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45)
- 2023(9631)
- 2022(8260)
- 2021(7829)
- 2020(6505)
- 2019(15292)
- 2018(15139)
- 2017(28435)
- 2016(16694)
- 2015(18902)
- 2014(19285)
- 2013(18428)
- 2012(17474)
- 2011(16010)
- 2010(16433)
- 2009(15035)
- 2008(15127)
- 2007(13999)
- 2006(12261)
- 2005(11094)
- 学科
- 济(61646)
- 经济(61586)
- 管理(42547)
- 业(40654)
- 企(31548)
- 企业(31548)
- 方法(29431)
- 数学(26582)
- 数学方法(26236)
- 中国(21730)
- 教育(20243)
- 农(19145)
- 财(17544)
- 学(14346)
- 贸(13410)
- 贸易(13408)
- 易(13050)
- 地方(12510)
- 农业(12261)
- 理论(12224)
- 业经(12021)
- 制(11652)
- 策(10538)
- 务(10000)
- 财务(9974)
- 财务管理(9950)
- 银(9830)
- 银行(9809)
- 技术(9690)
- 企业财务(9391)
- 机构
- 大学(236023)
- 学院(233011)
- 济(93700)
- 经济(91532)
- 管理(84609)
- 研究(82183)
- 理学(72657)
- 理学院(71790)
- 管理学(70434)
- 管理学院(69963)
- 中国(56584)
- 京(50338)
- 科学(48606)
- 财(44445)
- 所(41797)
- 范(39334)
- 师范(39087)
- 农(38302)
- 研究所(37894)
- 江(37361)
- 中心(37242)
- 财经(34827)
- 教育(34193)
- 业大(32773)
- 北京(32484)
- 师范大学(31644)
- 经(31566)
- 农业(30231)
- 经济学(29106)
- 院(29081)
- 基金
- 项目(148141)
- 科学(117716)
- 研究(114836)
- 基金(104392)
- 家(89524)
- 国家(88649)
- 科学基金(75217)
- 社会(70290)
- 社会科(66462)
- 社会科学(66442)
- 教育(60235)
- 省(59104)
- 基金项目(54006)
- 划(51591)
- 编号(49694)
- 自然(46971)
- 自然科(45862)
- 自然科学(45845)
- 自然科学基金(45038)
- 资助(43627)
- 成果(43150)
- 课题(36992)
- 部(35143)
- 重点(34524)
- 发(33305)
- 创(30675)
- 教育部(30599)
- 年(30242)
- 性(30067)
- 项目编号(29427)
- 期刊
- 济(101016)
- 经济(101016)
- 研究(78629)
- 教育(54452)
- 中国(51248)
- 农(34070)
- 财(34062)
- 学报(33026)
- 科学(30151)
- 管理(28339)
- 大学(25783)
- 技术(23350)
- 农业(22940)
- 学学(22765)
- 融(21356)
- 金融(21356)
- 财经(17111)
- 业经(16717)
- 经济研究(16706)
- 经(14763)
- 职业(13913)
- 问题(13519)
- 业(12336)
- 贸(12026)
- 技术经济(11333)
- 坛(11121)
- 论坛(11121)
- 统计(11048)
- 理论(10619)
- 图书(10345)
共检索到3544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章建石 张康华
本文从分析彼得·圣吉在其专著《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理论与实践》中提出的时间滞延概念出发,结合实验心理学中有关反应时间的定义,对教育政策的时间滞延概念作出了界定,并结合教育政策过程的特点,对教育政策的时间滞延效应进行了宏观层面的分类,指出教育政策的时间滞延可分为:认识时间滞延、决策时间滞延、操作时间滞延和反馈调整的时间滞延。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从公共政策、教育与政治、经济的相互关系以及教育活动本身的角度探讨了导致教育政策时间滞延的原因。最后,在以上的分析基础上,构建了教育政策过程与政策环境互动模型,并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揭示了分析教育政策的时间滞延效应对提高教育政策准确性的意义。
关键词:
教育政策 时间滞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朝武
随着高等教育成本分摊体制的运行,贫困生资助成为重要的公共问题,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生成和运行变得十分迫切。但是,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运行存在滞延现象,体现为贫困生资助政策议题的认识时间滞延、决策时间滞延、执行过程中的时间滞延、政策评估和反馈调整的时间滞延。出现贫困生资助政策时间滞延现象原因主要有功利化的政府公共政策僭越了高等教育的价值、高校贫困生资助涉及的利益主体复杂性、宏观经济政策的溢出效应、政府层面的政治过程的复杂性、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长期性。解决这种滞延现象需要做好贫困生资助政策议题的设置、快速形成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公共决策、提高贫困生资助政策运行的速度和效率、做好贫困生资助政策的评估和反...
关键词:
高校贫困生 资助政策 时间滞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全功
当前,补习教育主要有非正式组织的家教和机构化的校外培训两种形式。它在全球迅速蔓延,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从城市到乡村,都可以看到课外补习现象。它的规模存在地区间的差异,凸显了社会不平等状况。它具有社会复制和社会分层两大负面效应,是维护和加剧社会不平等的一个具体通道。虽然各国政府对补习教育的态度和政策响应各异,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的发展已不可阻挡,理应得到有效管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梁世夫
从2004年实行的直接补贴政策是我国多年农业补贴政策的适应性调整。直接补贴政策对提高农户收入水平、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保证粮食有效供给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实现直接补贴政策上述预期目标的关键在于直接补贴范围的扩大、力度的增强以及其他与之有关的一系列补充性农业支持政策的完善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银飞 茅宁
和谐社会既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是人与人的和谐,因而环境政策不仅要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还应能够促进人与人的和谐发展。环境政策的实施伴随着利益在各主体之间的再分配,分配的公平性不仅体现人与人的和谐还会影响环境政策的实施效果,所以,环境政策的研究必须要关注其再分配效应。阐述了各种环境政策工具,重点分析了这些环境政策工具的再分配效应。
关键词:
环境政策 再分配效应 工具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孙百才 常宝宁
本文基于西部6省(区)18县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的政策效应。结果表明,"两免一补"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均指向了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和少数民族儿童,较好地达到了政策的预期目的。但各省的覆盖范围不同,各地享受寄宿生生活补助的学生数量较少,标准较低。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农村义务教育 两免一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邢秀凤 王琦 陶国栋
自2008年6月1日起,我国的商品零售场所施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这是治理白色污染、倡导生态文明和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政策支撑。文章根据污染者支付原则,结合产品收费等环境经济手段分析了"限塑令"的政策效应,并对其阶段性实施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指出了法令执行过程中反映出的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缺少有效替代品等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政府、企业和公众多方合作机制等相关建议措施,以实现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良好政策初衷。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昊雯
我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施行延迟退休改革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抉择,要基于全局视角、放眼长远,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改革的重大意义。在改革渐进式落实阶段,需要深度分析延迟退休的作用机理,本文将基于宏观经济学生命周期理论与一般均衡视角,系统阐释延迟退休在人力资本、就业、收入、财政与社会保障四方面的作用机理,并对其可能带来的政策效应进行前瞻分析,以期激励个体做出自愿延迟退休决策,为推动劳动就业制度与养老金制度协同优化提供学理支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蔡文伯 高睿
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研究发现,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针对深层核心信仰,即"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形成了针对免费政策的两大支持联盟——支持政府为主导的联盟与支持社会为主导的联盟之间的博弈。他们因为各自不同的核心信仰而拥有着不同的政策观。在我国进入经济转型和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区"关键时期,两大联盟在沟通、质疑和批判中相互学习、相互妥协,最终达成政策共识。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于 晖
开放经济下,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推进,世界已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为适应这一变化,各国的政策制定由强调本国国情逐步走向遵循国际协调。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货币的趋同。鉴于美元在国际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本文仅就美元化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考察我国的美元化程度,同时提出防范美元化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
资本流动 通货膨胀 美元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陶士贵
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很快,巨额外汇储备所形成的外汇占款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产生一定的压力。对此,人民银行采取了冲销措施,保持了人民币汇率和币值的基本稳定。本文拟对实施这一措施的效应作一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一、外汇冲销政策实施的背景分析 外汇冲销政策的运用是与我国外汇体制改革、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及货币政策的影响增大密切相关。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陶士贵
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很快,成为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外汇储备国。同时,巨额外汇储备所形成的外汇占款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产生一定的压力。对此,人民银行采取了冲销措施,保持了人民币汇率和币值的基本稳定。本文对实施这一措施的背景、效应作了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化杰
减税降费政策在降低税负、刺激消费、促进投资以及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对我国财政收支平衡与收支结构变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自2018年以来,我国持续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通过财税政策与其他政策协同发力,实现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目标。从政策效果看,我国减税降费政策在降低税负、刺激消费、促进投资以及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对我国财政收支平衡与收支结构变化产生了一定影响。我国减税降费政策的主要特点总体来看,我国本轮减税降费政策呈现三个主要特点。一是政策覆盖范围不断拓宽。近年来,我国减税降费政策的普惠性凸显,政策范围逐步拓展至全社会诸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