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41)
- 2023(9128)
- 2022(7510)
- 2021(7086)
- 2020(5346)
- 2019(12336)
- 2018(12001)
- 2017(20637)
- 2016(12381)
- 2015(13904)
- 2014(13854)
- 2013(12947)
- 2012(12512)
- 2011(11735)
- 2010(12126)
- 2009(10683)
- 2008(10283)
- 2007(9478)
- 2006(8798)
- 2005(8305)
- 学科
- 济(47540)
- 经济(47494)
- 业(23943)
- 管理(23144)
- 中国(23122)
- 教育(20491)
- 地方(19817)
- 农(17557)
- 企(14929)
- 企业(14929)
- 农业(12604)
- 业经(12121)
- 发(12058)
- 地方经济(11182)
- 学(10995)
- 方法(10524)
- 理论(10347)
- 发展(9570)
- 展(9442)
- 融(8929)
- 金融(8925)
- 数学(8664)
- 银(8553)
- 银行(8542)
- 数学方法(8502)
- 行(8442)
- 贸(8203)
- 技术(8202)
- 贸易(8192)
- 财(7973)
- 机构
- 学院(164367)
- 大学(162627)
- 研究(66675)
- 济(59243)
- 经济(57632)
- 管理(49728)
- 中国(44557)
- 理学(41029)
- 理学院(40262)
- 科学(39578)
- 管理学(39330)
- 管理学院(38977)
- 京(38253)
- 范(35656)
- 师范(35447)
- 所(34395)
- 教育(33598)
- 研究所(30862)
- 师范大学(28768)
- 中心(28568)
- 江(28218)
- 财(27185)
- 农(26611)
- 北京(25747)
- 院(24005)
- 技术(23693)
- 州(23197)
- 职业(21825)
- 业大(21120)
- 农业(20288)
- 基金
- 项目(100227)
- 研究(84331)
- 科学(79247)
- 基金(65434)
- 家(55926)
- 国家(55181)
- 社会(49763)
- 社会科(46712)
- 社会科学(46706)
- 教育(46085)
- 科学基金(45458)
- 省(42722)
- 编号(38474)
- 划(37304)
- 成果(34062)
- 基金项目(33531)
- 课题(31245)
- 发(29495)
- 年(26857)
- 资助(25379)
- 自然(25189)
- 重点(24715)
- 自然科(24513)
- 自然科学(24509)
- 发展(24335)
- 自然科学基金(24004)
- 展(23865)
- 规划(23296)
- 部(22615)
- 性(22224)
共检索到2804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薛寒 刘鸣宇
教育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新要求、新特征和新使命。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文化互融共生、教育数字化转型三维着手,厘清教育强国背景下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功能诉求、价值诉求与目标诉求。据此以类型定位、文化建设、人才培养、价值导向为基本维度,研判当下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定位之困,即主体性与特色性缺失、本土性与现代性相抗、专业性与职业性失衡、外铄型与内生型悖异。鉴于上述,从理念引领、目标导向、路径变革和文化自塑四方面,探讨教育强国背景下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变革路径,通过构建多维融合育人理念、打造高素质技能育人服务模块、创设内外协调治理体系及内外兼修打好文化传承组合拳,助力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走好开放融通、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职业教育 教育强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乔云霞 李峻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契合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的现实需求、平衡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内生动力与外在动力的必然选择、缓解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有效供给与个性需求的内在要求。应以“创新驱动”系统推进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多维创新;以“自觉协同”有效强化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多方联动;以“样态精准”合理满足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多元需求;以“高度开放”积极践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多态融合;以“标准高效”适切衡量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多重效益,从而展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回应现实、应对挑战的高质量解题能力。因此,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在于加强顶层设计,凝聚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质量变革的认知广度;落实以人为本,汇聚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动力变革的实在温度;依托村镇经济,积聚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效率变革的强大力度;嵌合乡土文化,归聚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价值变革的内驱深度。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民族地区 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中山 王东生
城市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城市化自有的特点。伴随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有一些问题。在加快的中国城市化的背景下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必然会迎来发展的机遇,也必然会引发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大的发展,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也必然应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道路。
关键词:
城市化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 机遇 回应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苏德 袁梅 罗正鹏
在民族地区加强"小微学校"建设,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对学生成长具有积极保障作用,对教师作用发挥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对家庭幸福和谐具有良好支持作用。"小微学校"建设得当,可很好地补齐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短板,成为推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引擎"。新常态下,需根据现实因地制宜地推动"小微学校"建设,赋予其新任务,确保更多自主权,多样化办学,保证良好条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韦伟松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如何与东盟国家对接,通过对东盟部分国家职业教育体系和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立足广西河池的职业教育实际,提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与东盟国家职业教育合作发展的路径,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实现河池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职业教育 民族地区 东盟合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许锋华
职业教育具有促进经济发展、实现脱贫致富的社会功能。在我国扶贫攻坚战略背景下,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应该把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施精准扶贫作为未来的发展定位。建构定向模式培养本土人才、传承创新民族民间文化、开展"互联网+职业教育"行动、完善职业教育资助政策体系,是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实施精准扶贫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职业教育 价值取向 精准扶贫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曹鑫莉 史大胜 胡月
通过对哈尼族聚居的MJ县LB镇的学前班、幼儿园、早教中心的教育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进行田野调查,发现在国家教育扶贫背景下,LB镇学前教育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也存在学前教育机构布局不合理、教育质量不高,资金中断导致优质早教中心不能继续发挥作用,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但不注重开发传承等问题,当地学前教育依然处于贫困状态。因此,新时代LB镇学前教育发展需要政府继续给予精准有效的政策和经费支持,给予幼儿更多的人文关怀,积极整合社会力量,扩充学前教育资源,在"保基本"的前提下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同时家庭、社区、幼儿园应形成合力,共同帮助幼儿在"传承民族文化"和"适应主流"之间寻求平衡,这样才能促进当地学前教育更好地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锋华 王祖山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形态,是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举措。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于提升连片特困地区人力资源的素质、巩固扶贫成果、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连片特困地区的职业教育基础十分薄弱,发展举步维艰,总体一个字——"难":兴办难、招生难、稳定难、发展难。对于连片特困地区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需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统筹职教资源,最终更好地服务于连片特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
连片特困地区 职业教育 扶贫开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海宁 周天松
职业教育在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作用不容小觑,推进职业教育扶贫,提升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职业技能和文化是成为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路径。简要分析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思考了在精准扶贫语境下的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定位,并提出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径。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民族地区 职业教育 新定位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江涛
职业教育对民族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基础的中部和下部”支撑作用,是民族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新质生产力发展对外界提出了产业、科技、人才和绿色理念等维度的本体性诉求,职业教育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可为阈度以及民族地区产业和职业教育的实然状况,推进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革,必须坚持融合性、超越式、特色化、数智化、联动性的发展逻辑,因地制宜地构建与民族地区社会实然高度自洽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和进阶取向。实践中,要推进“四链融合”,把职业教育融入“新质产业”发展;要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新质技能人才”;要突出研发驱动,汇入“新质创新”链条;强化思想护航,营造“新质文化”氛围;树立全局思维,构建“新质发展”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日成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广西作为民族地区,同时是“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以及作为中国与东盟交流合作的前沿窗口。广西职业院校面对跨国跨境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探索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文章重点针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国际化办学理念较为欠缺、跨国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创新不足、产教融合国际化发展配套政策滞后、产教融合国际化质量评价亟待完善等现状及问题,提出以命运共同体为导向强化产教融合国际化办学发展理念,以服务产业链为导向推进跨国产教融合共同体一体化建设,以完善教育链为导向制定权责清晰产教融合国际化政策,以完善标准链为导向构建产教融合国际化质量评价体系等重点举措,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开展跨国产教融合项目提供重要参考意见。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国际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晓敏 苏悦文
职普融通是一个发展性的概念,其内涵特征与教育强国进程存在着价值趋同,这要求在新的背景下思考职普融通的时代价值、现实困阻与发展策略。职普融通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的重要通道,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关键变量,具有实现个体现代化的价值属性。但是,我国职普融通在推进过程中,仍存在着“融不进”“融不通”“融不好”等多重困境。由此,应将“中国式”发展内涵嵌入职普融通发展逻辑;细化顶层设计,保持职普融通结构的内部平衡;提升职普课程融合水平,确保职普融通内涵式发展;完善职普融通要素保障机制,强化融通内生力量。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马永涛
本文讨论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根据民族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和策略。民族地区职业院校要充分发挥其社区教育培训的功能,使其适应民族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胜 黄育云 惠圣
中国西南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近年来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与发展。为此,应该立足于西南民族地区丰富的民族文化土壤,使职业教育与民族文化共生发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配置职业教育资源,创新职业教育经营机制,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彭慧敏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政策制定缺少科学性和前瞻性,政策监管力度不够使得政策的执行效力低、培养质量差和管理混乱。对此,应该提高地方政府政策制定的科学性以及执行和监管的效力,重视师资培养和职业发展规划,从而提高办学质量,增进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职业教育 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