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84)
2023(9652)
2022(7913)
2021(7412)
2020(6028)
2019(13846)
2018(13542)
2017(24531)
2016(14239)
2015(16067)
2014(15935)
2013(14915)
2012(13712)
2011(12402)
2010(12520)
2009(11501)
2008(11380)
2007(10275)
2006(9252)
2005(8667)
作者
(38058)
(31746)
(31710)
(30423)
(20343)
(15255)
(14521)
(12420)
(12094)
(11421)
(10781)
(10770)
(10270)
(10228)
(10175)
(10034)
(9620)
(9521)
(9420)
(9272)
(8143)
(7901)
(7737)
(7425)
(7318)
(7300)
(7102)
(7027)
(6417)
(6402)
学科
(43373)
经济(43283)
管理(42239)
(37201)
(32461)
企业(32461)
教育(20016)
中国(19255)
(17666)
方法(16862)
(14828)
数学(14010)
数学方法(13813)
(12440)
(12097)
理论(11706)
业经(11498)
(10945)
财务(10927)
财务管理(10902)
(10473)
企业财务(10412)
(9090)
银行(9064)
(8992)
金融(8990)
技术(8880)
体制(8767)
(8638)
农业(8001)
机构
大学(197699)
学院(191049)
(72468)
经济(70765)
研究(70036)
管理(65415)
理学(55913)
理学院(55191)
管理学(54215)
管理学院(53831)
中国(47420)
(42957)
科学(40118)
(38773)
(34844)
(33514)
师范(33202)
教育(32867)
研究所(31350)
(30853)
中心(30358)
财经(29837)
(29555)
北京(27680)
师范大学(27401)
(27146)
业大(25891)
(25537)
(23544)
经济学(23483)
基金
项目(125108)
科学(100686)
研究(97844)
基金(89472)
(77914)
国家(77126)
科学基金(65426)
社会(61683)
社会科(58100)
社会科学(58089)
教育(52935)
(48896)
基金项目(45916)
(44053)
编号(40493)
自然(40447)
自然科(39490)
自然科学(39476)
自然科学基金(38804)
成果(36553)
资助(35692)
课题(31841)
(30399)
重点(30227)
(29327)
(27517)
教育部(27112)
(27096)
(26554)
(26162)
期刊
(81364)
经济(81364)
研究(69572)
教育(53287)
中国(50080)
(32042)
学报(30160)
科学(26984)
(26976)
管理(25912)
大学(24486)
学学(21593)
技术(18609)
农业(17884)
(17829)
金融(17829)
财经(16001)
(13828)
职业(13382)
经济研究(13172)
业经(12185)
问题(10209)
(9205)
论坛(9205)
(9148)
(8972)
技术教育(8794)
职业技术(8794)
职业技术教育(8794)
(8465)
共检索到3014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池丽萍  俞国良  
父母传递给子女的不仅是生理特征,各种社会特征如教育成就、社会地位等也存在代际传递的现象。从资本视角看,这种传递不仅是父母通过人力资本、文化资本实现的文化再生产过程,它已经成为一个将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转化为升学、教育机会的过程;从沟通视角看,各种资本对教育成就的影响都离不开亲子沟通和家校沟通等具体过程。资本和沟通的视角为帮助弱势群体降低教育成就的代际传递性,促进教育公平带来重要启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杨  
阐述了研究生师生团队知识传递的模式和障碍,探讨了研究生师生团队的沟通管理模式以及沟通管理在克服知识传递障碍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最后对团队化的研究生教育提出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苟灵生  刘儒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然而一些农村地区因教育落后而出现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依然存在。根据现阶段国情,以教育供给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为切入点,构建应用系统耦合结构模型,分析教育供给、贫困代际传递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机理。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农村相对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投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育资源、教育供给能与农村经济集聚同步,对减缓贫困代际传递具有促进作用,且教育扶贫行为具有相对独立性。为顺应教育供给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系统良性互动,提出构建以教育促进农村人口素质和能力提升、教育扶贫配置资源的发展模式,建立激发子代的个人期望、激活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机制,健全农村人口教育培训、促进贫困家庭增产增收的减贫保障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时昌桂  
近些年,高校突发事件给校园安全及社会秩序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教育沟通机制在高校突发事件处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树立双向沟通理念,规范沟通渠道模式,建立舆论导向机制等应对措施,构建科学高效的突发事件沟通新机制,提高对突发事件的预置和处置能力,以完善高校突发事件处理体系,进一步维护和保障校园师生的安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宝庆  刘方林  李海红  
在教育决策过程中,风险沟通是保证决策科学性和适当性的关键。从解析风险沟通的现实状况和价值着手,在借鉴国外风险沟通优秀经验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在教育决策中存在的风险沟通欠缺和不足,进而提出了完善我国教育决策风险沟通机制的对策:加强教育决策风险沟通意识;实现教育决策风险沟通的制度化;注重教育决策风险沟通的回应性;实行教育决策风险沟通问责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亚平  施正政  
准确了解代际收入传递机制是理解机会公平与制定有效政策的必要条件。该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父子单年收入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对父代收入及其人力资本在代际收入传递过程中的因果作用进行识别。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代际收入弹性主要是由父代收入本身所导致的,父代对子代的投资是代际收入传递主要的因果机制。此外,我们还估计出中国代际收入弹性大于0.339,而其真实值可能在0.6左右。父代收入在代际收入传递中的显著作用意味着均化父代投资将有利于提高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长安  杨智姣  薛畅  
文章基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使用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中国居民健康代际传递的作用程度和传递机制。结果发现:(1)中国居民家庭存在健康代际传递现象,父代健康水平对子代健康水平有显著正向影响,父代健康水平越好,越能提高子代健康水平向上提升的概率。(2)健康代际传递程度在子代是否与父代同住、子代受教育程度、城乡和性别方面存在异质性。父代健康行为方式会对子代产生影响;子代受教育水平在小学及以下和大学及以上的健康代际传递程度较大;农村居民的健康代际传递程度高于城市;女性高于男性。(3)健康代际传递的3条可观测路径共解释代际相关性的35.2%,父代健康水平的直接效应对健康代际传递的贡献率最大,提高父代健康认知有利于促进健康代际正向传递。因此,需要构建阻隔代际健康不良传递的机制,重视健康人力资本的代际传递,提高全民健康的公共政策应以家庭为单位,促进家庭健康代际良性互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粮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对委托代理问题和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以期探究公司治理视角下企业数字使用鸿沟的弥合机制。研究发现,我国企业数字使用鸿沟弥合程度整体上为中低水平;区域层面数字经济对企业数字使用鸿沟的弥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是以提高公司绩效、增强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和提高企业信息披露质量为部分中介实现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加仙  王丹丹  章熠  
贫困的代际传递与教育阻断是我国扶贫教育政策研究的重点。以往的研究者从社会学、经济学、文化教育学等角度对贫困代际传递的机制做了一些研究,但是这些研究的科学性尚需进一步拓展。本文从神经科学、心理行为机制与教育政策相结合的角度,为贫困的代际传递与教育阻断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以及政策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郝克明  
职业教育特别是高中阶段和高中后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是21世纪相当长时期我国人力结构和教育结构调整时必须考虑的关键环节,它的发展关系到行业和企业的生存、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宇航  
沟通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是现代大学管理的基本理念。大学沟通机制体现在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往中,就会产生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他们在沟通过程中提高他们的能力和素质,更好地实现着教育目标。深入研究高水平大学的沟通机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侯兴蜀  
自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职业教育不断强化对人力资源市场的适应,但是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市场沟通机制尚不健全,导致职业教育的人才供给与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仍然存在错位现象。改善这种状况既需要政府施以适度的调节和必要的公共服务,也需要完善职业学校关于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应用机制。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东娇  
沟通是指行为者之间通过有效语言、运用合理的协调方式达到真理解或共识的行为。在汉文化中 ,它与传播、交流、交往等概念具有一定的区别。沟通是研究教育问题的理论起点 ,在本体和手段意义上 ,沟通都具有充分的教育价值。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东娇  
教育与沟通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 ,这种联系可以是外显的 ,也可以是内隐的存在。当教育首先执行关心人健康成长的使命时 ,教育就与沟通互相选择 ;当教育这一内在目的被强加的外部目的隐匿时 ,教育与传递具有选择性亲和 :传递、复制成为教育主流话语 ,沟通被边缘化。古今中外教育家的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教育与沟通的这种联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东航  
文章在梳理我国高等教育职普沟通制度演进历程的基础上,提出职普沟通的单一性、职普沟通的单向性、现有职普沟通制度细节的不完善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职普沟通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职普沟通制度创新的若干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