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38)
- 2023(12589)
- 2022(10555)
- 2021(10086)
- 2020(8079)
- 2019(18106)
- 2018(17831)
- 2017(32812)
- 2016(18500)
- 2015(20645)
- 2014(20259)
- 2013(19259)
- 2012(17617)
- 2011(16233)
- 2010(16903)
- 2009(15463)
- 2008(14825)
- 2007(13712)
- 2006(12708)
- 2005(11399)
- 学科
- 济(67801)
- 经济(67731)
- 业(50896)
- 农(49129)
- 管理(43301)
- 农业(33214)
- 企(28276)
- 企业(28276)
- 中国(25348)
- 教育(22067)
- 地方(20532)
- 业经(19508)
- 方法(19492)
- 数学(16708)
- 数学方法(16405)
- 财(15386)
- 发(14669)
- 制(14305)
- 学(13768)
- 策(13747)
- 理论(13230)
- 发展(12049)
- 贸(11993)
- 贸易(11986)
- 展(11926)
- 易(11652)
- 环境(11457)
- 技术(11426)
- 及其(11201)
- 农业经济(11005)
- 机构
- 学院(246303)
- 大学(240831)
- 济(96380)
- 经济(93931)
- 管理(88972)
- 研究(88380)
- 理学(75661)
- 理学院(74761)
- 管理学(73376)
- 管理学院(72886)
- 中国(64624)
- 农(54027)
- 京(52112)
- 科学(51489)
- 财(43610)
- 所(43466)
- 范(43436)
- 师范(43196)
- 中心(41519)
- 江(41103)
- 农业(40832)
- 研究所(38989)
- 业大(38009)
- 教育(35629)
- 师范大学(34269)
- 北京(33183)
- 财经(32700)
- 州(32448)
- 院(31339)
- 技术(29637)
- 基金
- 项目(157800)
- 研究(129592)
- 科学(126147)
- 基金(108657)
- 家(92205)
- 国家(91126)
- 社会(79774)
- 科学基金(78055)
- 社会科(74870)
- 社会科学(74857)
- 省(65829)
- 教育(64710)
- 编号(58808)
- 基金项目(56128)
- 划(54872)
- 成果(50059)
- 自然(45664)
- 自然科(44508)
- 自然科学(44499)
- 自然科学基金(43660)
- 课题(42896)
- 资助(42389)
- 发(38138)
- 重点(36629)
- 年(36402)
- 部(36003)
- 性(34117)
- 创(33359)
- 规划(33120)
- 项目编号(32230)
共检索到395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月
可持续脱贫能力是解决贫困农民"人穷志(智)短"弊病,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以及促进个人、家庭、国家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的根本前提,教育则是助力贫困农民可持续脱贫能力建设的最佳途径。当前教育扶志(智)脱贫事业面临着在战略部署上缺少协同配合、在价值取向上呈现孩童倾向、在赋能设计与实践上存在偏差、在扶贫效益上显效缓慢,以及扶贫组织责任缺失等现实困境,使得贫困农民可持续脱贫能力建设工作支撑不够、建设不足、动力不强,以及缺乏可持续性等。因此,需要采用协同推进、大力发展农村职成教、明确以农民能力建设为中心的教育赋能设计与实践、切实提高扶贫效益,以及强化组织领导等举措,有效促进贫困农民提升自身脱贫能力,以实现全面脱贫、彻底脱贫与可持续脱贫。
关键词:
教育扶贫 可持续脱贫能力 能力建设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伟军 谢若扬
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措施、增强扶贫移民可持续脱贫能力是脱贫攻坚阶段必须着力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基于能力贫困视角,解析扶贫移民可持续脱贫能力结构,探求可持续脱贫能力形成机制,剖析可持续脱贫能力建设面临的突出难题,提出了促进可持续脱贫能力建设的根本路径。研究发现,扶贫移民的可持续脱贫能力主要由社会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层面的能力所构成,形成机制在于能力建设主体各自定位清晰、分工明确、形成合力。当前能力建设面临移民自身生存发展能力不足、城乡二元贫困治理体制制约、社会组织扶贫参与不够等难题。协同治理是促进扶贫移民可持续脱贫能力建设的根本路径,需要移民自身主动提高生存发展能力,政府部门强化制度政策供给,民营企业积极履行扶贫责任,社会组织深度参与脱贫攻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艳琼 戴月舟
着力实施精准扶贫是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推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推进精准扶贫的整个过程中,党中央指出要突出产业脱贫,提升组织化水准,扶持那些带动穷苦人口实现脱贫致富的相关经济实体。文章以西部贫困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西部地区农业发展中所存在的困境及其深刻原因,在多层次目标的科学指引下,积极探索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发展的主要形式,同时从地方相关机构的重点引领和有限干预相融合、行产业项目要先示范再进行推广、实事求是科学的发展形式、要重视做好配套服务工作、重视改造优化传统种植方式等方面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西部贫困地区 农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雪梅
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任务,开展农村贫困人口职业教育培训是重要措施之一。首先阐述对农村贫困人口进行职业教育培训的必要性,接着分析当前农村贫困人口职业教育现状,最后提出明确职业教育培训对象和任务;树立职业教育脱贫意识,增强职业教育脱贫自信;因人因地而异,创新培训内容和模式;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整合、动员社会资源参与培训等农村贫困人口职业教育脱贫的对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均华 刘璨
研究目标:农户脱贫的决定因素与反贫困策略。研究方法:采用固定效应计量模型和回归分解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不同贫困标准下农村贫困发生率呈现差异化的变化趋势。家庭储蓄、支农政策、社会保障、通信设施和家庭教育支出对农户脱贫有全面性影响;人力资本、耕地和林地、农业经营劳动投入、非农经营劳动投入和社会网络对农户脱贫有结构性影响。诸因素对农户脱贫贡献率达76.25%。研究创新:从回报率和贡献率视角,分析农户脱贫的决定因素、路径及贡献。研究价值:为政府制定更有效的农村反贫困策略提供可靠的实证数据,也为农户脱贫决定因素提供量化分析。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朱江瑞
产业扶贫具有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经济属性是前提、核心,社会属性是保障、目的,对其关系认识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产业扶贫脱贫成效。本研究在对三省19个县近百个产业项目进行实地调查走访及追踪了解的基础上,结合典型产业项目的剖析,提出产业扶贫持续稳定脱贫的路径在于围绕产业链治理思路,从协同治理、网络治理和空间治理着手,推动产业持续发展,保障农户稳定增收。主要的结论有:(1)推动多主体协同治理,组建产业扶贫联合体能有效处理好产业扶贫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关系。(2)推动扶贫产业链网络治理,完善产业链条,优化利益联结机制是实现产业扶贫经济属性的可行路径。(3)优化扶贫产业链空间治理,延长价值链条,是实现产业扶贫社会属性的有力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沈霞
农村陷贫、发展受限是摆在中国社会面前的棘手问题,于是,国家提出精准扶贫来应对解决这一问题。扶贫先扶志,扶志靠教育,因此,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再在精准扶贫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农村教育存在诸多问题,资金缺乏、资源分布不均、扶贫机制不健全等。所以我们要加大招生宣传,精确地找到贫困人群,在此基础上对这部分人员进行帮扶、培养,以帮助其实现精准就业。通过不懈的努力,让教育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农村贫困人口 职业教育 精准扶贫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广军 邵瑛 邓彬彬
文章分析了包括职业教育扶贫在内的湖南教育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指出了推进教育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基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脱贫视域,从政策支持、法治保障、责任落实、精准扶助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精准扶助对策主要包括精准扶弱扶基、精准培训培养、精准技术支撑、精准资助招生、精准放权增效、精准宣传发动、精准组合施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学宽
镇巴县位于巴山腹地,是一个典型的土石山区县,境内山大坡陡。属陕西汉省汉中地区管辖,全境3384.1平方公里,辖8区1镇48个乡(镇),473个村,2795个村民小组,69984户,281664人,其中农业户65994户,农业人口264636人,农村劳动力12.16万人。现有耕地2.97万公顷(1991年),其中水田0.45万公顷,梯地0.8万公顷,人均基本农田0.047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竹晴 仝广顺
我国脱贫攻坚战的形势依然严峻,受多种因素影响,深度贫困农村的脱贫任务重、成本高、难度大,如何以更有效的举措让深度贫困农村摘掉帽子,不仅关系到我国脱贫任务的完成,更关系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本文对深度贫困农村脱贫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深度贫困 农村 脱贫攻坚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晓洁 张乐柱 杨明婉
论文基于阿玛蒂亚·森的能力贫困理论的新视角,构建涵盖经济绩效、社会绩效、环境绩效和可行能力集绩效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运用标准化变换法改进的熵值法对2002~2015年中国592个贫困重点县的调查数据进行综合指标评分,并提出将能力贫困加入贫困界定的衡量标准,促进扶贫资金使用渠道多元化,实施能力开发式扶贫战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秦淮川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表示,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民的合法财产权利,无论他们是留在农村还是进入城镇,任何人都无权剥夺,不能再靠牺牲农民土地财产权利降低工业化城镇化成本。俗话说,人勤观念新,土地也生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文林红
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人才障碍文林红(山西省临汾地区洪洞农校)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缺少“领头雁”、“排头兵”、“好帮手”,人才缺乏成为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大障碍。主要表现在:(1)贫困地区大多地理条件较差,但地上地下可开发利用的资源并不一定欠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琦
精准扶贫的核心内容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即"六个精准"。这一思想是在总结我国前期扶贫的"四个精准"基础上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推向了新阶段,即扶贫对象更加精准,扶贫脱贫措施更加精细化,资金管理和使用更加高效,扶贫脱贫措施和项目更加追求差异化和个性化,扶贫脱贫的结对帮扶更加紧密化,进一步丰富了"精准扶贫"内涵。本文在总结精准扶贫所取得的巨大成效的基础,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如下建议:(1)注重解决精准扶贫推进中的区域差异性和发展不平衡性问题;(2)研究和解决贫困户脆弱性和外部突发性因素影响变大所导致的扶贫脱...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康彦华 豆小强 张明春 王晓娟
受地域、产业及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国定贫困县产业单一,发展能力不足,贫困人口脱贫后容易返贫。本文立足西北五省选取9个样本县,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计算各县的金融扶贫效率,并运用 Tobit 模型对影响金融扶贫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回归,确定了影响因素及各因素影响程度。从巩固脱贫成效、提高金融扶贫效率的角度出发,建议对脱贫摘帽后的国定贫困县,坚持脱贫不脱政策,在保证脱贫成效的基础上提高金融扶贫效率,深化贫困地区金融服务的广度深度,推进金融扶贫由"特惠"向"普惠"发展。
关键词:
贫困县 金融扶贫 技术效率 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