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87)
2023(12556)
2022(10648)
2021(10056)
2020(8074)
2019(18499)
2018(18136)
2017(31269)
2016(17906)
2015(20312)
2014(19990)
2013(18622)
2012(17064)
2011(15696)
2010(16208)
2009(14727)
2008(14153)
2007(12888)
2006(11531)
2005(10669)
作者
(45003)
(37414)
(37044)
(35557)
(23743)
(17793)
(17182)
(14343)
(14109)
(13740)
(12614)
(12494)
(11880)
(11797)
(11659)
(11564)
(11251)
(10946)
(10939)
(10881)
(9642)
(9042)
(8889)
(8716)
(8623)
(8441)
(8437)
(8284)
(7464)
(7278)
学科
(55954)
经济(55870)
管理(49726)
(40700)
(35360)
企业(35360)
中国(24413)
教育(22703)
(18847)
方法(17853)
(16918)
(16576)
理论(15448)
业经(15115)
数学(14057)
(13868)
数学方法(13791)
地方(11611)
(11530)
教学(11337)
(11127)
贸易(11117)
(11014)
财务(10974)
财务管理(10947)
(10814)
(10488)
银行(10480)
农业(10432)
企业财务(10342)
机构
学院(229933)
大学(227868)
(84138)
研究(82439)
经济(81968)
管理(77294)
理学(64542)
理学院(63680)
管理学(62379)
管理学院(61898)
中国(58583)
(50749)
科学(45692)
(44806)
(40860)
师范(40622)
(39993)
(38216)
教育(36977)
中心(36872)
研究所(35368)
财经(33098)
师范大学(32989)
北京(32986)
技术(32330)
职业(31007)
(30431)
(30284)
(29970)
(29704)
基金
项目(142750)
研究(118717)
科学(113934)
基金(98119)
(83065)
国家(82167)
社会(72121)
科学基金(70355)
社会科(67757)
社会科学(67745)
教育(63608)
(58252)
编号(53155)
(50103)
基金项目(50099)
成果(46622)
自然(41182)
课题(41064)
自然科(40144)
自然科学(40134)
自然科学基金(39374)
资助(38529)
(35639)
重点(34543)
(33041)
(32882)
(32026)
项目编号(31819)
(31784)
规划(31097)
期刊
(104624)
经济(104624)
研究(82897)
教育(67554)
中国(66260)
(37737)
管理(31932)
学报(29988)
(28380)
科学(28018)
技术(26620)
大学(25035)
学学(21265)
职业(21244)
(20931)
金融(20931)
农业(19222)
经济研究(17272)
业经(17250)
财经(16962)
(14748)
(14277)
论坛(14277)
图书(14163)
技术教育(14026)
职业技术(14026)
职业技术教育(14026)
问题(12025)
(11930)
书馆(10862)
共检索到384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克勇  
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可以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支撑,有利于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探索五年制高职教育办学方面,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积累了宝贵经验,并形成教学成果,获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为解决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在设计、实施与治理方面的难题,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一体化设计,强化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类型特征;通过一体化实施,落实中高职贯通无缝衔接;通过一体化治理,全面增强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吸引力。为进一步助力教育强国建设,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需要在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上展示新担当,在服务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上展现新作为,在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上取得新突破,在发挥长学制一体化优势上寻求新进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贾厚林  
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教育要充分发挥长学制在贯通培养上的独特优势,必须系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形成核心竞争力。以"四按"为要素,创新开展"大类招生、专业分流"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拓展专业面向,在提升培养质量,培养综合能力等方面收效明显。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马良生  
举办五年一贯制大专教育是电大教育的新层次、新领域、新增长点。本文在对这一新型教育形式试点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工作的意见,旨在不断总结、完善,确保试点成功,努力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晓敏   苏悦文  
职普融通是一个发展性的概念,其内涵特征与教育强国进程存在着价值趋同,这要求在新的背景下思考职普融通的时代价值、现实困阻与发展策略。职普融通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的重要通道,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关键变量,具有实现个体现代化的价值属性。但是,我国职普融通在推进过程中,仍存在着“融不进”“融不通”“融不好”等多重困境。由此,应将“中国式”发展内涵嵌入职普融通发展逻辑;细化顶层设计,保持职普融通结构的内部平衡;提升职普课程融合水平,确保职普融通内涵式发展;完善职普融通要素保障机制,强化融通内生力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占魁  
对于英国教育思想家斯宾塞于19世纪中期提出的“智、德、体”三育说,后世学人多从教育要素上加以承传,而对其内蕴的教育价值秩序观鲜有关注。从历史视野看,古代儒家经典《中庸》中有关智、仁、勇“三达德”的教育学说与斯宾塞的教育价值秩序观一致。至近代,虽然严复早在19世纪末就已宣示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标”,精神文明的现代化才是国家现代化的“本”,但在近代学人引用这一理论的过程中,先后出现过三个“中国化”的版本:一是严复和蔡元培因应近代民族“救亡”之需,将其改造为“体、智、德”的教育价值秩序观;二是梁启超出于“维新”之需,将其改造为“德、智、体”的教育价值秩序观;三是晚清政府出于“保皇”之便,又将其改造为“德、体、智”的教育价值秩序观。这三个版本在教育价值秩序观上的改造,不仅造成20世纪中国民众在“爱智”之求真(而非“用智”之求利)教养上的明显缺失,也最终导致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在真正处于智力核心地位的卓越推理判断能力(而非传统教育所固着的记忆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的瓶颈难破。为此,智育不仅是教育强国的关键,也是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更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教育强国事业未竟的历史使命。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刘善槐   赵春阳   杨海波  
在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保证编制供需平衡是建强师资的首要任务。当前,学龄人口变动新趋势、教育发展新要求和学校功能拓展新导向诱发了教师编制供需矛盾。为了实现编制充足供给,需要转变配置理念:由“总量核定”转变为“结构化核定”,由“单校保障”转变为“区域统筹”,由“静态配置”转变为“动态调整”;并从编制核定标准、核定方式以及调配机制三方面入手,完善教师编制保障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彭召军  
"十二五"以来江苏省努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特别是稳步发展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在实践中探索"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客观分析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在审视反思中提出中高职人才培养一体化模式的改革思路。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傅维利  孟宪彬  
符合国家的教育目的、促进学生终身发展、遵循教育规律是判断九年一贯制学校组织效能的核心价值标准。九年一贯制学校要想提升组织效能就必须做到,基于学校自身特有的"一贯"学制,发挥"统整"的优势,把学生的长远发展作为不断优化和改进组织结构、运行机制以及教育教学方式的根本依据,最大程度的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多个方面适度全面发展,个人优势潜能和兴趣、爱好充分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目标。其中,"一贯""统整""发展"是"特质论"的核心要素。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吴霓   王远  
新时代以来的十年,我国教育综合改革实践实质性地推进了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整体性地提升了人才培养水平,系统性地拓展了服务国家发展能力,为建成教育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建设教育强国顺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从历史逻辑来看,教育强国建设助推我国实现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系统性跃升;从理论逻辑来看,教育强国建设彰显了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的理念;从实践逻辑来看,教育强国建设深度嵌入并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被赋予重大的历史使命。在新的时代境遇中,教育强国建设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铸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统筹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发展,办人民满意的高水平教育;坚持系统发展观念,担负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洪起  
中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衔接关系到学生的质量和发展。宁波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中高职五年一贯制衔接提供了实践机会。人才培养应围绕区域经济定位,实行以专业理论体系和职业资格等级为标准的双轨模式,规划阶段目标和课程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敏洁   王露莹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有力抓手,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途径。高技能人才是前沿技术落地的“技能延伸者”、是拓展领域边界的“技能迭代者”、是推动产业转型的“技能渗透者”。然而,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仍存在数量与质量尚不能达到要求、人才培养与培训平台尚未充分建设、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尚不到位等现实问题。为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出树立新时代高技能人才培育发展观、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育数字赋能行动、完善高技能人才培育产教融合平台、建立高技能人才技术技能水平评价体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孔炽  
在中等教育阶段创设初中和高中6年一贯制中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中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分析了这一改革的由来、进展和最新动态,论述了有关的重要法律、重要的组织活动及其咨询报告,并介绍了一些相关学校的课程改革情况。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炜  周洪宇  
现代化视域下,教育强国的内涵本质在于通过强大的国家教育能力,全面确保教育中人的现代性增长。从其内涵特征来看,教育强国是指教育综合实力、教育创新能力、人才培养和教育服务贡献能力、教育治理能力、教育国际竞争力和教育影响力强大且显著的国家。在决策导向分析框架下,从构建的教育强国建设指数的测算结果来看,中国得分为74.56,在世界主要的60个国家中居第24位,处于准教育强国的前列。基于中国教育强国建设指数的“低投入、高产出”类和“后发外生”型国家的综合判断,中国推进教育强国硬实力建设应借鉴同类型教育强国经验,充分利用好后发优势,聚焦教育过程性指标监控和教育产出性指标提升;在软实力建设上应坚持“绿色协调”、“不唯速度”原则,坚定走中国式教育强国新道路;在推进策略上应着重激发国家高等教育能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马晓强  
我们正处在强国建设伟大时代。立足伟大时代,推进教育强国建设,首要问题就是,在历史总结、比较分析和前瞻预测中,全面深刻认识未来12年教育强国建设的地位、方位、重点和路径。一、教育强国:是基础,也是引领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教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民族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等素质提升为目标,将每一个人的自信、自强、自立,凝聚为一个民族思想、文化、制度和道路的自信,奠定民族复兴伟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