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89)
2023(5853)
2022(4675)
2021(4622)
2020(3787)
2019(8934)
2018(9083)
2017(15282)
2016(9353)
2015(10703)
2014(10792)
2013(9929)
2012(9469)
2011(8650)
2010(9183)
2009(8173)
2008(8327)
2007(7749)
2006(7065)
2005(6681)
作者
(24909)
(20693)
(20627)
(19607)
(13456)
(10065)
(9573)
(8135)
(7929)
(7862)
(7146)
(7073)
(6739)
(6682)
(6526)
(6514)
(6477)
(6267)
(6084)
(6021)
(5677)
(5132)
(5101)
(5009)
(4731)
(4708)
(4685)
(4498)
(4486)
(4258)
学科
(25862)
经济(25827)
教育(19545)
(19405)
管理(18861)
中国(15328)
(12707)
企业(12707)
(10036)
理论(9739)
方法(8876)
(8385)
教学(7514)
数学(6895)
工作(6879)
(6856)
服务(6747)
数学方法(6630)
(6339)
业经(6078)
(5995)
贸易(5988)
(5792)
(5673)
地方(5342)
农业(5340)
发展(5101)
服务业(5056)
(4978)
技术(4695)
机构
大学(125214)
学院(118133)
研究(47759)
(36718)
管理(35653)
经济(35340)
中国(30268)
教育(30212)
(30183)
科学(29349)
理学(29308)
理学院(28811)
管理学(27866)
管理学院(27593)
(27450)
师范(27277)
(24993)
师范大学(22497)
研究所(22452)
(21585)
北京(20483)
中心(20375)
(19535)
技术(18664)
(18652)
(17599)
(16967)
业大(16247)
职业(16070)
农业(15047)
基金
项目(71909)
研究(59488)
科学(56091)
基金(46627)
(40837)
国家(40302)
教育(35323)
社会(33657)
科学基金(32351)
社会科(31360)
社会科学(31348)
(29110)
编号(27629)
成果(27004)
(26722)
基金项目(22781)
课题(22582)
(19530)
资助(19360)
自然(18826)
自然科(18424)
自然科学(18418)
自然科学基金(18065)
重点(17938)
项目编号(17080)
(16872)
(16560)
规划(16192)
(15839)
(15620)
期刊
教育(51254)
研究(47890)
(46588)
经济(46588)
中国(39869)
学报(21336)
(18014)
大学(17385)
科学(17218)
技术(15115)
(14728)
管理(14355)
学学(14079)
图书(12951)
职业(12556)
农业(12231)
书馆(9802)
图书馆(9802)
(8709)
金融(8709)
(8431)
论坛(8431)
技术教育(8302)
职业技术(8302)
职业技术教育(8302)
经济研究(7241)
财经(7136)
(6852)
业经(6601)
(6375)
共检索到209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邬大光  林莉  
教育是一种交流活动,教育交流是一种文化现象,大学是实现教育交流最有效的机构之一。教育服务作为现代教育交流的一种概念和形式,正在赋予原初意义上的教育交流新的内涵,而高等教育层面上的教育交流,正在催生着教育属性的变化,或者说是教育交流在本质上的一种异化。历史上,高等教育国际交流的影响因素和根本动力, 经历了由文化力量为主到政治力量为主,再到经济力量为主的转变,而每次转变都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教会大学,集中体现了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过程中中外教育交流背后的利益冲突与政治反抗;当代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舞台上,经济因素日益成为重要方面,其中,教育服务是一种具体的表现方式,但却是...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田正平  肖朗  
教育交流是人类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各民族 本文通过回顾世界近现代教育交流的若干基本史实着重探讨教育交流中教育传统与政治因素政府行为与民间交流以及吸收借鉴与发展创新的关系等问题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正>征订《现代教育技术》ISSN1009-8097/CN11-4525/N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CSSCI检索源期刊投稿平台:https://xjjs.cbpt.cnki.net/定价15元/期全年定价180元半年定价90元订阅方式?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736国外发行代号:M1689?团体订购(全年每期10册、半年每期20册及以上)请与发行部老师联系(010-62782405)
关键词: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宏  
学校教育一直是教育史研究的核心问题。许多教育史学家注重历史的连续性,认为教育史就是学校从小到大,从"萌芽"到参天大树的过程。实际上,19世纪以来,学校教育已经发生了断裂性变化。现代学校决不是以往学校在规模上的扩大,它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在现代学校中,教育已经渗透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教师的课堂教学、学校日常生活管理,还是学校建筑本身,都承载着某种教育功能,对学生的心理、身体以及行为进行塑造。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班纳  徐斌艳  
本文论述正面与负面道德经验对反思性伦理以及道德教育的意义。它探讨来自苏格拉底、康德与黑格尔的伦理性反思,并且与卢梭、施莱厄儿马赫以及赫尔巴特等经典教育理论进行对照研究。本文从社会科学研究角度将柯尔伯格发展理论与欧泽关于负面道德经验意义的研究进行对照。最后综合哲学、教育学以及社会科学角度的研究提出道德教育与教养的实验性理论。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丁新  武丽志  
远程教育的基本产出是服务,其质量有别于普通的产品质量而具有特殊性。本文从服务的视角出发,阐述了远程教育的服务质量观,并据此分析了远程教育质量的组成和特征,就服务质量观对远程教育实践工作的启示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汲喆  
从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上半叶,以杨文会、欧阳渐为代表的在家佛教徒将现代教育的知识取向、学校制度和价值观念引入佛教,重新定义了佛教传承的内容、形式和主体,改变了中国佛教中神圣、知识与权力的结合方式。他们不仅有意识地为居士争取全权的宗教地位,而且形成了机制独立、师承有序的信念团体。这一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具有真正独立于僧伽佛教的自主性的中国现代居士佛教的诞生。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邱昆树  
速度构成了现代性的核心,它承载着个人梦想、规划和美好生活的实现与社会的文明进步。现代性条件下的教育也在以其特有的方式追求着速度,速度逻辑影响着现代性教育的基本运行。现代教育对速度的追求表现为绩效导向的考评机制、理性进步的知识偏好、时间焦虑的内心体验。速度逻辑作用下的现代性教育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却也引发了严重的后果,速度技术空间抑制原初本真空间、技术合理性遮蔽价值合理性、社会时间对生命时间的宰制,这将窒息教育的精神性和灵魂而导致“新异化的诞生”。现代教育需要超越工程—技术导向,摆脱速度逻辑的束缚,对教育的过程属性保持自觉,坚守教育的人文精神化育功能,促进学生之生命时间的解放,在速度解放的时代更好地促进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蒋乃平  
MES、CBE中的西方现代教育思想印痕蒋乃平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近年来相继引进了联合国劳工组织开发的MES(ModulesofEmployableSkills─—模块式技能培训)和北美流行的CBE(CompetencyBasedEducation...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曹万昌  张志旭  赵裕亮  张玲  岳鹏飞  汪宏远  
现代教育技术来辅助数学教学,有着很大的优势,必将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和获取新知识学习方法,也是本世纪大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的主要方面,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能更好地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思想观念,跨出传统的教育模式,掌握现代教学手段,能够熟练运用新的教学手段,保证大学数学课堂学习质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竺亚芬  吴叔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叶正波  王飞  徐晓虹  
本文从一个真实的事例入手,引发对学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思考,提出成立教育议事会,以把学校还给社会,还给家庭.从而为学校与家长、社区之间的有效沟通搭建平台。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施志毅  
本文提出教育服务业市场机制政策应用范围界定的重要性,同时运用公共产品理论为工具,根据国内外网络教育发展趋势,提出网络教育领域引入市场机制发展现代教育服务业的观点。并对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体制、机制创新进行了初步分析。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丁道勇  
杜威的民主观念属于典型的大众民主,与卢梭等人的民主观念一样,都缺乏现实性基础。在教育的社会职能问题上,杜威的民主教育理论也相应地缺乏现实性。作为一种替代品,从实践概念的角度来规划的好社会远景,有别于民主政治的理想。这样,各行业内的卓越标准是否得到了传播和更新,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关键;好社会不再以民主参与的程度为标志,转而强调实践传统的存续与发展。与杜威不同,这种关于好社会的远景,要求一种有别于民主教育的新的教育主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