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30)
- 2023(7596)
- 2022(6146)
- 2021(5720)
- 2020(4091)
- 2019(9683)
- 2018(9522)
- 2017(16153)
- 2016(9879)
- 2015(10971)
- 2014(11143)
- 2013(10408)
- 2012(10044)
- 2011(9574)
- 2010(9838)
- 2009(8627)
- 2008(8452)
- 2007(7703)
- 2006(7155)
- 2005(6849)
- 学科
- 济(42065)
- 经济(42037)
- 中国(21063)
- 教育(19206)
- 地方(18001)
- 业(16607)
- 管理(15669)
- 农(13868)
- 发(10769)
- 地方经济(10457)
- 业经(10392)
- 农业(10085)
- 方法(9868)
- 企(9355)
- 企业(9355)
- 学(9316)
- 发展(8927)
- 展(8800)
- 数学(8443)
- 数学方法(8325)
- 理论(8311)
- 融(7789)
- 金融(7788)
- 银(7349)
- 银行(7345)
- 行(7255)
- 环境(6932)
- 贸(6870)
- 贸易(6860)
- 易(6493)
- 机构
- 大学(133448)
- 学院(132256)
- 研究(56317)
- 济(50557)
- 经济(49278)
- 管理(39876)
- 中国(36396)
- 理学(33181)
- 科学(32806)
- 理学院(32548)
- 管理学(31743)
- 京(31731)
- 管理学院(31455)
- 范(30850)
- 师范(30723)
- 教育(30197)
- 所(28561)
- 研究所(25854)
- 师范大学(25294)
- 中心(23699)
- 江(22350)
- 财(22254)
- 北京(21539)
- 院(20414)
- 农(20260)
- 州(18198)
- 技术(17567)
- 财经(16887)
- 业大(16111)
- 职业(16104)
- 基金
- 项目(81743)
- 研究(69143)
- 科学(65893)
- 基金(54171)
- 家(46333)
- 国家(45750)
- 社会(42241)
- 社会科(39698)
- 社会科学(39693)
- 教育(38294)
- 科学基金(37846)
- 省(33955)
- 编号(30789)
- 划(30219)
- 成果(27749)
- 基金项目(27497)
- 课题(25548)
- 发(24435)
- 年(21622)
- 发展(21263)
- 资助(21028)
- 展(20885)
- 重点(20475)
- 自然(20418)
- 自然科(19884)
- 自然科学(19882)
- 自然科学基金(19486)
- 规划(19295)
- 部(19048)
- 性(18040)
共检索到2254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唐远雄
本文利用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以教育基尼系数作为研究工具,使用线性回归和分位数回归的分析方法,讨论中国教育结果不平等地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与以往研究关注"均值的差异"不同,本文讨论的是"差异的差异",即教育不平等的内部差异。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入学队列的影响之后,教育扩展会带来教育不平等下降的结论依然成立;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和最低的地区,教育不平等水平相对较高;在教育不平等更严重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不平等的作用更加突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不平等水平是逐渐降低的,1978年以后入学队列的教育不平等水平相对与其他入学队列来说是最低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赖德胜
教育是决定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教育扩展与收入不平等变动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即在教育扩展初期,收入不平等会扩大,只是到教育扩展后期,收入不平等才会缩小。49个国家的数据验证了这一假设。这种倒U型变动是教育扩展之扩张效应与抑制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扩张效应源自教育供给小于教育需求所导致的不同水平教育者之间工资差距的扩大,而抑制效应则源自教育供给大增之后的竞争效应和渗漏效应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艳真 李秀敏
利用中国1996~2012年数据,建立纳入分布滞后的联立方程组模型,使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教育扩展、教育不平等和收入分配差距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教育不平等对收入分配差距的长期影响为正,收入分配差距对教育不平等的长期影响也为正,其中收入分配差距对教育不平等的影响更大;教育不平等和收入分配差距对教育扩展的影响均为负,其中教育不平等对教育扩展的影响更大;教育扩展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呈倒U型,对教育不平等的影响为负。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熊艳艳 刘震 周承川
降低教育不平等是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不但在社会学和教育学界一直备受关注,在经济学界近年来也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旨在通过评述有关教育不平等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从初始禀赋、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扩展三方面阐明它们对教育不平等的影响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目前该领域研究的主要问题以及可继续研究的方向。对导致教育不平等的根源的研究,有利于政府切实具体地从各因素入手来减少教育差距、增加教育公平,从而减少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发展,这对保障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巫锡炜
使用第三期全国妇女地位调查数据,文章考察了教育结果不平等和机会不平等以及它们如何随着队列推移而变动的趋势。主要有两点发现:第一,不论男性还是女性,教育结果不平等程度均随着队列的推移而上升,但幅度呈减弱的趋势;该上升态势的原因主要在于,随着队列推移,初中升高中这一转换层级上的机会不平等程度不断上升,同时,处于该层级转换的人口比例提高、通过该层级转换的预期收益增加使得该层级的重要性也不断上升。第二,在所有队列中,男性的教育结果不平等始终低于女性,这主要是由于女性在不同转换层级上始终面临着更大的机会不平等,而各级转换重要性的性别差异随着队列推移已趋于消失。最后讨论了文章所具有的方法论和实质意义。
关键词:
教育机会不平等 教育结果不平等 出生队列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温娇秀
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地区间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扩大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地区间教育不平等是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且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教育差距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因此,降低地区间教育不平等程度是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有效选择。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景睿
基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2003-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收入不平等、流动性约束与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的关系进行分析后发现,收入不平等不利于各省份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的提高,而信贷供给缓解了流动性约束,促进了各省份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的提高;收入不平等、流动性约束对东、中、西部各省份高等教育人口比例存在不同影响,降低基尼系数对东部地区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的边际效应最为明显,对中部地区的边际效应最小;减少流动性约束对中部地区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的边际效应更加显著,对东部地区的边际效应最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小兰
刘小兰以《超越知识不平等的教育平等》为命题, 认为“教育平等”的实质是知识的平等。文中指出, 知识的世俗性、对知识的控制、对知识的分层是制约教育平等达成的主要障碍。消除这些障碍需要确立课程知识设计的公平观、创造一个多样化的知识环境、注重个体默会知识的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建伟 顾天安 王骁 李嘉琪
人力资本是劳动者为社会作出贡献并获取相应报酬的基础,在机会均等情况下居民劳动收入与人力资本的分布及其差异化程度应是一致的,但我国不同时期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均出现了偏离人力资本差异系数的现象。对我国10万名居民16种能力的测试结果显示,我国居民人力资本差异系数为0.2823。利用国家统计局入户调查数据计算的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显示,1978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在不同时期高低交错发展,但随着2000年以后城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对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走势的影响越来越大。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偏离人力资本差异系数的主要原因包括家庭人口结构与抚养比率不同、经济体制改革引致的经营性收入差距扩大、城乡二元经济融合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中行业工资差距扩大、财富积累的棘轮效应引致的财产性收入差距扩大以及扶贫政策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政策性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仍显著高于人力资本差异系数,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应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为重点,综合施策,推动居民收入差距向人力资本差距回归。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霍雨佳
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年数据,基于纵向视角的代际流动理论和横向视角的机会不平等理论,对目前中国教育性别差异的形成机制及其变化趋势进行探索。运用代际流动理论模型的阶层线性模型(HLM)改进和机会不平等理论的系数衡量及夏普利分解,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教育代际流动系数总体为0.196,其中女性高于男性,且性别之间代际流动系数差距随年龄组减小而增大,女性教育"底部持久性"和男性教育"顶部持久性"的凸显共同加剧了教育不平等的性别差异。此外,性别因素贡献率也随父母教育背景的升高而降低,其中低等教育家庭性别差异最为严重,其影响仅次于户口。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树宏
人力资本是经济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导致长期区域发展差异的根本原因,地区人力资本不平等及其演化将会影响到未来地区发展格局。本文运用泰尔指数及其分解、核密度分布、重心测度及其耦合模型等多种方法,从多个角度对1985—2016年期间中国地区人力资本不平等及其空间分布的动态演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地区人力资本不平等的演进呈现出每隔十年一个阶段的起伏波动特征,当前处在下降周期阶段,其空间分布的极化趋势明显,呈现出高者愈高、低者愈低的"马太效应",人力资本不平等的地区和城乡差异明显;(2)中国人力资本重心的空间变迁经历了1985—1992年的循环往复阶段、1992—2010年的东南迁移阶段和2010—2016年的向西迁移阶段,人力资本重心与经济重心的耦合程度越来越高。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吕寿伟
当今社会,教育改变命运的功能愈加显著,而不平等的教育边界的存在则使教育的这一功能成为社会对部分人的偏爱。教育边界的产生源于先赋性的教育制度安排与后致性的社会分类的共谋,而自我的类别化、群体排斥以及不平等边界的正当化机制则使已生成的边界获得进一步强化,从而使教育不平等的基础从对教育权益占有的外在显性表现,转向了以身份为标记的内在的、隐性的深层根源。被标签化了的身份的错误建构使教育不平等成为完全而持久的教育不平等。对不平等边界的消除企图通过身份模式以根除社会偏见得以实现是表面的,也是天真的,而基于地位模式的参与平等理念则为教育平等的实现带来了曙光。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陆雪琴 马汴京 陈慧文
本文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2015年数据,利用1999年高校扩招这一政策冲击,研究高等教育扩张对阶层间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校扩招总体上缩小了阶层间相对教育机会不平等,在变换了出生队列分界年、度量指标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回归结果仍然成立。扩招引起的阶层间教育机会不平等缩小仅发生在省属高校,扩招对教委直属或部委所属高校的教育机会不平等没有显著影响,而在地区所属高校中扩招反而扩大了教育机会不平等。进一步分析发现,扩招对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影响程度与家庭经济能力、人员和信息流通以及家庭教育背景有关。
关键词:
高校扩招 教育机会不平等 社会阶层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邵宜航 徐菁
本文从量与质两个方面探讨高等教育扩张过程中不同阶层子辈的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的演化情况。我们首先构建理论模型解析高等教育扩张如何影响不同收入阶层家庭的高等教育选择。理论分析解释了高等教育扩张将有助于缩减高等教育机会量的不平等,即缩小不同收入阶层间子辈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不平等;但高等教育扩张可能导致高等教育机会质的不平等加剧,即阶层间高水平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状况可能进一步扩大。进一步利用我国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显示,随着高考录取率的逐步提升,家庭的经济背景对子辈上高等院校(大专以上)的影响不断减小,但
关键词:
高等教育扩张 教育机会 不平等演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温娇秀
通过构造一个内生收入函数模型,利用省级面板数据,本文实证研究了我国城乡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扩大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城乡教育不平等是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城乡教育差距每上升1%,城乡收入差距将上升6.4个百分点;并且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教育差距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
教育不平等 收入差距扩大 受教育年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