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73)
- 2023(4191)
- 2022(3359)
- 2021(3421)
- 2020(2597)
- 2019(5825)
- 2018(5921)
- 2017(9308)
- 2016(6143)
- 2015(6874)
- 2014(6958)
- 2013(5943)
- 2012(5641)
- 2011(5376)
- 2010(5803)
- 2009(5172)
- 2008(5077)
- 2007(4863)
- 2006(4474)
- 2005(4306)
- 学科
- 教育(19488)
- 济(15719)
- 经济(15707)
- 中国(11678)
- 管理(11291)
- 理论(8856)
- 业(8183)
- 学(6952)
- 企(6798)
- 企业(6798)
- 教学(6546)
- 农(4731)
- 发(4586)
- 方法(4304)
- 发展(4245)
- 展(4122)
- 思想(3839)
- 财(3804)
- 业经(3801)
- 研究(3645)
- 政治(3618)
- 革(3541)
- 制(3414)
- 思想政治(3359)
- 政治教育(3359)
- 治教(3359)
- 高等(3333)
- 德育(3327)
- 改革(3263)
- 技术(3248)
- 机构
- 大学(85404)
- 学院(80076)
- 研究(31850)
- 教育(28051)
- 范(24005)
- 师范(23951)
- 济(23255)
- 经济(22456)
- 管理(20347)
- 京(20042)
- 师范大学(19831)
- 科学(17543)
- 中国(17174)
- 理学(16537)
- 理学院(16179)
- 管理学(15725)
- 所(15659)
- 管理学院(15523)
- 江(14243)
- 研究所(14056)
- 北京(13837)
- 职业(13172)
- 财(12999)
- 中心(12516)
- 技术(12302)
- 州(11328)
- 院(11122)
- 教育学(10984)
- 财经(10054)
- 经(9017)
- 基金
- 项目(44458)
- 研究(42515)
- 科学(36326)
- 教育(28640)
- 基金(27939)
- 社会(23930)
- 家(22982)
- 国家(22573)
- 社会科(22217)
- 社会科学(22212)
- 编号(20791)
- 成果(20680)
- 省(18516)
- 科学基金(18343)
- 课题(18132)
- 划(17781)
- 年(16184)
- 基金项目(13454)
- 规划(13097)
- 项目编号(12453)
- 性(12098)
- 度(11774)
- 部(11706)
- 重点(11699)
- 教育部(11034)
- 发(10959)
- 研究成果(10954)
- 阶(10748)
- 资助(10746)
- 段(10708)
共检索到137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骆正林
教育舆论是依附在教育景观中广泛传播的,教育部门只有深入把握教育景观的建构规律和教育舆论的形成规律,才能正确处理各类复杂的教育公共事件,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注入理性的正能量。转型期社会环境下,教育景观和教育舆论呈现以下特征:热点事件是教育景观的源头,是社会舆论的触发器;网络是教育景观建构的主要空间,舆论领袖在分享景观主导权;教育景观成为社会公众消费的对象,情绪型舆论成为景观的重心;教育进入综合型景观主导时代,教育舆论在媒介互动中获得巨大能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蒋建华
教育舆论分析,是就社会公众对共同关心的教育政策、事件、现象和问题公开表达出来的言论和意见等信息进行汇集、分析并作出科学判断的过程。作为对教育实践需求的回应,教育理论领域的教育舆论分析是伴随着社会利益分化、媒体改革和网络新技术发展而诞生的,因而教育舆论分析有可能成为教育理论的一部分。教育舆论分析需要从研究定位、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角度进行考量。教育舆论分析的基本路径依次为搜集教育舆情,对基于教育舆情的教育舆论进行研究判断,提出解决教育舆论问题的教育政策建议和舆论环境建设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万安中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舆论支持是极为必要的。一是因为政府及社会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相关舆论正确引导及支持不足。二是由于舆论宣传的滞后与缺陷,制约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民办高等教育 舆论支持 必要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骆正林
教育是为提高人民的素质而办,教育必须要考虑人民的期待和感受。人民的期待、感受和评价是社会舆论的主要内容。各类媒体是社会舆论的主要载体,社会舆论主要通过媒体来表达。主流媒体、都市媒体、社交媒体是社会舆论的三种主要载体,它们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持模式分别是宣传与鼓动模式、宣传与告知模式、参与与监督模式。在不同的媒体支持模式下,政策议程、媒体议程、公众议程三者之间的关系也不同。在信息化时代教育部门应深入把握媒体的不同支持模式,科学制订舆论宣传战略,有效利用媒体的引导功能,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来到中国教育报刊社考察调研,向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新春的问候,并对做好教育新闻宣传工作提出殷切希望。这充分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工作和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全国教育新闻工作者是巨大的鼓舞。刘延东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中国教育报刊社和全国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取得的成绩和贡献,深刻阐述了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全面分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Б.Б.波雷諾夫 陈傳康
人类社会的发展愈完善,人类社会愈接近共产主义,承受资本主义制度的科学机构也就更显得不适合于社会生活的新情况。事实上,这里所指的新情况是指那引向根本改造自然的伟大的共产主义建设事业。为了有效地改造自然,当然首先必须认识自然。要认识自然,便应该"不是把自然界看作什么彼此隔离,彼此孤立,彼此不相依赖的各个对象或各个现象的偶然堆积,而是把它看做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梅琳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舆论的影响越来越大。要卓有成效地引导高校的网络舆论建设工作,必须对高校网络舆论进行理论建构。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应以思想引导、心理开导、信息交流为目标,坚持方向性、求实性、民主性、层次性、及时性原则,根据网络舆论引导的不同类型与特征,采取适宜的方法与途径,针对网络舆论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关键词:
高校 网络舆论引导 理论建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陶仁义 杨雨慧
1917年,职业教育在国内倡导伊始,被传统文人恶意讥讽为“吃饭教育”,黄炎培等职教界人士在以《申报》为主体的舆论支持下,对这种观点进行了回应。自此,吃饭(生计)、职业、教育之间的关联逐渐为世人所接受,也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被纳入新的学制体系。回顾职业教育在民国时期被社会广泛接受的发展历程,对当下职业教育坚定走类型发展之路提供了历史借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松青 罗福
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是系统工程,是全员育人的过程,必须树立"大宣传"理念。媒体联动和融合不是简单的组合和拼装,而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协作关系。推动宣传思想工作精细化,使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大学生的心灵罗盘和情感寄托。高校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校园媒体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舆论引导的有效载体,应积极推进媒体融合,建设"全媒体校园",用正确的观点和评论形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潘懋元
一份有影响力的刊物,既要有深厚文化积淀,又要与时俱进,重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创办至今,已近半个世纪。作为教育部主管期刊,在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解读主管部门的文件条例、总结高校办学经验、评介政策实施中的成效与问题以及建言献策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不仅如此,它还具有不同于一般机关刊物的特色,介入高等教育专业理论研究领域,以短小精悍的短文,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高原
社会舆论是影响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运用议程设置理论能够在媒体议程、社会舆论和教育发展三者之间建立起关联,在此基础之上考察美国标准化教育改革的转向,进而揭示社会舆论被媒体议程建构并影响教育发展的机制规律。以此为鉴,相关部门需要重视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完善教育舆情的搜集与分析机制;积极干预社会舆论的形成过程,注意负面教育舆论的疏导;发挥媒体正向舆论引导功能,为教育发展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灿发 郭英
新媒体发展的形势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迫切的要求,在微信广泛普及的今天,思考"微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制定相应策略,对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年)》,落实"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的工作方针具有重要意义。一、"微舆论"的特点微博时代的到来让话语权从小众走向大众,方便的信息发布、转发、评论等功能,让其成为公众信息披露、抒发心情和互动热议的平台,我们已进入"全民发声"的时代。与此同时,以微信为代表的即时通信高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托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兴起和发展,网络已经在我们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天都有不同的信息在网络世界中不停地发布与转载。大学生作为互联网世界里的一大群体,网络舆论对他们的世界观形成有很大影响。这种影响积极和消极的因素并存,为了促进积极影响、克服消极影响,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其中进行及时、正确的指导。这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文章通过分析网络舆论的正负影响,提出巩固网络舆论正面影响和消除网络舆论负面影响的措施,从而更好地开展网络舆论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舆论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