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82)
2023(10456)
2022(8684)
2021(8295)
2020(6826)
2019(15350)
2018(15486)
2017(26174)
2016(15661)
2015(17900)
2014(18320)
2013(17163)
2012(15818)
2011(14672)
2010(15088)
2009(13808)
2008(13577)
2007(12731)
2006(11576)
2005(10891)
作者
(47051)
(39011)
(38937)
(36998)
(24885)
(18732)
(17888)
(15184)
(15040)
(14233)
(13330)
(13294)
(12782)
(12680)
(12549)
(12262)
(11881)
(11819)
(11610)
(11358)
(10098)
(10084)
(9626)
(9155)
(9075)
(8933)
(8570)
(8569)
(8145)
(8084)
学科
管理(52949)
(45825)
经济(45762)
(42346)
(37847)
企业(37847)
教育(21497)
中国(19308)
方法(18296)
(17059)
(16114)
技术(15609)
理论(14941)
数学(14270)
数学方法(13958)
(12855)
(12762)
环境(12285)
教学(11158)
(11136)
业经(11103)
(10189)
财务(10140)
财务管理(10106)
地方(10070)
(9810)
银行(9762)
企业财务(9557)
(9284)
(9217)
机构
大学(218089)
学院(212306)
研究(81319)
管理(73976)
(70269)
经济(67997)
理学(60660)
理学院(59745)
管理学(58351)
管理学院(57937)
中国(57526)
科学(52858)
(51444)
(43285)
(39785)
研究所(39391)
(38520)
师范(38047)
(37843)
中心(36549)
教育(36311)
(35769)
北京(33569)
业大(33489)
技术(32004)
农业(31534)
师范大学(31046)
(29859)
(29435)
(27325)
基金
项目(137077)
科学(106976)
研究(102776)
基金(93289)
(83799)
国家(82998)
科学基金(68486)
社会(59170)
(56206)
社会科(55569)
社会科学(55552)
教育(55236)
(50260)
基金项目(47805)
自然(45184)
自然科(44056)
自然科学(44039)
编号(43873)
自然科学基金(43231)
成果(38785)
资助(38342)
课题(35286)
重点(33350)
(30720)
(30248)
(28977)
(28207)
创新(26989)
项目编号(26913)
规划(26196)
期刊
(85582)
经济(85582)
研究(71780)
中国(64140)
教育(60975)
学报(39305)
(34494)
科学(34443)
管理(32750)
(30965)
大学(29856)
技术(26576)
学学(26379)
农业(23442)
(17782)
金融(17782)
职业(15755)
(14944)
图书(13321)
财经(13166)
(12661)
论坛(12661)
业经(12294)
经济研究(12292)
科技(11623)
(11553)
(11284)
技术经济(10712)
技术教育(10532)
职业技术(10532)
共检索到355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特里·安德森  王志军  张永胜  肖俊洪  
所有高等教育教师和学生都使用在线教育技术,不管是用于课堂教学、混合式教学,还是完全在线教学。本文探讨在线教育技术的三大支柱——学习管理系统、社交媒体和个人学习环境,阐述如何最有效地把它们用于促进教与学的目的。文章还讨论教师在使用这些工具支持教与学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文章第一部分着眼学习管理系统,揭示这种多功能工具支持教与学的多种方式以及一些新发展和一些长期存在的挑战。第二部分讨论各种社交媒体和网络应用程序日益常见的用途,强调它们用于正式教育的优点和局限。最后一部分讨论学生和教师如何进一步扩展个人学习环境的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史蒂芬·道恩斯  肖俊洪  
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的"学习与绩效支持系统"课题正在研发个人学习环境。本文阐述如何使用这个个人学习环境以最有效发挥开放教育资源支持个人学习的作用。我们在开放学习资源的聚合、解构和表征等方面的经验使我们更进一步认识到应该把课程内容理解为由相互关联的对象组成的网络(本研究选择以图形数据库形式呈现这些对象)。此外,会话对象普遍具有非文本和非表征性,因此我们把知识理解为一个由微内容组成的亚符号网络。换言之,学习与绩效支持不应该仅仅提供事实性的知识或指导学生学习某一本参考书的某些内容,而是应该传授完成任务的个人实践经验,并且尽可能呈现原汁原味的经验。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清  黄国华  
本文讨论了多媒体技术在建构学习环境中的作用、优势,以及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建构新型学习环境的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孟奎  郭中华  顾高燕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深入推进了我国农村成人的学习方式。从自媒体时代对农村成人学习的意义出发,揭示了自媒体时代农村成人学习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了自媒体时代农村成人学习的有效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扬  
互联网信息技术催生移动学习蓬勃发展,本文简要介绍移动学习分类、特点、优势与不足,并总结评析其对于大众终身教育的影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然  徐小我  马琮淦  
[目的/意义]将社交媒体应用于高校图书馆虚拟学习共享空间,探索其助力虚拟学习共享空间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以践行图书馆服务由"以信息资源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转变。[方法/过程]设计以QQ、微信等大学生喜爱善用的在线交流媒体为工具,以"学生服务团队"、主题驱动、多方协同、用户评价等为要素,构建、组织、管理虚拟学习共享空间的机制,并将这种机制应用于一个以"汽车"为主题的虚拟学习共享空间进行了实践研究。[结果/结论]实证研究和用户评价表明,以社交媒体作为工具构建高校图书馆虚拟学习共享空间,适合当下大学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青  
本文介绍了个人学习环境的概念和特征,论述了混搭作为构建个人学习环境技术范式的优势,并讨论了实现混搭的技术基础-教育信息技术互操作规范;从不同应用层次介绍了各种互操作规范的特点以及在教学软件开发上的用途,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对个人学习环境的开发和使用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何伏刚  
随着个人网络技术(PWTs)的日益成熟与易用,编织个人学习网络(PLN)变得重要起来。本文讨论如何利用个人网络技术来创造个性化、连接和动态的学习环境(PLE)。以实例形式分析常用的工具,并探讨通过创建个性化的,连接和动态的学习环境来加强个人学习网络,促进个人学习和工作之间的联系。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冯立杰   秦浩   王金凤   刘鹏   仵轩   张芷芯  
作为推动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快速且精确地识别潜在颠覆性技术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产业变革等具有关键意义。本文提出一种融合专利数据与社交媒体数据的潜在颠覆性技术早期识别方法,是对已有研究理论和方法的重要补充。第一,检索相关领域专利数据,对数据进行划分;第二,基于颠覆性技术的特征,选取与颠覆性技术相关的指标以构建指标体系,并计算其技术影响力;第三,依托Bi-LSTM (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训练专利指标与技术影响力之间的关系,预测出候选颠覆性技术,并结合BERTopic提取技术主题;第四,通过BERTopic主题建模基于社交媒体数据提取出社会主题,并通过关注度和情感倾向对社会主题进行评价;第五,通过语义相似度,将社会主题与技术主题匹配映射,以对技术主题进行分类,进而识别出潜在颠覆性技术;第六,以医疗机器人为例,阐述该识别方法的应用过程。研究结果表明,Bi-LSTM模型在准确率、精准率、召回率和F1-score上均超过90%,优于其他模型;将医疗机器人领域中的潜在颠覆性技术划分为高关注度-积极态度、低关注度-积极态度与低关注度-消极态度3种类型;识别出的医疗机器人潜在颠覆性技术,能够为国家发展政策制定与相关产业布局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尹睿  李丹飒  
伴随着Web2.0新技术和新兴学习理念的发展,个人学习环境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环境形态在国外发展十分迅速。文献分析显示,国外关于个人学习环境的研究主要沿着三个方向发展,形成了三个方面的研究主题:有关个人学习环境基本原理的描述性主题、有关个人学习环境技术开发的创生性主题和有关个人学习环境实践应用的关联性主题,在发展态势上隐约呈现出"范围整体化"、"场域多元化"、"开发多维化"和"影响多样性"的趋势。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许豪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远程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在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但缺乏个性化支持的学习效果一直未得到社会的认可。本文以适应性超媒体系统为落脚点探索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个性化支持系统的构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师帅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作为中国共产党缔造并领导的具有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青年政治组织,要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的重大责任,作为共青团员思想武装和团的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常抓不懈。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技术手段不断丰富,各级各类新媒体平台层出不穷,且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人与人沟通、交往、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因此,利用新媒体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的亮点便十分凸显。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桑新民  
这是在普通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中进行了两年多实践的一门以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尤其是提高大学生在信息化、网络化环境中创造性学习能力的教育类公共课程(而不是仅仅学习计算机和网络操作技能的技术类公共课程)与教学改革实验研究阶段性总结报告.此项课程与教学改革实验研究也将在电大系统进行试点.文中提出的许多新见解和新思路,对于正在进行多媒体、网络化建设的电大系统和正在各高校试点的网络远程教育课程与教学新模式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特选其精华发表,希望引起从事和关心远程教育的各方人士思考.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梁亮   潘保臻   李仲秋   张雪  
数字化背景下企业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使得企业社交媒体交流可见性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学者围绕企业社交媒体交流可见性在工作场所的具体效用展开了实证研究,探讨了企业社交媒体交流可见性对员工建言行为、知识共享等主动行为结果的影响。然而,员工工作场所学习作为一种主动行为是否受企业社交媒体交流可见性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引入和谐式工作激情和主动性人格变量,探讨企业社交媒体交流可见性与员工工作场所学习之间的关系,并利用来自中国北方一家服务业企业的287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企业社交媒体交流可见性对员工工作场所学习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和谐式工作激情在企业社交媒体交流可见性与员工工作场所学习之间起中介作用;主动性人格正向调节企业社交媒体交流可见性与和谐式工作激情之间的关系,并且正向调节了和谐式工作激情在企业社交媒体交流可见性与员工工作场所学习之间的中介作用。本研究丰富和拓展了企业社交媒体交流可见性在工作场所发挥的作用,也为管理者深入理解企业社交媒体给组织带来的影响提供了理论指导。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陈俊霖  
社交媒体以其便利、即时、互动等优势广泛应用于个人的生活、学习与工作中,并产生了大量文字、视频、图形图像、多媒体等信息。但由于社交媒体平台技术与管理的不足,个人对信息管理的意识不足导致行为失当等原因,造成个人信息在社会媒体环境中的过度曝光与泄露。为此,如何高效地管理这些数据成为个人比较关注的问题。基于安全保存需求和高效利用需求,用户对个人信息管理的具体内容涵盖官方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社交媒体平台和个人在信息收集、组织、存储和应用等相应环节的人为控制和技术控制,文章重点探讨社交媒体平台和个人这两大非官方主体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