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16)
- 2023(14363)
- 2022(11233)
- 2021(10454)
- 2020(8191)
- 2019(18545)
- 2018(18535)
- 2017(33959)
- 2016(19104)
- 2015(21614)
- 2014(21536)
- 2013(19910)
- 2012(17926)
- 2011(15994)
- 2010(15787)
- 2009(13583)
- 2008(12909)
- 2007(11747)
- 2006(10146)
- 2005(8551)
- 学科
- 济(71331)
- 经济(71275)
- 管理(51622)
- 业(48103)
- 企(40228)
- 企业(40228)
- 方法(30156)
- 中国(26536)
- 数学(26119)
- 数学方法(25688)
- 教育(21431)
- 农(21298)
- 业经(20790)
- 财(16427)
- 理论(15172)
- 地方(15074)
- 农业(14070)
- 技术(13949)
- 学(13915)
- 产业(12324)
- 发(12322)
- 制(11849)
- 贸(11731)
- 贸易(11725)
- 易(11457)
- 信息(11072)
- 和(10979)
- 教学(10649)
- 划(10482)
- 策(10466)
- 机构
- 大学(251747)
- 学院(248664)
- 管理(96484)
- 济(94460)
- 经济(92285)
- 理学(83483)
- 理学院(82576)
- 研究(81241)
- 管理学(80945)
- 管理学院(80421)
- 中国(55064)
- 京(53805)
- 科学(47296)
- 范(42119)
- 师范(41809)
- 财(41674)
- 江(38067)
- 中心(38030)
- 所(36894)
- 教育(35787)
- 师范大学(34003)
- 研究所(33730)
- 业大(33729)
- 财经(33723)
- 北京(33327)
- 农(33319)
- 经(30876)
- 院(30783)
- 技术(30720)
- 州(30079)
- 基金
- 项目(173415)
- 科学(139737)
- 研究(136003)
- 基金(123662)
- 家(106156)
- 国家(105166)
- 科学基金(91873)
- 社会(85763)
- 社会科(81145)
- 社会科学(81128)
- 教育(69782)
- 省(69091)
- 基金项目(64661)
- 划(59133)
- 编号(58343)
- 自然(56560)
- 自然科(55321)
- 自然科学(55310)
- 自然科学基金(54290)
- 成果(48489)
- 资助(48169)
- 课题(41951)
- 重点(39975)
- 部(39355)
- 发(38604)
- 创(37410)
- 项目编号(35916)
- 国家社会(35220)
- 教育部(35068)
- 年(34748)
- 期刊
- 济(100901)
- 经济(100901)
- 研究(77064)
- 教育(60324)
- 中国(56001)
- 管理(36313)
- 学报(32889)
- 财(32118)
- 科学(32009)
- 农(30501)
- 技术(28727)
- 大学(27903)
- 学学(24260)
- 农业(21202)
- 融(17920)
- 金融(17920)
- 业经(17909)
- 图书(16771)
- 职业(16300)
- 财经(16235)
- 经济研究(15111)
- 经(14075)
- 问题(13206)
- 坛(13056)
- 论坛(13056)
- 书馆(11751)
- 图书馆(11751)
- 技术经济(11387)
- 发(11288)
- 业(11285)
共检索到3702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郭文革 黄荣怀 王宏宇 贾艺琛
2020年的大规模在线教育实验,大大加快了中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步伐。随着“十四五”建设的开局,教育部发文推动“教育新基建”建设,高教司则启动了“新兴领域教材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知识图谱的新型教材建设”就是其中的一项。为了厘清“基于知识图谱的新型教材”的概念内涵,明确其在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从数字新基建对知识生产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历史上的教育“基础设施”与教材形态的变革、数字媒介环境下教材形态变革的典型案例分析三个方面展开研究。研究发现,数字“新基建”是推动人类文明跃迁式发展的主要因素。历史上教育“新基建”的变革,使教材形式发生了从吟诵史诗、手工抄本到印刷教科书的变革。进入信息时代以来,人工智能研究者一直致力于创建一套知识生产的“数字‘新工具’”,知识图谱就是目前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一种知识表达和处理工具。综合以上分析,本文从内容表征、知识组织方式、教学应用等方面提出了一个基于知识图谱的新型教材的描述性定义。文章最后指出,基于知识图谱的新型教材,是培养具有交叉学科视野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新型人才、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支持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项基础枢纽工程。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张爽 张奂奂 张增田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深度融合,越来越多的教育技术手段走进课堂融入教材,数字教材已成为促进课堂教学及课外学习的新型教材形态。为了解国内外数字教材研究热点与趋势,本研究利用CiteSpace软件,以发文量、发文国家、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及突现词五个方面,对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0-2022年国内外数字教材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教育出版可能是未来国内数字教材的研究方向,数字教材使用的教育影响可能是未来国际数字教材领域的研究趋势;国内外数字教材研究均聚焦数字教材的内涵、开发和应用,差异体现为数字教材的研究范式、使用主体和话语体系。
关键词:
知识图谱 数字教材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刘晖 张艳芳
2004年香港特区政府提出建设区域教育枢纽的设想,作为“一国两制”框架下香港特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建设区域教育枢纽,建立与“一国两制”相耦合的特区高等教育,对于香港和内地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也彰显“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价值。香港特区区域教育枢纽政策既是对国际高等教育竞争的回应,也是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呼应,更是对“一国两制”的响应。根据“一国两制”理论,基于“全球—国家—地方”分析框架,探讨“一国两制”下香港特区区域教育枢纽建设,发现香港特区区域教育枢纽建设选择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区域化和高等教育多元化三大发展战略和建设路径,在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深化区域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和促进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区域教育枢纽建设初具形制,未来可期。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马娴 汪昀 梅影
数字化营销目标客群或对象具有体量大、需求各一、行为复杂等特点,如何精确辨别客群的真实需求,制定千人千面的营销解决方案并配套一系列的增值服务成为数字化营销的首要任务,而知识图谱的认知、理解、应用的构建过程恰好适用于数字化营销中的客户资料收集、喜好及关联分析、精准投放及定向营销、客户服务、风险监控等各个环节,将目标客群作为知识图谱的各个节点,以客群的基本属性、交易行为、情感反馈等因素为边,形
关键词:
数字化营销 知识图谱 关系图谱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谢梅 赵森 臧雨琪
【目的/意义】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与途径,厘清我国非遗数字化研究进程,有助于客观反映非遗保护和传播研究的现状及问题,为非遗数字化研究推向深入,提升学术研究对现实实践行为的指导作用有重要意义。【设计/方法】运用CiteSpace对CNKI收录的188篇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的核心期刊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在对研究文献进行基本状况分析的基础上,绘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的趋势图谱与聚类图谱。【结论/发现】现有研究成果相对独立,存在着政策导向与技术驱动的双重特征,跨学科与个案研究的研究方法在该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仍存在研究框架尚未形成、技术边界问题有待讨论、重技术描述轻体系构建等问题。因此,加强系统性理论建设、深化跨学科研究、采取多种研究方法、注重前沿技术发展应是下一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的重点。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谢梅 赵森 臧雨琪
【目的/意义】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与途径,厘清我国非遗数字化研究进程,有助于客观反映非遗保护和传播研究的现状及问题,为非遗数字化研究推向深入,提升学术研究对现实实践行为的指导作用有重要意义。【设计/方法】运用CiteSpace对CNKI收录的188篇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的核心期刊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在对研究文献进行基本状况分析的基础上,绘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的趋势图谱与聚类图谱。【结论/发现】现有研究成果相对独立,存在着政策导向与技术驱动的双重特征,跨学科与个案研究的研究方法在该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仍存在研究框架尚未形成、技术边界问题有待讨论、重技术描述轻体系构建等问题。因此,加强系统性理论建设、深化跨学科研究、采取多种研究方法、注重前沿技术发展应是下一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的重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晓军 赵文平
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是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分。为全面掌握我国职业教育教材的研究现状、热点主题和演进趋势,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000—2022年CNKI数据库中北大核心期刊和CSSCI收录的780篇文献作者、机构和关键词进行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研究得出,职业教育教材研究热点主要包括教材编写策略、新形态教材建设、校企“双元”教材开发、教材课程思政建设、教材改革等。未来将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科教融汇、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课程思政和新课程标准等视域下,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材研究内容,拓展研究领域。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高腾飞 陈刚
重新界定"数字服务化"概念,厘清研究进展,突出其规模化的个性化和缓解信息不对称的核心特征,运用CiteSpace的科学知识图谱方法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可视化,并从研究的趋势、主题、模式、目标、短板五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外研究总体呈现学科视角不断丰富、成果数量持续增长、研究主题更加多元的态势,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数字技术、大数据、数字化、服务化等方面,但国际上关注企业的主观能动性,主要围绕工业时代传统制造业的服务化理论展开研究,而国内拓展出基于数字时代和跨学科视角的新的研究范式,在数字人文、服务业的数字化等方面展露优势并已形成若干基于国内情境的原创性理论成果,但仍面临学者与研究机构之间缺乏合作的现实难题。最后提出未来可以围绕数字服务化的相关概念辨析、理论体系建构、测量方法探索、典型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及加强和推进研究合作机制与理论体系建构等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耘
科技创新能力是世界城市影响力、控制力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过程,本质上是不断提升北京国际影响力与控制力的过程。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建设的核心是强化枢纽功能,是对北京科技体系在国际、国家科技体系中的功能定位的概括。因此,强化北京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功能是推进北京世界城市建设的战略突破口和着力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向传三
中国是世界上水资源问题最严峻的国家之一。中国水资源存在三大问题 :第一 ,总量不足 ;第二 ,空间分布不均 ;第三 ,时间分布也不均。西部康巴藏区———川、滇、藏交界区域 ,将成为中国未来水资源调配的枢纽。实施从康巴地区开始的大规模调西南之水济西北之土的工程 ,即是西部大开发的核心战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慧 黄紫阁 温素彬
本文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国内研究文献进行了知识结构和动态演化情况分析。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领域研究始于2000年,之后一直稳定于较低水平,2019年开始热度呈井喷式增长,至今其增长速度仍处于较高水平;各主题的研究框架有待发展,研究主题之间的联系紧密性有待提高,具体为,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助力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研究主题,企业数字化管理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企业数字化与价值创造、数字化能力与创新绩效、数字化创新能力、数字化档案馆建设等研究主题处于边缘地位,制造企业动态能力与技术创新研究存在潜在的研究空间;研究主题呈多元化趋势,研究阶段可分为探索萌芽期(2000~2017年)、探索起步期(2018~2020年)、高速发展期(2021~2022年)三大阶段,研究颗粒度也一直在细化,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瑛莹
本文以我国2015-2022年293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将“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对城市商贸流通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第一,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能够显著促进城市商贸流通效率的提升,且经过平行趋势、安慰剂及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可以通过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这条路径有效提升商贸流通效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万钟 殷为华
上海产业结构最显著的特点是第二产业十分突出,第三产业相对落后。这不仅与国际大都市的要求极不相称,也不利于发挥其在长江经济带的“龙头”作用。文章旨在分析上海产业结构特征,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和产业布局优化的模式,并进而提出了要重点加强枢纽工程建设,以利充分发挥上海的“龙头”作用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产业布局 枢纽工程 上海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俊玲
加快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是有效集聚分散的物流资源、畅通干线物流通道、强化区域枢纽互联、建设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我国地级市层面的纵向面板数据,探究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对物流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对物流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能通过降低流通成本、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加强区域间流通联系促进物流效率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对物流效率的影响在市场分割度低、物流资源更丰裕的地区更加显著。据此,提出加大政府投资、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差异化举措的建议,以期增强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对物流效率提升的促进作用。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赵丙军 司虎克
国内知识网络研究的年发文量和学术共同体规模总体上呈增长趋势,期刊分布、机构分布、作者分布均呈现相对集中与高度离散并存的特征,研究热点主要包括知识管理、产业集群、社会网络、知识流动、复杂网络、数字图书馆、知识共享、知识服务、知识转移等;知识网络理论研究重点集中在知识网络的概念、类型、结构、构建方法、形成与演化的动力及机制等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