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83)
- 2023(5045)
- 2022(3971)
- 2021(4134)
- 2020(3195)
- 2019(7310)
- 2018(7557)
- 2017(10807)
- 2016(7882)
- 2015(9168)
- 2014(9432)
- 2013(8104)
- 2012(7683)
- 2011(7104)
- 2010(7803)
- 2009(6868)
- 2008(6622)
- 2007(6170)
- 2006(5766)
- 2005(5664)
- 学科
- 教育(22892)
- 中国(14467)
- 管理(13323)
- 济(12540)
- 经济(12511)
- 教学(10332)
- 理论(10178)
- 业(8579)
- 学(7485)
- 企(6786)
- 企业(6786)
- 研究(5637)
- 学法(5623)
- 教学法(5623)
- 农(5458)
- 学校(5228)
- 思想(4942)
- 发(4883)
- 政治(4869)
- 制(4550)
- 思想政治(4525)
- 政治教育(4525)
- 治教(4525)
- 学理(4513)
- 学理论(4513)
- 德育(4486)
- 高等(4451)
- 发展(4355)
- 财(4296)
- 革(4241)
- 机构
- 大学(95917)
- 学院(86336)
- 研究(35887)
- 教育(33783)
- 范(26779)
- 师范(26629)
- 京(23711)
- 管理(22135)
- 师范大学(21980)
- 中国(21147)
- 科学(20780)
- 济(20390)
- 经济(19263)
- 江(18595)
- 所(17340)
- 理学(17242)
- 理学院(16818)
- 北京(16612)
- 职业(16430)
- 技术(16145)
- 中心(16134)
- 管理学(16107)
- 管理学院(15893)
- 研究所(15413)
- 州(14371)
- 院(13197)
- 财(12986)
- 教育学(12661)
- 职业技术(11408)
- 农(11052)
- 基金
- 项目(48174)
- 研究(47536)
- 科学(38293)
- 教育(33450)
- 基金(27548)
- 成果(25393)
- 社会(24477)
- 编号(24132)
- 社会科(22596)
- 社会科学(22593)
- 家(22191)
- 国家(21743)
- 课题(21698)
- 省(21026)
- 划(20243)
- 年(19469)
- 科学基金(17402)
- 规划(15058)
- 项目编号(14540)
- 研究成果(14256)
- 度(13805)
- 性(13356)
- 重点(12785)
- 一(12709)
- 大学(12641)
- 基金项目(12537)
- 部(12448)
- 年度(12142)
- 阶(12077)
- 段(12035)
共检索到1700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正伟 薛玉琴
马相伯是中国近代教育救国论先驱。他倡行的科学与人文并重的教育救国思想,既吸收了教会大学一些人文主义教育传统,又秉承了儒家人文教育精神,并赋予其时代内涵。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中,马相伯的教育救国思想与实践不仅积极回应了启蒙与救亡的时代主题,而且为中国近代大学史提供了一个利用教会教育资源自主创办现代大学的成功范例。
关键词:
马相伯 教育救国 耶稣会 科学 人文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孙宗禹
现代高等教育倡导“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首先是来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所提出的需求。近百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大力发展科学教育的同时,并不是没有人文教育,更不是没有人文精神。因此,把近百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所处的阶段表述为“过分偏重科学教育的阶段”更为妥贴。从总体上说,当前与其提“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不如提“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更为确切。
关键词:
科学教育 人文教育 整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岂之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大学理念我翻阅了20世纪初有关此问题的一些资料,有这样的印象:20世纪初,我国教育和文化的先驱者介绍西方科学、设计中国的科学教育时,他们没有偏见。在他们看来,“科学”范畴中既有自然科学,也有人文社会科学。具有代表性的是,鲁迅于1907年写的《科学史教篇》,叙述西方科学史的讲义(收集在杂文集《坟》里)。鲁迅提出教育的目的是“致人性于全”、即人的全面发展。为此,人们需要自然科学,也要人文社会科学。用他的话说就是:人类需要牛顿,也要莎士比亚;要康德,也要贝多芬;要达尔文,也要嘉莱勒;物质生活和精神养料都不可缺少。将这一理念引进中国高等教育,并使之成为教育实践的,是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尚钢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要树立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在改革中讲稳定,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抓质量,在质量中显特色,在特色中上水平。紧紧抓住改革、稳定、发展、质量、特色、水平六个关键词,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大学。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办学理念 科学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杜英杰 张金宝
提出并阐述了"老年大学+"办学理念,以山东省老年大学为例探讨了实践操作机制,对当前我国老年大学,特别是省市办老年大学转型发展,推进现代老年教育体系和积极老龄化社会建设提供思路借鉴。
关键词:
“老年大学+” 办学理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史铭之
台湾龙华科技大学实施实务与博雅并重的全人教育愿景,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过程,"职场伦理"为特色的通识教育,强调跨学科整合的三创学程,双主体的校企合作机制。其启示意义在于:精致化与特色化是应用科技大学发展的关键要素;兼顾专业性与通识性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跨学科合作能力是技术创新人才的核心素质;校企利益共同体是实现产学研深度合作的有效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廖志平
教育的本真在于立德树人,养成教育是一种培"根"的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情操和严谨做人处事风格的教育。要采取规范、纠正、陶冶等教育方式,通过思想养成、规范养成、适时养成、空间养成、示范养成、实践养成、自我养成等路径,帮助大学生创造幸福人生,养成幸福人格,实现人生目标。
关键词:
办学理念 养成教育 实践探索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钱玲
西部州长大学作为美国远程教育领域具有特色的虚拟大学,因其办学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创办9年来一直受到美国远程教育领域的关注。本文在简要介绍其办学动因和发展现状后,分析其办学的特色,以期对我国远程教育的发展有所借鉴。
关键词:
西部州长大学 美国 远程教育 探索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江南
围绕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的总体趋势,结合西安工业大学的发展历史,论述了地方高校必须围绕区域经济发展,认真履行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正确处理大学内涵建设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并以西安工业大学为例,从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剖析了办学理念,对其内涵发展的途径进行了探析。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梁立军 刘超
为贯彻落实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清华大学提出了建设"绿色大学"的构想,强调面向国家和社会需求,围绕绿色人才培养和绿色科技研发,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理念落实到大学的各项活动中、融入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十余年来,在国家和地方的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热心帮助下,清华大学不断探索和践行绿色大学理念,丰富和发展绿色大学的内涵,在开展"绿色教育"、实施"绿色科技"和建设"绿色校园"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努力促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事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江南
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办学传统和校训是相互关联的统一体,虽然在表述上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是从实质上讲,主要是围绕学校的发展能否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能否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能否满足学生和家长的求学愿望来设计的,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春花 朱其训 邵卫旭
现代大学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其中,培养人才是大学教育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目的。而培养既具科学技术知识、又富于人文社会观念的新型人才,是当今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正是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新的定位。因此,必须在人才观、教育模式、科学与人文的整合三个层面进行全新的思考,从而培养科学与人文精神并重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
现代大学 人才培养目标 科学与人文精神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春絮 李梦秀 马韶君
国际化办学是我国应用技术大学参与构建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国际化办学实践为案例,从历史向现代的国际化办学理念嬗变为切入点,分析我国地方应用型高校的"一基准、三模式、五联动"国际化人才培养实践路径,对实现新建省域高校由"引进高等教育资源"向"输出特色高等教育资源"的转型发展、地方高校推进国际化办学特色、实现国际化办学示范成效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彭荣础 王处辉
作者以西方大学的主要发展阶段为主线,考察历史进程中的大学独立自由状态。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大学不可能也从未获得过完全的独立自由,大学的独立自由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受控制的自由。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现代大学理念的本土化必要性与可能性作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
独立自由 理念构建 本土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陆继锋 陈炳霞 吴明海
宗群是延安民族学院和中央民族学院的参与创办者和主要办学负责人。在长期的民族教育实践中,宗群不断总结民族院校办学经验,探寻民族教育发展规律,形成了其办学理念,对于当下民族院校发展和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而言,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值得研究和借鉴。
关键词:
宗群 民族教育 民族院校 办学理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