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80)
- 2023(11746)
- 2022(10218)
- 2021(9998)
- 2020(8149)
- 2019(19133)
- 2018(19288)
- 2017(35680)
- 2016(20355)
- 2015(22722)
- 2014(23168)
- 2013(22170)
- 2012(20206)
- 2011(18218)
- 2010(18112)
- 2009(16059)
- 2008(15482)
- 2007(13309)
- 2006(11475)
- 2005(9966)
- 学科
- 济(69411)
- 经济(69332)
- 管理(52406)
- 业(49512)
- 企(41486)
- 企业(41486)
- 方法(34702)
- 数学(30127)
- 数学方法(29739)
- 中国(23088)
- 教育(22396)
- 学(19001)
- 农(18053)
- 财(17945)
- 理论(15926)
- 业经(15031)
- 地方(13791)
- 技术(13010)
- 农业(12051)
- 贸(11852)
- 贸易(11848)
- 制(11799)
- 务(11790)
- 财务(11729)
- 财务管理(11711)
- 和(11557)
- 易(11499)
- 企业财务(11153)
- 环境(10695)
- 银(10096)
- 机构
- 大学(278449)
- 学院(272498)
- 管理(105682)
- 济(97441)
- 经济(95013)
- 研究(92804)
- 理学(92647)
- 理学院(91501)
- 管理学(89694)
- 管理学院(89167)
- 中国(61673)
- 京(60459)
- 科学(59338)
- 所(46426)
- 范(45248)
- 师范(44910)
- 财(44281)
- 研究所(42852)
- 农(42049)
- 业大(41228)
- 中心(40876)
- 江(39045)
- 北京(38741)
- 教育(37384)
- 师范大学(36911)
- 财经(36320)
- 院(33820)
- 经(33199)
- 农业(33057)
- 技术(32395)
- 基金
- 项目(192087)
- 科学(151884)
- 研究(144130)
- 基金(137007)
- 家(119165)
- 国家(118061)
- 科学基金(100897)
- 社会(87336)
- 社会科(82475)
- 社会科学(82454)
- 省(75936)
- 基金项目(73010)
- 教育(72688)
- 自然(66360)
- 划(66051)
- 自然科(64819)
- 自然科学(64804)
- 自然科学基金(63625)
- 编号(60431)
- 资助(56313)
- 成果(50888)
- 课题(43856)
- 重点(43852)
- 部(43679)
- 发(40894)
- 创(40099)
- 教育部(37845)
- 项目编号(37493)
- 创新(37048)
- 科研(36786)
共检索到390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简必希 宁光杰
本文根据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1997年和2006年的数据,在考虑选择偏差和个体异质性的基础上,运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Method),分别估计了中国前后十年高中和大学的教育收益率。局部线性匹配法能有效减轻最小二乘估计因个体自选择和异质性所带来的不一致问题,而且可以对教育的处理效应进行分解。估计结果显示:个体之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十年间各阶段教育的平均收益率都得到显著提高;高中的年收益率均大于大学的,而大学的三项政策效应差距有缩小的趋势。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巍巍 李雪松
本文基于存在异质性时经济政策微观效应评价的一般理论框架,运用半参数局部工具变量(LIV)估计方法,使用微观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1992~2009年中国高等教育异质性回报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92年、2000年和2009年任意一个随机的个体上大学的年化平均回报率(ATE)分别为5.5%、9.9%和11.4%,呈现上升趋势,反映了中国劳动力市场化改革的积极效应。
关键词:
教育回报 教育改革 经济政策微观效应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锦华 刘静
迁移对农民工教育回报率的提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利用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在理论和实证层面解析并检验了农民工教育回报迁移效应的存在性和异质性,并运用处理效应模型克服了选择偏差。研究发现:第一,农民工的教育回报存在迁移效应。与本地农民工相比,外出农民工虽然整体受教育程度偏低,但却获得了更高的教育回报。第二,农民工教育回报的迁移效应存在门槛值。只有达到一定的教育程度,农民工才能通过迁移获得更高的教育回报。第三,在剥离了城市层面的因素后,农民工教育回报的迁移效应依然存在。在大城市,这一效应表现
关键词:
农民工 教育回报 迁移效应 选择偏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肖琴 刘亚欣 肖磊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但高校中农村学生比例偏低。利用CFPS 2012年的调查数据,采用Logit回归方法,从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区位特征三个维度系统分析个体异质性对农村学生高等教育选择的影响,进而在控制个体差异的基础上,采用PSM方法测度农村高等教育的收入回报,设定不同的年龄分组,研究高等教育的长期收入回报,并分析东中西部农村高等教育的长期收入回报是否存在区域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健康状况、医疗保险、智力、理解能力、外貌、父母学历和家庭地位等特征显著影响农村学生是否接受高等教育的选择;接受高等教育的农村个人收入要高于不接受高等教育时的收入;从长期来看,接受高等教育和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农村个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雪松 詹姆斯·赫克曼
本文根据 2 0 0 0年中国的微观数据 ,运用现代微观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在考虑异质性和选择偏差的基础上 ,估计了 2 0世纪末中国的教育回报。研究结果表明 :与受教育水平相关的收益在人们中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 ;在当今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上存在一种重要的实证现象 ,即人们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对教育水平进行选择。传统的普通最小二乘法以及工具变量法都难以对这种选择做出合理的估计 ,我们的分析框架弥补了上述两种方法的缺陷。 2 0 0 0年中国 6个省区城镇青年大学教育的平均回报率为 43 % (年均近 1 1 % )。中国在经历二十多年的市场经济改革后 ,较之 80年代及 90年代初期 ,教育的平均...
关键词:
微观数据 异质性 选择偏差 中国教育回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扬 谢宇
自20世纪末,我国开始进行大规模的高等教育扩张,高等教育从精英主义阶段走向大众化阶段。扩张过程重塑了普通大学和精英大学的相对机会结构,从而影响了高等教育机制对社会分层的作用。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探究高等教育扩张背景下的异质性收入回报及其归类机制发现,扩张前的精英主义阶段,重点大学和非重点大学的收入回报无显著差别,都显著高于高中教育,进入高等教育阶段会获得更高收益,表现为"门槛式"回报;而扩张后的大众化教育阶段,重点大学的收入回报显著高于非重点大学,但非重点大学与高中教育的收入回报无显著差异,此时高等教育内部分流带来的回报差异大于大学与高中两阶段之间的差异,表现为"精英维持式"回报。这种异质性收入回报表明,高等教育机会扩张带来了从大学到精英大学教育的社会归类逻辑的显著变化,进一步塑造了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结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玉萍 郭郡郡
基于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从收入分布和性别、城市规模及代际三个群体维度,实证分析了农民工不同层次教育回报的异质性,结果表明:伴随收入分位的变化,不同层次的教育表现出不同的收益变化趋势,收入分位越高,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回报越高,初中和高中/中专学历的回报越低。在不同收入分位上,女性的教育回报均高于男性;当收入分位较低时,中小城市和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回报分别高于大城市和老一代农民工,但随着收入分位的提高,则后者的教育回报先后实现反超。教育对不同农民工群体收入差距具有不同影响,不同性别农民工教育回报的差异较小;相对于中小城市而言,大城市农民工有更好的教育回报;教育的禀赋优势,尤其是更丰裕的高等教育禀赋,则是新生代农民工收入超越老一代农民工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农民工 教育回报 异质性 收入差距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长生 黄雨薇
本文基于2005—2016年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方法探究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上市公司股票回报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国际资本流动性强的企业股票回报率受汇率变动的影响大于国际资本流动性弱的企业,且资本流动性越高,企业的股票回报率受汇率的影响更大;外向型企业的股票回报率受汇率变动的影响大于内向型企业,且外向程度越高,企业的股票回报率受汇率的影响越大。因此,国际资本流动性强的外向型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外汇市场工具规避汇率波动风险,我国也应大力发展外汇衍生品市场,为企业抵御外汇风险创造条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蔡海静 谭超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研究"高送转"在预案公告日、实施方案公告日、股权登记日与除权除息日对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以及累积超额收益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高送转"预案公告日前5天开始出现显著为正的异常收益率,且在预案公告日前股东超额回报(CAR)与高送转强度显著正相关;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纯转增"型高送转在实施方案公告日、股权登记日、除权除息日附近具有更高的超额回报率。此外,业绩较好的小盘股、低价股超额回报率更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舒 朱南苗
残差收入是Mincer收入回归方程的残差,反映了相同个体特征的劳动者间的收入差异,对劳动者实际收入不平等的贡献在60%以上。本文在一个统一的模型框架下分解出了劳动者不可观测的异质性能力、随机收入冲击及其相对应的价格效应对我国劳动者残差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探明了残差收入不平等随时间不断上升的内在原因。研究表明,我国劳动者残差收入不平等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暂时性收入冲击,其大小能解释60%以上的残差收入不平等。但是,与劳动者潜在异质性能力相关的价格效应的不断上升,是引起残差收入不平等随时间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此外,对不同受教育程度劳动者子样本的估计结果还表明,高学历劳动者潜在能力价格相对于低学历劳动者更...
关键词:
潜在异质性 随机冲击 残差收入不平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向国成 曾小明 韩绍凤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收入项目(CHIP)调查数据,基于反事实分析框架,运用匹配估计量方法,考虑农村家庭异质性,试图更加准确地估计劳动力转移就业对农村家庭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就全国平均水平来说,农村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可使家庭人均收入提高10.6%: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中,西部地区农村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收入效应最大,这与已有的研究结论正好相反。研究显示,传统线性回归方法由于忽略农村家庭异质性所导致的样本选择性偏差,高估了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收入效应,本文运用匹配估计量方法得到的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尹恒 柳荻
既有研究发现企业R&D投入的回报不高甚至为负,这与R&D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的直觉背道而驰。其原因在于传统以知识资本模型为基础的研究,其估计的是平均R&D投入回报,平滑掉了R&D投入回报的企业异质性。文章建立了结构估计模型正式处理了R&D投入回报的不确定性、非线性以及企业异质性。与既有结构模型的区别在于,文章在模型中考虑了溢价的企业异质性,并明确处理了影响企业需求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R&D投入的回报确实是不确定的和非线性的,从而具有十分明显的企业异质性;个别企业的R&D投入回报甚至可以高出平均回报数倍,这足以为企业提供很强的R&D投入激励。R&D投入回报的企业异质性是理解平均意义上R&...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杜两省 彭竞
文章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6)数据,按照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其他三类城市分组,通过OLS估计方法分析了教育回报率的城市差异。总体性分析表明,教育回报率在直辖市中最高,省会城市次之,其他城市最低;结构性分析又发现,直辖市中"大专及以上"的教育回报率最高,省会城市中"高中或中专"的教育回报率较高,而各类城市中"初中及以下"的教育回报率都很低并且不存在明显的城市差异。作者从城市产业的生产率优势、劳动力流动性及城市生活成本等方面,对教育回报率的总体性和结构性城市差异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并提出了一系列探讨性的政策含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之杰 贾波
教育的投资回报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收入增长模型和生产函数模型分别研究劳动力素质的变化对于其收入以及真实GDP增长的影响来估价教育投资的个人和社会回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志岭 姚先国
大多数研究表明,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对妇女显著的性别歧视,但另一方面,人们又发现女性的教育回报率高于男性。对这一矛盾的现象,本文提出的假说是,教育程度的提高对女性来讲,除了与男性一样具有直接增加生产力提高工资的作用外,还可通过降低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受到的歧视程度,间接增加工资。正是由于教育对女性这一间接作用,使女性的教育回报率高于男性。本文使用2003年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对该假说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降低了妇女在劳动力市场中受到的歧视程度,在工资方程中考虑教育对妇女这一作用时,性别间教育回报率差异完全消失。
关键词:
教育回报率 性别差异 性别歧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