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16)
2023(3110)
2022(2503)
2021(2501)
2020(1945)
2019(4612)
2018(4697)
2017(7173)
2016(5276)
2015(5913)
2014(6272)
2013(5243)
2012(4918)
2011(4608)
2010(4820)
2009(3984)
2008(4000)
2007(3652)
2006(3352)
2005(3075)
作者
(11845)
(9655)
(9627)
(9453)
(6223)
(4748)
(4719)
(4008)
(3749)
(3646)
(3457)
(3260)
(3219)
(3200)
(3175)
(3119)
(3057)
(2995)
(2877)
(2800)
(2698)
(2488)
(2424)
(2329)
(2302)
(2257)
(2170)
(2128)
(2070)
(2012)
学科
教育(18404)
(9776)
经济(9759)
中国(9743)
管理(6536)
理论(6363)
教学(5656)
(5222)
(5188)
方法(4466)
(3943)
数学(3801)
(3698)
企业(3698)
发展(3668)
数学方法(3663)
(3545)
研究(3366)
(3245)
改革(3150)
思想(3149)
高等(3026)
政治(2977)
(2867)
技术(2844)
思想政治(2810)
政治教育(2810)
治教(2810)
德育(2788)
教育改革(2775)
机构
大学(67297)
学院(61116)
教育(26437)
研究(25400)
(20075)
师范(19982)
师范大学(16798)
(16620)
管理(16247)
(16027)
经济(16002)
科学(14507)
理学(13979)
理学院(13683)
管理学(13225)
管理学院(13078)
(12454)
中国(11490)
研究所(11441)
北京(11166)
职业(11024)
技术(10918)
(10734)
中心(10217)
教育学(10182)
(9095)
(8361)
(8187)
研究院(7516)
职业技术(7509)
基金
项目(38306)
研究(35358)
科学(31597)
教育(25513)
基金(24025)
(20140)
国家(19833)
社会(19818)
社会科(18429)
社会科学(18428)
成果(17073)
编号(16804)
科学基金(16120)
(16117)
(16034)
课题(15519)
(13389)
基金项目(11414)
规划(11362)
(10591)
重点(10322)
项目编号(10039)
资助(10023)
(9907)
教育部(9812)
(9804)
(9513)
研究成果(9246)
(8766)
(8673)
期刊
教育(44667)
研究(29112)
中国(21801)
(16186)
经济(16186)
职业(10620)
技术(9112)
学报(7945)
大学(7329)
技术教育(6965)
职业技术(6965)
职业技术教育(6965)
科学(6727)
(5614)
(5497)
管理(5058)
学学(5048)
(5032)
论坛(5032)
高等(4979)
成人(4688)
成人教育(4688)
高等教育(4413)
(4329)
农业(4145)
比较(3794)
发展(3743)
(3743)
职教(3638)
图书(3166)
共检索到101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学敏  吴振华  
基于CGSS 2003-2015年的数据,从城乡、地区、民族、阶层等多维视角实证分析了不同群体教育性别公平的现状及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性别间的教育不公平问题仍然突出,且表现为在农村、少数民族、西部地区及下层群体内部凸显的群体异质性;女性内部教育不公平显著大于男性的特征在所有群体内部均表现突出,且具有逐步强化的态势。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凤华  
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平等有赖于男女平等的整体实现,它不可能脱离男女两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家庭等领域的不平等而单独实现。教育中性别偏见和歧视的消除,同样依赖于男女平等实现的程度和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因此,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贯彻国策精神,内化国策意识,从而进一步发挥其在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结构、培养高素质女性人才、传播男女平等观念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宋德如  杨波  
印度初等教育的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以性别公平问题较为突出,本文由此 从性别的角度来探讨印度初等教育近年来的发展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为解决这一问题印 度政府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并从中为我国初等教育的普及提供一些借鉴。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祺午  陈衍  于海波  房巍  李玉静  
借鉴和运用当代国际竞争力理论与评价体系,对世界各国或地区职业教育机会竞争力水平进行度量。结果显示,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职业教育体系中仍然面临机会性别不均等的问题;其中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面临更大的性别不均等问题。中国在促进职业教育性别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从总体来看,我国女性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仍然低于男性,这一现象在职业教育体系的较高层次更为明显。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段宝霞  
本文阐述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性别不公平的现象 ,进而从学生的家庭收入低、义务教育的学习支出高、义务教育的个人收益低等方面分析了义务教育性别不公平的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义务教育性别公平的策略 :建立健全教育法规体系、对贫困地区加大扶持力度、实施“差异———平等”的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伟宜  李洁  
近三十年来,我国不同性别无论是总体的还是在不同类型高校中的入学机会差异均呈现出逐渐缩小的趋势,当前,女生获得的入学机会已经超过了男生。就学科而言,"男工科、女文科"的现象始终存在着;在男生主导学科或女生主导学科中,性别间的机会差异较大,其他学科中的差异则较小。近年来,男生和女生在学科中的分布范围均在拓宽,选择也更多样。今后,应在考虑性别间生理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机会及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与条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义  李梦玄  
本文基于森的可行能力福利思想和阿特金森的广义均值不平等测度理论,构建了一种考虑分布不平等影响的中国城市社会福利指数和组成福利指数的子维度指标体系,论证了该指数具有"子群一致"和"路径独立"的特性,并对2000—2011年中国城市社会福利水平进行了实证测度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不平等对我国城市社会福利影响显著且有逐步扩大趋势;我国城市社会福利指数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子维度福利发展的不平衡是制约城市社会福利更快增长的主要障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高艳云  
传统的仅用收入或消费来衡量贫困的方法只能提供单一的信息,从多维角度则能够较全面地认识贫困。本文利用CHNS数据库中2000年和2009年数据,借鉴了多维贫困指数的构造及分解方法,对近十年来中国城乡多维贫困进行了测度、分解及分析,认为总体上城乡贫困程度均有所减轻,农村贫困严重于城市,应重视医疗健康保险、卫生设施、城市住房、做饭燃料等维度上的贫困,同时降低中西部省份的贫困。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方迎风  
本文认为,用单一的收入标准来了解贫困会低估个体真实的贫困状况,很难全面反映个体贫困的复杂性、脆弱性和持久性。本文基于Sen的能力方法,使用中国健康营养调查数据,利用模糊集方法测度中国的多维贫困状况。结论显示,相对于收入贫困,个体的教育、健康和医疗保险等贫困状况更为严重;多维贫困关于测度方法、权重较敏感,等权重下的AF多维贫困被其它方法与权重下的多维贫困严格占优,而在Betti&Verma权重下的AF多维贫困中,则住房、卫生设施和健康对多维贫困的贡献更大;多维贫困在西部、农村及女性中依然更严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汪三贵  曾俊霞  史耀疆  罗仁福  张林秀  
本文利用西部地区青海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74所小学近4000名小学生的健康与学业表现的调查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发现,住家学生中,女孩在贫血的发生率、心理健康水平以及数学成绩上仍然显著落后于男孩。离开"男孩偏好"思想表现更直接的家庭环境,在统一的饮食供给和教育环境中,住校学生健康和教育的性别差异减小或消失,但这种性别差异的缩小主要是建立在住校导致的男孩利益牺牲的前提下,而并非女孩利益绝对值的增加,是两性健康与教育更差水平下的伪平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侯佳  侯怀银  
比较教育学学术体系是一种多维性的存在,兼及概念体系、知识体系、范畴体系、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概念体系是比较教育学学术体系的起点,关联着学术知识发展的连接节点。知识体系是比较教育学学术体系的基础,为学术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知识支撑。范畴体系是比较教育学学术体系的根基,为学术体系建设提供逻辑框架。理论体系是比较教育学学术体系的原型,是一种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比较教育理性认知与理论思维。方法体系是比较教育学学术体系的关键,科学的方法体系既是实现学术体系建设的方式和手段,也是规范和指引学术体系建设的重要工具。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孙百才  刘云鹏  
实现教育公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也是未来深化教育综合领域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本文使用2002-2012年受各级教育程度的人口分布数据,探讨了中国分地区、分性别人口教育基尼系数的动态变化趋势,并将教育基尼系数在性别间进行分解。研究发现,中国的教育发展成就和教育公平程度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北部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南部地区,教育不公平程度呈现出西高东低的趋势;性别间教育发展差距呈收敛趋势,但地区间教育发展差距有所扩大。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洪革  袁琳  马广波  许雯静  
基于2013年重点国有林区民生监测项目的调研数据,运用A-F多维贫困测量方法,从教育、健康和生活水平3个维度共8个指标对重点国有林区的多维贫困进行测量,并对指标和地区进行分解。测量结果表明:重点国有林区有35.7%的职工住户家庭存在至少3个指标的贫困。指数分解结果表明:卫生设施、饮用水和生活燃料3个指标对重点国有林区多维贫困指数的贡献率最大;四大国有森工林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多维贫困,其中内蒙古森工林区的多维贫困状况最为严重。研究认为,应从多个维度改善重点国有林区的贫困状况,加大对教育、健康、卫生设施、住房等多方面的扶贫力度。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沈扬扬  Sabina Alkire  詹鹏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调查数据(CFPS),依据全球MPI标准,测算并分析了中国的多维贫困状况。研究发现,中国的多维贫困程度并不高,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下降趋势;区域发展不平衡对多维贫困有着显著的影响;贫困人群普遍在健康、教育等方面遭受了剥夺,但细化到各群组,指标贡献度各有差异;经济贫困与多维贫困的交叠程度呈跨期递减趋势。总体而言,中国以发展为中心的扶贫政策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这是中国在减贫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一条重要经验,同时也预示了中国在2020年前全面奔向小康社会、实现减贫目标的良好前景。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尚卫平  姚智谋  
贫困应该表现为福利的缺乏,而不仅仅表现为收入或消费的不足。福利是一个多维概念。将贫困视为多维概念,要求在其程度的测度上对每个选中的福利变量均确定其阈值,即贫困表现为一个人有某个福利特征值小于相应的阈值。据此,文章讨论总结了多维贫困程度测度指标的性质,论证了该指标的可分解性,指出了该指标优于人文发展指数等指标的特点。最后,给出了该指标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并利用该形式进行了国家间贫困程度的比较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