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63)
- 2023(10701)
- 2022(8758)
- 2021(8494)
- 2020(6725)
- 2019(14848)
- 2018(14570)
- 2017(25575)
- 2016(14472)
- 2015(15853)
- 2014(15413)
- 2013(14067)
- 2012(12777)
- 2011(11542)
- 2010(11953)
- 2009(10990)
- 2008(10760)
- 2007(10064)
- 2006(8969)
- 2005(8192)
- 学科
- 管理(47359)
- 业(46111)
- 济(41896)
- 经济(41810)
- 企(38529)
- 企业(38529)
- 教育(20820)
- 中国(19887)
- 技术(17394)
- 农(16227)
- 财(15904)
- 制(15136)
- 方法(13411)
- 业经(13386)
- 技术管理(12133)
- 理论(12013)
- 农业(11570)
- 体(10496)
- 数学(10492)
- 数学方法(10316)
- 学(9764)
- 银(9573)
- 银行(9561)
- 行(9174)
- 务(8940)
- 财务(8920)
- 财务管理(8898)
- 体制(8773)
- 融(8751)
- 金融(8748)
- 机构
- 大学(190815)
- 学院(187943)
- 济(71222)
- 经济(69496)
- 管理(68711)
- 研究(64798)
- 理学(58838)
- 理学院(58114)
- 管理学(57178)
- 管理学院(56758)
- 中国(44344)
- 京(40640)
- 财(37531)
- 科学(35313)
- 范(33440)
- 师范(33255)
- 教育(32587)
- 江(30976)
- 所(30283)
- 中心(28753)
- 财经(28275)
- 师范大学(27061)
- 研究所(26924)
- 北京(26297)
- 经(25576)
- 州(23994)
- 院(23926)
- 农(23110)
- 技术(23086)
- 业大(22478)
- 基金
- 项目(121954)
- 研究(101148)
- 科学(100255)
- 基金(85932)
- 家(72501)
- 国家(71654)
- 社会(64566)
- 科学基金(62734)
- 社会科(60855)
- 社会科学(60845)
- 教育(53926)
- 省(50376)
- 基金项目(44546)
- 划(43014)
- 编号(42550)
- 成果(37554)
- 自然(36198)
- 自然科(35394)
- 自然科学(35387)
- 自然科学基金(34813)
- 课题(33525)
- 资助(31873)
- 创(31861)
- 制(30753)
- 重点(28909)
- 部(28658)
- 创新(28644)
- 年(28093)
- 发(27801)
- 规划(26809)
- 期刊
- 济(84411)
- 经济(84411)
- 研究(69109)
- 教育(56531)
- 中国(53396)
- 财(30595)
- 管理(29546)
- 科学(23339)
- 农(22997)
- 学报(22930)
- 技术(20823)
- 大学(20219)
- 融(17688)
- 金融(17688)
- 学学(17335)
- 农业(15095)
- 职业(14710)
- 财经(14475)
- 业经(14392)
- 经济研究(12904)
- 经(12574)
- 科技(10966)
- 坛(10878)
- 论坛(10878)
- 问题(9930)
- 技术教育(9514)
- 职业技术(9514)
- 职业技术教育(9514)
- 技术经济(8790)
- 发(8497)
共检索到301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利平 姜嘉伟
教育扶贫的作用机制是指教育扶贫作为制度规范或措施以及相应的制度体系或结构对相关客体(贫困群体、贫困群体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产生的影响及影响程度,并随着时间的变化产生互动关系。教育扶贫在逻辑趋向上是在其理论愿景和现实图景映射下政策逻辑与实践逻辑的统一,亦是围绕"教育属性"和"贫困属性"两条主线形成教育扶贫切实可行的逻辑合力。教育扶贫作用机制的发挥需以聚合地方性和全球性力量为核心载体,以重塑"知识资本"为预设目标,以注重"文化自觉"为指引方向,以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为技术支撑。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扶贫需要从优化战略定位、识别扶贫对象、保障资本投入、提升文化能力和助力全球减贫五个维度构建教育扶贫作用机制的新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邓永超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形势下,需要"预见未来"创新精准扶贫考核机制。"预见性评估"是创新精准扶贫考核机制的路径。创新的方法有:基于"可行能力方法"预先评估"考核设计"是否促进可持续发展,基于四象限方法预见"考核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基于"未来三角法"预见"考核结果"运用的效果。
关键词:
预见未来 精准扶贫 考核机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潘朝阳 林辉 刘淑芳
精准扶贫是党和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战略举措。精准扶贫强调对扶贫对象进行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三精准"治贫方式,包含"物扶"和"人扶"两个层次的内涵(1)。职业教育作为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主导的教育类型,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密切、服务最贴近、贡献最直接,对于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帮助最为快捷和有效,是"人扶"的有效途径。广东省电子商务技师学院以"立足供销,服务三农,做政府精准扶贫好帮手"为理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荀关玉
欠发达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的目标是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欠发达地区"二元经济"转型,培养欠发达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所需要的人才。这需要创新教育扶贫路径,在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下,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收益率,促进"二元经济"地区的转型发展,优化美丽乡村建设的人才结构,促进欠发达地区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教育扶贫 路径创新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娟
2009年我国执行新的扶贫标准——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196元,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这引发了我国扶贫战略、扶贫对象、扶贫出发点和扶贫任务的重大转变,标志着我国扶贫开发事业进入新阶段。该文认为应进一步创新扶贫开发机制,突出扶贫对象瞄准,突出扶贫产业集群化发展,突出"大扶贫"格局,突出完善金融性扶贫机制,从而全面提高扶贫开发成效。
关键词:
扶贫标准 上调 扶贫开发机制 大扶贫格局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十五"以来,新疆各级财政部门抓住国家大力推进新疆经济发展的有利时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有关扶贫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创新机制,整合扶贫资源,强化管理,提高扶贫开发成效,各项财政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期刊] 改革
[作者]
陆益龙
贫困问题是由多种复杂因素造成的、有多样形态的社会问题。既然是社会问题,那么单靠一种力量、一种机制来解决是难以奏效的,只有充分发挥社会多方力量、运用多种机制,才能更好地加以控制和解决。在新时代推进和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过程中,完善政府扶贫、企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扶贫脱贫体制机制显得尤为重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改革、创新扶贫脱贫的体制机制,可能需要重点补社会扶贫这块"短板",也就是要构建起精准有效的社会扶贫机制。
关键词:
扶贫机制 社会扶贫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会战
在我国的精准扶贫实践中,旅游扶贫作为一种典型的产业扶贫形式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贫困问题的复杂性与长期性,巩固拓展旅游脱贫攻坚的成果仍任重而道远。后扶贫时代,如何通过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机制的创新,实现脱贫的可持续性,对于具备一定旅游发展基础与条件的乡村来说至关重要。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张琦等编著的《扶贫机制创新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全面阐述了扶贫攻坚机制创新的目标任务,对于后扶贫时代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机制创新具有一定的理论启示意义和实践启发价值。笔者在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增权视角下我国革命老区旅游精准扶贫的机制创新与路径优化研究"(16XGL008)的研究过程中,结合该书关于扶贫机制创新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尝试基于增权视角创新后扶贫时代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机制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匡远配
本文总结了中国农村扶贫机制,回顾了扶贫政策,介绍了国际和中国扶贫的成功案例,整理了学者们对扶贫政策和机制的创新对策研究。
关键词:
贫困人口 政策和机制 创新研究 综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光梁 鲍小平
按照国家确定扶贫标准的要求和辽宁省的实际情况,辽宁省将扶贫标准提高至3200元。扶贫标准的上调,标志着辽宁省扶贫开发工作进入新的阶段,必将引发扶贫对象、扶贫任务、扶贫战略的重大转变。要求我们重新梳理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从扶贫政策理念导向、政策衔接、扶贫方式、行动等方面深入分析当前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新形势下扶贫政策与机制创新举措及行动实践。
关键词:
扶贫政策 机制创新 辽宁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阳大胜 宋祖红
民族地区是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对我国在2020年末全面消除区域性贫困问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运用理论分析、文献分析以及比较分析等方法,以民族地区为对象,分析金融扶贫的机理,详细阐述民族地区金融扶贫存在的主要障碍,以此为基础提出金融扶贫政策创新、组织机制创新、服务机制创新、产品创新等金融扶贫策略。
关键词:
民族地区 金融扶贫 机制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廖志华 赵杰
贫困是制约全人类共同进步与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是社会动荡和经济波动的重要根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贫困现象不仅使贫困人口陷于物质资源匮乏、生存艰难的境地,更使他们难以有效参与市场经济的交易和与社会的交往过程,从而无法实现人际协调、区域协调,难以达到小康社会的生活水准。因此,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汪三贵 梁晓敏
作为实现"十三五"扶贫目标的重要手段,资产收益型扶贫已经在我国贫困地区展开多种形式的尝试,并获得了一定成效。本文基于我国资产收益扶贫的典型案例研究,从该项目的构成要素入手,深入分析我国资产收益扶贫的已有实践、主要机制和存在的难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资产建设 反贫困 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冯宇坤
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到2020年全部消除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一方面需要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另一方面要完善资金管理使用机制,管好用好扶贫资金,使其发挥更好效用。创新扶贫资金使用机制的基本思路(一)加大财政资金投入。近年来,
关键词:
财政专项 扶贫对象 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汪三贵 梁晓敏
作为实现"十三五"扶贫目标的重要手段,资产收益型扶贫已经在我国贫困地区展开多种形式的尝试,并获得了一定成效。本文基于我国资产收益扶贫的典型案例研究,从该项目的构成要素入手,深入分析我国资产收益扶贫的已有实践、主要机制和存在的难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资产建设 反贫困 运行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