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13)
- 2023(10982)
- 2022(9175)
- 2021(8575)
- 2020(6735)
- 2019(15108)
- 2018(14909)
- 2017(25549)
- 2016(15193)
- 2015(17051)
- 2014(16626)
- 2013(15040)
- 2012(13354)
- 2011(12441)
- 2010(12680)
- 2009(10910)
- 2008(10301)
- 2007(9392)
- 2006(8305)
- 2005(7381)
- 学科
- 济(47404)
- 经济(47376)
- 管理(33993)
- 业(30975)
- 企(24684)
- 企业(24684)
- 教育(23062)
- 中国(19947)
- 方法(16410)
- 农(15678)
- 地方(14536)
- 数学(13835)
- 数学方法(13599)
- 理论(13373)
- 业经(12233)
- 学(11919)
- 教学(11444)
- 农业(10663)
- 发(9409)
- 地方经济(8882)
- 贸(8855)
- 贸易(8850)
- 技术(8841)
- 财(8830)
- 易(8553)
- 环境(8299)
- 划(8021)
- 制(8014)
- 发展(7632)
- 和(7531)
- 机构
- 学院(194331)
- 大学(191293)
- 研究(69271)
- 济(64842)
- 管理(64830)
- 经济(63025)
- 理学(55951)
- 理学院(55111)
- 管理学(53899)
- 管理学院(53490)
- 中国(43535)
- 科学(43182)
- 京(41656)
- 范(38549)
- 师范(38257)
- 教育(36095)
- 所(34358)
- 江(31606)
- 研究所(31590)
- 农(30788)
- 师范大学(30760)
- 中心(29709)
- 技术(29344)
- 财(27998)
- 业大(27767)
- 北京(26440)
- 职业(26370)
- 院(25759)
- 州(25048)
- 农业(24221)
- 基金
- 项目(130576)
- 研究(104872)
- 科学(103669)
- 基金(87647)
- 家(76034)
- 国家(75204)
- 科学基金(63358)
- 社会(62453)
- 社会科(58883)
- 社会科学(58871)
- 教育(57248)
- 省(56067)
- 划(48430)
- 编号(47128)
- 基金项目(45345)
- 成果(39859)
- 自然(38151)
- 自然科(37239)
- 自然科学(37230)
- 课题(37018)
- 自然科学基金(36522)
- 资助(33951)
- 重点(31868)
- 年(31738)
- 发(31662)
- 部(28927)
- 规划(28547)
- 创(28372)
- 项目编号(27681)
- 性(26423)
- 期刊
- 济(74460)
- 经济(74460)
- 教育(64315)
- 研究(63043)
- 中国(50422)
- 学报(28954)
- 农(28611)
- 科学(26641)
- 管理(23370)
- 技术(22825)
- 大学(22748)
- 农业(20249)
- 财(19998)
- 学学(19795)
- 职业(18935)
- 业经(14864)
- 技术教育(12343)
- 职业技术(12343)
- 职业技术教育(12343)
- 融(12103)
- 金融(12103)
- 经济研究(11814)
- 坛(11803)
- 论坛(11803)
- 业(10489)
- 发(10169)
- 财经(10146)
- 图书(9653)
- 版(9116)
- 经(8964)
共检索到294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曾天山
职业素养是成人之本、立业之基,堪称无用之大用的“软技能”,是职场成功的第一力量,既是影响职校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员工胜任力的职业标准,决定职场发展和人生高度,成为企业超越知识与技术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技术进步带来的产业升级,在对劳动者体能、知识、技能要求有所降低的同时,对其职业素养要求却不断提升,技能转型推动劳动者终身学习,从传统社会注重“做事先做人”到现代社会强调“职业素养影响一生成就”,与职校“重技能轻素养”现状不相匹配。为此,职业教育要由重“一技之长”转变为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在传承“工匠精神”的基础上提升综合素质,把职业素养教育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体系上中专本整体构建;内容上伴随职业生涯与时俱进;途径上渗入行规企业文化,有效沟通学校生活和工作世界;方法上职业素养与技能学习融合,学思践悟技能文明,以良好的职业素养让职校生化茧成蝶,成为高素质技能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文波
高职榜样人物的精神品质与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在内核要素上高度耦合,在价值导向和部分内容上具有一致性。目前的高职榜样教育仍存在一些现实误区。据此提出核心素养培育视域下高职院校榜样教育的优化路径:做好榜样教育顶层设计,营造榜样育人的校园文化氛围;讲好思政课榜样故事,将职业素养培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探索专业课榜样教育,以技术技能榜样引领学生成长;运用好朋辈榜样教育,引导学生学习效仿身边的榜样;构建融媒体传播矩阵,拓展榜样教育的宽度和效度;探索数智化网络实践,巧用榜样教育网络数智资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劲平
职业学校学生素养培育重要而迫切。"实践育人"契合职业学校学生素养培育的内在要求,能够有效增强培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实践育人"理念关照学生素养培育,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上构建"四我·五位·7S"育人模式,取得了较好实效。
关键词:
实践育人 职业学校 学生素养 育人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财龙
技能型人才的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等时代素养是社会发展新阶段的时代需求,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客观需求,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观需求。技能型人才时代素养培育活动离不开主体、客体、环体和介体的共同参与,通过路径构建法则,形成主体认知路径、客体引导路径、环体熏陶路径、介体养成路径4重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宗诚
职业教育国际化是培养适应国际化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提升国家教育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实现教育强国目标的重要途径。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应在全球化劳动力需求、国家外交大局、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等方面充分理解其价值意蕴,从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的规模、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品牌、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模式等方面了解其现实发展状况,从国家统筹、项目合作、数字赋能等方面规划未来发展路径,从而在世界坐标系及对比中做强中国优势,进一步传播中华文化、深化中外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声誉和影响力。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国际化 教育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文龙
在智能化时代,通过弘扬与培育工匠精神,可以带来职业教育目标、观念及方式的全方位改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具有"守""求""创""合"四个方面的内涵意蕴,需要转变职业功利主义教育观,改变习得性学习方式,拓宽普职融合渠道以及构建社会外部支持体系等来推进工匠精神的培育与传承。
关键词:
智能化 工匠精神 工业4.0 智能制造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志军 郭莹
我国颁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标志着学生核心素养正式成为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教育关照社会新需求和个人终身发展的重要范畴。经济结构面向重大调整和转型升级,意味着人才的流动、岗位的变迁、技能的更新加剧,势必对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等核心素养提出新的要求。然而,职业教育主客体兼具的"技能至上""工具理性"等传统理念阻碍职业核心素养的培育。基于课程体系、校企合作、校园活动三级载体实施"感、攒、看、练、验、展"六嬗变全员全过程的职业核心素养培育体系是破解当前知识技能和核心素养脱节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载体 嬗变 培育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萧早荣
文章在分析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时代内涵的基础上,认为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应实现厚植爱国主义之魂、培养有竞争力的专业技能、注入工匠精神之魄、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体、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实践创新能力为两翼等要求。具体来说,要探索科学有效的培养途径与方法,构建"四位一体"的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机制,实现社会、学校、学生"三方"合力共振,构建核心素养培养的"三全"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于扬 牛彦飞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以“强就业”为导向,以“高技能”为核心,以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为载体,以服务高端产业与产业高端为目标,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育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国内外相关实践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参考的经验和范本,后续推进过程中应坚持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突出人才培养的职业性与实践性;坚持以能力与素质提升为主线,突出人才培养的复合性与高端性;坚持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双责并重,突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坚持以服务终身教育为类型特征,突出人才培养的个性化与终身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潇
文章分析了职业素养和航海职业素养培养现状,阐述了"责任、诚信、成才"三项教育及对于航海职业素养培育的意义,构建航海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模型,提出了航海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内容和途径。
关键词:
责任、诚信、成才 航海职业素养 培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江平 俞素春
现代学徒制改革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路径研究提供了新视窗。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实效性受损的问题切入,分析现代学徒制改革在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方面的优势,从校企深度融合、创新机制提升合作力,双师共同提升、创新方法增强塑造力,文化双向融通、创新评价激活原动力等三个维度,为现代学徒制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路径优化提供了实践参照。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职业素养教育 高职院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廖海 沈阳 曹哲
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职业教育促进教育强国建设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主要表现在:发展职业教育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优化教育结构,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有利于提升教育服务能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职业教育促进教育强国建设面临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不完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动力不足、职业教育发展潜力挖掘不够等问题。对此,要切实加强职业教育顶层设计,构建优质公平的职业教育体系新格局;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提高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深化职业教育纵深改革,激发职业教育发展活力,最终实现职业教育促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宏伟目标。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育强国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贺文静
劳动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续传承,也是伟大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中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对促进中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劳动的社会氛围、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都意义重大。加强理论教育、开展实践锻炼、建立协同机制是培育中学生劳动精神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劳动精神 价值意蕴 实现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侯玉
创新素养是新时代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由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知识结构等要素组成,是用创新的视角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基本素质。当代大学生创新素养较以前有极大提升,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与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还有一定差距。大学生只有明确创新目的,顺应创新大势,掌握创新方法,把握创新关键,才能从根本上具有创新能力,具备创新素养。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生 创新素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艾丽容
移动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了方方面面的影响,高职院校要深刻分析新媒体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多管齐下"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并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
互联网+ 高职学生 媒介素养 培育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