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01)
- 2023(14888)
- 2022(12673)
- 2021(12133)
- 2020(9962)
- 2019(22735)
- 2018(22749)
- 2017(41913)
- 2016(23767)
- 2015(26338)
- 2014(26098)
- 2013(24677)
- 2012(22956)
- 2011(20824)
- 2010(21713)
- 2009(20319)
- 2008(20303)
- 2007(18387)
- 2006(16852)
- 2005(15552)
- 学科
- 济(77785)
- 经济(77664)
- 管理(71611)
- 业(68224)
- 企(57311)
- 企业(57311)
- 中国(30562)
- 方法(27400)
- 财(26707)
- 制(26007)
- 农(24544)
- 教育(22985)
- 数学(22752)
- 数学方法(22315)
- 业经(20607)
- 技术(20244)
- 银(19175)
- 银行(19152)
- 行(18316)
- 理论(18203)
- 学(17392)
- 地方(17345)
- 体(16712)
- 融(16675)
- 金融(16670)
- 策(15583)
- 农业(15576)
- 务(15077)
- 财务(15042)
- 财务管理(14996)
- 机构
- 大学(318956)
- 学院(315439)
- 济(123938)
- 经济(120824)
- 管理(116958)
- 研究(110254)
- 理学(97981)
- 理学院(96775)
- 管理学(95107)
- 管理学院(94431)
- 中国(86024)
- 京(69357)
- 财(68001)
- 科学(62387)
- 所(53764)
- 江(53700)
- 中心(50953)
- 财经(50397)
- 范(50252)
- 师范(49929)
- 研究所(47674)
- 经(45483)
- 北京(44815)
- 农(44265)
- 州(41885)
- 师范大学(40372)
- 院(40321)
- 教育(39757)
- 业大(39009)
- 经济学(37358)
- 基金
- 项目(196396)
- 科学(157807)
- 研究(155444)
- 基金(139764)
- 家(118806)
- 国家(117592)
- 科学基金(102019)
- 社会(97282)
- 社会科(91800)
- 社会科学(91780)
- 省(77944)
- 教育(77815)
- 基金项目(72583)
- 划(66767)
- 编号(65415)
- 自然(62897)
- 自然科(61453)
- 自然科学(61436)
- 自然科学基金(60363)
- 成果(57766)
- 资助(55966)
- 课题(49120)
- 部(45112)
- 创(45073)
- 重点(44999)
- 发(42694)
- 制(42389)
- 创新(41263)
- 性(41150)
- 年(40635)
- 期刊
- 济(149107)
- 经济(149107)
- 研究(114547)
- 中国(81379)
- 教育(67976)
- 财(54356)
- 管理(47560)
- 农(40867)
- 融(40451)
- 金融(40451)
- 科学(40039)
- 学报(39945)
- 大学(32869)
- 技术(30818)
- 学学(28841)
- 农业(26480)
- 财经(25313)
- 业经(23192)
- 经济研究(22284)
- 经(21781)
- 问题(18440)
- 职业(18037)
- 坛(16616)
- 论坛(16616)
- 图书(15983)
- 贸(15448)
- 科技(14638)
- 技术经济(14589)
- 理论(14494)
- 发(14417)
共检索到5192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韩月
教育政策的创新扩散机制为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奠定了基础,是教育改革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新高考改革正处于试点经验逐步扩散的关键期:首批试点的经验仍需不断反思,后续试点的方案尚在谨慎设计。结合政策制定过程的思路来分析,新高考试点地区已结合自身的创新优势设计、完善改革方案,可行方案尚须在共识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创新方案的实施与扩散正通过渐进性调节和部分复制获得进一步推广。对于后续试点地区而言,政策学习和大数据分析有助于降低创新方案的成本风险,动态监控舆情能够降低制度的公信力风险,高校与社会参与将合理控制政策的可复制性风险。
关键词:
创新扩散 政策试点 高考改革 风险规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光芸 万洋
本文基于政策创新扩散理论对中国"证照分离"改革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一是"证照分离"改革扩散在时间范围内基本上呈"S"曲线特征,在空间其扩散差异很大,邻近效应明显;二是其扩散路径模式为横向水平扩散、纵向垂直扩散和斜向关系扩散三种方式,且中央-省扩散时的平均反应时间为84天,而省-市则为110天;三是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其扩散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上级压力或支持、行政级别和地级市自身属性。鉴于此,中央政府应发挥好统筹大局的平衡协调作用,做好创新政策的推广和协调工作;地方政府应发挥好上传下达的中介传导作用,做好创新政策的宣传和评估工作,进而全面推动中国的政策创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端鸿 陈庆
自2015年《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颁布以来,各省级行政区域迅速做出反馈,相继出台地方"双一流"建设方案。本文通过对"双一流"政策创新扩散以及各地政府的执行行为研究认为,提高教育政策在地方创新扩散的效率需要:1.重视强制机制在教育政策创新扩散中起到的关键作用;2.学习机制与竞争机制联动,为教育的创新扩散提供动力;3.推行重大教育政策应适度下放权力,为其提供政策创新的空间。
关键词:
政策创新扩散 “双一流”建设 动力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姜影 王茜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是我国政府的重要治理方式,基于政策创新扩散理论,从时间、空间和方向3个维度,对1995—2018年所颁布的323项政策文件进行量化分析,解释中国PPPs政策扩散的过程与特征。结果显示,我国PPPs政策创新目前正处于"S"型曲线的快速扩散期;政策空间扩散上,呈现出地区性辐射扩散的特点;政策扩散方向上,存在着中央向地方自上而下、中央内部部门由高到低的层级扩散,以及各同级政府部门间的平行扩散路径。为提升政策创新扩散效果,政府应将政策模仿经过政策学习后转化为政策创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宝庆 魏小梅
新高考改革进程中隐含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的"钟摆现象"、普通高中学校办学缺乏特色、高中学生自主发展异化等风险。风险社会理论为分析新高考改革面临的风险提供了分析框架。通过整合贝克、吉登斯、鲁曼、拉什等学者的风险社会理论,将新高考改革风险归因于新高考改革决策者与专家的结盟、高中学校自我生存的利益驱动、高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不足等因素。为规避新高考改革的风险,我们可以采取如下策略:树立改革风险意识与呼唤风险决策伦理;探索高中学校特色办学与管理模式;建构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
关键词:
风险社会理论 新高考改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南晓鹏
良好的学习适应性是大学生顺利完成角色转变、高效学习的重要保证。新高考实施选择性考试科目,给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与专业匹配度带来挑战,有必要对新高考生源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进而提出提升的对策。研究发现新高考生源大学生学习适应性总体较好,五个维度的得分由高到低分别为认知与学习能力、专业认同、学习投入、学习策略、课程与教学安排;改革前后及不同年级、不同选考科目组合的新高考生源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存在差异。学生家庭背景、学生发展指导、高考改革成效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邹东升 陈思诗
权力清单是助推简政放权,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新型治理体系的制度创新,各级地方政府对权力清单制度的快速创制与仿效也成为政府创新扩散的例证。本文基于公共政策扩散理论,通过对全国31个省级政府权力清单政策文本的对比分析,从时间、空间、清单内容和扩散方式四个维度探究省级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扩散规律。研究表明,权力清单制度扩散随时间推移明显呈现出“S型”曲线增长趋势;空间上区域邻近效应显著且以“试点—推广”为基本扩散路径;清单内容兼具政策模仿和制度创新的双重特征;扩散方式则表现为文本设计上的“权责合并”与“权责分立”
关键词:
省级政府 权力清单 政策扩散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康晓玲 李朝阳 刘京 张霞
以中国30所"双一流"A类高校2015~2018年间的政策响应为例,实证分析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扩散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校长任期、学科特色与省(市)内其他高校响应程度对高校的政策响应程度具有显著影响。这意味着实现高校校长适度流动,培育创新创业教研人才,构建校际协同育人机制有助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响应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
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政策扩散 影响因素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吴树畅 蒋晓宁
财务政策与企业增长模式是密切相关的。保守的财务政策能够满足企业低速增长的资金需要,中庸的财务政策能够满足企业可持续增长的资金需要,激进的财务政策能够支撑企业超速增长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何宇
从微观看,创新是现代厂商有力的竞争武器,是比现存产品在价格上的边际变动竞争更为有效的竞争手段,是厂商获得更多利润的有效途径。但是创新要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支点,要把其对厂商生存发展的微观影响转化为整个宏观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力,其本身还必须具备迅速扩散与群集的能力。(一) 一项创新的出现总意味着~种新开发的技术优于原有的技术,意味着创新的初始采用者能通过这项创新获得超额利润,同时也意味着那些获利不佳或生存发展受到威胁的厂商将争先采用创新从而构成对创新的潜在需求者。那么在采用环境饱和时的均衡市场需求与创新扩散过程中一特定瞬时的实际需求即X_n(t)之差则形成一项创新的调整断层,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磊 苏涛永 秦酉
传统的政策创新扩散研究主要关注是否采纳新政策,而往往忽略了新政策的差异。本文将政策创新决策划分为两个阶段:是否创新,政府做出接受或拒绝新政策的选择;如何创新,政府制定出具体的新政策。以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为案例,实证分析了政策创新扩散机制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1)政策创新扩散机制在两个阶段存在显著差异。在是否创新阶段,辖区内部因素对政府决策影响不显著,对扩散机制的调节作用较弱;在如何创新阶段,公众需求显著影响政府决策,公众需求和创新能力也显著调节扩散机制。(2)政策创新扩散机制在两个阶段也存在共性。扩散机制显著影响政府决策且受辖区内部因素调节,不同扩散机制的时间滞后效应差异显著。
关键词:
创新采纳 创新程度 企业年金 税收优惠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秦士坤 王雅龄 杨晓雯
2014年以来,PPP政策在我国迅速推广。PPP在各地的空间非均衡性是实施进程中的鲜明特征,难以用单一因素做出解释。本文结合政策创新扩散理论,使用2014—2019年地市级面板数据探讨了PPP空间非均衡性在微观层面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我国PPP政策在地方政府层面的创新扩散呈现R型的非渐进性特征,并同时受到内部与外部两方面的影响。内部方面,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是重要的内部决定因素,对PPP政策具有非线性影响,即随着债务压力的加大,地方政府对PPP有着更强烈的实施意愿,然而当债务压力超过一定水平时,PPP政策实施反而受到抑制,体现出地方政府的"优序融资";外部方面,相邻地方政府间的模仿与竞争是主要的外部决定因素,这种空间策略互动不仅发生在同一省内距离接近、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还发生在不同省份距离接近的地区。上述研究为优化我国PPP空间分布格局、防范财政风险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常向阳 戴国海
技术创新扩散得以进行的外部条件和内在动力是技术创新扩散的基本机制 ,技术创新扩散本质上来说是在有关创新技术信息传播基础上新技术对老技术的替代过程 ,该过程是创新扩散与采纳方的垄断博弈过程 ,涉及到采纳者对新技术的学习与掌握。
关键词:
创新扩散 机制 本质特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新 马新雨
中国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的执行过程实质上也是一种政策扩散的过程。为分析影响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扩散速度的因素,基于政策扩散和公共组织理论框架,选取已批准试点的中国97座创新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将城市试点获批准的时间作为试点政策扩散至该城市的时间,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索试点政策扩散速度的影响因素与组态路径。研究发现:包括创新资源在内的7个条件变量均无法作为实现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高速扩散的必要条件,但低行政级别是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非高速扩散的必要条件;实现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高速扩散的组态路径有7条,在本质上多呈现出内部驱动的特点;试点政策非高速扩散的组态路径有4条,均呈现出低行政级别指向性特征,表明在城市行政级别较低的情况下必然导致了试点政策的非高速扩散。因此,城市应根据自身优势把握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制定和落实发展政策,同时充分关注个体、社会组织等的政策建议,推动创新型城市的建设。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张进宝 毕海滨
本研究主要针对教育技术应用研究不够成熟,忽视创新扩散研究这一问题,系统分析了创新扩散理论与教育技术应用研究的关系,剖析了当前国内外教育技术扩散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钟摆式教育技术扩散机制研究框架,以期对我国教育技术扩散研究有所借鉴和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