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44)
2023(12464)
2022(10538)
2021(9718)
2020(8103)
2019(18475)
2018(18106)
2017(33518)
2016(18563)
2015(20699)
2014(20701)
2013(19486)
2012(17809)
2011(16188)
2010(16170)
2009(14245)
2008(13249)
2007(11390)
2006(9931)
2005(8652)
作者
(47446)
(40176)
(39694)
(37912)
(25400)
(18912)
(18340)
(15590)
(15466)
(13834)
(13517)
(13465)
(12576)
(12477)
(12474)
(12017)
(11871)
(11624)
(11404)
(11363)
(10008)
(9626)
(9362)
(9301)
(8980)
(8893)
(8552)
(8494)
(7829)
(7771)
学科
(92782)
经济(92708)
管理(49578)
(43273)
方法(37029)
(35853)
企业(35853)
数学(33491)
数学方法(33084)
中国(24186)
地方(22488)
教育(19763)
(17795)
(17547)
(16959)
业经(16407)
地方经济(14809)
理论(13749)
环境(12603)
技术(12593)
农业(12162)
(11537)
(11357)
(11356)
贸易(11352)
(11281)
(10888)
(10419)
财务(10385)
财务管理(10365)
机构
大学(255519)
学院(251008)
(110588)
经济(108553)
管理(96410)
研究(86175)
理学(84555)
理学院(83536)
管理学(82150)
管理学院(81624)
中国(57951)
(55645)
科学(48618)
(46447)
(41114)
师范(40842)
(40498)
中心(38747)
财经(37989)
研究所(37019)
(35907)
北京(35470)
经济学(35431)
(34692)
师范大学(33850)
教育(32981)
业大(32254)
经济学院(31768)
(31479)
(30427)
基金
项目(173034)
科学(140929)
研究(133241)
基金(126268)
(107871)
国家(106936)
科学基金(93926)
社会(87281)
社会科(82752)
社会科学(82736)
教育(68129)
(67186)
基金项目(66451)
(58525)
自然(58099)
自然科(56789)
自然科学(56780)
自然科学基金(55737)
编号(54101)
资助(50553)
成果(44051)
(40629)
重点(40281)
(39550)
课题(39549)
(36994)
教育部(36364)
国家社会(36018)
人文(34744)
创新(34394)
期刊
(117202)
经济(117202)
研究(83101)
教育(51886)
中国(50188)
(35807)
管理(35140)
学报(30911)
科学(30739)
技术(27456)
大学(26141)
(24993)
学学(23310)
经济研究(20128)
财经(19231)
农业(17529)
(17320)
金融(17320)
(16691)
业经(16483)
问题(15045)
技术经济(13486)
职业(13357)
统计(13173)
(12045)
(11266)
(10886)
论坛(10886)
资源(10727)
(10687)
共检索到3676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钟无涯  
基于北京、上海和广东三地的面板数据,本文采用修正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在协整基础上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ECM模型及脉冲响应等方法进行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绩效长、短期关系的区域比较,发现北京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绩效统计不显著,上海、广东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均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而广东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持续显著的高正向激励。本研究的现实意义是:资源高聚集区域的教育投入适度转移,能提高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教育发展程度较低区域的教育投入具有更显著、正向和持久的增长驱动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郭向阳  
生产性服务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贡献越来越大。北京、上海和广东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3个代表性地区。利用2007年三地投入产出表,通过整理分析,计算三地的主要产业直接与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与感应度系数、生产诱发系数及最终依赖度系数等指标,分析三地的主要产业结构及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北京市已呈服务型经济结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领先于全国,上海市的生产性服务业中金融业与物流业有显著优势,广东省物流业占主导地位;上海与广东经济结构外向型特征明显。京沪粤三地应因地制宜,引导生产性服务业自主创新与科技进步,促进本地生产性服务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并向内地及全国辐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维凤  
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凸显交通的区位重要性,加速产业布局的大空间范围调整,加速区域空间结构的重塑。京沪高铁是我国建设的一条具有重大影响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和开通将会促进沿线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和相关行业发展以及区域空间结构的重塑。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鞠炜  刘宁  
人才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本文以北京、上海、浙江、广东、江苏这五个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人才政策作为样本,在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五地人才政策的优点与不足,并对未来人才政策的制定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馨月  孔繁利  
文章通过梳理高速铁路发展对沿线区域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利用引力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对该影响效应和机理进行了检验,以2005—2018年京沪高铁沿线18个城市和京广高铁沿线24个城市为样本,就高速铁路开通对区域经济联系程度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京沪高铁和京广高铁均显著提高了沿线城市的经济联系程度,但同京广高铁相比,京沪高铁沿线城市经济联系程度更高。京沪高铁和京广高铁均显著提升了沿线城市的引力值,同时两条高铁线对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的引力值提升作用高于普通城市,从整体上看,京沪高铁引力值提升程度高于京广高铁。京沪高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而京广高铁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如果未考虑空间溢出效应,会高估资本要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罗神清  王胜  
本文应用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标,对全国以及京沪粤鄂四省市1978-2010年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也表现出了相同的趋势和阶段性波动特征。在湖北,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相互促进,但是这一作用在其他发达地区却并不明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京文  
京沪高速铁路的经济评价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京文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全部投资的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5.7%,国内投资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6.1%,经济净现值全部投资为202.4亿元,国内投资为212.1亿元,均高于国家允许投资的标...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宋晓华  尹德斌  李然  
选取京沪高速铁路为研究线路,首先以人口和GDP的乘积作为衡量标准,选取15个主要站点城市为辐射点;其次,选取京沪沿线4省辖域内45个地级城市为被辐射城市,运用重力模型理论,利用城市人均GDP和城市间交通距离构建了衡量城市间吸引力的重力模型,计算了京沪沿线主要站点城市对沿线四省45个地级城市的吸引力;最后,将京沪沿线主要站点城市对沿线四省地级城市的吸引力进行了三级划分,从而确定了各主要站点城市的不同等级的辐射区域。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珩  佟琼  
根据2008-2017年京沪高铁沿线站点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可达性模型和DID模型,刻画京沪高铁对各沿线站点城市出行机会和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京沪高铁的开通对京沪沿线城市出行机会公平与区域经济公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京沪高铁的开通和提速减少了沿线站点城市的平均旅行时间,缩短了京沪高铁沿线站点城市间平均旅行时间的差距,促进了京沪高铁沿线站点城市实现区域间出行机会的公平;虽然京沪高铁的开通很大程度促进了沿线站点城市GDP的增长,但是京沪高铁的开通产生了虹吸效应,出现了工作城市与居住城市的分离,使人才向具有资源优势的城市移动,加大了京沪高铁沿线站点城市间GDP的差距,京沪高铁的开通不利于京沪高铁沿线站点城市实现区域经济公平。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维凤  
京沪高速铁路的建成将在区域空间上加速现代服务业的空间要素流通,扩大生产要素集散度的空间分异,形成不同的空间组织形式;同时也对我国区域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结构产生不同的影响。从宏观方面来看,京沪高铁将加强北京和上海铁路运输的中心地位、强化东部沿海经济带的主导作用;从中观方面来看,京沪高铁将会提升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的影响力,增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对外辐射能力;从微观方面来看,京沪高铁将加速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地域整合,扩大京津冀都市圈的直接影响范围,形成诸多的次级经济增长极(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朱航  
金融中心是一个因金融资源聚集而产生聚集效应、辐射效应的中心城市。如果把金融中心看做一个系统,那么保险就是其中重要的子系统。北京和上海均把金融中心作为城市未来发展的定位和目标,而且京、沪也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保险市场。那么在金融中心背景下,两地保险市场发展的现状、前景究竟如何,就值得深入探讨。文中提出了金融中心下的"保险中心"观点,并通过建立多元化指标体系,搜集京、沪过去十几年数据,量化分析了两地保险市场。认为,北京保险市场虽然在规模、影响力等方面与上海平分秋色,但从金融中心角度分析,上海更适合建设成我国第一个保险中心,并对上海建设保险中心提出了看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石定寰,金履忠,张秉福  
京沪高速铁路重大技术经济问题前期研究梗概国家科委工业科技司司长高工,石定寰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金履忠国家科委工业科技司副司长高工,张秉福世界实践证明,高速铁路是解决大通道上大量旅客快速输送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并具有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提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振宇  吴立春  
本文以京沪高铁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经济学理论分析了京沪高铁对其沿线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京沪高铁对沿线城市发展同时具有虹吸效应和溢出效应,虹吸效应促进了高铁沿线城市经济和第三产业的极化发展,溢出效应则表现为沿线一线城市第二产业明显地向沿线其他城市的溢出。京沪高铁建设推动了沿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但对不同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影响差异化相对显著,端点大城市的房价增幅快于中间非端点城市房价的增幅,成交面积恰好相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柳德荣  
本文将住房购买视作解决居住问题的长期投资,通过现金流净现值、溢价率、内部收益率等指标的计算来考察一个地区住房市场是否存在泡沫及其程度。以2009年3~10月易居网上发布的二手住房出售、出租数据为基础,应用上述方法对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各城(地)区住房市场研究表明,这3个城市的住房市场不同程度地存在泡沫。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同济大学课题组  陈伟忠  刘铁磊  
我国的基金管理公司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和广东(包括深圳地区)三地,然而有证据显示三地基金公司的竞争力存在着明显差异,上海地区的基金管理公司除了在固定收益类基金上表现突出,在资产管理规模、宏观经济研究和基金营销三方面均存在不足,竞争力明显弱于其它两地。这一现状不利于上海投资基金业的长远发展,亟待改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