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00)
2023(5195)
2022(4043)
2021(3962)
2020(3163)
2019(7281)
2018(7347)
2017(11999)
2016(7401)
2015(8613)
2014(8745)
2013(7976)
2012(7519)
2011(6859)
2010(7258)
2009(6286)
2008(6107)
2007(5506)
2006(4982)
2005(4746)
作者
(19062)
(15829)
(15677)
(15260)
(10275)
(7508)
(7361)
(6270)
(6143)
(5845)
(5444)
(5399)
(5198)
(5094)
(5077)
(5043)
(4892)
(4804)
(4668)
(4638)
(4466)
(4024)
(3799)
(3797)
(3664)
(3617)
(3607)
(3359)
(3312)
(3292)
学科
(20665)
经济(20655)
(19678)
教育(19009)
管理(17487)
(12880)
企业(12880)
中国(12875)
技术(12372)
(10581)
理论(8146)
方法(7690)
教学(6886)
数学(6434)
数学方法(6344)
服务(6149)
技术管理(5885)
工作(5560)
(5202)
服务业(4820)
(4780)
发展(4345)
(4313)
贸易(4310)
(4234)
(4223)
研究(4069)
(3982)
业经(3931)
经济学(3904)
机构
大学(102289)
学院(95627)
研究(37845)
(32574)
经济(31481)
管理(30747)
教育(27626)
理学(25649)
理学院(25281)
管理学(24762)
管理学院(24536)
(24060)
(24032)
师范(23933)
科学(21934)
中国(21138)
师范大学(19884)
(18700)
研究所(17003)
(16598)
技术(16410)
北京(16301)
中心(16123)
职业(14224)
(13546)
(13506)
(12876)
(12310)
业大(12059)
研究院(10790)
基金
项目(61224)
研究(53425)
科学(49234)
基金(39814)
(34078)
国家(33642)
教育(32648)
社会(31306)
社会科(29291)
社会科学(29284)
科学基金(27694)
(25287)
编号(24861)
成果(23493)
(23218)
课题(19953)
基金项目(19868)
(17200)
项目编号(15569)
重点(15499)
资助(15377)
(15204)
规划(15113)
自然(15092)
自然科(14758)
自然科学(14757)
(14723)
自然科学基金(14499)
(13795)
(13746)
期刊
教育(47788)
研究(39423)
(35784)
经济(35784)
中国(31641)
技术(15376)
学报(13796)
职业(12235)
科学(11951)
图书(11665)
大学(11439)
管理(10895)
(9804)
(9765)
书馆(8621)
图书馆(8621)
(8603)
论坛(8603)
学学(8586)
技术教育(8230)
职业技术(8230)
职业技术教育(8230)
农业(7100)
经济研究(6099)
财经(5530)
高等(5509)
技术经济(5468)
情报(5426)
科技(5376)
(5197)
共检索到1612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林启者  
本文认为教育技术学的本质就在于更好地体现了鲜明的服务性质,提出了教育技术学的服务观。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美凤  
教育技术是“教育”和“技术”的结合体。对教育技术及其学科的进一步研究应当综合这两个视角的研究成果。本文试图从技术以及技术哲学的视角来透视教育技术及其学科的发展,希望能抛砖引玉, 扩展教育技术领域和学科的研究视野。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邓树增  
当代技术革命浪潮对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冲击,迫使人们对技术进行系统的思考,研究技术与社会,探讨技术发展的规律,建立以技术的整体为研究对象的技术学新学科。把技术作为专门的研究领域,可以追溯到上一世纪。1877年,德国地质学家卡普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马启龙  
确定独特的研究对象、构建完整的理论体系、发展专门的研究方法是学科独立、成熟的三大标志。为论证教育技术学的独立性和成熟性,在研究了教育技术学的完整理论体系和专门研究方法两个标志的基础之上,本文首先分别运用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多层次解析了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然后,根据确定研究对象的抽象概括原则,将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抽象概括为:教育的技术化和系统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向阳  
对技术教育价值的探寻,是技术教育得以安身立命的前提和基础。当前,技术教育被片面、狭隘甚至歪曲的理解仍大量存在,其原因无疑复杂而多重,但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人们对技术贫瘠的认知。只有将技术从"工具"的牢笼中挣脱出来,揭示出技术本身所富含的精神资源,技术教育才有可能超越其单纯的工具价值,更彰显出其求真、至善、臻美的本体价值。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余清臣  
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哲学,教育哲学的研究立场、路径与所持的实践观有紧密的联系。从教育哲学的历史来看,规范教育哲学和分析教育哲学都把教育实践当做人类认识理性规范下的教育行动。这种规范化立场在当前造成了传统教育哲学研究与复杂的日常教育实践的疏离。新兴的教育哲学开始承认实践的自在性,开始真正关注自在的实践世界。建立在自在实践观之上的教育哲学是一种实现实践转向的教育哲学,可以称为实践教育哲学。实践教育哲学在发展中应坚持理性秩序与实践复杂性的持续互动,建构包容复杂性的整体性理论;坚持对合理化封闭取向的批判和追求合理性的开放态度;坚持把实践世界作为研究对象,以"解释和建议"作为研究取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甘剑梅  
任何教育都有自己的起点 ,从知识和道德出发 ,这是教育的传统起点观 ,它们在生命之外寻找教育的基础 ,使人的发展丧失生命的根基。教育应遵从生命优先的原则 ,从生命的原初活力出发 ,理解教育的逻辑基础。教育起于生命 ,但又不止于生命 ;始于生命的陶冶 ,但又不放弃知识和道德的追求 ,这是生命力量论对教育起点的哲学解释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刚  
本文首先回顾了教育社会学思想先驱的研究,然后探讨自帕森斯的功能主义以来教育社会学宏观分析的主要成果。从"能人治国"理论开始,教育社会学的研究着眼于分析教育对社会秩序与社会功能维持的作用;但批判社会学对这种理论假设提出了质疑,由布迪厄等人提出的"再生产"理论认为教育只是社会结构和不平等的再生产的工具。于是。对教育的功能的讨论成为不同观点交锋的焦点。但美国社会学家柯林斯的文凭理论则提出了另外一些视角,这些研究推动了一个多世纪教育社会学的发展,使之成为教育理论研究中最具影响力的学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樊流梧  
高职教育的服务从宏观上讲是一种“合目的性”价值追求,从微观上讲是“合目的性”的“合规律性”价值追求。高职教育的管理工作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优劣,加强管理必须以先进的理念为先导,还必须借助先进的管理手段或工具。实现高职教学质量的基础是课程建设,实现教学质量目标的过程是管理的过程。高职教育的服务观、管理观和质量观的价值定位,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彼此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这在未来的办学实践中必将引起人们的长期关注。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谢元海  刘涵滨  
本文立足技术哲学的研究视角,以技术二重性为切入点,对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展开系统分析。经研究,发展主义技术观下职业教育价值性的缺失与工具性的失范,是当前乡村职业教育发展困境的主要原因,化解这一困境是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逻辑起点。对此,职业教育应破除中立性的技术认知、化解技术异化,以走向“生活世界”为价值旨归。在具体实践路向上,职业教育应发挥“生活世界”的统整性,一是构建“自上而下”的现代技术下乡之路,主动对接乡村发展需求,实现全面发展,以及建立融合办学组织,推动协同发展;二是构建“自下而上”的传统文化技艺自觉之路,开发校本性课程,激活传统技艺的文化主体性、培养现代传承人,推动传统技艺的生产性保护。上下协同,推动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胡小勇  祝智庭  
网络教育资源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如何有效整合网络教育资源以使其为教育和教学所用,已经成为远程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资源的结构形态为出发点,对网络教育资源进行了模式分类;并由此提出在宏观层次上整合网络教育资源的互操作技术。在此基础上,本文对这两类技术及其它相关技术做出进一步的阐述分析。并对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趋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秦炜炜  徐福荫  
本研究选取中国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学系统技术系作为中美教育技术历史发展的两个特殊样本,运用"事件路径"研究法对两个特殊样本进行深入分析与对比,力求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旨在揭示二者自身发展及其背后的历史动因与时代背景的差异,以期对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有所借鉴和启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芒  
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李芒目前,我国对教育技术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是一个薄弱环节。教育技术作为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如果长期不能建构较有说服力和科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不注重自身的理论建设,就不可能对教育技术的理论和实践进行辩证的、本质的思考,也就不可能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