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20)
2023(8489)
2022(6830)
2021(6575)
2020(5325)
2019(11952)
2018(11556)
2017(20682)
2016(11443)
2015(12487)
2014(11973)
2013(10891)
2012(9933)
2011(8842)
2010(9524)
2009(9025)
2008(7856)
2007(7405)
2006(6644)
2005(6093)
作者
(26529)
(21858)
(21508)
(20681)
(13820)
(10422)
(9934)
(8527)
(8044)
(7795)
(7332)
(7164)
(7061)
(6938)
(6763)
(6481)
(6413)
(6342)
(6160)
(6111)
(5528)
(5133)
(5074)
(5008)
(5003)
(4904)
(4892)
(4866)
(4442)
(4316)
学科
(36811)
(34469)
经济(34449)
管理(33999)
(33337)
企业(33337)
(25530)
金融(25530)
中国(24003)
(22206)
银行(22201)
(21627)
教育(19456)
技术(16431)
(14056)
方法(13309)
技术管理(11731)
数学(11484)
数学方法(11368)
中国金融(10998)
理论(10978)
(10518)
(10340)
财务(10326)
财务管理(10318)
企业财务(10025)
业经(9596)
地方(8924)
(8384)
教学(7290)
机构
大学(143742)
学院(140070)
(56606)
经济(55317)
管理(51501)
研究(47518)
理学(44026)
理学院(43561)
管理学(42940)
管理学院(42633)
中国(37604)
(29978)
(28864)
教育(27813)
(26102)
师范(25988)
中心(23094)
科学(23067)
财经(22567)
(22302)
师范大学(21422)
(21266)
(20505)
北京(19929)
研究所(18963)
(18432)
(18203)
经济学(18170)
金融(17834)
(17306)
基金
项目(88080)
研究(75498)
科学(73459)
基金(61825)
(50949)
国家(50319)
社会(48016)
社会科(45606)
社会科学(45597)
科学基金(44945)
教育(42377)
(36772)
编号(32058)
基金项目(31925)
(31744)
成果(28275)
(25669)
课题(25654)
自然(25314)
自然科(24865)
自然科学(24862)
自然科学基金(24482)
资助(23589)
创新(22736)
(21718)
(21286)
重点(21117)
规划(20992)
(20751)
项目编号(20732)
期刊
(59538)
经济(59538)
研究(56426)
教育(49231)
中国(39014)
(29917)
金融(29917)
(23072)
管理(21862)
技术(16801)
科学(13979)
学报(12960)
大学(12394)
职业(12375)
财经(11590)
(11386)
(10023)
学学(9957)
经济研究(9945)
(8918)
论坛(8918)
业经(8643)
技术教育(7988)
职业技术(7988)
职业技术教育(7988)
科技(7800)
技术经济(7540)
国际(6982)
农业(6826)
问题(6751)
共检索到232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坚  
我国的教育投资尽管已从单一性转变为多样性 ,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主要是教育投资不足。为此 ,可通过由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建立和完善而导致的新的教育投资宏观环境形成的教育投资金融化来解决。但由于教育投资和金融存在线性相关 ,其关系既有一致性 ,又有矛盾性。因此 ,必须进行金融创新 ,即找到适应教育投资特殊性要求的新的金融品种和工具。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倪克勤  
改革开放 2 0多年以来 ,中国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迅速加快 ,而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所有制结构多元化的变迁 ,对中国经济制度的市场化变革提供了持续的推动力。虽然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就 ,但是金融结构和金融制度安排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随着中国加入WTO ,外商直接投资的深度与广度将得到很大发展 ,这将推动我国金融结构和金融制度安排和创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单懿  杨瑞  
在互联网时代,金融市场的参与门槛大大降低,更多的普通民众既是市场参与者,又是金融消费者。作为一名金融消费者,其合法权益如何得到保护?通常认识上,"消费者受到良好的教育就是最佳的消费者保护",那么,金融消费者教育无疑是金融消费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亚平  赵昊华  
本文基于2011-2018年A股上市公司和新三板挂牌公司的数据样本,匹配中国地级市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我国实体企业金融投资行为与创新产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实体企业的金融投资行为显著抑制企业创新;第二,数字普惠金融能有效缓解金融投资行为对企业创新的挤出效应;第三,对于中小微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融资依赖度高的弱势企业,数字普惠金融的调节效应机制依然显著存在,数字普惠金融的普惠效应让弱势群体获利更多。基于以上研究结论,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融合数字经济与创新发展提供如下政策建议:第一,引导企业合理配置资产,避免资产"重虚轻实";第二,鼓励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激发创新活力;第三,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助推创新型国家建设;第四,加大数字普惠金融扶持力度,助力融资弱势企业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钰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于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发展引擎的重点打造、增长动力的持续增强、创新发展的战略实施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双创"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股新力量。在服务对象上,重点扶持科技企业、小微企业"双创"的目的,在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增加经济效益、推动经济的良好态势发展。更多新技术、新产品的创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程新生   刘振华  
金融开放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否改善融资环境、驱动企业创新发展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使用2007—2020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从跨境资本流动视角检验了金融开放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金融开放提升了企业创新投资水平,经过工具变量法、PSM法、Heckman两步法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金融开放通过缓解整体融资约束、降低债权和股权融资成本、增加股权融资规模等路径驱动企业增加创新投资。调节效应分析表明,上述关系在非国有产权、资产规模小、区域金融欠发达以及不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中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和信息化水平强化了金融开放对企业创新投资的促进效应,并且金融开放有利于提升企业创新投资的市场绩效和经营绩效。本研究有助于理解金融开放、融资环境改善与企业创新投资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论对金融开放的政策调整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晓明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个人收入大幅度提高,除保证当前基本生活以外,拥有一定个人资产的人已不在少数;另一方面,计划经济下国家统一的福利也逐渐被市场运作所代替。因此,个人为了一定的经济目标,以投资的形式处置个人资产已不是少数“资本家”的专利,个人投资正逐渐成为一种大众经济行为,这不仅将影响人们的传统思维方式、影响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更为现实的是它对于理财产品、金融工具、金融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在很大程度上推进我国金融创新的实现。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毛菁  王玉  
本文基于投资者逃离模型,从金融创新及其产生的投资者不确定性出发讨论金融危机中投资者逃离行为,并通过对投资者逃离行为的分析探讨央行危机救助的时点与方式。本文认为,就金融危机的事前预防而言,央行应在创新工具运用的过程中引导金融机构开展充分的投资者教育及对创新工具的总规模进行适当限制从而降低危机发生的概率和破坏性;就金融危机的事后救助而言,央行危机救助的时点应放在投资者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突然增加并开始调整原有策略的时刻,救助的主要措施是承诺在一定条件下购买资产或注入流动性,从而降低投资者不确定性,促使投资者改变逃离市场的策略或者至少避免投资者逃离成为群体行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胡海青   武永霞   王先柱  
创新是经济发展第一动力,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对创新投资具有重要影响。以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供应链视角,实证分析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投资的微观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企业金融化显著促进企业创新投资。机制分析表明,企业金融化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对创新投资发挥促进作用。进一步基于供应链视角,考察商业信用对这一作用机制的影响,发现企业商业信用融资和商业信用供给对上述作用机制发挥调节作用,即企业商业信用融资水平越高,企业金融化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越显著,相应地,对创新投资的促进作用越显著;企业商业信用供给程度越高,企业创新投资受融资约束的抑制作用越显著。企业产权性质与年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对于非国有企业以及成立11~20年的企业而言,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投资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由此,提出构建支持创新的金融服务体系、建立稳定的产业供应链联盟、有效利用商业信用助力企业创新等政策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毛菁  王玉  
从1970年的商业票据危机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因金融创新的复杂性诱发投资者逃离进而演化为金融危机的事件,而危机的最终化解多借助于央行的危机救助。本文基于投资者逃离模型,从金融创新及其产生的投资者不确定性出发讨论金融危机中投资者逃离行为,并通过对投资者逃离行为的分析探讨央行危机救助的时点与方式。本文认为,就金融危机的事前预防而言,央行应在创新工具运用的过程中引导金融机构开展充分的投资者教育及对创新工具的总规模进行适当限制从而降低危机发生的概率和破坏性;就金融危机的事后救助而言,央行危机救助的时点应放在投资者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突然增加并开始调整原有策略的时刻,救助的主要措施是...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渤海产业投资基金课题组  
论文构建了金融创新演化的正反馈机制,以此透视中国转型期金融创新的目标、路径及突破难点,论述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对金融创新的突破和引领意义。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从市场准入、市场构建和制度法规完善三个方面推进金融突破的思路,并针对渤海产业投资基金试点的成长与示范效应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习平  马丽君  
基于286个地级以上城市2003~2017年的统计数据,通过构建非期望产出的DEA-SBM模型,测算城市绿色创新效率,采用Moran’s I指数探究空间溢出效应,并建立空间Tobit模型实证研究金融发展、投资水平与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关系。总体样本估计表明,金融发展和投资水平与绿色创新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分样本估计表明,金融发展在特大及超大城市、大城市样本中对绿色创新的影响显著为正,但在中等城市和小城市样本中显著为负。金融发展水平和投资率具有交互效应,金融发展水平能够通过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减弱外延型高投资对绿色创新效率的负面冲击。外延型的高投资扩张会对相邻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带来负的外部溢出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郑之杰  李铁  
风险投资在我国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 ,而新经济的产生对于现代金融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面对风险投资与新经济发展中的新的经济形态与环境变化 ,是我国金融界和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新形势下 ,我们应该面对变化了的环境 ,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金融创新 ,通过这种创新使我国商业银行在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中巩固业务领域 ,扩大收益范围 ,并以此来推动风险投资与新经济的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雪峰  左静静  
以2010~2015年A股民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实体企业金融化对民企创新投资的影响,对于提高民企创新投资积极性具有一定意义。研究发现,实体企业金融化对民企创新投资具有"挤出效应",但这一"挤出效应"在高科技行业中被弱化。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科技行业特征能够弱化金融化对民企创新投资的"挤出效应"这一研究结论会受到产业政策的影响。在产业政策支持下,高科技行业特征会弱化金融化对民企创新投资的"挤出效应",而未受到产业政策支持的民企,高科技行业特征对金融化与民企创新投资二者之间关系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莉  盖骁敏  赵晓鹏  
企业创新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选取我国沪深A股2008—2019年非金融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金融投资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并探讨了其中的影响机制以及金融投资在企业创新产生的经济成果中扮演的角色。研究发现:金融投资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而对创新成果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影响机制检验表明,金融投资主要通过减少现金流来挤出创新投入;而金融投资通过提升企业经营能力遮掩了其对创新投入的挤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