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74)
- 2023(8255)
- 2022(6882)
- 2021(6789)
- 2020(5401)
- 2019(12615)
- 2018(12466)
- 2017(22231)
- 2016(13231)
- 2015(14862)
- 2014(15194)
- 2013(14050)
- 2012(13427)
- 2011(12401)
- 2010(13277)
- 2009(12179)
- 2008(12117)
- 2007(11183)
- 2006(10381)
- 2005(9883)
- 学科
- 济(43053)
- 经济(42973)
- 业(33569)
- 管理(33561)
- 企(25453)
- 企业(25453)
- 教育(20995)
- 中国(19163)
- 农(17074)
- 方法(15464)
- 财(14642)
- 理论(13087)
- 数学(12118)
- 农业(11848)
- 数学方法(11839)
- 制(11284)
- 学(11139)
- 策(10374)
- 业经(10334)
- 贸(10231)
- 贸易(10224)
- 易(9981)
- 融(9722)
- 金融(9722)
- 银(9648)
- 银行(9647)
- 行(9354)
- 地方(8936)
- 教学(8068)
- 发(7816)
- 机构
- 大学(181930)
- 学院(177776)
- 济(70973)
- 经济(69136)
- 研究(65679)
- 管理(61728)
- 理学(51302)
- 理学院(50687)
- 管理学(49831)
- 管理学院(49445)
- 中国(47694)
- 京(40049)
- 财(38623)
- 科学(34265)
- 范(33658)
- 师范(33523)
- 教育(32417)
- 所(31891)
- 江(30614)
- 中心(29816)
- 财经(28436)
- 研究所(28163)
- 师范大学(27234)
- 北京(26827)
- 经(25798)
- 州(24060)
- 院(23582)
- 农(22923)
- 经济学(21973)
- 技术(20927)
- 基金
- 项目(102588)
- 研究(87744)
- 科学(82662)
- 基金(71208)
- 家(59183)
- 国家(58467)
- 社会(53438)
- 社会科(50352)
- 社会科学(50345)
- 科学基金(49795)
- 教育(48073)
- 省(39688)
- 编号(39205)
- 成果(37307)
- 划(35351)
- 基金项目(34827)
- 课题(30677)
- 资助(30055)
- 自然(28051)
- 自然科(27367)
- 自然科学(27357)
- 自然科学基金(26876)
- 年(26222)
- 部(25395)
- 性(24717)
- 重点(24391)
- 项目编号(23550)
- 发(23432)
- 规划(23099)
- 教育部(23023)
共检索到303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孟照海
教育扶贫旨在通过提高贫困群体的人力资本水平,降低他们所遭受的相对剥夺程度。基于对致贫原因的不同认识,教育扶贫政策形成了个体主义、结构主义和关系主义三种政策取向。实现教育扶贫,需要从人力资本的投入、生产和应用以及社会关系的重建等方面,提高贫困群体的求学意愿、教育质量和就业质量,增强主流社会对于贫困群体的承认。在扶贫开发的攻坚期,不能单纯地将贫困的原因归结为个体的能力缺陷或文化基因,而须转变扶贫开发和教育扶贫模式。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必须认识到贫困的社会建构性,关注学校教育结构的变革,通过教育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为"寒门出贵子"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
贫困 教育扶贫 人力资本 结构性改革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戴妍
教育对相对贫困治理具有关键性作用,优化教育扶贫政策是为后扶贫时代教育扶贫行动探寻路径的最佳战略抉择。贫困的"多维性""动态性""相对性"与"持久性"构成了后扶贫时代教育扶贫政策优化的逻辑前提。在后扶贫时代,教育扶贫开发道路的理论优势构成了教育扶贫政策优化的逻辑起点,贫困与教育反贫困的理论关照揭示了其政策优化的理念探寻,教育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理论支点指明了其政策优化的价值理路,立体交融式战略格局的理论图景表达了其政策优化的发展走向。在后扶贫时代,教育扶贫政策要基于"共识""共融""共生""共建""共享"五个维度全面升级,趟出政策优化的创新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立艳 王维纯
辽宁省以政府为主导的开发式扶贫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解决了大多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仍然存在,虽然数量不多,但解决的难度却很大。这些对辽宁经济的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都是极大的阻碍。针对我省的省情及贫困人口的现状,应该不断扩展扶贫思路,适时调整扶贫政策,提高扶贫效果。
关键词:
辽宁 扶贫开发 政策思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邓仕礼
贫困地区的农民,既是纳税主体,又是扶贫对象,这种角色上的尴尬,说明了我国在农业税收政策和扶贫政策上的矛盾。我们没有理由认为每年从农民那里收取几百亿农业税,然后又化几百亿的财政资金去进行扶贫是合乎经济规律的。在制定农村税收政策和农村扶贫政策时进行统一的安排和协调处理,大幅度减免农业税费,确立减免农业税费就是扶贫且是最直接、成本最低的扶贫的思维方式,让农民自己休养生息。
关键词:
农村扶贫 农业税 政策思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魏向赤
关于教育扶贫若干问题的思考●魏向赤一、教育扶贫的主要形式(一)政府扶贫——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为推动贫困地区普及义务教育,自1995年起,党和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这是一项教育扶贫的伟大工程。在中央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杜晓山 李静
对扶贫社式扶贫的思考杜晓山李静一、贫困的机理陕西省商洛地区的贫困显示了我国贫困地区的最普遍特征——自然条件差和地理位置不好。商洛地区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南麓,是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土石山区。人均耕地只有0.94亩,且耕地中山坡地占80%以上,农业生...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威
本文首先引入市场化条件下利函数的两种构造法 ,即纯因素构造法和宏观经济均衡构造法 ,并着重运用宏观经济均衡构造法分别考察利率市场化与非市场化条件下 ,利率对其他经济变量行为的影响 ,从而演绎在一定条件下 ,利率市场化将有利于其他经济变量恢复均衡。其次探讨了调整利率结构的理论依据 ,并指出利率市场化之后宏观金融风险防范的核心是优化利率结构。最后重点讨论了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所应坚持的政策取向。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利率函数 政策取向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屈锡华
本文就中国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在加大力度和推进深度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策划了团结互助扶贫、分类扶贫、非政府组织参与和引入市场机制等多方面的扶贫机制转换,并讨论人力资本投资、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以及减少贫困的经济增长方式等扶贫主攻方向与反贫困目标。最后还特别强调中国开展扶贫的优越条件和卓越成效,提出发挥优势、稳步发展的总体原则。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罗良清 平卫英 单青松 王佳
本文利用建档立卡脱贫户的实际调查数据,使用收入组合的Copula熵作为分裂标准构建决策树模型,用以评价单项扶贫政策对家庭收入的影响,进而通过划分不同收入水平及相依结构的家庭群体,评价不同政策组合的增收效果。研究发现:第一,不同扶贫政策组合所划分的家庭收入分布存在显著差异;第二,兜底保障、就业扶贫和扶贫小额信贷是增收效果最为显著的三项政策;第三,对于家中有劳动力的极端贫困家庭,兜底保障与就业扶贫的政策组合更能发挥出稳定的增收效应;对于不需依靠兜底保障类政策的一般贫困家庭,产业扶贫政策的增收效果更为显著。故本文认为有必要对不同贫困群体采用针对性的扶贫政策组合,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扶贫政策 政策评价 决策树 非参数统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凡恩 刘小春
农村基础教育对于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地区间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提出公共财政支持农村基础教育理论依据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公共财政支持农村基础教育的现存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公共财政支持农村基础教育的对策及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朝明 王彦西
文章从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内涵、瞄准机制和政策思考三个维度对精准扶贫做出了阐释。文章着重分析了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的相关内涵及其内在逻辑联系;并且对扶贫瞄准机制的演化过程进行了梳理刻画,以史为鉴,瞄准问题,着力解决。政策方面从精准识别、精准帮扶、贫困县审查退出机制、思想教育等方面进行思考调整,以确保我国稳准好地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的目标。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 瞄准机制 政策思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远杰
教育哲学对教育扶贫问题的关注倾向于一种批判性思考,志趣之一是洞察与揭示教育扶贫行动本身容易被忽视的教育基本问题,并对未来行动提出发展性意见。过程中的"教育性损耗"是深藏于教育扶贫行动中的一种副作用,建构富有教育意义的交往关系是后脱贫时代教育扶贫行动的过程性价值取向。作为教育扶贫行动的成效表征,仅以作为规定目标的"贫困生"入学或返校为标志显然不够,后脱贫时代教育扶贫行动的核心旨趣应是培育学生正确的教育价值观、适切地发展不同学生主体的自我价值。关注过程性教育价值和结果性教育价值是教育扶贫行动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教育扶贫 后脱贫时代 教育价值 学生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董云 费丽娜 张永升 董孝斌 金燕
本文主要研究贫困地区的教育落后问题,通过对陕西省安康市教育扶贫的案例分析,一方面贫困地区尤其偏远山区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投入,另一方面从惠民的视角探讨西部贫困山区农民增收、生态环境保护两者兼顾的有效机制,安康市通过近5年的实践探索,给出了答案,以期通过本文的研究对贫困地区解决生态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可操作性的支撑。
关键词:
教育扶贫 国际经验 实践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萍 曾玉荣
文章以福建23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县为研究对象,首先,结合新时期农村贫困的变化发展和主要特征,指出"后扶贫时代"的相对贫困,更多表现为多维贫困,具有种类表现多样性、存在方式动态性、空间分布广泛性、致贫原因复杂性等特征;其次,通过梳理"后扶贫时代"福建农村防贫减贫的难点困境,分析当前农村地区面临着造血功能差、产业竞争力不强、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最后提出下一步福建农村防贫减贫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防贫减贫 后扶贫时代 相对贫困治理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吴霓 王学男
教育扶贫作为我国实现脱贫攻坚的重要路径,近年来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多项教育扶贫政策。在政策梳理与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教育扶贫政策体系构建的决策依据与结构内容进行分析,并通过可视化的呈现方式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对政策类型的模式转变、政策目标的调整与政策文本的表达与知晓进行了审辩性反思,最后对我国教育扶贫政策体系的总体特征进行讨论并提出参考建议。
关键词:
教育扶贫 政策体系 政策分析 审辩性反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