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37)
- 2023(5604)
- 2022(4642)
- 2021(4532)
- 2020(3497)
- 2019(8157)
- 2018(8072)
- 2017(14326)
- 2016(8889)
- 2015(9885)
- 2014(10038)
- 2013(8968)
- 2012(8381)
- 2011(7811)
- 2010(8263)
- 2009(7426)
- 2008(7351)
- 2007(6801)
- 2006(6260)
- 2005(5801)
- 学科
- 济(22928)
- 经济(22906)
- 管理(22504)
- 业(20304)
- 教育(19423)
- 企(16908)
- 企业(16908)
- 中国(13446)
- 财(8900)
- 理论(8539)
- 农(8498)
- 方法(7852)
- 策(7834)
- 学(6818)
- 数学(6491)
- 教学(6478)
- 数学方法(6303)
- 业经(5751)
- 制(5526)
- 贸(5516)
- 贸易(5514)
- 发(5475)
- 及其(5463)
- 易(5408)
- 政策(5388)
- 技术(5215)
- 农业(5208)
- 务(5194)
- 财务(5182)
- 财务管理(5176)
- 机构
- 大学(114432)
- 学院(112629)
- 研究(41513)
- 济(40474)
- 经济(39281)
- 管理(38351)
- 理学(32405)
- 理学院(31981)
- 管理学(31393)
- 管理学院(31126)
- 教育(28523)
- 中国(25999)
- 京(25491)
- 范(25455)
- 师范(25385)
- 科学(22007)
- 财(21505)
- 师范大学(20663)
- 所(19860)
- 江(19576)
- 中心(17854)
- 研究所(17715)
- 北京(17220)
- 职业(15946)
- 财经(15901)
- 技术(15725)
- 院(15169)
- 州(15043)
- 经(14374)
- 农(12743)
- 基金
- 项目(66276)
- 研究(59396)
- 科学(54347)
- 基金(44338)
- 家(36285)
- 国家(35779)
- 教育(35487)
- 社会(34791)
- 社会科(32638)
- 社会科学(32634)
- 科学基金(30666)
- 编号(27790)
- 省(27093)
- 成果(26114)
- 划(24728)
- 课题(22740)
- 基金项目(21475)
- 年(19734)
- 资助(18362)
- 自然(17426)
- 规划(17005)
- 自然科(16971)
- 自然科学(16967)
- 部(16748)
- 自然科学基金(16675)
- 项目编号(16660)
- 性(16603)
- 重点(16162)
- 发(15846)
- 教育部(15274)
共检索到1868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复兴
教育政策是由政府及其机构和官员制定的、调整教育领域社会问题和社会关系的公共政策。在广泛的意义上 ,教育政策包括法律化教育政策和非法律化教育政策两部分。价值选择、合法性和有效性是教育政策的三个基本价值向度。在教育政策活动中 ,这些价值向度具有独特的来源和实现的条件
关键词:
教育政策 边界 价值向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复兴
教育政策是政策主体控制教育资源,追求教育利益的一种活动。教育政策的价值系统主要由教育政策活动的价值要素及其关系构成,包括教育政策的价值主体、教育政策的价值客体、教育政策问题和教育政策的价值关系等主要方面。教育政策主体控制教育资源并追求教育利益时,产生和形成各种教育政策问题;教育政策试图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其价值要素之间构成了一系列基本的价值关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肖凤翔 于晨 肖艳婷
欧盟超国家层面与国家层面之间围绕政策主导权的利益博弈,是其教育治理的根本动因;辅助性原则的提出及相关政策的非强制色彩,使欧盟教育显现出鲜明的"软性治理"属性。欧盟围绕职业教育治理,通过建立分层有序的多元共治格局,构设开放合作的政策协调机制,推行资金杠杆的教育行动计划,完善欧洲维度的政策工具体系,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政策实践。推进我国教育治理现代化可以借鉴欧盟职教政策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
欧盟 教育治理 职业教育 政策分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佩莉
针对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价值取向问题,从行为动机和价值观念的文化视角,阐述了大众化高等教育指向个性尊重、以人为本的发展必然及其文化向度的价值取向,以及由此对高等院校全方位育人提出的全新要求,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工作对策。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大众化 人文教育 全方位育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海涛
教育活动中的价值关系是教育效益的基础,由此生成了教育效益结构体系的基本向度。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由特定的使用价值、商品价值、人的价值及其关系支撑着,教育活动中三种价值既各有特殊地位、客观上存在冲突的可能性,也互为条件,还构成了两个循环过程的协调统一。教育效益是教育活动中三种价值及其关系实现的结果, 包含着基于使用价值、商品价值的基础性效益和以人的价值为核心的建构性效益两个基本向度。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韦国锋
在学校教育和学校变革的"话语实践"中,教育价值与多元主体及其对教育的需求相适应。本文认为,学校变革与作为教育价值主体的学校向度常常具有高度一致性:学校变革发生在学校向度上,学校主体的教育价值变化必然引起学校层面的变革运动,在学校变革实践中生成的教育价值系统,逐渐发展成熟壮大后,就会成为触发新一轮学校变革和转型的主要动因。
关键词:
学校变革 教育价值 教育主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党印
2016年以来,关于产业政策的讨论引人注目。讨论最先由林毅夫教授和张维迎教授发起,前者认为,政府应该因势利导,推出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政策,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后者认为,产业政策通常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政府不要好心办坏事。换言之,林教授认为政府应有所作为,张教授认为政府应无为而治。关于产业政策的争论,可以概括为两个问题,即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和必要性。如果有效,则需要产业政策;如果无效,则不需要产业政策。
关键词:
产业 经济 韩国 日本 产业政策 企业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党印
2016年以来,关于产业政策的讨论引人注目。讨论最先由林毅夫教授和张维迎教授发起,前者认为,政府应该因势利导,推出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政策,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后者认为,产业政策通常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政府不要好心办坏事。换言之,林教授认为政府应有所作为,张教授认为政府应无为而治。关于产业政策的争论,可以概括为两个问题,即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和必要性。如果有效,则需要产业政策;如果无效,则不需要产业政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秦祖泽 黄俊伟 吴敏 罗小丽
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我国应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推进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是缓解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脱节的价值诉求,亦是顺应党和国家战略布局的必然途径。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亟需助推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系统推进“三教”改革联动、聚力引导产教深度融合,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提供创新遵循。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应畅通多层次职业教育融通渠道,架构类型定位“立交桥”;加速推动职业院校“三教”改革,点燃类型化发展“动力擎”;引导校企共建现代产业学院,铺就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柯 刘琳
跨界性、共享性、融合性是"无边界教育"理念的核心要义,其在高职教育资源配置中能够实现资源配置的开放性、多样性与均衡性,进而推进高职教育资源配置权力格局的重构。当前我国高职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类型性、空间性、结构性、指向性失衡。要改变高职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问题,就要按照"无边界教育"理念来厘清资源配置主体关系,消解资源配置的类型便捷;按照"大教育"发展观思维来推进资源配置过程的公平以及完善资源供给的激励与服务体系,进而实现资源配置效用的均衡化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伶 范国睿
在从关注过程的传统管理到关注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公共管理的转型过程中,政策监测与评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提高政策绩效的有效工具。我国教育政策监测与评估权力既有垂直结构中的行政部门、立法部门、政党监测与评估,又有来自水平结构中的社会组织、公众、大众传媒和舆论的监测与评估。在这两种权力来源与向度中,各主体呈现出各自的利弊,因此需要对教育政策监测与评估主体进行顶层设计。
关键词:
教育政策监测 教育政策评估 主体 权力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孔珍 洪成文
教育公平已成为我国社会热点问题,尽管我国教育政策对于教育公平的价值追求已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是我们还需要从教育政策过程的各个阶段重视教育公平的价值追求,加强教育政策制定的科学化和民主化,重视教育政策执行的信息反馈和信息追踪,构建教育政策评估的教育公平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教育公平 教育政策 价值追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虞晓骏
融入社会治理是当前社会教育发展的新领域、新命题。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主张具有公共品德的多元主体的公共参与、交往协作和对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共同享有,凸显了公共性的核心价值。社会教育融入社会治理,要以社会治理的公共性为价值向度,培育社会成员成为社会治理主体,促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发挥社区教育在社区公共性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迫切需要将社区教育发展纳入基层社会建设的政策范式给予充分保障,从社会建设的政策目标系统、政策工具体认社区教育的基本价值。
关键词:
社会教育 社会治理 公共性 社会教育功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向阳
近年来技术伦理教育日益引起学界和社会的关注,但技术伦理教育在实践中依然处于边缘化的境地,导致这一境地的重要原因可归之于对技术伦理教育价值缺乏清晰的思考与认识。通过在人—社会—自然框架内展开对技术活动的思考,技术伦理教育内在价值诉求包括展现主体间的交往本性、促进伦理责任感的提升以及培植必要的敬畏之心三重向度。
关键词:
技术伦理教育 技术教育 价值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丁瑞常
探讨全球教育治理的向度与限度,有助于防止其因外延的过度泛化而丧失作为一个专有术语存在的价值。全球教育治理被理解为一种已然存在或正在成为现实的实践,与三方面事件和趋势分不开:一是教育领域出现了需要跨境合作治理的难题;二是教育日益被视作全球共同利益;三是国际组织的产生及对教育事务的介入。全球教育治理很多时候也指称一种解释和指导解决全球教育问题的理念,被假设为一种正和博弈性质的多层教育治理框架。但是,国家中心治理对全球教育治理的限制使之面临失灵挑战,并因此决定其了限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