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05)
- 2023(11773)
- 2022(9116)
- 2021(8524)
- 2020(6494)
- 2019(14513)
- 2018(14568)
- 2017(25660)
- 2016(15011)
- 2015(16867)
- 2014(16455)
- 2013(14771)
- 2012(13001)
- 2011(11687)
- 2010(12079)
- 2009(10797)
- 2008(10239)
- 2007(8954)
- 2006(7936)
- 2005(7430)
- 学科
- 济(43083)
- 经济(43033)
- 管理(34059)
- 业(30207)
- 企(24037)
- 企业(24037)
- 教育(21660)
- 中国(21538)
- 农(16090)
- 理论(13705)
- 业经(13211)
- 方法(12792)
- 财(11698)
- 学(10949)
- 教学(10868)
- 农业(10754)
- 发(10548)
- 贸(9807)
- 贸易(9799)
- 地方(9773)
- 数学(9731)
- 易(9545)
- 数学方法(9495)
- 制(9276)
- 发展(9230)
- 展(9108)
- 融(8329)
- 金融(8327)
- 技术(7767)
- 银(7764)
- 机构
- 学院(185064)
- 大学(183152)
- 研究(66023)
- 济(63167)
- 经济(61337)
- 管理(59757)
- 理学(50394)
- 理学院(49718)
- 管理学(48570)
- 管理学院(48209)
- 中国(44541)
- 京(40878)
- 科学(38132)
- 范(36479)
- 师范(36241)
- 教育(34169)
- 所(31695)
- 财(30523)
- 江(30397)
- 师范大学(29312)
- 中心(29042)
- 研究所(28544)
- 技术(26886)
- 北京(26547)
- 职业(25888)
- 农(25038)
- 院(25037)
- 州(24517)
- 财经(23548)
- 业大(23136)
- 基金
- 项目(118013)
- 研究(99158)
- 科学(93709)
- 基金(79067)
- 家(67223)
- 国家(66451)
- 社会(59173)
- 科学基金(56321)
- 社会科(55594)
- 社会科学(55582)
- 教育(53847)
- 省(49037)
- 编号(45409)
- 划(42735)
- 基金项目(40098)
- 成果(39349)
- 课题(35176)
- 自然(32169)
- 自然科(31350)
- 自然科学(31344)
- 年(30871)
- 自然科学基金(30715)
- 资助(30293)
- 重点(28490)
- 发(27960)
- 项目编号(26985)
- 规划(26724)
- 部(26432)
- 性(26006)
- 创(25172)
- 期刊
- 济(75734)
- 经济(75734)
- 研究(65794)
- 教育(61407)
- 中国(49794)
- 农(24731)
- 财(24071)
- 学报(23903)
- 管理(22579)
- 科学(22442)
- 技术(21959)
- 大学(19927)
- 职业(18546)
- 农业(17452)
- 学学(16820)
- 融(15404)
- 金融(15404)
- 业经(14433)
- 经济研究(12517)
- 技术教育(12327)
- 职业技术(12327)
- 职业技术教育(12327)
- 坛(11322)
- 论坛(11322)
- 财经(10896)
- 图书(10566)
- 发(10032)
- 国际(9939)
- 问题(9864)
- 贸(9683)
共检索到2963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宗诚
职业教育国际化是培养适应国际化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提升国家教育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实现教育强国目标的重要途径。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应在全球化劳动力需求、国家外交大局、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等方面充分理解其价值意蕴,从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的规模、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品牌、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模式等方面了解其现实发展状况,从国家统筹、项目合作、数字赋能等方面规划未来发展路径,从而在世界坐标系及对比中做强中国优势,进一步传播中华文化、深化中外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声誉和影响力。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国际化 教育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书琪
建设职业教育强国需要坚定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文化自信,打造新型文化空间,共建职业教育现代化新形态。以诠释与认同为趣旨、以自识与同构为意旨、以融生与互成为归旨,构成了职业教育文化空间建设的本源性、认知性与价值性理据;以文化表征的物态空间、文化思辨的精神空间、文化韧性的制度空间及文化共享的数字空间为职业教育文化空间的应然样态。教育强国背景下,职业教育文化空间建设应立足同一与差异的平衡,加强空间建设整体部署;促进传承与再造的呈现,激发空间功能跨界整合;关照自我与他者的共容,汇聚空间主体协同联动;桥接虚拟与现实的交互,形塑数字网络文化空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廖海 沈阳 曹哲
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职业教育促进教育强国建设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主要表现在:发展职业教育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优化教育结构,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有利于提升教育服务能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职业教育促进教育强国建设面临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不完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动力不足、职业教育发展潜力挖掘不够等问题。对此,要切实加强职业教育顶层设计,构建优质公平的职业教育体系新格局;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提高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深化职业教育纵深改革,激发职业教育发展活力,最终实现职业教育促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宏伟目标。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育强国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晔 李礼 刘青宜
中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技能型社会构建、个体多样化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要坚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实现功能定位优化,办学规模适宜,办学质量提升。从对接产业发展、促进中职自身发展、服务个体成长成才三个层面提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强化市域统筹,精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创新专业大类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中职教育关键办学能力;完善职教高考制度,畅通中职学生成长成才通道。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晨倩 岳吉瑞 李培繁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具有助力脱贫攻坚,促进共同富裕;推动技术升级,赋能产业兴旺;激活乡风文明,推进乡村治理;丰富职教内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价值意义。基于破解现实困境的逻辑起点,解决“三农”问题的逻辑主线和提供多方保障的逻辑支点,构建起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逻辑框架,并以“嵌入理论”为着力点,从价值嵌入、资源嵌入和关系嵌入三个方面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职业教育 乡村振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荆婷 周明星
国际化是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即是本土职业教育全球化和国际职业教育本土化的交融生成过程。现存困境:缺乏国际化教育理念;缺乏国际化支持系统;缺乏国际化师资队伍;缺乏国际化合作格局。优化路径:双向并举,确立共享教育理念;双重保障,强化对外支持系统;双轨推进,塑造融合师资队伍;双管齐下,打造全球合作格局。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国际化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一凡 马君
当前,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加强在地国际化是提高我国技术技能型人才综合素质的可行手段,也是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的重要策略选择。面向未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地国际化需要精准捕捉机遇,有效应对在设计、需求、转型与交流方面的挑战,构建以政策支持为指向、以课程国际化为窗口、以师资建设为内核、以动态发展为遵循的行动路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曾天山
职业素养是成人之本、立业之基,堪称无用之大用的“软技能”,是职场成功的第一力量,既是影响职校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员工胜任力的职业标准,决定职场发展和人生高度,成为企业超越知识与技术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技术进步带来的产业升级,在对劳动者体能、知识、技能要求有所降低的同时,对其职业素养要求却不断提升,技能转型推动劳动者终身学习,从传统社会注重“做事先做人”到现代社会强调“职业素养影响一生成就”,与职校“重技能轻素养”现状不相匹配。为此,职业教育要由重“一技之长”转变为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在传承“工匠精神”的基础上提升综合素质,把职业素养教育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体系上中专本整体构建;内容上伴随职业生涯与时俱进;途径上渗入行规企业文化,有效沟通学校生活和工作世界;方法上职业素养与技能学习融合,学思践悟技能文明,以良好的职业素养让职校生化茧成蝶,成为高素质技能人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云梅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产业的国际化,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当下经济发展从利用外资和引进国外技术转向自主创新和对外投资新的历史时期。基于"一带一路"等战略的实施,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分析了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的五大背景,实施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六条途径,保障职业教育国际化的五条主要措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书琪
元宇宙为人类社会勾勒出数字化的生存图景,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元宇宙赋能职业教育将形塑虚实相生的课堂教学空间、创新人机协同的产教融合网络、搭建全景真实的实习实训平台。元宇宙赋能职业教育的应用机理体现在理念层上彰显教育与技术深度融合、目标层内数字孪生反哺学生智识生成、场域层中打造多元数字联动职教环境。就实践路径而言,元宇宙赋能职业教育应完善育人目标,培养新时代“大国数字工匠”;创新教学样态,开发虚实联结的混合教学模式;创设实践环境,构建智能化特色职业教育体系;防范潜在风险,共享职业教育元宇宙生态福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莹 贺婷 刘硕
“数智”融合时代背景下,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转型,高端产业集群发展对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进入“数智”融合时代的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以服务社会经济、服务学生发展为目标,创新培养模式,优化专业,对课程建设、教学评价、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数字化升级,构建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文章根据国家高水平专业群——轨道交通类专业群的改革实践,分析轨道类专业数字化创新升级,重建专业培养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专业群创新发展路径,以期为提升职业教育专业适应性提供建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杜艳艳
智慧图书馆产品是图书馆智慧化发展的核心,同时也是图书馆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但是,如何利用智慧图书馆产品助推图书馆数字化转型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究。首先,从产品支撑、资源聚合、数据汇集、精准服务、创新模式五个层面,阐述了图书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智慧图书馆产品的重要价值。随后,从解决方案、提升能力、创造业态、变革模式、转变目标、重构生态六个维度,探讨了图书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智慧图书馆产品的实践逻辑;最后,从提升智慧图书馆产品性能、推动智慧图书馆产品推广普及、促进图书馆创新实践、构建协同高效的共治机制、树立智慧图书馆建设典范、持续提升用户数字素养等方面,提出了图书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智慧图书馆产品的推进路径,以期推动图书馆数字化转型,促进智慧图书馆的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扬 乐晶
在中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特殊阶段,发展职业教育不仅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提升农村人口技能素质、促进乡村内生发展的根本途径。基于中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本文将"资本"引入到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中,提出"技能资本"的概念:技能资本的在体化、集体化和象征化过程从本质上构成了农村职业教育对于丰富农村内生资源、提升农民内在参与以及重构乡村社会认同的价值意蕴,形成"资源—参与—认同"的乡村内生发展逻辑理路。最后,从技能资本视域出发,提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路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学英 张东 刘渊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建设教育强国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文章归纳了教育强国赋能共同富裕三个层面的价值意蕴,即有效匹配新质生产力需求、助推建构可持续生计、实现弱势区域/群体发展的起点公平。诠释了教育强国赋能共同富裕的逻辑起点,在推高层面支撑创新驱动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在稳中层面促进传统产业/行业转型升级、赋能存量劳动力就业迭代,在提低层面实现区域均衡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结合共同富裕的内涵阐释了教育强国赋能过程富裕、差别富裕、逐步富裕、全面富裕的内在机理,分析了教育强国赋能共同富裕的实践向度:以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教育包容性发展切断贫困的不利循环,以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赋能区域均衡发展;增强教育民生属性赋能完整人培养以实现全面富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史洪波
1+X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最重要的制度创新之一。从教育筛选理论的视角来看,1+X证书制度契合了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消解了职业教育信号的寻租风险、重塑了基于技术本体的资质标准、弥补了对接新兴岗位的信号缺失,从而能够回应当前职业教育信号由于趋同质化、效度低落、尺度模糊以及开发迟滞所导致的失灵问题。1+X证书制度要完成这一使命,还要重点在确保证书本身质量、推进构建统一的国家资历框架、健全成本与费用补偿以及完善劳动力市场人才选用机制四个方面下功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