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33)
- 2023(9350)
- 2022(7676)
- 2021(7215)
- 2020(5751)
- 2019(13303)
- 2018(13050)
- 2017(23650)
- 2016(13724)
- 2015(15372)
- 2014(15370)
- 2013(14232)
- 2012(12870)
- 2011(11663)
- 2010(11750)
- 2009(10824)
- 2008(10638)
- 2007(9612)
- 2006(8442)
- 2005(7820)
- 学科
- 济(42350)
- 经济(42248)
- 管理(40443)
- 业(36377)
- 企(30121)
- 企业(30121)
- 中国(19807)
- 教育(19659)
- 方法(17337)
- 财(16145)
- 数学(14735)
- 数学方法(14541)
- 制(14028)
- 农(13302)
- 业经(11013)
- 理论(10895)
- 学(10054)
- 务(9812)
- 财务(9787)
- 财务管理(9765)
- 体(9690)
- 企业财务(9310)
- 农业(9022)
- 技术(8633)
- 银(8380)
- 银行(8371)
- 体制(8162)
- 行(7984)
- 融(7966)
- 金融(7964)
- 机构
- 大学(186727)
- 学院(181057)
- 济(71482)
- 经济(69874)
- 管理(64743)
- 研究(62980)
- 理学(55698)
- 理学院(55000)
- 管理学(54093)
- 管理学院(53693)
- 中国(42498)
- 京(39699)
- 财(37465)
- 科学(33754)
- 范(32442)
- 师范(32250)
- 教育(31307)
- 所(29877)
- 财经(29201)
- 江(28566)
- 中心(27783)
- 师范大学(26711)
- 研究所(26619)
- 经(26612)
- 北京(25546)
- 经济学(23474)
- 院(23183)
- 农(22622)
- 业大(22030)
- 财经大学(21960)
- 基金
- 项目(118705)
- 科学(96945)
- 研究(95950)
- 基金(85709)
- 家(72825)
- 国家(72090)
- 科学基金(62534)
- 社会(62136)
- 社会科(58678)
- 社会科学(58669)
- 教育(51912)
- 省(45947)
- 基金项目(44177)
- 划(40828)
- 编号(40175)
- 自然(37055)
- 自然科(36206)
- 自然科学(36198)
- 成果(35689)
- 自然科学基金(35576)
- 资助(33709)
- 课题(30889)
- 制(29445)
- 部(29277)
- 重点(28152)
- 教育部(26680)
- 性(26047)
- 发(25902)
- 年(25620)
- 创(25439)
共检索到2828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吴克明
从劳动力流动制度的角度看,我国90年代以来教育收益率逐年上升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我国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增强了受更多教育者的工作努力程度,进而教育的生产效应得到释放,另一方面我国劳动力市场逐渐从分割走向统一,增强了劳动力的流动性,使教育的配置效应得以充分发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克明 孟大虎
从劳动力流动制度的角度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收益率逐年上升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我国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增强了受高等教育者的工作努力程度,进而使高等教育的生产效应得到释放,另一方面我国劳动力市场逐渐从分割走向统一,增强了劳动力的流动性,使高等教育的配置效应得以充分发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韦进
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个人收益突出表现在:高校毕业生学历(学位)程度与起薪及定薪水平成正比例关系,毕业生对薪酬的期望值越来越趋于实际,高校毕业生在不同发展水平地区的教育收益率存在明显差异。其原因错综复杂,主要有劳动力市场发育不成熟,就业政策、政府管理不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不健全等方面。因此,政府应强化促进就业的宏观调控职能,高校应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应致力完成"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社会应营造有益于毕业生就业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齐良书
人们公认,改革提高了中国的教育收益率,但对其作用途径还缺乏深入的探讨。本文使用1988-1999年CHNS调查数据,研究了国有部门劳动工资制度改革对国有部门内部和城市总体教育收益率的影响。修正了样本的自选择偏差以后,发现国有部门的教育收益率和城市总体教育收益率在1988-1992年间有所下降,自1993年以后则呈持续上升趋势。本文由此得出的结论是:1985-1986年劳动工资制度改革对于提高教育收益率的效果不明显,或者当时曾有短暂效果,但随后迅速消退;而1993-1995年的劳动工资制度改革对于90年代中后期城市教育收益率的持续上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方超 黄斌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利用分位数处理效应模型检验了转型经济时期两次教育扩张政策对农村劳动力教育收益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础教育扩张更有利于提高女性收入,而高校扩招则对男性具有更强的个体增收效应;进一步通过条件分位数处理效应模型发现了基础教育能够提高低收入男性与高收入女性的非农收入,高校扩招对于缩小男性工资差距具有“公平效应”,但对女性却存在“马太效应”;无条件分位数处理效应则发现教育扩张能够缩小因人力资本因素引致的工资收入差距,对于推动不同群体非农收入的平等化具有积极意义。据此,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升女性的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水平,或许能够更好的释放教育在减贫中的分配性功能。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彭小辉 张碧超 史清华
本文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03—2013年村级数据,运用固定效应的面板Tobit模型,在控制了时间、个体固定效应和其他变量的基础上,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和离婚率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农村劳动力双向流动都会显著提高农村离婚率,但与劳动力流入相比,流出对离婚率的影响更明显;从流动方向和区域视角看,劳动力流出对内陆地区农村离婚率的影响更明显,而劳动力流入对沿海地区农村离婚率的影响更明显。同时,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家庭孩子数量以及经济状况等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农村离婚率。农村劳动力流动是农村离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乡村振兴战略下,随着劳动力流入的逐年增加,其对农村离婚率的影响不容忽视,是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应引起政府决策层的高度重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方超 黄斌
借鉴模糊断点回归研究设计,通过测量大学教育收益率,实证评估了高校扩招政策对乡城转移劳动力工资水平的影响。工具变量的第一阶段回归发现高校扩招政策推动个体受教育程度和工资水平发生向上"跳跃";第二阶段回归在纠正内生性问题后,发现大学教育能将全体、男性和女性劳动力的工资水平提高19.2、13.1以及33.3个百分点;进一步利用无条件分位数回归发现大学教育的异质性增收特征表现为"V"型曲线,但高校扩招政策客观上扩大了乡城转移劳动力的组内工资差异。实证研究结论有助于从劳动力市场的视角科学评估经济转型时期高校扩招政策的社会经济价值,为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基础。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梅 程传海
劳动力的流动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合理的人口流动也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能够极大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流动人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面临着就业、居住、子女教育等制约,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应制订可持续发展的人口发展战略,改革户籍制度。构筑统一的社会保障体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可人
中国特有的户籍制度对农村与城镇间劳动力的流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追溯了户籍制度的建立、发展演化过程,立足户籍制度演变历程分析了城镇和农村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以及劳动力市场在城乡之间的对立分割对劳动力在乡村——城镇之间的流动和迁徙的影响。研究结论认为:户籍制度与重工业化战略强化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镇和农村形成的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制约了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户籍制度的改革亟需改善和解决城镇和农村劳动力市场以及城镇内部由于户口属性不同呈现出的农业户籍与非农城镇户籍人口构成的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现状,促进劳动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华锋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仍然面临着诸多制度和环境障碍。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剥离户籍额外的福利功能;规范城市用工制度,建立农民维权组织;建立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机制;改革现有的农村土地制度,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制,将有力推进城乡劳动力市场的有序发展,合理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流动。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流动 法律规制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宋扬
本文构建了刻画当前户籍制度特征的劳动力市场模型。政策模拟分析显示,当户籍制度全面放开后,会有1.64亿新增的高龄农民工进入城市,劳动力的优化配置会大幅增加GDP。改革后高龄农民工的收入会显著提高,收入差距将大幅度缩小。此外,测算发现改革成本与GDP的增加基本上可以抵消。可见,改革成本不应该成为户籍制度改革的制约因素。如果政府旨在促进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应该全面彻底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尽早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关键词:
户籍制度 劳动力市场 成本收益分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锋亮 陈鑫磊
本研究基于中国劳动力市场多重分割的视角,使用CHNS-2009的数据,分析了在考虑实物期权价值后个体教育投资的收益。实证结果发现,三种劳动力市场分割对教育投资的风险价值影响排序为城乡<性别性别>地区,这两者的排序正好反向。研究认为,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其实是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多重分割的最好诠释。因此,提高弱势群体的教育机会,不仅是有助于提高教育公平,也是符合效率原则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周金燕 钟宇平
本文尝试以产权理论来解释教育收益率的变化。产权理论认为,产权私有化是将资源的使用、分配和交换所产生的成本——收益内部化到某个主体的过程,这将促使在私有产权制度下产权主体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来配置和使用资源,从而使能促进生产力提高的人力资本要素在私有产权环境的经济回报将高于非私有产权环境。应用CHNS实证数据和多层线性模型方法的研究结果发现,国有产权环境下的教育收益率依次低于集体产权环境以及私有产权环境下的教育收益率,验证了这一理论假设,表明人力资本在产权私有化的经济环境下,得到更有效的配置和使用。
关键词:
产权 教育收益率 多层线性模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育锋
职业教育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要进行科学的制度设计。一些发达国家在这一方面形成了如下经验:建立服务职业教育专门的行业机构、政府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实施经费补贴政策、实施多方参与的技能需求预测制度,以及定期修订有关教学文件制度等。借鉴国际经验,需要系统检查我国的职业教育制度。通过增加或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收集、分析与预测制度,定期修订专业设置与课程的制度,以及扶持有条件的行业机构购买行业企业服务职业教育产品的制度,以完善职业教育制度结构的完整性和提高制度功能的有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