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93)
- 2023(13440)
- 2022(11656)
- 2021(11246)
- 2020(9268)
- 2019(21661)
- 2018(21694)
- 2017(41195)
- 2016(23429)
- 2015(26469)
- 2014(26743)
- 2013(25529)
- 2012(23774)
- 2011(21633)
- 2010(21890)
- 2009(19747)
- 2008(19449)
- 2007(17032)
- 2006(15232)
- 2005(13435)
- 学科
- 济(82319)
- 经济(82219)
- 管理(63348)
- 业(59480)
- 企(49654)
- 企业(49654)
- 方法(37848)
- 数学(32281)
- 数学方法(31784)
- 中国(26249)
- 农(23359)
- 教育(23288)
- 财(22359)
- 学(21902)
- 业经(18563)
- 理论(18375)
- 地方(16756)
- 贸(15860)
- 贸易(15856)
- 易(15396)
- 农业(15322)
- 制(14855)
- 技术(14240)
- 和(14134)
- 务(13984)
- 财务(13918)
- 财务管理(13895)
- 策(13769)
- 环境(13239)
- 企业财务(13169)
- 机构
- 大学(328508)
- 学院(323823)
- 管理(124902)
- 济(120204)
- 经济(117247)
- 研究(111484)
- 理学(108282)
- 理学院(106985)
- 管理学(105009)
- 管理学院(104407)
- 中国(77147)
- 京(71386)
- 科学(69669)
- 财(56540)
- 所(56277)
- 范(52229)
- 师范(51858)
- 研究所(51546)
- 农(49773)
- 中心(49034)
- 江(48589)
- 业大(47000)
- 北京(45841)
- 财经(45146)
- 师范大学(42287)
- 经(40996)
- 教育(40713)
- 院(40425)
- 州(39137)
- 农业(38969)
- 基金
- 项目(218815)
- 科学(172725)
- 研究(166420)
- 基金(155490)
- 家(134498)
- 国家(133246)
- 科学基金(113571)
- 社会(100723)
- 社会科(95047)
- 社会科学(95024)
- 省(86060)
- 教育(82160)
- 基金项目(81900)
- 划(74496)
- 自然(73730)
- 自然科(71949)
- 自然科学(71930)
- 编号(70660)
- 自然科学基金(70607)
- 资助(64372)
- 成果(60413)
- 课题(50907)
- 重点(49928)
- 部(49746)
- 发(47257)
- 创(45369)
- 项目编号(43390)
- 教育部(42857)
- 创新(41964)
- 年(41356)
- 期刊
- 济(131390)
- 经济(131390)
- 研究(103240)
- 中国(64946)
- 教育(64302)
- 学报(49547)
- 科学(45822)
- 农(44542)
- 管理(44140)
- 财(41154)
- 大学(38107)
- 学学(34390)
- 农业(31471)
- 技术(30214)
- 融(25899)
- 金融(25899)
- 业经(21671)
- 财经(21029)
- 经济研究(20227)
- 图书(18263)
- 经(17825)
- 问题(16810)
- 职业(15816)
- 业(15723)
- 理论(15474)
- 科技(15004)
- 坛(14684)
- 论坛(14684)
- 技术经济(14457)
- 版(14444)
共检索到4771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志超
教育政策比较研究作为比较教育的分支领域,从单一国别的历时态纵向比较,发展为国别间就某一范畴具体内容的横向比较,进而上升到政策形成过程中的制度性探讨。教育政策比较研究这一议题在实践应用中,具有"硬币的两面性":一方面,思维逻辑的重建、文本脉络的厘清、范式取向的调整这三个维度,彰显了政策比较研究的内在价值;而另一方面,"全球—地方化"、价值冲突、非理性修辞、文化偏见等因素,又是政策比较研究中无以超脱的局限。要实现教育政策在并置中比较,需要借助整体化立场、政策知识、"以证据为本"的研究,予以规范。
关键词:
教育政策比较研究 价值 限度 规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波 王坦
作为信息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科学研究的关键要素,大数据及其相关技术的产生与发展为人类认识和改造教育世界的活动带来了全新视角。大数据试图在生活世界本体和数据世界之间寻求链接和统一,为教育研究范式带来了认知变革和新方法论。大数据也有其价值限度,需警惕数据主义、重视人文关照并完善隐私保护。
关键词:
大数据 教育研究 研究范式 价值 限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牛淑雅
跨学科性被视为比较教育的本质属性之一,但关于比较教育学科的跨学科原因以及跨学科方法在比较教育中的应用都存在含混不清之处。这使得曾经构建科学比较教育学的跨学科性逐渐成为人们质疑比较教育存在合理性的一个导火索。本文在考察比较教育跨学科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当前比较教育跨学科研究存在的若干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比较教育的有限开放。
关键词:
比较教育 跨学科性 跨学科限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宝存 张永军
尽管比较教育一直以来身份地位屡受质疑,但是仍然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这主要归功于比较教育学科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主要体现为研究对象的开放性、研究方法的开放性和研究者的开放性。开放性是比较教育的典型特征,也是比较教育学科的活力所在。
关键词:
比较教育 开放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学军 邬志辉
教育理论与教育政策存在着多方面的区别,无视这些区别与差异会产生将两者同质化的倾向。事实上,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所考虑的因素往往是超出教育理论想象之外的,有的甚至是与教育理论的规定相违背的。优质的教育政策更多地诉求于民主的教育决策机制,而教育理论对教育政策则起批判、指导和动员的作用。
关键词:
教育政策 教育理论 批判 指导 动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韩玉梅 李玲
本文系统探究了教育政策比较研究的概念和范畴,从工具理性主义和冲突理论两大视角挖掘了其理论基础,尝试构建了跨学科视野的、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体系,指明了其在操作中的一般程序与步骤,并提出了其在实践应用中所需注意的一些规范性问题和建议。
关键词:
教育政策 比较研究 理论 方法 应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孔令帅 王超
数字化转向为数字时代的比较教育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但它不是比较教育未来发展的全部。基于表现的教育问责制度在全球范围盛行、比较教育研究对科学化的追求以及数字技术的革新进步,为比较教育研究的数字化转向提供了现实性和可能性。比较教育研究数字化转向的主要向度体现在:研究主体从比较教育知识的作者转向合作者;研究客体从“文献”转向“数据”;研究目的从追求教育知识的“因果必然性”转向注重“相关性”;研究方法从分析到综合。然而,比较教育研究的数字化转向同样存在限度:在本体论层面,易陷入唯数据主义;在价值论层面,易缺乏人文主义精神;在关系论层面,易推动国际教育形成数据殖民主义。
关键词:
比较教育 数字化转向 教育数据 数据主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德新 邱佳
民族职业教育政策是公共政策在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表达,也是政府发展民族职业教育的理性工具。但由于其是在现实条件基础上选择最优化的手段来实现目标,所以难以规避政策工具运用的"有限理性"。基于政策工具理论的视角,对改革开放40年来民族职业教育政策进行收集、整理、编码和量化分析,采用教育政策工具和教育发展要素的框架对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民族职业教育政策在政策工具运用上存在能力限度、效率限度和可持续性限度。为了更好地超越其限度,未来我国民族职业教育政策应至少实现政策工具使用从"过溢"向"均衡"转变、运用自愿性政策工具实现由"政府主导"向"多元共治"转变和政策制定的"即时性"向"可持续性"转变。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秀芹 左佩莹
全面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的基点是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政策的观念框架规定了政策的目的与范畴,而政策的实践模式受制于实施过程的复杂性、环境制约性、政策限度、不同教育制度相互干扰等从而影响政策效用的发挥。通过政策有效性的分析,了解政策偏差的影响因素及影响过程,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修正消极影响,促进政策不断优化,提高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郑海琦
近年来,印度将“全球南方”作为重点议程推进,谋求在“全球南方”的领导地位,强调“全球南方”是改革全球治理秩序、获取战略自主、建立多极世界的主要支撑,并将自身视为连接“全球南方”和西方国家的桥梁。实践层面,印度在卫生和经济领域加大对“全球南方”的援助力度,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在国际多边平台表达“全球南方”的利益诉求,完善印度与“全球南方”的合作机制。印度实施“全球南方”政策的动因包括全球治理秩序受挫加剧“全球南方”困境,对冲中国在“全球南方”的影响力,以及获取“全球南方”支持从而寻求大国地位。印度“全球南方”政策的高度摇摆性、自身能力的不足,以及与西方国家的战略联系使其难以真正代表“全球南方”,因而政策具有较大局限性。对此,中国既要巩固与其他“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基础,维护自身发展中国家地位,也要与印度围绕“全球南方”探索更大的合作空间。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祁型雨
教育政策评价本质上是对教育政策价值的评价 ,其中评价标准是教育政策评价的核心 ,它来源于或依赖于教育政策价值的客观存在。然而 ,现有的研究由于缺乏对教育政策价值这一前提性问题的探讨 ,因而对教育政策评价标准的把握不够全面而系统。本文在阐明教育政策的价值及其层级结构的基础上 ,探讨了教育政策的评价标准 ,认为教育政策具有政治的价值、社会的价值、教育的价值和人的价值四种表现形式 ,并且体现出由低到高的层级结构 ,相应地教育政策评价应包括价值存在 (质、量、尺度 )、价值规范 (应该 )和价值必然性 (正当 )三个层次的评价标准 ,并且各具独特的内容。
关键词:
教育政策 价值 层级结构 评价标准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郎永杰 王传毅
省际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差异不应过大。以基尼系数表征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省际差异,其合理数值应在0.33至0.40之间,博士层次的合理数值应在0.40至0.50之间。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省际差异偏大,尤其体现在研究生教育优势平台的分布上。但从2003年至2011年,我国研究生教育,特别是硕士层次的研究生教育省际差异明显缩小。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省际差异 合理 基尼系数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谈苏欣
循证教育研究对基于事实揭示教育规律、提升教育研究的科学性、基于证据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政策、促进教育改革是不可或缺的。制约循证教育研究进一步发展的限度有三重:一是研究目的上倾向于片面地以“有效性”为最大追求,难以回答教育中的价值问题;二是研究方法上易陷入纯粹的技术主义与应用的取向;三是研究结果上“证明”多于“创造”,各相关方在教条化的框架中出现惰性,反被“证据”制约。要突破循证教育研究的限度,首先应从横向上追问“证据”之于教育研究的概念原点,让价值在技术之上、“求用”的同时也“求真”;其次,应从纵向上回溯相关教育思想史渊源,不仅关注“证据”、更要关注“证据”背后真切的时代背景与具体的教育问题,化解“客观证据”与“意识形态”的矛盾;最后,应反思“教育”与“证据”的关系,促进循证教育研究与其它研究范式与方法的结合,从机械循证到自主循证,唤醒沉睡在教条主义中的循证教育研究。
关键词:
循证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 科学性 证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靳继东 华欣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政策执行研究者以关注"政策失败"为起点,围绕政策过程的体制关系、能力限度和分析框架,进行了卓有成效、各富特色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关注和探讨西方政策执行研究的实践背景、理论模式和未来前景,对于当前中国公共政策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参考意义。
关键词:
政策失败 执行研究 政策限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