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31)
- 2023(8933)
- 2022(7690)
- 2021(7347)
- 2020(6124)
- 2019(14467)
- 2018(14396)
- 2017(26916)
- 2016(15934)
- 2015(18094)
- 2014(18572)
- 2013(17767)
- 2012(16969)
- 2011(15496)
- 2010(16014)
- 2009(14715)
- 2008(14864)
- 2007(13814)
- 2006(12218)
- 2005(11135)
- 学科
- 济(56973)
- 经济(56919)
- 管理(40070)
- 业(38679)
- 企(30170)
- 企业(30170)
- 方法(26490)
- 数学(23701)
- 数学方法(23390)
- 中国(21001)
- 教育(20658)
- 农(18334)
- 财(16503)
- 学(13879)
- 贸(12525)
- 贸易(12523)
- 易(12180)
- 理论(12057)
- 地方(11896)
- 农业(11651)
- 制(11358)
- 业经(11319)
- 策(10617)
- 银(9410)
- 银行(9390)
- 务(9310)
- 财务(9284)
- 财务管理(9258)
- 技术(8989)
- 行(8962)
- 机构
- 大学(223940)
- 学院(220663)
- 济(87009)
- 经济(84846)
- 管理(79213)
- 研究(79055)
- 理学(67325)
- 理学院(66482)
- 管理学(65232)
- 管理学院(64765)
- 中国(54964)
- 京(48567)
- 科学(46603)
- 财(42037)
- 所(40463)
- 范(38365)
- 师范(38134)
- 江(36615)
- 农(36553)
- 研究所(36473)
- 中心(35998)
- 教育(34276)
- 财经(32337)
- 北京(31585)
- 业大(30842)
- 师范大学(30821)
- 经(29200)
- 农业(28816)
- 州(28306)
- 院(27970)
- 基金
- 项目(136524)
- 科学(107973)
- 研究(107734)
- 基金(94783)
- 家(80966)
- 国家(80111)
- 科学基金(67512)
- 社会(64525)
- 社会科(60844)
- 社会科学(60825)
- 教育(56950)
- 省(54867)
- 基金项目(48759)
- 划(47952)
- 编号(47623)
- 成果(42108)
- 自然(41771)
- 自然科(40728)
- 自然科学(40713)
- 自然科学基金(39992)
- 资助(39678)
- 课题(35760)
- 部(32296)
- 重点(32023)
- 发(31043)
- 年(29464)
- 性(28622)
- 创(28189)
- 项目编号(28090)
- 教育部(28053)
共检索到3450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钟程
教育政策精神分析是国外批判教育政策研究的新兴领域。基于拉康派精神分析理论,教育政策精神分析认为,政策科学和教育政策社会学混淆了政治“本体”与“本体论”,始终未能摆脱对政策的工具理性假设。教育政策精神分析指出,政治在本体论层面是一个空洞的能指,教育政策通过勾勒理想教育来服务政治的本体论运作。由于政治在本体论层面的不可能性,教育政策无法整体性地把握和抵达理想教育。基于此,教育政策精神分析主张关注教育政策的非工具层面,将目光从寻求更好的解决措施转向政策主体在真实、日常的政策实践中自我解放。在分析方法上,教育政策精神分析围绕主人话语、大学话语、歇斯底里者话语和分析师话语,将政策批判与主体解放合二为一,克服了传统批判研究简化政策复杂性和受制于时空情境的缺点。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马健生
自从二十世纪初,奥地利神经病医师、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创立精神分析学以来,它不仅成为一种有效的精神治疗学,同时也担负着文化工作的使命,弗洛伊德因之自许引发了自哥白尼、达尔文之后的第三次人类革命。虽然这次革命是心理学方面的,但其影响遍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使精神分析成为无所不包的庞大的形而上学体系。当然,这个体系包含了许多精神分学家的贡献,尽管他们分属不同的学派,存在新旧精神分析之别,理论观点甚至相互矛盾以至争吵不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许峰 熊和平
精神分析学说自形成之初就对教育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随着该理论的不断发展,教育研究中也越来越多地采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形成了精神分析路向。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批判科学主义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种基于自我的精神分析,即自传的研究方法。自传研究主张"从内部入手",关注研究者本人在教育场域中的心路历程与主观感受。在精神分析的策略上,自传研究通过"研究你自己"以及对人生标志性事件的描述与反思来探究个体的存在价值与宏观的社会环境之间的关联,并试图寻求人的存在意义及其教育智慧。
关键词:
教育研究 精神分析 自传研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汉麟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现代教育的影响●杨汉麟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学派之一——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这一学说问世后,不仅在心理学界激起强烈反响,而且对其它人文科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教育亦不例外...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葛园园
精神分析学说博大精深 ,且具有很强的渗透力。本文应用精神分析学说中的核心理论 ,从用户信息需求的本能分析、人格三重结构与用户个性分析、潜在信息需求分析、唯乐原则与用户信息行为倾向等四个方面 ,揭示其内在本质关联性 ,期望为用户心理研究开辟一块崭新的天地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吴明海
康德从其唯心主义先验论出发论述了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的问题 ,从而为其教育思想体系 ,也为德国教育学理论体系奠定了根基。
关键词:
康德 教育 智育 德育 美育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李桂
应收票据贴现是企业融资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对于贴现尤其是附追索权贴现的账务处理依然存在不同观点。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应收票据贴现应以是否符合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来确定账务处理方式,以票据到期值为贴现时支付的对价。在附追索权贴现情况下,以应收票据的计量方法来确定短期借款是否按照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计量,保持金融资产以及因金融资产转移产生的金融负债的计量基础一致。
关键词:
应收票据 贴现 账务处理 计量基础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苏东 李隽波
在领导理论研究中批判地考察西方后现代时代流行的领导模型思想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方面,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尤其是拉康的思想,为领导理论的批判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从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思想开始,经过客体关系理论的过渡,最后上升到对拉康概念化的比较和分析,在如此既接续又不同的精神分析视野中借鉴国外领导理论的相关成果,批判地探讨当今西方后现代社会最为流行的领导模型中普遍倡导的某些领导关系特点,挑战正统领导理论中最基础的关于自我的假设,提出了非连贯性自我的概念,揭示了领导和管理理论研究中拓扑形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肖绍明 扈中平
新时代劳动教育肩负建设新时代教育发展道路、治理劳动教育异化的历史使命和任务。首先,新时代劳动强调非生产性劳动、交换价值和多元矛盾关系,劳动教育成为自主的教育活动,而中国劳动教育有自身发展的逻辑,激发了各级各类劳动主体的活力。其次,新时代劳动教育关系需要从劳动教育分别与自由教育、对话教育、生态教育的对立转化为辩证的统一,综合表现其生态理性、工具理性和交往理性。再次,非物质劳动和数字劳动给劳动教育的主体、内容、形式和效用同时带来巨大发展和挑战,需坚持存在论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探究其产生的超巨剩余价值、新的剥削形式和时空异化等内容。总之,新时代仍需坚持和弘扬正确的劳动教育价值观。
关键词:
新时代 劳动教育 唯物辩证法 数字劳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衡
目前,教育智库受到高度重视,但机构的建立并不等同于功能的发挥,教育智库的作用也并不必然具有积极意义。错误的预设、角色选择困境等可能构成教育智库作用发挥的障碍,对此进行分析,有助于全面认识教育智库的作用,促进其更好地发挥功效。
关键词:
教育智库 政治过程 民主论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烨
我国目前的教育政策分析正在发生阶段性转变,基本处于前范式阶段。弱批判性的价值分析与具有功能主义倾向的制度分析都不可能成为教育政策分析的成熟范式。只有建立在对教育政策和制度关系模式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运用新制度主义分析(特别要考虑对于政策行动者策略行为的分析),吸收价值分析的有益成果,最终指向对教育政策的制度伦理考量的分析框架才可能成为我国教育政策分析的相对成熟范式。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邓琪 苏涛
冯北仲的中篇小说《带哨的笛声》以第一人称自述的手法,将大学教授展获的思辨与追问、试错与挣扎,呈现在读者眼前。面对精神的苦痛和灵魂的无依,面对妻子与自我定义的情人,展获演绎了一场自欺而觉醒的戏。这是一场精神叩问,是高级知识分子在面对感情和事业时矛盾心理的自我剖析。由此,作家抛出了“人的精神何处归依”这一值得关注并深思的命题。
关键词:
《带哨的笛声》 文化隐喻 精神分析视域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茂森
教师专业自主已成为当前教师专业化运动的重要发展趋势。教师专业自主的存在成为可能,主要是基于权力、知识、伦理和环境四方面的基础。实践中的教师专业自主得以实现,则是赋权增能的必然结果,是摆脱赋权与规训相互纠缠的产物,也需要实现由外在角色规定向内在身份认同的转变。
关键词:
专业自主 赋权 规训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吴遵民 陈玉明
2012至2013年,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和云南等5所广播电视大学相继正式挂牌为开放大学。由于电大转型为开放大学需经教育部批准,加之教育资源有限,教育对象锐减,上述转型是否成功,目前还难有定论。在此情况下,部分省市电大利用自身教育资源及平台的优势,研究并投入社区教育,这一发展趋势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电大当前面临的生源困境,还可以在部分省市政府尚未着手的社区教育领域进行新的"拾遗补缺"的尝试,从而使电大重振雄风,重拾新的办学增长点,这不吝说不是一个很好的转型与创新的机会。本文就电大转型发展社区教育何以可能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
电大 转型 社区大学 社区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绵涛
教育管理现象何以可能这一论题包含教育管理现象存在何以可能、认识何以可能和改革何以可能三个方面,涉及到存在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三个领域的哲学问题。其中,教育管理现象何以可能是本论题的前提,认识何以可能是本论题的核心,改革何以可能是本论题的目的。教育管理现象的存在成为可能是由人的对象化活动决定的;教育管理现象的认识成为可能,就要克服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弊端;教育管理现象的改革之所以可能,是因为教育管理现象本身是运动变化且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这个规律就是教育管理的基本规律和特殊规律。
关键词:
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现象 教育管理规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