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58)
- 2023(4440)
- 2022(3490)
- 2021(3608)
- 2020(2618)
- 2019(6078)
- 2018(6288)
- 2017(9160)
- 2016(6472)
- 2015(7349)
- 2014(7422)
- 2013(6439)
- 2012(6084)
- 2011(5669)
- 2010(6111)
- 2009(5355)
- 2008(5286)
- 2007(5020)
- 2006(4705)
- 2005(4382)
- 学科
- 教育(20735)
- 济(12212)
- 经济(12182)
- 中国(11697)
- 管理(9778)
- 理论(9714)
- 教学(8298)
- 学(7657)
- 业(7448)
- 企(6319)
- 企业(6319)
- 思想(4813)
- 政治(4761)
- 学法(4540)
- 教学法(4540)
- 发(4420)
- 农(4381)
- 研究(4180)
- 思想政治(4141)
- 政治教育(4141)
- 治教(4141)
- 德育(4104)
- 发展(4076)
- 革(3954)
- 展(3952)
- 学理(3822)
- 学理论(3822)
- 财(3817)
- 制(3604)
- 高等(3480)
- 机构
- 大学(85456)
- 学院(79492)
- 研究(31620)
- 教育(29080)
- 范(24033)
- 师范(23904)
- 京(20259)
- 济(20076)
- 师范大学(19784)
- 经济(19177)
- 科学(18712)
- 中国(17774)
- 管理(17539)
- 所(16065)
- 江(15605)
- 职业(14796)
- 技术(14474)
- 研究所(14355)
- 北京(14100)
- 理学(13713)
- 理学院(13334)
- 管理学(12874)
- 中心(12696)
- 管理学院(12679)
- 财(12419)
- 州(12332)
- 教育学(11245)
- 院(10922)
- 职业技术(10247)
- 农(9847)
- 基金
- 项目(42815)
- 研究(41269)
- 科学(33691)
- 教育(29180)
- 基金(25156)
- 社会(21752)
- 成果(21306)
- 家(20683)
- 编号(20405)
- 国家(20277)
- 社会科(19898)
- 社会科学(19892)
- 课题(18641)
- 省(18536)
- 划(17861)
- 年(16759)
- 科学基金(15797)
- 规划(12860)
- 项目编号(12083)
- 性(12041)
- 度(12006)
- 重点(11602)
- 基金项目(11581)
- 研究成果(11364)
- 部(11133)
- 阶(10997)
- 段(10954)
- 阶段(10927)
- 一(10528)
- 年度(10477)
共检索到144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冯建军
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看,生活是由人作为主体建构起来的,是动态生成的,具有实践性。人也通过实践,在过生活中,促进自我的生成。作为自觉的成"人"活动,教育不是外在于生活,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教育的问题,不是脱离了生活,而是异化了生活。所以,教育不是"回归"生活,而是把生活还给教育,赋予教育以生活的品性,引导学生自觉地"过"一种教育生活。
关键词:
教育 生活 实践 教育生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姚树洁
《实践论》是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著作,写成于1937年7月。这篇论著是在总结中国革命上世纪30年代初期由于党内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错误思想所造成的革命失败经验的基础上而写成的,对之后中国革命的成功,具有至关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过近40年的高速发展,取得惊人的成绩,是世界经济史上唯一能够从传统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范例。中国今天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与邓小平成功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姚树洁
《实践论》是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著作,写成于1937年7月。这篇论著是在总结中国革命上世纪30年代初期由于党内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错误思想所造成的革命失败经验的基础上而写成的,对之后中国革命的成功,具有至关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过近40年的高速发展,取得惊人的成绩,是世界经济史上唯一能够从传统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范例。中国今天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与邓小平成功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钟逢干
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实践和人口理论研究的互动促使两者共同进步。在思想解放的氛围下"两种生产"理论得以构建完成。随着社会发展和改革转型,起过巨大作用的"两种生产"论也有拓宽和引伸的必要。马克思的"感性活动"对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的替代就划清了新旧唯物主义界线的历史经验提示我们:"两种生产"论加上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思想,才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更全面的理解。"两种生产革命实践"论的理论内涵及运用它在解决中国人口问题中的分析可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口理论提供直接参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锋
延安是我们党建立的第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学城。延安时期高等教育是一次发展新型教育、创建新型大学的伟大探索。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来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中共中央在延安13年,由弱变强,转败为胜,为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党在陕甘宁边区全面进行了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积累了局部执政的成功经验,特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勇 张轩阁
主体实践的“元信念”具有作为主体实践的起点和动力的“元原因”和作为主体实践的终极标准的“元尺度”两重意蕴。然而无论是功利主义还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义务论对这两重意蕴的解释都因其理论体系的封闭性和自足性而无法与主体实践进行彻底的结合。马克思通过将社会历史的视角重新引入对主体实践“元信念”的解释中,通过对“自由”和“实践”的同一化理解,指出主体实践的“元信念”正是能动的实践在具体社会历史中不断展开的倾向。因其受到了阶级社会的深重阻碍,故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与阶级社会彻底决裂,在“全部可能性展开”的共产主义社会中通过对实践活动作为“第一需要”的认识才能实现主体实践“元信念”两重意蕴的真正统一以及其自身的彻底完成。
关键词:
自由 解放 实践 元信念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炎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理念的变革已经进入到深水区,大学生意识形态引导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且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理念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功利性倾向,教育思想、教育精神与教学实践活动相互脱节,难以高效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进一步表明了理念变革的迫切性与重要性。由陈理宣、刘炎欣著的《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教育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20年11月版)一书,系统性阐明了中国特色教育体系的构建,且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引领,强化实践哲学对于教育问题的改良,是马克思实践哲学思想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实践探索,也是解决我国教育根本性问题的理论参考。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牛玉峰
教师和学生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实践主体,其构成了一个密切相连、不可分割的"实践共同体",呈现出"一体两面"的主体形态。然而,目前教师与学生仍存在着一种被动、僵化的关系,难以充分调动和切实发挥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迫切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过程中正确认识、努力再造实践主体的和谐关系,以切实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晏辰
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中国革命与改革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与新中国的建设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其可以为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明确导向。由刘复兴、唐景莉、张剑等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创新与发展研究》,结合我国教育发展实际,探究为今后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实践路径的专业书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媛 马秋林 胥长寿 聂彩林
抽样问卷调查显示,近几年高职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教学,尽管有所加强,但效果并不明显;特别是师生之间的认知和理解的差异,常常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教学事倍功半,所以,当前高职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教学改革仍然任重道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浪
新时代政治经济学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政治经济学要贯彻新发展理念,这一理念拓宽并深挖了新时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新时代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明确了方向。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问题相结合的正确路径,运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经验和取得的成果,持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由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课题组撰写,人民出版社于2021年2月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一书是我国新时代背景下政治经济学的优秀成果。该著作的形式和功能价值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倩 张荣华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更应该积极探索农业的可持续化发展。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其蕴含的农业发展理论正在指导着中国农业的发展。虽然中国在农业发展中积累了马克思、恩格斯农业思想中国化的实践经验,但是在具体的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如今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农业发展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清楚地认识到阻碍发展的问题,并且用系统完整的理论进一步指导实践,中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明秀
马克思主义的人本理论 ,既把人的全面发展看成是历史生成的发展过程 ,又把人的全面发展视作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因此 ,人类社会形式和内容的设计就不可避免地关乎着人的存在状态及全面发展的实现。中国共产党人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这个目标是宏伟的 ,也是能够实现的 ,其中最具有实践意义是内涵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本诉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国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东
人们只有在特定的根基上才能对正义规范形成共享性的认识和理解,离开根基,人们不可能就正义的制度和规范形成共识。文章认为,交往实践是形成生产方式的最为深厚的源泉,是正义共识的真正根基,这既取决于交往实践的特性,也取决于共识本身的特性。
关键词:
正义共识 根基 生产方式 交往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