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71)
- 2023(15482)
- 2022(13301)
- 2021(12660)
- 2020(10459)
- 2019(24267)
- 2018(23926)
- 2017(44711)
- 2016(25271)
- 2015(27977)
- 2014(27753)
- 2013(26938)
- 2012(24891)
- 2011(22481)
- 2010(22301)
- 2009(19947)
- 2008(19202)
- 2007(16917)
- 2006(14884)
- 2005(12963)
- 学科
- 济(91804)
- 经济(91699)
- 管理(65006)
- 业(63747)
- 企(50192)
- 企业(50192)
- 方法(42325)
- 数学(36994)
- 数学方法(36561)
- 中国(28724)
- 农(28033)
- 学(24562)
- 财(23603)
- 教育(22964)
- 地方(20752)
- 业经(20191)
- 农业(19595)
- 理论(17464)
- 贸(17109)
- 贸易(17102)
- 易(16580)
- 制(16142)
- 技术(15382)
- 环境(14890)
- 务(14385)
- 财务(14325)
- 财务管理(14303)
- 和(14031)
- 企业财务(13601)
- 银(12667)
- 机构
- 大学(352818)
- 学院(346878)
- 管理(130550)
- 济(129129)
- 经济(126223)
- 研究(123746)
- 理学(114341)
- 理学院(112870)
- 管理学(110595)
- 管理学院(109976)
- 中国(84177)
- 科学(81059)
- 京(77022)
- 农(65276)
- 所(63823)
- 研究所(59046)
- 业大(58045)
- 财(56735)
- 中心(54252)
- 范(54122)
- 师范(53506)
- 农业(51703)
- 江(50445)
- 北京(48936)
- 财经(46150)
- 院(45006)
- 师范大学(43807)
- 经(42121)
- 教育(41383)
- 州(40900)
- 基金
- 项目(246114)
- 科学(192782)
- 研究(177100)
- 基金(176045)
- 家(156968)
- 国家(155595)
- 科学基金(130910)
- 社会(108948)
- 社会科(102886)
- 社会科学(102858)
- 省(97150)
- 基金项目(93707)
- 自然(87404)
- 教育(86577)
- 自然科(85313)
- 自然科学(85286)
- 划(84644)
- 自然科学基金(83780)
- 编号(72411)
- 资助(71846)
- 成果(59623)
- 重点(57012)
- 部(54665)
- 发(53519)
- 课题(52482)
- 创(51182)
- 创新(47577)
- 科研(47500)
- 教育部(46388)
- 计划(46367)
- 期刊
- 济(135617)
- 经济(135617)
- 研究(105485)
- 中国(70321)
- 学报(65000)
- 教育(62464)
- 农(58676)
- 科学(56724)
- 大学(48484)
- 管理(45063)
- 学学(44848)
- 财(40708)
- 农业(40447)
- 技术(30552)
- 融(24639)
- 金融(24639)
- 业经(22508)
- 财经(21961)
- 经济研究(21923)
- 业(20545)
- 经(18798)
- 问题(17967)
- 科技(17889)
- 业大(17719)
- 版(17618)
- 图书(17375)
- 技术经济(15333)
- 理论(15078)
- 资源(14911)
- 职业(14799)
共检索到5001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单德朋
文章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教育效能、教育结构与贫困减缓的关系,并利用2000~2010年西部地区省级动态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西部地区贫困流动性较弱,存在持续贫困的现象;由于教育质量和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权衡替代,教育支出的减贫效果不显著;教育质量对城市减贫的作用比平均受教育年限更为显著;平均受教育年限对西部农村贫困减缓具有"门槛"效应,且现阶段教育效能对农村减贫的整体作用为负。由于离技术前沿距离较远,中等教育对西部城乡减贫的意义更为显著。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霞 刘晓鹰
文章利用2000!2010年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从旅游流量及旅游构成两个方面对旅游发展与西部地区贫困减缓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旅游流量与贫困减缓之间呈"U"形曲线关系,存在门槛效应,只有越过门槛值,旅游流量对贫困减缓才会产生积极作用;游客平均停留天数及旅游收入对西部地区贫困减缓有显著正向影响;国内旅游比入境旅游对西部地区贫困减缓效果更显著;吃、住、行、游和娱乐对西部地区贫困减缓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旅游购物与当地贫困减缓之间却存在负向关联。(2)同时,实证数据也证实了持续的经济发展是西部地区
关键词:
旅游流量 旅游构成 贫困减缓 西部地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单德朋
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产业结构、劳动密集度与贫困减缓之间的理论关系,并利用2000~2010年西部省级面板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增长对贫困减缓起积极作用,并且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部门结构和劳动力密集程度能够对贫困减缓产生显著影响,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对贫困减缓的影响较大,第二产业的作用较小。未来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减贫的关键在于,一方面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速,另一方面着力提升经济发展对本地贫困人口的包容性,在提升贫困人口参与经济增长深度和广度的同时,降低参与成本。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周 乔召旗
本文在对改革初期中国西部农村贫困特点回顾的基础上,综述了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的反贫困措施。经过30年的扶贫发展,西部地区的贫困人口不断减少,贫困发生率大幅降低;贫困深度逐渐减弱;基础设施供给均等化程度不断提高;区域差异有所改善。最后,本文总结了西部地区在减缓贫困过程中创造的公示制度、参与式方法、小额信贷和社区主导发展等扶贫经验。
关键词:
西部农村 减缓贫困 改革 经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苟灵生 刘儒
在治理相对贫困问题的过程中,教育支出的作用值得探讨。文章通过我国2005—2019年的相关面板数据,提出检验财政教育支出与减缓贫困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测算了教育支出对贫困的影响特征及通过空间传导机制所衍生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教育支出对减缓贫困的影响较为显著,且在电子商务和经济发达地区,教育的减贫作用更为明显。
关键词:
教育支出 贫困 电子商务发展 门槛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姣 周颖
本文利用普惠金融发展与贫困发生率的年度数据,对中国普惠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的关系进行检验,结论是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国贫困减缓有明显积极作用,即普惠金融服务覆盖率大小和普惠金融服务成本高低对贫困减缓产生明显直接的正向影响,而普惠金融服务使用效率高低则对贫困减缓的影响整体上表现不明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普惠金融发展影响贫困减缓的作用机制。最后,提出普惠金融利于贫困减缓的发展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游士兵 刘多晨曦 覃文 姜娇阳
文章基于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相对贫困的减缓效应、异质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显著减缓家庭相对贫困。这一结论在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其次,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家庭相对贫困的减缓效应存在异质性,减缓效应在中部地区和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更为突出。最后,居民金融市场参与意愿的提升是数字普惠金融减缓家庭相对贫困的重要机制。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相对贫困 金融市场参与意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姣 周颖
本文利用普惠金融发展与贫困发生率的年度数据,对中国普惠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的关系进行检验,结论是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国贫困减缓有明显积极作用,即普惠金融服务覆盖率大小和普惠金融服务成本高低对贫困减缓产生明显直接的正向影响,而普惠金融服务使用效率高低则对贫困减缓的影响整体上表现不明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普惠金融发展影响贫困减缓的作用机制。最后,提出普惠金融利于贫困减缓的发展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景帅 张东玲 范伟丽
农村贫困减缓是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基于2007—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门槛回归模型、SCC-FE模型和门槛变量二元虚拟变量法,对经济发展和政府干预背景下,金融发展、结构偏差和农村贫困减缓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金融发展和结构偏差对农村贫困减缓存在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干预程度的单一门槛效应。金融发展规模在不同的门槛变量下均表现为减贫效应减弱,金融效率和结构偏差对农村贫困减缓转变为明显的抑制作用;经济发展水平越过门槛值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减贫效应逐渐消失,较高政府干预下的产业结构高级化阻碍了农村贫困减缓。结合研究结论,发展普惠金融、培育农村人力资本和扶持乡村产业发展是农村贫困减缓的有效路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梁榜
基于2005—2017年的中国县域和地区面板数据,考察普惠金融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推广对地区收入分配的影响,以及贫困减缓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地区普惠金融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收入分配的改善效应,但该缩小作用具有区域异质性,数字普惠金融对欠发达地区收入分配的改善效应更明显,体现出普惠性特征。从作用机制来看,普惠金融和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促进县域农村居民贫困减缓,进一步地,中介效应分析结果也显示,促进农村地区贫困减缓是普惠金融和数字普惠金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传导机制,且相比而言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促进农村贫困减缓发挥的中介效应更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平平 罗若阑
利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主观贫困减缓的影响。面板Logit模型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可以减缓居民主观贫困,对农村地区、低物质资本和低人力资本弱势群体的主观贫困的减缓作用更明显,且对中西部地区的减缓作用高于东部地区,体现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包容性、益贫性特点。传导机制探索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促进居民收入增长进而减缓主观贫困,居民信心在数字普惠金融减缓主观贫困中起调节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钟漪萍 唐林仁
在构建农旅融合减缓农村贫困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匹配CFPS微观数据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数据,测算农村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进而采用包含交互效应和中介效应的Probit、Tobit模型,从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两个层面验证农旅融合对农村贫困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的调节作用及内在传导机制。结果表明:农旅融合能够减缓农村收入贫困,但其减缓农村多维贫困效果不显著;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旅融合减缓农村收入贫困起正向调节作用,但其对农旅融合减缓农村多维贫困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农村居民工资收入水平和人均资本是减缓农村收入贫困的重要传导机制,但其对农村多维贫困的传导作用不显著。因此,在深入发展农旅融合时,"因症施策""多措并举"方可有效减缓农村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
关键词:
农旅融合 收入贫困 多维贫困 中介效应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石新 葛芳婷
数字金融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本文采用2017年CHFS数据库,在借鉴相关研究得出家庭数字金融使用指标值的基础上,考察数字金融使用与家庭贫困之间基本关系,检验城乡差异和有无补助两方面异质性对二者关系的影响,通过机理分析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研究表明:数字金融使用显著减缓家庭贫困,且在农村和无政府补助的家庭中两者的负相关关系更显著;数字金融使用间接通过减缓信贷约束、增加创业概率和提高风险管理来减缓家庭贫困。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数字金融使用 家庭贫困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单德朋 余港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研究农户创业与农村贫困减缓的关系,通过实证检验农户创业减贫效应的短期和长期表现,识别不同行为主体创业行为的减贫效果差异,并给出了农户创业实现贫困减缓的前置条件。研究表明:农户创业与贫困减缓的关系存在时间不一致性,农户创业的减贫效应集中于短期,但由于贫困主体禀赋难以与创业的要素和技能需求形成有效匹配,由之带来的贫困农户创业风险增强了贫困脆弱性;农户创业的减贫效应存在显著的组间异质性,非贫困户创业行为创业绩效更好,减贫溢出效应显著,该结论解释了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无差别授信信贷政策的户贷企用和套利现象,鼓励创业扶贫的政策措施应思考扶持谁创业更有助于长期减贫的问题。此外,受教育程度、信贷支持和家庭结构是实现创业减贫的重要前置条件。
关键词:
农户创业 贫困脆弱性 精准扶贫 创业减贫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陶涛 周梅
本文从农业社会资本投入视角研究了其对农村减贫的影响,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农业社会资本投入与农村贫困发生率呈负相关,同时产业结构优化、农村经济发展、城镇化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也作用于减贫。最后提出鼓励农业社会资本投入、减少我国农村贫困发生率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减贫 路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