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20)
2023(10044)
2022(8071)
2021(7594)
2020(5930)
2019(13109)
2018(13113)
2017(21686)
2016(13255)
2015(14776)
2014(14769)
2013(13130)
2012(11839)
2011(10878)
2010(11211)
2009(10004)
2008(9437)
2007(8914)
2006(7808)
2005(6708)
作者
(34371)
(28332)
(28161)
(26814)
(17727)
(13470)
(13031)
(11018)
(10918)
(10410)
(9625)
(9471)
(8991)
(8852)
(8847)
(8842)
(8823)
(8397)
(8368)
(8123)
(7280)
(7188)
(6848)
(6677)
(6592)
(6468)
(6367)
(6197)
(5866)
(5776)
学科
(32928)
经济(32886)
管理(30582)
(22513)
教育(21805)
中国(18417)
(18217)
企业(18217)
(12552)
理论(11828)
(11585)
(10219)
教学(10178)
方法(9475)
业经(9268)
地方(9207)
(8751)
农业(7888)
(7698)
数学(7292)
(7112)
数学方法(7074)
(6427)
银行(6406)
发展(6375)
(6311)
技术(6275)
(6251)
(6196)
(6184)
机构
大学(162679)
学院(161985)
研究(61013)
管理(49967)
(48384)
经济(46740)
理学(41675)
理学院(41035)
管理学(39867)
管理学院(39543)
中国(38755)
科学(37950)
(37435)
教育(35779)
(35258)
师范(34965)
(30447)
师范大学(28233)
(28166)
研究所(27582)
(27154)
中心(26904)
技术(26279)
(25088)
北京(24348)
职业(23372)
业大(23367)
(23199)
(22373)
农业(21204)
基金
项目(105766)
研究(87416)
科学(82549)
基金(68169)
(59381)
国家(58668)
社会(49498)
教育(49214)
科学基金(48363)
社会科(46332)
社会科学(46325)
(45598)
编号(40375)
(39921)
成果(36619)
基金项目(34274)
课题(32917)
自然(28744)
(28407)
自然科(28020)
自然科学(28008)
自然科学基金(27416)
资助(26945)
重点(25928)
(24889)
项目编号(24182)
规划(23820)
(23403)
(22704)
(21976)
期刊
教育(63679)
(60855)
经济(60855)
研究(59072)
中国(49371)
学报(26372)
(25792)
科学(21801)
大学(20650)
(20072)
技术(19181)
管理(18397)
农业(17907)
学学(17279)
职业(17198)
业经(12039)
(11445)
金融(11445)
图书(11159)
技术教育(10965)
职业技术(10965)
职业技术教育(10965)
(10349)
论坛(10349)
经济研究(9846)
(9138)
(9011)
财经(8528)
书馆(8190)
图书馆(8190)
共检索到2660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傅湘龙   席梅红  
高质量教师队伍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础性工程,需要有内涵清晰、体系完整兼具发展性的指标体系提供指引。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指标体系建构要坚持把问题作为逻辑起点,充分把握其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价值意义。宏观层面强调教师队伍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中观层面强调教师管理体制机制的完善,微观层面强调教师专业内涵提升。对标教育强国目标,指标体系建构要依据国家政策要求,立足我国国情,从教师队伍建设实际需求出发,统筹考虑未来人口变化、技术变革等因素,深入研究国内先行示范案例,并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指标体系坚持近景目标与远景目标相衔接,构建了战略地位、师德师风、规模结构、素质提升、教师管理等内容维度,涵盖16个关键指标。实践中要对应关键指标和考查要点,对照目标指引,形成动态评价机制,做好过程性跟踪,坚持以评促建,把评价结果纳入区域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重要内容,作为引导学校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参考,作为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借鉴。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赵明仁  
高质量中小学教师队伍是我国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要以高质量教师教育为基础,以高水平的教师专业素养为核心,以高效的教师配置为前提,以充分的教师保障为条件,以高质量的课程与教学和育人为目的,以较高程度的教师职业满意感和幸福感为标志,以较高美誉度的社会形象为特征。当前我国中小学专任教师数量达标,但存在结构性短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高,但研究生比例依然较低;教师配置的公平性快速提升,但乡村教师专业能力仍需加强;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持续巩固完善,但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有待加强;学龄人口大幅回落,需提前规划教师队伍的规模与质量需求;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队伍建设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需要着力提高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质量,持续增强教师待遇保障水平,有效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治理体系现代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薛二勇   李健  
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围绕什么是好老师、如何认识教师、采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路径建设教师队伍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构成了新时代建设高素养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战略思路和实践遵循。本体论上,从教师本身角度,教师要做“四有好老师”;从学生发展角度,教师要做“四个引路人”;从品质提升角度,教师要具备“教育家精神”。认识论上,教师作为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要做到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是“中国梦”得以实现的“筑梦人”与“大先生”。方法论上,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第一标准、教师首先要明道信道、以“四个统一”协同育人、加强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实践论上,教育优先发展中优先建设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建设中优先建设乡村教师、提高教师职业待遇、在教师群体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薛二勇   李健  
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围绕什么是好老师、如何认识教师、采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路径建设教师队伍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构成了新时代建设高素养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战略思路和实践遵循。本体论上,从教师本身角度,教师要做“四有好老师”;从学生发展角度,教师要做“四个引路人”;从品质提升角度,教师要具备“教育家精神”。认识论上,教师作为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要做到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是“中国梦”得以实现的“筑梦人”与“大先生”。方法论上,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第一标准、教师首先要明道信道、以“四个统一”协同育人、加强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实践论上,教育优先发展中优先建设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建设中优先建设乡村教师、提高教师职业待遇、在教师群体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蒋成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教师队伍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分析了网络时代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影响,提出了教育技术现代化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婷  
分析了“新工科”背景下实验教学队伍存在的问题,包括组成结构不合理、培训体系不健全、缺乏科研团队支撑等,并研究了队伍建设路径。详细介绍了“引、育、用、提、护”的实验教师全过程培养方案,强调在人员遴选、入职培训以及稳健成长期、成熟突破期、传帮带过渡期等阶段要引对人、育好人、用好人、提拔人、护好人,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举措。还提出实验教师队伍“专业、科研、素质”全方位建设方案,详细介绍了提高实验教师专业综合能力、科教融合能力及加强师德教育、培养良好职业道德素质方面的具体做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敏洁   王露莹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有力抓手,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途径。高技能人才是前沿技术落地的“技能延伸者”、是拓展领域边界的“技能迭代者”、是推动产业转型的“技能渗透者”。然而,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仍存在数量与质量尚不能达到要求、人才培养与培训平台尚未充分建设、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尚不到位等现实问题。为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出树立新时代高技能人才培育发展观、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育数字赋能行动、完善高技能人才培育产教融合平台、建立高技能人才技术技能水平评价体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程建平  张志勇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级各类教育进入“后普及化”阶段,标志着我国教育从“有没有”进入了“好不好”的新发展阶段。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高质量教育发展新格局,成为新阶段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施高质量教育的根本力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任睿文   徐涵  
建设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既是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应然之举,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固本之基。在专业化职业学校办学模式的形成,高质量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诉求,国家建构以终身教育为核心的职业教育体系等多重背景下,新加坡通过以企业工作经验作为教师入职门槛,校企双向合作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岗前岗后系统化培养,教师评价理念和标准符合职业教育特性,推动教师队伍数字化转型等路径建设了一支高质量“双师型”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借鉴新加坡经验,我国应采取因“类”而异制定教师入职标准,健全校企双向协同育师机制,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多措并举提升教师数字化素养等方式建设中国特色高质量职业教育教师队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程雅菊  
高职教师队伍建设对高职教育发展非常重要。但是,就高职教育发展而言,一些高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这里面有地域问题,也有历史遗留问题。目前,需要改变高职教育师资队伍现状,积极向"双一流"建设标准靠拢,发挥自身高校特色,营造结构合理、特色明显、人尽其才的教师队伍环境,创建优质高职教师队伍,更好地为高职教育发展服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梦卿  杨秋月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现实需要和重要保障。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双师型"教师要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能适应区域均衡发展的需要。目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难以满足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管理制度不完善、专业化发展意识淡薄等问题,亟需构建"双师型"教师高效培养机制,以促进"双师型"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实现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高效、高质、精准供给,全面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梦卿  张碧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其他有关文件对"双师型"教师及其界定有明确的表述,但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教育规划纲要颁布的背景下,"双师型"教师建设的策略是制定"双师型"教师任职资格认定标准,规划"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职业生涯,健全人事聘任制度,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力度,创新考核激励机制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桑标   陆璟   李伟涛   周江林   陈越洋   杜宜阳  
学历水平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要素。我国教师队伍学历水平尽管整体上呈不断提高的态势,但与教育强国建设的要求及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教师队伍学历提升具有中介效应、连锁效应和扩散效应,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夯实教师的职业地位。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普遍采取了延长职前教育年限、鼓励在职教师攻读更高学位、拓宽教师来源、为非师范院校毕业生提供培训等举措提升教师队伍学历水平。推进教师队伍学历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向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需要坚持规划为先,提升教师队伍入职学历要求;综合施策,全面、精准、协同推进实施教师培养计划;强化激励,完善吸引优秀人才从教机制;开展动态监测,推进基于大数据的教师队伍培养及政策调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林宇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特别是对"双师"建设内涵认识的逐步深入,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有力地支撑了我国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大力推进。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进入到以提高质量、强化特色、突出服务为主要特征的新的发展阶段,教师队伍建设也进入到了一个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国庆  赵静  
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建设,是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新时期健全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对筑牢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价值观、根植职教教师高质量发展的沃土、开拓职教教师终身发展的职业通道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职教教师培养存在标准与体系建设进度缓慢、“入口与出口”面临冷落、主体坚守与发展进退两难等困境,提出加强培养的制度供给、多方联合提高培养实效、营造良好的职业教育氛围的蜕变之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