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76)
- 2023(14333)
- 2022(12183)
- 2021(11874)
- 2020(9701)
- 2019(22580)
- 2018(22395)
- 2017(41162)
- 2016(23498)
- 2015(26602)
- 2014(26946)
- 2013(25859)
- 2012(23609)
- 2011(21401)
- 2010(21666)
- 2009(19107)
- 2008(18521)
- 2007(16551)
- 2006(14473)
- 2005(12481)
- 学科
- 济(80098)
- 经济(80014)
- 管理(59522)
- 业(53583)
- 企(44853)
- 企业(44853)
- 方法(36548)
- 数学(31235)
- 数学方法(30767)
- 中国(27996)
- 教育(25941)
- 农(22094)
- 学(21414)
- 财(20215)
- 理论(19691)
- 业经(18149)
- 地方(17497)
- 制(15153)
- 农业(14481)
- 技术(14151)
- 和(13601)
- 教学(13524)
- 贸(13156)
- 贸易(13148)
- 易(12747)
- 务(12615)
- 财务(12538)
- 财务管理(12519)
- 环境(12222)
- 企业财务(11920)
- 机构
- 大学(321415)
- 学院(312995)
- 管理(117072)
- 济(110188)
- 研究(108774)
- 经济(107170)
- 理学(101384)
- 理学院(100065)
- 管理学(97945)
- 管理学院(97323)
- 中国(72815)
- 京(70919)
- 科学(68763)
- 所(54447)
- 范(53425)
- 师范(53014)
- 财(51497)
- 研究所(49822)
- 农(49119)
- 中心(48187)
- 江(47528)
- 业大(46720)
- 北京(45703)
- 教育(44568)
- 师范大学(43396)
- 财经(41089)
- 院(39844)
- 技术(38748)
- 州(38567)
- 农业(38209)
- 基金
- 项目(215791)
- 科学(169451)
- 研究(164467)
- 基金(151354)
- 家(131440)
- 国家(130188)
- 科学基金(110683)
- 社会(98628)
- 社会科(92993)
- 社会科学(92966)
- 省(86040)
- 教育(83582)
- 基金项目(79836)
- 划(74400)
- 自然(71383)
- 自然科(69691)
- 编号(69685)
- 自然科学(69672)
- 自然科学基金(68370)
- 资助(61730)
- 成果(60071)
- 课题(51742)
- 重点(49773)
- 部(48613)
- 发(46169)
- 创(44946)
- 项目编号(42818)
- 大学(42432)
- 年(42340)
- 教育部(42151)
- 期刊
- 济(120700)
- 经济(120700)
- 研究(101598)
- 教育(76309)
- 中国(74142)
- 学报(52153)
- 科学(46017)
- 农(44311)
- 管理(42085)
- 大学(40927)
- 财(38268)
- 学学(35766)
- 技术(31747)
- 农业(31362)
- 融(22280)
- 金融(22280)
- 图书(21087)
- 财经(19608)
- 业经(19110)
- 职业(18888)
- 经济研究(18570)
- 经(16717)
- 业(16186)
- 科技(15301)
- 问题(14928)
- 版(14849)
- 坛(14740)
- 论坛(14740)
- 书馆(14575)
- 图书馆(14575)
共检索到4705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莉芳
一流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深处和难处是课程教学。课程学习具有基础性作用,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内在逻辑是坚持教育性与研究性相结合,这符合教育规律,也是政府和经济社会需求的反映。论文借鉴比较经验,基于一流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内在逻辑,从明确课程建设价值、注重学生需求、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下功夫等方面提出了提升研究生课程教育性和研究性的实践举措。
关键词:
研究生课程 教育性 研究性 内在逻辑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任欣荣 孙国喜 马一太
作者回顾了我国研究生教育20 年的发展史,认为研究生院的建立,为培养高层创新型人才、创建一流大学起了奠基石的作用。通过借鉴国外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得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是建立一流大学的核心。因此,加强研究生院的建设,完善研究生院的功能对创建一流大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叶赋桂
认为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取决于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分析了学术独立、一流大学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内在关系;提出了发展中国研究生教育的策略和途径。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学术独立 世界一流大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宋亚峰 王世斌 潘海生
基于生态学的研究视域分析我国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学科生态可以发现,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学科生态系统在不同层面展现出不同的结构特征。多样化的结构特征影响和制约着学科生态系统功能的形成与发挥,呈现出学科个体的自我生长进化、学科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学科生态系统的动态调整与平衡等进化机理。为优化学科生态系统机能,推进"双一流"建设,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应遵循固本培元、分而治之、系统协同、道法自然的治理逻辑,打造与培育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尊重学科生态系统的差异性与多样性,引导学科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顺应与维护学科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关键词:
一流大学 学科生态 进化机理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学谦 李金龙 裴旭 万明
对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8541个研究生招生专业进行分析,发现学位类型、学习方式和学科门类三个维度下的不平等现象以不同形态影响着我国硕士研究生入学机会平等的实现进程。总体而言,入学机会不平等主要源于学术学位、全日制和自然科学招生专业,其中,轻度不平等高校倾向招收推免生,而不平等度较高院校则较为歧视同等学力考生,其原因可归结为基于考生出身的制度性偏倚或歧视。故此建议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应首先对学术学位、全日制和自然科学中的不平等招生专业进行"定点清除",然后排查其他维度下的不平等专业并对其不合规、不合理条件予以修正,最后秉承机会平等的人才观和制度观设计"不偏不倚式"的研究生招生制度。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姚思宇 何海燕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和时代主题。从"职能维—创新维"的角度分析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逻辑关系,从职能维度探讨建设过程中的职能耦合逻辑关系,从创新维度探讨建设过程中的互利共生逻辑关系,并提出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学科作支撑,建设一流大学必须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一流大学建设应以学科建设为载体,对学科知识进行发掘、综合、应用和传播,通过科学研究推动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在不同层次上的交叉融合,提高学校的科研、教学水平和综合实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爱华等在《辽宁教育研究》第6期撰文指出,大学的教学与科研必须统一,统一的条件是大学教学的研究性与科研的教育性。而统一的基础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当前要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统一,使其更好地为大学的本质——培养人才服务。需要提倡探究式研究性的教学,培养创造性高素质人才。使大学科研回归本真的大学科研,凸显大学科研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岚 陶涛
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决策,刘延东副总理多次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讲话中指出,"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要取得新突破,就必须把建设一流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放在重要位置"。为加快推进厦门大学"双一流"建设工作,2016年5月26日-27日,厦门大学研究生院成功主办了"研究生教育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次研讨会定位为高端论坛,来自8个国家和地区的18所高水平大学的研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徐希元 赵骥
本文分析了研究生教育和研究生院建设与世界一流大学形成的内在关系和巨大作用,提出了加强我国研究生院建设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性意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许为民 程红 张文军 林伟连 张健 张国昌
选取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和伦敦大学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其历史演变、组织架构和专业设置,概括出英国一流大学专业设置的若干特点及其对我国大学学科专业设置的启示。
关键词:
英国 一流大学 研究生 专业设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俊芳 王博书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高等教育优质资源与地方城市双促的新型办学模式,一流大学异地办学活动备受社会关注。异地办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发展空间受限的困局,也部分满足了一些地方城市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并赋予所在城市以特定的创新气质和文化禀赋。但作为大学母体的衍生组织和新创空间,异地校区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着多元主体间的利益不一致、学科资源享用不均以及空间区隔等问题。大学异地办学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利益调适和结构调整过程,应关注各利益主体间的共生点,完善大学制度整体设计,以真正实现多主体的增值效应。
关键词:
一流大学 异地办学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高敏
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作为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最具有显著类群识别特征的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是其必然的战略选择。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要科学厘清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价值旨归,直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困惑,把握必须遵循的应然导向,从坚持立德树人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突出特色优势构建和谐共生的学科生态体系、瞄准核心关键构建多维度的科技创新体系、扩大社会影响构建双向循环的开放合作体系等四个方面持续推进一流学科建设。
关键词:
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 一流学科 逻辑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咸卫
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与公开追求真理的地方,是以研究高深学问为原点的知识传授与知识创造的人才培养的场所。育人是大学的本真。大学具有教学与科研的两大基本功能,大学的功能可以发展,且还在发展,但其本真不可改变。那么,大学如何处理好功能与本真的关系,如何协调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使它们更好地为育人本真服务,这是事关我国大学健康和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成明 王晓阳
在探索专业学位针对职业领域方面,提出了三个相关的主题:针对职业领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与职业教育具有同质性,具有共同的内在逻辑,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针对职业领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知识生产模式2的应用情境下,更加凸显了它的职业属性与知识生产的效用;结合英美国家工程博士培养案例,分析专业学位的职业性与知识性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
专业学位 职业性 知识性 研究生教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蒋馨岚 徐梅
认为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有许多共同的理念,呈现出许多共同特征,比如,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大学的学术本质有着高度的契合性;秉承"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理念,形成了以大学内部保障为主、内外相融合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以研究生院制度的建立来促进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生教育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既有明显的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等等;研究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有助于从深层次上揭示这些大学走向世界一流学术的基础,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有着重要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