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11)
- 2023(11551)
- 2022(9623)
- 2021(9081)
- 2020(7535)
- 2019(16885)
- 2018(16830)
- 2017(30071)
- 2016(17310)
- 2015(19287)
- 2014(19244)
- 2013(17764)
- 2012(16237)
- 2011(14663)
- 2010(15182)
- 2009(14108)
- 2008(13871)
- 2007(12986)
- 2006(11449)
- 2005(10479)
- 学科
- 管理(56157)
- 济(55351)
- 经济(55263)
- 业(51089)
- 企(45966)
- 企业(45966)
- 中国(21586)
- 方法(21438)
- 教育(21384)
- 财(20123)
- 技术(18367)
- 数学(17909)
- 数学方法(17637)
- 制(16997)
- 理论(14382)
- 业经(14289)
- 农(14247)
- 学(13355)
- 务(12882)
- 财务(12848)
- 财务管理(12823)
- 体(12601)
- 技术管理(12425)
- 企业财务(12242)
- 银(11253)
- 银行(11230)
- 融(10751)
- 金融(10744)
- 行(10742)
- 地方(10065)
- 机构
- 大学(234843)
- 学院(230126)
- 济(86937)
- 管理(85102)
- 经济(84802)
- 研究(79989)
- 理学(72407)
- 理学院(71563)
- 管理学(70341)
- 管理学院(69866)
- 中国(55639)
- 京(50692)
- 财(45566)
- 科学(45546)
- 所(38997)
- 范(37945)
- 江(37805)
- 师范(37630)
- 中心(35531)
- 研究所(34905)
- 财经(34693)
- 教育(34460)
- 北京(32565)
- 农(31683)
- 经(31306)
- 师范大学(30574)
- 业大(29944)
- 院(29695)
- 州(29148)
- 技术(28479)
- 基金
- 项目(149693)
- 科学(120553)
- 研究(118233)
- 基金(104962)
- 家(89914)
- 国家(89005)
- 科学基金(76964)
- 社会(73906)
- 社会科(69846)
- 社会科学(69829)
- 教育(61877)
- 省(61331)
- 基金项目(54533)
- 划(52645)
- 编号(49323)
- 自然(46815)
- 自然科(45774)
- 自然科学(45760)
- 自然科学基金(44958)
- 成果(43111)
- 资助(41260)
- 课题(38429)
- 创(36424)
- 重点(35093)
- 部(34785)
- 制(33702)
- 创新(33032)
- 发(32619)
- 年(31178)
- 项目编号(30851)
- 期刊
- 济(100175)
- 经济(100175)
- 研究(79851)
- 中国(61354)
- 教育(59505)
- 财(38157)
- 管理(35248)
- 学报(31870)
- 科学(29867)
- 农(28549)
- 大学(26153)
- 技术(25400)
- 学学(22963)
- 融(20954)
- 金融(20954)
- 农业(19088)
- 财经(17690)
- 职业(15776)
- 业经(15485)
- 经济研究(15427)
- 经(15284)
- 科技(12628)
- 坛(12408)
- 论坛(12408)
- 问题(11998)
- 技术经济(11461)
- 业(10673)
- 财会(10358)
- 技术教育(10287)
- 职业技术(10287)
共检索到365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善迈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教育投资体制也有了深刻的变革,集中表现在由政府单一投资体制转变为多元化投资体制的形成。本文就这一改革的背景、基本内容和前景作一概述。一、改革的背景“穷国办大教育”客观上要求教育投资多元化。十一...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健钧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祥云
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中等教育投资体制就是指中等教育投资活动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的总称。它主要包括投资办学主体的确立,资金的筹措途径,资金的使用方式,投资利益和管理权限的划分,投资决策程序及宏观调控方式等。构建一个合理的中等教育投资体制,是解决目前资金短缺、提高现有资源使用效率以确使中等教育事业顺利发展的关键。本文先对建国以来我国中等教育投资体制的演变作一简单回顾,进而对现有中等教育投资体制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中等教育投资体制提出我们的几点看法。在我国,由于已把初中教育纳入了义务教育的范畴,所以中等教育实际上是指高级中等教育,即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专、中师和技校...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陈琪 张晖
投资体制是指投资活动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相互连结的秩序和相互作用的方式与机制。投资体制是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投资体制能够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反之则会束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颜鹏飞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付红
新旧动能转换有三层含义:一是借助于新动能的增量去对冲旧动能的减弱,以此加快速度培育新产业和新技术,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借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创造出新模式、新业态,由此改造旧动能;三是借助于新动能创造出的战略纵深,为升级旧动能赢得空间。新旧动能转换对民间投资提出了更高要求,引导民间投资的正确流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线联平
本文通过把北京市与我国东、中、西部的高等教育在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从高等教育的投资规模、投资效益、投资结构等多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归纳出北京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基本特征,并根据北京市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规划,对北京市未来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投资体制 国内比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闵维方 陈晓宇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重萎缩后,重新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在校生数从1980年的100万人增长到1994年的250万人。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导致了高教经费需求的迅速增长。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的高教投资体制和分配机制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等教育投资体制也随着整个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国家财政体制的改革,进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蔡云凤 闫志利
1949年以来,我国中职教育经历了从免费到收费、从补贴到近于回归免费等政策变迁历程,政府投资层级逐渐下移,逐步形成了多元化投资体制。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时期,中职教育投资表现出政府投入总量不足、比例偏低以及不同区域间投入不平衡等现象,以及社会投入规模较小、个人投资热情不高等问题。进一步完善中职教育投资体制,需要提升政府投入级别,扩大政府投入总量,积极鼓励和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中职教育,并适度减免中职教育学习者的投入。
关键词:
中职教育 投资体制 历史变迁 现状分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范进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确立的新的高等教育投资体制,使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但是,“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高等教育投资新体制还存在着四个主要问题:一是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渠道单一,高校办学积极性难以充分发挥;二是高等教育投资效益不高;三是办学成本高昂,结构倒挂;四是政府拨款制度不能完全适应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需要。因此,完善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必须在观念、法律政策、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投资体制 改革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祥云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逐步普及,社会对高级中等教育的需求必然会越来越强烈,增加高级中等教育的供给,势在必行。然而,高级中等教育的扩张又要受到国家财力的制约。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落后钓发展中大国,各方面都需大量的资金投入,仅靠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高级中等教育的需求。因此,如何筹措更多的高级中等教育经费,如何使极为稀缺的教育资源发挥出更大的效益,选择一个合理的高级中等教育投资体制,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黄芳
本文揭示了我国人力资源量大而质低的现状 ,导致这种状况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教育投入相对不足。进行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就是要保证教育投资有一个稳定的来源和合理的数额 ,从而促进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
关键词:
人力资源 教育投资 体制改革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徐宏明 徐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