图雅  
我们依时间顺序将日元国际化进程划分为初始、发展和日元亚洲化三个阶段,对每个阶段日元国际化进程进行详细介绍和评价,最后对日元国际化进行深入分析,相应提出人民币国际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力  孙勇  
一是增强经济发展稳定性,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坚实基础。从美、日、德三国货币国际化的过程来看,无一不是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开启其国际化之路的。一国的经济规模、经济实力只有达到一定程度,该国的货币才会被别国接受,这也是市场自发推动的必然选择。二是保持币值稳定,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马克和日元分别从正反两方面向我们证明了,币值稳定对于本币国际化的重大意义。一国货币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和频繁波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于永臻  李明慧  
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讨论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本文通过考察美元、日元、欧元和英镑等主要国际货币的国际化历程,总结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和借鉴意义,认为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应在政府主导下分步骤有计划地推进,国内金融市场和离岸市场及回流机制建设并举,走先区域化后国际化的道路。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翀  
英国凭借世界第一的经济实力和完善的金融体系使英镑成为国际货币,美国凭借着世界第一的经济实力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制度安排使美元成为国际货币,日本则凭借着世界第二的经济实力使日元走向国际化。作为国际货币的英镑和美元取得了与它们经济地位相应的货币地位,但是日元没有取得与它的经济地位相应的货币地位。从这个角度看,日元的国际化并不成功。现在,人民币正走向国际化,中国面临的国际经济格局与日本当时面临的国际经济格局是相似的。人民币要成功地走向国际化,除了需要具备中国国际经济地位不断增强这个经济因素以外,还需要借助现行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通过建立超主权国际货币并在其中体现人民币成分的制度因素。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钧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教育服务业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对教育偏重公益性的理解,使得有关教育和教育产业等一些相关问题的讨论不够深入透彻。与快速发展的其它领域经济相比,教育服务业的"短腿"现象十分明显。文章从教育入手,揭示教育公益性之外的产业属性,并从思想观念、体制和开放三个方面寻找突破口,以求把握机遇,积极推动我国的教育服务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彪  
农业国际化是以色列实现农业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重要途径。以色列农业的国际化发展是内部驱力和外部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以色列政府一方面借助农业职能部门组织本国农产品和农业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使本国技术、设备在亚非拉多国得到广泛应用。另一方面,农业科技企业也积极寻求对外合作,由此进一步提高了以色列农业的国际化水平。以色列农业国际合作方式为我国农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于丹  
近二十年来,美国宏观经济波动逐渐趋于稳定,同时其服务业比重也在不断提高,本文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探讨了这两种经济现象之间是否存在着必然的联系。结果表明,服务业的增加值和就业增长率的波动幅度几乎相当于工业波动的二分之一,同时,服务业的相对波动性也小于国民经济的,而工业的相对波动性则大于国民经济的波动性,所以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确实具有“稳定器”作用。这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齐全  
WTO自由、竞争、国际化特性对我国道德教育带来了影响和启示,我国道德教育在培养人才中应注意三个问题:自由性启示———培养主体意识和法制观念;竞争性启示———培养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国际性启示———培养爱国精神和全球视野。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德显  徐亦宁  
在全球化深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提升综合国力、推动经济复苏、扩大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进入21世纪之后,日本采取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健全留学服务体系、多渠道完善保障机制、推动多边人才的培养与流动等策略,从而形成高等教育合作网络,以吸引国外尖端人才并确保科技创新优势地位,获取经济利益并增加财政收入,输出价值观并扩大国际影响力。后疫情时代,国际化在给高等教育发展带来风险的同时也蕴含着多种机遇,我国应在结合自身国情的基础上借鉴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有益经验,提高留学教育水平与留学生服务水平,扩大留学生双向流动规模,同时要增强文化自信心,并关注时代变化,适时发展在地国际化,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锎心   张淼  
通过促进师生主体的国际双向流动、开展多类型的国际化职业教育课程、注重实践导向的国际化应用研究、优化以人为本的国际化服务体系等策略,荷兰高等职业教育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国际化道路。借鉴荷兰经验,我国应建立以资格框架为基础的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体系,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学位体系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制度支持,推动师生主体的双向流动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立足点,开展多维度举措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实施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