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32)
2023(17748)
2022(15077)
2021(14247)
2020(11902)
2019(27372)
2018(27478)
2017(51446)
2016(28835)
2015(32614)
2014(32958)
2013(31948)
2012(30120)
2011(27334)
2010(27809)
2009(25462)
2008(25182)
2007(22867)
2006(20068)
2005(18386)
作者
(82662)
(68950)
(68609)
(65590)
(43957)
(32985)
(31716)
(26967)
(26394)
(25031)
(23338)
(23318)
(22106)
(21853)
(21648)
(21510)
(20957)
(20415)
(20061)
(19840)
(17480)
(17217)
(16888)
(15865)
(15671)
(15660)
(15447)
(15370)
(14046)
(14008)
学科
(112686)
经济(112558)
管理(77352)
(73042)
(57745)
企业(57745)
方法(46793)
数学(41000)
数学方法(40395)
中国(36619)
(33646)
(29968)
地方(27828)
(24890)
(24698)
业经(24684)
教育(23052)
农业(22151)
(21763)
银行(21724)
(21205)
贸易(21192)
(20923)
(20519)
理论(20513)
(20469)
金融(20460)
(17625)
技术(17552)
财务(17550)
机构
大学(401035)
学院(400444)
(158251)
经济(154463)
管理(147263)
研究(142857)
理学(124817)
理学院(123323)
管理学(120811)
管理学院(120057)
中国(107176)
(87604)
科学(87228)
(76225)
(73426)
(69904)
中心(66555)
研究所(66244)
(64615)
(60515)
师范(59940)
业大(58766)
财经(58663)
北京(56086)
农业(54806)
(53042)
(51728)
(50987)
师范大学(48098)
技术(47278)
基金
项目(259415)
科学(203425)
研究(194156)
基金(183014)
(159396)
国家(157941)
科学基金(133944)
社会(118841)
社会科(112345)
社会科学(112318)
(103926)
基金项目(95119)
教育(94693)
(88823)
自然(85683)
自然科(83667)
自然科学(83643)
自然科学基金(82102)
编号(81808)
资助(76290)
成果(69330)
(59705)
重点(59697)
课题(59677)
(58145)
(53535)
创新(49891)
科研(49630)
教育部(49561)
项目编号(49208)
期刊
(180420)
经济(180420)
研究(126346)
中国(91873)
教育(69744)
(64004)
学报(62002)
(59880)
科学(56116)
管理(54600)
大学(47602)
农业(43481)
学学(43474)
(42195)
金融(42195)
技术(39252)
业经(30631)
财经(28564)
经济研究(28561)
(24564)
问题(23349)
(23033)
图书(20051)
统计(19698)
(19102)
技术经济(18917)
职业(18863)
(18753)
(18368)
论坛(18368)
共检索到6256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伶  范国睿  
在从关注过程的传统管理到关注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公共管理的转型过程中,政策监测与评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提高政策绩效的有效工具。我国教育政策监测与评估权力既有垂直结构中的行政部门、立法部门、政党监测与评估,又有来自水平结构中的社会组织、公众、大众传媒和舆论的监测与评估。在这两种权力来源与向度中,各主体呈现出各自的利弊,因此需要对教育政策监测与评估主体进行顶层设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玫烨  马颂歌  
第七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发布了《马拉喀什行动框架》(MFA),作为代替《贝伦行动框架》(BFA)的最新成人学习与教育(ALE)领域行动建议,MFA的生成背景发生了较大变化,行动建议也展现出了更具象化的特点。本文拟梳理BFA下的二级监测维度并提出MFA中新增“拓展学习领域”这一行动建议的二级监测指标以及可能的数据获取途径。目前的ALE评估体系在数据来源、采样频率、透明度、指标个性化等方面有待优化。为此,应秉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增加数据的采集来源,在有限条件下提高采样频率,根据国情提高指标丰富度和个性化,并借助通信技术提高数据的动态性与共享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冲   张明  
在构建金融状况监测指标时,现有文献对其构成要素的周期特征分析不足,导致指标成分混乱,进而对“双支柱”框架的实证研究造成困扰。在总结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文章提出同时包含短期和中期指标的宏观金融状况监测框架,更加科学地评估中国的金融状况。该框架既包含金融状况指数、金融压力指数、全球金融周期三个短期指标,也包含中国及全球主要经济体金融周期两个中期指标。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分期限的“双支柱”框架,对不同期限的金融指标进行管理。文章的主要观点及结论有:第一,股价具有短周期特性,而房价具有中周期特性,因此金融状况指数构成中不该包含房价,金融周期构成中不该包含股价;第二,文章监测指标显示,2022年1~7月,中国短期金融状况总体运行良好,大部分时间内金融压力较低,但金融周期加速下行,加之全球金融周期和各国金融周期的下行冲击,未来中国面临的金融形势较为严峻;第三,短期内中国既需通过放松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以应对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下行,也需要国际间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该框架不仅有助于更加科学地监测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走势,还有助于在实证研究和现实实践中践行“双支柱”框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范国睿  孙翠香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相关重大教育政策、重大教育改革项目的实施,客观上要求建立和完善教育政策执行的监测与评估体系。教育政策监测与评估主体是由教育政策执行者、专业机构、行政部门和立法机关、公众和大众媒体以及跨部门的教育政策监测与评估委员会等组成的多元复合体。教育政策监测与评估涉及教育政策成本、教育政策需求与满意度、教育政策执行力、教育政策影响与结果的监测与评估。建立复杂、动态、立体的教育政策执行的监测与评估机制,是实现对教育政策的良性监测与评估,最终促进并保障政策目标达成的重要选择。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萱   武芯苇   杜晨溦   李佑发  
心理健康监测对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识别和心理健康促进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当前教育工作的重点。美国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监测起步早、发展快,1960年至今的六十年间,已历经前监测阶段、风险行为监测阶段、综合心理健康监测阶段和心理-神经科学整合阶段四个阶段,涵盖十一个监测项目,发展出较为全面的监测框架。监测框架中所含指标丰富,可分为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两个部分。其中,心理健康部分包括精神障碍、情绪行为问题以及积极心理三部分下属的六十余种指标;心理健康影响因素部分包含个体、家庭和社会层级下的五十余种风险和保护因子。同时,监测工具高度成熟化、监测系统高度科技化。美国在该领域的丰富经验对我国及时改进框架设计,加强监测指标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监测工具的开发都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启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宇  苏兆斌  
“双高”建设绩效评估与监测协同发展是保障高职院校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手段,相关机理分析对于该领域研究的深入和指导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通过协同效应、役使原理、自组织原理,对“双高”建设绩效评估与监测多元协同发展运行机制进行分析,进而探究“双高”建设绩效评估与监测协同发展的动力机制、信息传导机制、组织协调机制、保障机制。通过多元视角探究,建议“双高”建设绩效评估与监测应强化多元主体协同推进,根据协同理论系统内部“序参量”,加强利益相关方协同评估监督,完善相关制度,推进协同发展的常态化运行。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运福  徐菲  李贝  
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是国家层面采集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重要工具,先后经历了酝酿准备、探索构建和应用完善三个发展阶段,具有为高校自我评估、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和评估等活动提供数据支撑以及开展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常态监测的“双层”作用。现阶段,国家数据平台在数据采集时,数据共用性不够,难以反映高校特色,数据采集周期较长,高校权限不够,对专业认证新理念凸显不够,采集指标时代性不足,对教育评价改革需求支撑度不高,数据中心式存储导致数据安全性、共享性不够,数据分析仅局限于高校发展状态的年度描述,缺少多样化比较分析,难以支撑高校持续改进、变革与发展,制约了“双层”作用的充分发挥。面对上述问题,应对照本科教育改革与评价新要求及时修订、完善数据采集指标,发挥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优势,实现学生发展全过程数据的伴随式采集、分布式存储和协商式共享,从高校、省域和国家三个层面重构国家数据平台架构,推动国家数据平台升级改造。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董天鹅在《现代教育管理》2012年第11期中撰文指出职业教育政策在价值方面、内容方面和过程方面存在着效度低下的现象。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决策者应构建科学有效的职业教育政策监测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董天鹅  
职业教育政策文本繁荣与实践萧条的背后隐含着政策的低效度问题。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从价值、内容和过程三个维度分析了我国职业教育政策效度低下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了科学有效的职业教育政策监测与评价体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伍文浩  李妍  
基于广东创新驱动发展考核指标体系,从"政府行为-社会创新-综合实力"(GSC)角度构建指标概念模型,实证分析政府行为对社会创新的当期和持续传导效应;在此基础上,设计监测分析框架,提出二维矩阵图和深层结构分析法,并以A市为案例进行应用。旨在帮助科技管理部门深入了解本地创新驱动发展优劣势,进一步改进科技工作。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万纤  余瑞林  余晓敏  罗静  
主体功能区规划作为全国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目前已进入有序实施阶段,根据规划要求,需要对其实施进行持续监测和评估。地理国情普查所获取的海量地理国情信息正为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监测与评估提供了支撑。系统论证了应用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开展规划监测与评估的可行性,并指出"边普查边应用"项目在机制上提供了保障。分析了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地理国情普查对规划实施监测评估的要求,兼顾地理国情普查的数据成果,同时考虑指标的代表性和数据的可获取性,确立了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规划实施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并以随州市曾都区为例,探讨了利用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开展主体功能区规划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夏青  
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森林资源储量丰富,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对于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维护生态平衡具有积极作用。而森林资源保护的一个首要前提,就是森林资源调查监测,需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灵活运用调查监测技术,其中当属"3S"技术为代表,可以实现数据信息收集、分析和处理,在了解森林资源分布和总量情况下,摸索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措施实现森林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文章就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探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丁笑炯  
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的子机构——亚洲教育规划培训与研究网络组织(Asian Network of Training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in Educational Planning,简称ANTRIEP)——于2009年9月16-19日在上海召开了两年一度的政策研讨会,主题为"变迁世界中的成功教育体系:教育系统效能监测与评估"。研讨会由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和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联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十分关注全球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其发布的《教育2030行动框架》中,职业教育更是备受青睐。该框架对职业教育政策的制订、内容的选择、公平的实现做了具体规定。基于此,从高职教育政策的出台程序与实施效果、非认知技能类和可持续发展类高职教育内容设置、高职教育援外的有效性与针对性三个维度六个方面审视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宋卿清  曲婉  冯海红  
在充分考量当前先行先试政策研究在政策实施效果和推广评估以及普适性方法论不足等缺口的基础上,基于制度分析与发展(IAD)框架,从先行先试政策的行动舞台、外部变量、互动模式、评估准则、结果等方面提出普适性的先行先试政策推广评估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的先行先试政策为例开展案例研究,从大数据制度创新、数据中心整合利用、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大数据创新应用、大数据产业聚集、大数据资源流通和大数据国际合作七方面作出政策推广评估,结果表明除数据中心整合利用和大数据国际合作两方面措施适宜在区域层面推广,其他政策措施可在全国层面推广。最后总结提出持续推进大数据制度创新、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和大数据创新应用、大数据产业集聚和大数据资源流通,鼓励大数据交流合作和审慎推行数据中心建设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