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16)
- 2023(18375)
- 2022(15717)
- 2021(14924)
- 2020(12395)
- 2019(28928)
- 2018(28509)
- 2017(53230)
- 2016(29255)
- 2015(33235)
- 2014(33143)
- 2013(31997)
- 2012(29512)
- 2011(26405)
- 2010(26261)
- 2009(23862)
- 2008(22983)
- 2007(19926)
- 2006(17301)
- 2005(15253)
- 学科
- 济(114428)
- 经济(114298)
- 管理(79232)
- 业(76309)
- 企(61058)
- 企业(61058)
- 方法(56100)
- 数学(49853)
- 数学方法(49235)
- 中国(37247)
- 农(31700)
- 财(30504)
- 业经(24095)
- 学(23983)
- 教育(23503)
- 贸(21795)
- 贸易(21785)
- 农业(21761)
- 易(21211)
- 理论(20570)
- 地方(20298)
- 制(19281)
- 技术(18123)
- 务(17999)
- 财务(17927)
- 财务管理(17890)
- 企业财务(16992)
- 和(16959)
- 融(16934)
- 金融(16932)
- 机构
- 大学(410260)
- 学院(402678)
- 济(164856)
- 经济(161587)
- 管理(157538)
- 研究(137847)
- 理学(137483)
- 理学院(135966)
- 管理学(133410)
- 管理学院(132664)
- 中国(100378)
- 京(87982)
- 科学(82388)
- 财(74046)
- 所(67395)
- 中心(62156)
- 研究所(61771)
- 财经(60368)
- 范(59904)
- 师范(59448)
- 农(59382)
- 江(56948)
- 业大(56899)
- 北京(56363)
- 经(55435)
- 经济学(51339)
- 院(50076)
- 师范大学(48853)
- 经济学院(46467)
- 农业(46202)
- 基金
- 项目(279132)
- 科学(222190)
- 研究(208549)
- 基金(204129)
- 家(177542)
- 国家(175861)
- 科学基金(151445)
- 社会(132843)
- 社会科(125839)
- 社会科学(125807)
- 基金项目(106690)
- 省(105824)
- 教育(100925)
- 自然(96732)
- 自然科(94516)
- 自然科学(94491)
- 自然科学基金(92824)
- 划(91452)
- 编号(85221)
- 资助(85025)
- 成果(70649)
- 部(64089)
- 重点(63009)
- 课题(59840)
- 发(59059)
- 创(57735)
- 教育部(56094)
- 国家社会(55299)
- 大学(53791)
- 创新(53710)
- 期刊
- 济(168864)
- 经济(168864)
- 研究(125212)
- 中国(81714)
- 教育(65762)
- 学报(60933)
- 科学(56793)
- 管理(56193)
- 财(54997)
- 农(52697)
- 大学(48070)
- 学学(43910)
- 技术(37538)
- 农业(36949)
- 融(32423)
- 金融(32423)
- 财经(29435)
- 经济研究(28427)
- 业经(25625)
- 经(25227)
- 问题(21865)
- 图书(21532)
- 业(19872)
- 统计(19713)
- 技术经济(18638)
- 贸(18433)
- 理论(18148)
- 科技(17766)
- 版(17719)
- 世界(17526)
共检索到5905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方超 黄斌
本文采用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研究院提供的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利用经典明瑟收入方程,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条件分位数回归与准实验的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测量了女性劳动力的教育回报率。我们认为,充分释放女性教育回报的异质型收益特征,有针对性地通过低收入女性的教育扩展与人力资本积累能够较好消弥组内收入差距,实现精准扶贫。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邢春冰 陈超凡 曹欣悦
利用1995—2018年五轮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对城乡教育回报率进行测算,考查教育回报率的城乡和地区差异及其变化趋势,发现将外出务工人员和永久迁移至城市的人口重新划回农村样本后,农村地区的教育回报率显著上升。2018年,城市教育回报率为8.3%,农村教育回报率为5.8%,城乡教育回报率差异为2.5个百分点;相比2013年的5.8个百分点,城乡教育回报率差异明显缩小。在城乡教育回报率地区差异方面,经济发达省份的教育回报率较高,各省城镇地区的教育回报率差异有缩小趋势,但农村教育回报率的省际差异仍明显。将移民样本放回后,农村教育回报率的省际差异进一步上升。若以地级市为考查标准,在城镇和农村地区,各地级市间的教育回报率呈逐渐分散状态。这说明,教育回报率的地区差异更多体现在城市间而非省份间。应从因地制宜制定教育政策、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以及充分利用科技力量提高教育质量入手,进一步缩小城乡、地区间教育回报率差距,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人力资本红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安驰 樊士德
该文利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通过Probit模型与OLS模型实证分析了在不同收入水平下,劳动力流动对全国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国范围的全样本看,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在7000元左右与26000元左右存在两个阶段"门槛",当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低于7000元左右时,劳动力流出将会显著地提高农村家庭进行教育投入的概率与投入力度;而当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介于二者之间时,劳动力流出将会减少农村家庭进行人力资本投入的概率,但有人力资本投资的家庭仍会显著提高家庭人力资本投入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人力资本投入 农村家庭收入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黄潇 罗俊超
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分析表明,我国的教育回报率存在明显的收入阶层差异,其总体上随收入水平的上升而增加,且低收入阶层与其他收入阶层差距较大,中等收入阶层的高等教育回报率最高;劳动力迁移能显著提升接受高等教育的中、高收入群体和接受中等教育的中等收入群体的教育回报率,进而强化其收入优势;教育回报率差异对收入差距的贡献比受教育水平分布不均更大,劳动力迁移总体上有助于缩小与个体受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差异相关的收入差距。因此,教育资源的分配要有利于提升低收入群体的教育层次,并清除阻碍劳动力迁移的制度障碍,以缩减由个体受教育差异引致的收入差距。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鑫
从学校教育获得结果入手,通过引入中国教育基尼系数考察中国教育分布的不平等状况。以该指标为基础,用2006-2011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了人力资本积累和收入差距与教育分配的关系。结果表明,教育的扩展显著改善了地区教育获得的不平等状况,但二者的倒"U"形关系并未得到验证。同时还发现,收入差距的扩大由于增加了穷人教育获得的激励,从而同样有助于改善教育获得的不平等状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方超 罗英姿 黄斌
利用我国1996—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借鉴并改造双对数模型,探讨了研究生教育扩展、人力资本积累与劳动力收入差距的关系。结果发现:研究生教育扩展、人力资本积累对缩小收入差距有着积极影响,研究生教育的静态减贫效应明显;教育扩展、教育分配与区域经济差异的趋同导致了人力资本积累的辐射效应扩大了临近地区的收入差距,但空间效应显示出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张1%,对临近地区收入差距缩小的辐射效应可达2.6%。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人力资本 收入差距 空间机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庞晓鹏 庞小冬 霍鹏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年数据与笔者收集的数据,本文采用跨地区和出生队列的变异构造双重差分模型(Cohort-DID)分析了地方政府投资驱动型产业政策对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研究发现,2008年之后地方政府投资驱动型产业政策引致的大规模传统基础设施投资与农村适龄青年完成高中教育的可能性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使用工具变量的检验结果表明,上述研究结论具有较强的稳健性。此外,本文还尝试性地探究了上述效应的作用机制:投资驱动型产业政策引致的传统基础设施投资大幅攀升,一方面增加了建筑业及相关低技能工作的机会,提升了投资教育的机会成本;另一方面带来了低技能劳动力工资的提升,导致了不同教育水平劳动力工资趋同、技能溢价下跌,降低了预期教育回报。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十四五"时期中国全面构建与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相匹配的产业政策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产业政策 固定资产投资 农村人力资本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岑指昊
本研究为桂西劳动经济学系列研究成果之一。本研究运用公开数据以及自建数据库,构建基础评价指标,分析自“十三五”以来桂西地区公共部门与家庭部门在教育投资领域的阶段性成效。研究发现,桂西地区两部门在教育投资方面存在不协调、不匹配的现象,在劳动力的市场表现方面,受制于学历、职业技能熟练度、就业的行业门类等诸因素,劳动力的就业市场回报有限,回报的增长空间不高。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项本武 张鸿武 王珅
本文使用中国23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第四、五、六次人口普查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人力资本积累对城市规模扩张的影响。研究发现,接受大专及以上教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每增加1%,城市人口规模会增长1.15%;接受高中及以上教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每增加1%,则城市人口规模增长0.17%。这表明我国人力资本积累存在溢出效应,人力资本积累的溢出效应促进了城市规模的扩张。由于人力资本外部性的存在,家庭及城市政府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会低于社会最优水平,因而中央政府应加大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投资,这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城市化水平。
关键词:
人力资本积累 溢出效应 城市规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重行 窦尔翔 张宇
家庭是人类最小的生产单位,研究家庭之间的收入差距比研究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更有实际意义。人类发展史上,其收入形态不断演化,目前已经进入资产运营时代,家庭收入甚至个人收入归跟结底呈现为现金资产、实体资产、证券资产和信贷资产等资产之间的转换,以寻求总价值的最大化。人力资本尤其是教育型人力资本积累不管是作为家庭代际的收入改善结构性因子,还是作为个人不同生命周期的初始阶段对于改善其一生收入,缩小收入差距的核心因子,重要性不言而喻。显而易见,主观上重视教育型人力资本积累,客观上提供教育金融制度供给,是对于优化收入分配
关键词:
家庭资产运营 人力资本积累 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维涛 王永进 李坤望
本文采用2007年中国居民家庭收入调查(CHIP)、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等数据,在二元劳动力市场背景下,从理论和实证上研究了地区出口企业生产率提高对中国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研究表明,地区出口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不仅有利于中国城镇和农村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而且也有助于劳动者子女教育投入的增长,能够促进中国人力资本的长期积累和提升。另外,其对农村劳动者正式教育的促进作用要显著大于城镇劳动者,而对农村劳动者脱产职业培训的促进作用却显著小于城镇劳动者;在子女教育投入方面,对辅导班教育投入的促进作用要显著大于基本教育投入。上述结论意味着,引导我国出口结构向具有生产率优势的行业转变对于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和长期经...
关键词:
出口企业生产率 人力资本 二元劳动力市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邢春冰 贾淑艳 李实
使用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以及2011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本文发现农民工教育回报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和发达城市的教育回报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比较两个年份的结果可以看出,农民工的总体教育回报率有所降低,地区间回报率的差异也有所降低,并呈现出向均值收敛的特征。控制福利状况和迁移时间以及修正样本选择偏差对文章分析的结论影响不大。教育回报率的地区差异对不同教育水平劳动力的相对迁移概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进一步减少流动障碍,促进农民工合理流动将有助于提升我国的经济增长潜力。
关键词:
农民工 教育回报率 地区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怡安
文章通过构建Multinominal Logit模型考察了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与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的关系。研究表明:农村相对低下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是农村外出劳动力进入城市较高层次行业就业的制约性因素,长期来看,加快农村人口的人力资本积累,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不仅有利于农民非农就业和农民增收,而且有利于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城市化的需要。
关键词:
农村经济研究 人力资本积累 劳动力转移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黄静 祝梦迪
针对中国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明显提升的新特征,文章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研究流动人口与本地劳动力高等教育回报率的差异及在不同等级城市中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流动人口的高等教育回报率高于本地劳动力,高等教育对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具有较强的提升作用,对流入一线和新一线城市、跨省流动及乡—城型流动人口的工资提升作用更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流动人口具有明显的自我选择效应,有能力的个体流动到生产效率更高的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意愿更强,从而获得更高的教育回报率。文章认为,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应顺应人口流动规律,消除注重地域属性并与福利挂钩的区域分割制度,清除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障碍,促进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伍振军 郑力文 崔传义 孔祥智
本文借鉴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模型和托达罗模型,构造了农村劳动力两阶段迁移理论模型,理论分析表明,农村劳动力返乡是理性选择,原因是其人力资本回报在欠发达地区要高于发达地区。随后,本文利用2007年5月调查获得的中西部70个县2 353位返乡农村劳动力数据,利用改进后明瑟尔收入模型,比较这个群体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本回报率,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分析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