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28)
2023(7811)
2022(6279)
2021(6101)
2020(4908)
2019(11034)
2018(11351)
2017(18379)
2016(11397)
2015(13165)
2014(14104)
2013(12762)
2012(11879)
2011(10855)
2010(11434)
2009(10027)
2008(10010)
2007(9565)
2006(8461)
2005(7876)
作者
(32765)
(26963)
(26759)
(25865)
(17187)
(13005)
(12496)
(10562)
(10542)
(10097)
(9233)
(9221)
(9025)
(8694)
(8654)
(8405)
(8348)
(8053)
(8036)
(7808)
(7409)
(6883)
(6628)
(6526)
(6423)
(6243)
(5997)
(5877)
(5808)
(5697)
学科
(31256)
经济(31210)
管理(29644)
(25570)
(21457)
企业(21457)
教育(21357)
中国(16487)
(14936)
技术(13805)
理论(12929)
教学(10470)
(10303)
方法(9523)
(9466)
(9382)
业经(7508)
(7259)
数学(6903)
农业(6742)
数学方法(6734)
(6723)
银行(6691)
(6410)
(6405)
技术管理(6375)
地方(6132)
学法(5890)
教学法(5890)
(5853)
机构
大学(156321)
学院(153263)
研究(58390)
(47551)
管理(46758)
经济(45837)
中国(38343)
理学(37981)
理学院(37382)
(36515)
科学(36508)
管理学(36395)
管理学院(36071)
教育(32525)
(32262)
师范(31942)
(30864)
(28714)
研究所(27642)
(26465)
技术(26032)
中心(25787)
师范大学(25691)
(24830)
北京(24219)
(22297)
业大(22059)
职业(21783)
(21246)
农业(20645)
基金
项目(91946)
研究(76405)
科学(70624)
基金(58084)
(50802)
国家(50187)
教育(43608)
社会(41933)
科学基金(40156)
(39727)
社会科(39103)
社会科学(39095)
编号(35636)
(34669)
成果(33235)
课题(29030)
基金项目(28938)
(24585)
自然(23364)
资助(23332)
自然科(22741)
自然科学(22731)
重点(22688)
自然科学基金(22289)
项目编号(21448)
(21248)
(20800)
规划(20378)
(20358)
(19845)
期刊
(61605)
经济(61605)
教育(58814)
研究(57223)
中国(49181)
学报(26691)
(24103)
科学(21837)
(21743)
技术(21253)
大学(20457)
管理(18049)
学学(17164)
农业(16207)
职业(16203)
图书(11883)
(11755)
金融(11755)
(11032)
论坛(11032)
技术教育(10824)
职业技术(10824)
职业技术教育(10824)
业经(9913)
财经(9247)
经济研究(8851)
书馆(8738)
图书馆(8738)
(8526)
科技(8427)
共检索到261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汪基德  周凤瑾  毛春华  
构建科学的教育技术学学科体系,需从构建教育技术学的基本范畴体系入手。教育技术学的基本范畴体系包括起点范畴——"教育技术"、中心范畴——"现代媒体教学"、中介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结果范畴——"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终点范畴——"教育绩效"。从起点范畴、中心范畴,经中介范畴,至终点范畴所形成的教育技术学基本范畴体系反映了人们对教育技术各种现象及其辩证关系的认识过程的一般规律,是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的统一体。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克瑞  
孙绵涛教授的新作《教育范畴论》(2016年9月人民出版社出版),是其个人多年来教育学研究思考的结晶。该著作首先探讨了教育学范畴研究的哲学方法论,即自然生成方法论与人为抽象方法论,然后以此方法论为指导,进一步分析了教育现象的应然范畴与实然范畴及其逻辑关系,从而构建了教育学的基本范畴体系。在确立了教育范畴的立论基石之后,作者又分析了中外诸多传统教育学的范畴及其逻辑关系,并进行了不同角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封丽娟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徐继存  
从思维方式上讲,教学论体系的科学化建构至少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找到逻辑起点;二是必须明确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与范围;三是必须建立与前两者相一致的一整套范畴系统.近几年来,不少人正在孜孜以求教学论的本体,竭力界定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并试图建构符合我国时代特征的教学论体系.然而,却忽视了范畴问题,常常用哲学的范畴代替教学论范畴,或将其它学科的范畴移植到教学论中,再用教学方面的有关例证将这些范畴予以证明,这就使教学论几乎丧失了早已有之和应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绵涛  
研究教育现象的基本范畴,有人为抽象方法论和自然生成方法论两种基本的类别。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科学的人为抽象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对教育现象范畴具有认识起点科学、认识过程合理、认识步骤明晰的特点。运用这种方法论对教育现象的范畴进行研究发现,教育现象由教育活动、教育体制、教育机制和教育观念四个基本范畴组成。应用四个范畴的应然逻辑,可以建构以教育活动、教育体制、教育机制和教育观念为基本范畴的新教育学逻辑体系,也可以厘清教育改革的思路。另外,可以从社会活动、社会体制、社会机制和社会观念四个范畴来认识整个社会现象,也可以按这四大范畴的应然逻辑所体现的思路来推进整个社会的改革,还可以从活动、体制、机制和观念四个...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全明  
全文检索系统后控词表范畴体系确立方法初探●周全明(解放军空军后勤部驻广州办事处广东510620AbstractBasedontheauthor′smuchexperienceandpractice,thispaper,forthefirsttime,...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弼成  
已有的教育经济学大多从宏观研究教育与经济的交叉、边缘问题。个体教育经济学需要从个体出发研究学生发展。教与学的劳动价值是教育活动中教育价值的主体部分;个体发展是教育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弥补能力的不足,使学生得以在德、智、体等诸方面和一生中不同时期全面、优化发展,是教育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从“有效”和“质量”概念考察教育现象,教育的经济原理是以学生为本、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简约性规律。从教育投入力度看,教育质量的实质是学生投入和学生发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宋克辉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把“坚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使积累和消费保持适当比例”,作为经济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指导原则之一。这一基本指导原则的提出,是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经济工作经验的科学总结。我国三十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证明: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失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饶会林  崔卫华  张明贵  
我们知道 ,每个学科都是由这个学科的范畴体系构成的 ,不同的学科 ,其范畴体系是不同的。市场、竞争、需求、供给、成本、价格、收益和分配构成微观经济学的基本范畴 ;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所得、财政、金融、就业、外贸、经济周期、经济增长构成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范畴。那么 ,中观经济学的基本范畴是什么呢 ?我们认为 ,它应该由空间、结构、环境、效益、公益、发展、规划和管理等构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裴娣娜  
由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主持的主体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已有十多年的历程,全国众多教育理论工作者和中小学教师从不同角度参与了这项工作。目前,主体教育研究已成为教育界一个热点课题,主体教育的理念对整个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总体来看,人们对主体教育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并时有歧异。为此,本刊组织了一组笔谈,旨在厘清主体教育的内涵、理论基础、研究范畴等,以期大家能对主体教育理论有更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李明杰  王琬琳  
[目的/意义]我国古籍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古籍保护人才培养提出了紧迫的要求,在大力推进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从学科交叉融合的方向建设和发展古籍保护学势在必行。[研究设计/方法]对当前开办古籍保护专业(或研究方向)的26所院校的学科建制及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从该学科的概念内涵、学科边界和学科建制三方面对古籍保护的学科范畴进行了理论梳理;以新文科融合发展的思路,建构古籍保护学的知识体系和课程框架。[结论/发现]古籍保护学是一门研究保护古籍实体和内容,传承古籍知识及版本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应用学科;其知识体系主要由古籍本体、古籍鉴定、古籍编目与分类、古籍保护理论、古籍保护方法及技术组成;其课程设置在原生性保护、再生性保护和传承性保护三个层次上,实现文献学、文字学、印刷学、装帧学、材料学、生物学、化学、博物馆学、文物保护学等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创新/价值]对古籍保护学学科范畴的界定,所构建的古籍保护学知识体系和课程框架,对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古籍保护学的多学科融合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乔春英  
学科尊严是研究者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研究准则,体现为学科自觉和学科规范。只有当图书馆学学科达到一定的自觉和规范并且得到外部的积极评价和肯定时,才有可能谈及并提升图书馆学尊严。改革开放以来,图书馆学初步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学科内容。基于对学科范畴体系的考察发现,图书馆学只有超越实然知识的本能指向,进入无限扩展的应然领域,才有可能完成我国图书馆学尊严的回归。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吴雯娜  王星  
《英文超级科技词表》是一个包含4层结构的知识组织系统,范畴体系为其顶层结构,起到类聚概念和表达词表宏观知识结构的作用。以工程技术为例,研究基于DDC构建《英文超级科技词表》范畴体系的方法。首先分析DDC类目体系的结构特征,针对DDC类目层级过深、重要学科类目得不到突出显示的问题提出重构类目导航体系的方法。然后对工程技术相关类目进行深入分析,参考《中国图书馆分类法》、EI分类表进行学科类目重组,提取工程技术基本学科24个,并确定各学科的基本构成类目。最后提出对各学科细分类目进行梳理的原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